《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传统文化之“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传统文化之“根”.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传统文化之“根”(附:作家点题及范文点评)作文题 中国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多样的表现形式背后,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共同的文化根源。请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表现形式,谈谈你对传统文化之“根”的感悟或理解。点题“牌坊,代表着皇家的追求,也代表着民间的思索更确切地说,是我们文化的象征。”鲁先圣历史如江河一般奔腾向前优秀的文化传统恒久不变寻找传统就是记住我们来时的方向1作家作品耸立在历史深处的牌坊鲁 先 圣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类似于牌坊的凯旋门,但那不是牌坊,所代表的意义也不相同。牌坊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文化标志。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古人一生的最高追求。牌坊是中国古代官
2、方的称呼,百姓一般俗称它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最早的牌楼是以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结构存在的,旧称“衡门”。唐代城市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也就是“坊”。“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现在这种形式,老百姓逐渐地称这种坊门为“牌坊”。牌坊的种类繁多,从建筑样式和风格上分,大体分南、北两大派。南派牌坊秀丽精巧,尤其是徽式、苏式、桂式牌楼,高挑的檐角显得淑女气十足;北派牌坊则受京城皇族影响,大多为宫廷建筑,显得凝重粗犷;如果按材质分,牌坊分
3、为四大类:石坊、砖坊、木坊、水泥坊;如果按名称分有功德牌坊、忠正牌坊、功名牌坊、官宦名门牌坊、孝子牌坊、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百岁寿庆牌坊、历史纪念牌坊、学宫书院牌坊、文庙武庙牌坊、衙署府第牌坊、地名牌坊、会馆商肆牌坊、陵墓祠庙牌坊、寺庙牌坊、名胜古迹牌坊等。这些牌坊主要起着褒奖教育、炫耀标榜、纪念追思、风俗展示、装饰美化、标识引导等作用。北京是牌坊最多的城市,曾建有各式知名牌坊三百多座,现仍有百余座古牌楼傲然屹立在各个景点。如今,最小的石牌坊在颐和园东北角谐趣园内,名为“知鱼坊”。最小的木牌楼是位于北京颐和园公园内的琉璃塔坊。最大的木牌楼是北京顺义县杨镇的三联木牌楼,其夹杆石就有两人高,主
4、牌楼总高18米,总长42米,是世界最大的木牌楼。最大的石牌楼在北京昌平十三陵,宽28.86米,高14米。而最老最厚的琉璃牌坊是位于北京神路街的东岳庙坊。山东的单县以牌坊存世比较多而知名,全部是厚重结实的青石牌坊。单县虽然偏僻落后,但是历史久远,而且出过许多历史故事和名人,那里建有用来传播公德业绩的牌坊就不足为奇了。鲁西南的另一个县嘉祥县,现在以雕刻制作新型的青石牌坊著称,主要的原因是那里盛产青石,而且有许多能工巧匠。现在北方一些知名企业和村镇新立的青石牌坊大多出自这里。古人立牌坊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事。每一座牌坊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而这些内涵和象征主要是通过牌坊上雕刻彩绘的各种图案花纹用
5、隐喻手法表现出来的。牌坊尽管是陪体建筑,但是它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缀风景,引人入胜。如果是在街巷建筑当中,人们就会觉得这是在古老的街巷中漫步,牌楼的存在,使得街巷古色古香。同时,牌坊又是最直观的历史文化教材,历史的标本,每座牌楼都可以看作是当时历史事件的见证。牌楼本身精雕细刻,飞金走彩,也具有高超的艺术观赏价值。牌坊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绵延不绝,它带给每一个中国人的,不仅仅是一种文明,或者是一种符号,它更是融入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民族情结。2学生作文我是他手中那支笔杨烁桃花映满墙院,露水悬挂房檐,彼时稚子置案池边。春风和煦,他紧紧地握着我,在案前练习书法。是日微寒,他软软的手却传来细密的暖意
6、,做他手中的一支笔,是如此的让我欢喜。蓦地,一股力量似要将我抽离,好在他将我拿捏得很紧,才未让我失了所贪恋的暖意,“此儿后当复有大名。”沉郁里透着几分欢愉的声音,是他父亲。他听后眉眼里尽是欢喜。能得到父亲的赞许,的确是让人高兴的。他是王献之,王羲之的第七子。父亲对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世人皆追捧他的兰亭序,只道是“天下第一行书”。那日,他问母亲,需要练多久,自己的书法会有所成就,母亲只是看着他眼底的急躁和傲气,缄默不语,而父亲发声,让他写完院子里的十八缸水再说。从他紧锁的眉头不难看出,他心有不服,但许是迫于父亲的威严,他没再言语,又或是源于他对书法技艺的执着,从拂晓到黄昏,他总是携我在院中苦练。
7、五年后,他将一堆写好的字拿给父亲,殷切期望得到认可。父亲一张一张掀过,却只是摇头。直到看到一个“大”字时,才有了些许满意的神色,随后在“大”字下加了一点。他很想知道自己磨尽三缸水,到底差距在哪。母亲看了那些字数日,最后指着“大”字下的那一点,叹道:“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他神色黯淡,颓然将我轻置在书案笔枕上,低垂的眼睑让我揪心。我怕他就此抛下对书法的热忱,怕他将我永远丢弃在这里。母亲见他骄气消尽,细语温言鼓励他坚持下去,他眼神忽明忽暗,最终,眼底重燃星火。我被他紧紧攥在手心,感受到一股绵绵不绝的暖意。工夫不负苦心人,他继承家法,但又有创新,在父亲的基础上自创“破体”,有人评价他的书法“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我见证了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感到无比欣慰,原来,书法根植传统而又不墨守成规,才可以枝繁叶茂啊。教师点评:本文角度新颖,巧妙地将自己化身为书法大家王献之手中的一支笔,来讲述主人公生平的小故事,表达人物的性格与品质内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通篇没有枯燥的议论,但给人启迪与领悟:中国文化的根,其实就是传承加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