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素材之诚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素材之诚信.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经典素材之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诚信是一个人的优良品德,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让我们一起积累一些有关诚信的素材吧!诚信的果实钱浩宇唐朝时,陆元方本来在朝为官,在洛阳城外买下了锦绣园,园内有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既雅致又幽静。后来因为遭人陷害,他被罢官,赋闲在家。家道中落,生活入不敷出,于是他便和陆寅、陆卯两个侄儿商量,决定卖掉锦绣园,具体事宜由侄儿操办。有人看中了宅院,谈好了价钱。对方准备付款时,陆元方提醒道:“我忘了一件事,这所宅院虽好,却没有
2、排水的地方。一下雨,院子里就会积水,只能一点一点清扫出去。”那人一听,就不买了。那人走后,两个侄儿埋怨他多话。陆元方严肃地说:“如果我不这样说,那就是欺骗对方了。人生在世,怎么可以为了钱而去骗人呢?”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传进了皇上的耳朵里。皇上感动之余,重新起用了他。此后,他入朝为官多年,成为朝廷重臣。宋朝时,陶四翁开了一家染坊,做生意讲求信誉,在镇上有口皆碑。一天,有人来推销染布用的原料紫草,这些紫草看上去很不错,于是他便花大价钱买了下来。一个买布的商人来店里进货,看见了这些紫草,便告诉他说这些都是假的。他大吃一惊。商人便教给他检查紫草的方法。他照商人说的一试,果然是假紫草。商人说:“没关
3、系,这事包给我了。假紫草仍然可以用来染布,价钱便宜点,拿到市场上卖掉就行了。”陶四翁却说:“我已被人骗,怎能再骗人?”当即将假紫草烧掉了。商人直呼:“你吃大亏了!”这事传开后,他诚实无欺的名声大扬,生意反而更加兴隆。诚信做人,果实很甜。【素材解读】为什么“诚信做人”的“果实”会“很甜”?不妨重温一下孔子的名言“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说当你的道德提升之后,不仅是你为这个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且会有很多人帮助你,会有很多道德的呼应在这种感召之下纷纷建立。换言之,“诚信”的品德也是可以不断传播与传递的。适用话题:人生准则;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失与得唐朝初年如何打造诚信李晓巧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在历史上成
4、为帝王典范,除了因为他奠定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基业之外,还同他的个人魅力有很大关系。讲诚信就是唐太宗一个很重要的人生标签。史料记述,李世民是在感觉到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攻击迫害的情形下,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发动了玄武门事变,先下手消灭了太子与齐王势力。当时情形下,人心惶惶,尤其是原来同太子与齐王有关系的官员们,都担心血气方刚的李世民会再用血腥的手段来解决他们。这样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李世民的追随者们也确实“欲尽诛 (李)建成、元吉左右百余人”。但李世民没有采纳,而是很明确地宣布:“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自馀党与,一无所问。”这样的调子一确定下来,人心安定,李世民稳稳当当地坐上了皇
5、太子位置,并实际掌控起大唐王朝。通俗观念认为,人一富贵,嘴脸会变。登上权力顶峰的李世民到底会不会信守诺言呢?当时,谁也猜不透。最能体现李世民品格的是在他成为胜利者之后的表现。“政敌”李建成的心腹、在玄武门事变中与李世民对抗的将军冯立、谢叔方,得知李世民不追究历史问题时,都主动向朝廷自首。另一个逃入终南山的李建成心腹将军薛万彻,极其谨慎,不相信李世民真的会放过他,就带了几十个士兵坚持躲在山里“打游击”。为了显示朝廷宽大为怀,“世民屡使谕之”。几次过后,当薛万彻多方打听得知李建成当年的部属确实都没有受到打击后,终于出来见李世民。李世民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此皆忠于所事,义士也!”(资治通鉴卷一九一
6、)这三位将军分别被重新委任官职,并且尽心做事,颇有政绩。尤其是薛万彻深得唐太宗赏识,在平定突厥、消灭薛延陀部,以及征讨高句丽时,屡立大功,唐太宗将自己的妹妹丹阳公主嫁给了他。李世民讲诚信守诺言,当他掌权后,诚心重用了原先李建成一系的一批德才兼备的部下,如魏征、王珪、韦挺等,他们效忠李世民,殚精竭虑,辅佐李世民成为一代明君。【素材解读】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其初年,对于诚信极为推崇。在这方面,李世民贵为国君,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事实上,每个人都应视诚信为至宝。对个人来说,正如孔子所言:人无信不立。说文解字 中也解释道:“诚,信也。”“信,诚也。”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
7、相符、表里如一等,这些都是一个人讲诚信的标志。诚信,更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诚信)。国家如果没有建立诚信体系,那么,社会必将多变。因此,诚信诚可谓国家之“宝”。适用话题:诚信;个人魅力;宽容与回报宁取诚信不取城代连华春秋时的晋国大夫中行氏穆伯,率领部队攻打鼓城,结果用了一年时间也没能攻下此城,不仅劳民伤财,而且部队士气低落。是继续攻打还是退兵呢?就在穆伯左右为难的时候,他手下有位叫隗间伦的求见,说有退敌之计。隗间伦对穆伯说:“这仗再打下去也没有赢的希望,与其强攻不如智取。”穆伯就问了:怎样才能智取呢?隗间伦得意地说:“鼓之啬
8、夫,间伦知之。请无疲士大夫,而鼓可得。”隗间伦说鼓城的守门官我认识,我可以策反他,让他里应外合,就能攻取鼓城了。穆伯手下的大臣们,纷纷称赞此计甚好。可穆伯对此不感兴趣,也不肯采纳隗间伦的计谋。穆伯不肯智取,左右大臣们不明白了,就对穆伯说:“如果采纳隗间伦的计策,不伤一兵一卒就能取得鼓城,何乐而不为呢?”穆伯耐心地说:“隗间伦为人奸诈,是我所不喜欢的,他的阴谋诡计更加令我討厌。”“若使间伦下之,吾可以不赏之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穆伯手拿法典卷宗说:“如果用他的计谋取得胜利,那么按照我们国家的赏罚规定,我就要重重地奖赏他。可是,如果奖赏的是奸佞之人,而奸佞之人又得志,那么晋国百姓就会人人效仿,从而败坏社会风气,这样的结局,即使占领了鼓城,又有什么意义呢?”宁取诚信不取城。穆伯最后也没有采纳隗间伦的计谋,自然也没有攻取鼓城。【素材解读】穆伯为维护社会风气,为晋国百姓树立良好的道德模范,宁愿失去一座城,也不肯失去诚信与人心,因此成为春秋时有名的君子,得到了晋国百姓及诸侯们的敬重。“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诈伪为本者,谓之小人。”诚信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以诚为本方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适用话题:取舍之间;赏与罚;做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