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84895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单选题1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在于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封建残余势力和共和派斗争激烈,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2下图展现了法国执政府时期(1799-1804)的“新富翁”耻笑仍然穿着老式贵族服装的人。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A崇尚简单的服饰样式B服饰受政治活动的影响C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变D深陷拿破仑远征的泥潭3美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世界:一部历史中认为:法国大革命

2、是启蒙运动黑暗面的一部分包括其创造性和破坏性两者。它肇始于崇高的呼吁自由、平等和博爱,人权和公民权。它终结于病态的尖叫,构成了法兰西民族的国歌马赛曲的最后一句,号召用贵族、叛徒和外国人的“脏”血填满沟壑。这说明A法国大革命背离了启蒙思想B法国大革命具有双重性质C法国大革命背离了人民群众D法国大革命实践了启蒙思想4英国“光荣革命”发生的时间是A1640年B1688年C1689年D1701年5下面是法国大革命至第三共和国时期颁布的部分宪法简表,材料表明宪法名称使用年限国家性质及政体1791年宪法2年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1799年共和八年宪法2年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政体1814年国王路易十八钦定宪章

3、16年半封建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1852年路易波拿巴宪法18年资产阶级帝制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65年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政体A法国反封建斗争形势严峻B共和制确立历程艰难曲折C法国大革命国际影响巨大D君主立宪制适应法国国情6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至1875年,国民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体制。这反映了A专制王朝力量强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民主进程历经艰难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7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可见女王在

4、英国的地位是()A专制君主B“统而不治”C掌控议会D领导内阁8沃尔特拉菲伯在美国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与兴盛中写道:“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美国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政治条件是A民族独立B国家统一C经济发达D政府重视9如表近代英、法、德三国政治民主化的差异,反映出国家道路特点英国浙进改革政局相对稳定;人民高度责任感;统治者明智让步法国人民革命政局大超大落;人民力量与统治者长期僵持德国民族主义外力推进;旧势力顽园;权威崇拜A英国民主道路最具代表性B暴力革命优于渐近改良C民族主义道路始终行不

5、通D国情决定民主道路选择101875年1月,法兰西宪法议案在议会以353:352一票之差获得通过,法兰西终于确立了共和制。对此,在君主派限里,这是无可奈何的“较小的坏事”;在共和派眼里,这是与设想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反映了A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与妥协B法国两党制得以最终确立C宪法模糊不清不具备法律效力D共和制得到社会广泛认同11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C限制了国王的征税权D扩大了议会的权力12“它是一个被造物主,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

6、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是A国王B议会C内阁D首相13近代美国和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也各有特色。下列有关近代美国和法国总统的说法,正确的A都是国家元首B都可以解散国会C都必须对国会负责D都由选民直接选出14威廉一世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帝国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政治权力15早在1848年,俾斯麦就说:“德国问题不可能在议会中解决,只能通过

7、外交途径和在战场上解决,迄今为止,我们滔滔不绝谈论的和试图解决的一切,并不比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年的幻想更有价值。”在此思想指导下A德意志帝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B普鲁士以王朝战争形式统一了德国C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D普鲁士迈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16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A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D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7有学者指出:“明治维新是一场重大的历史剧变,不光在政治体制、经济

8、制度方面使日本走出了封建,迈向了近代资本主义,在社会文化方面更有质的变化。”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殖产兴业制定宪法文明开化王政复古ABCD18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既遵循了西方现代化的普世道路,又保留了俄罗斯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A强化了农奴制B赋予农奴自由民身份C保留沙皇专制D允许农民从事工商业191880年,日本明治政府决定将军工、铸币等特殊部门以外的官营企业廉价处理给三井、三菱等大资本家。这反映出明治政府()A开始推行殖产兴业政策B放弃了对官办企业的控制C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D发挥国营企业的示范作用20马克思说:“美国内战之所以爆发,是因为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相处了。

9、”在这里,马克思主要是强调A美国南北方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一个国家统一的必然与必要C美国南北方经济制度矛盾不可调和D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社会有着双重意义。作为与旧秩序敌对的革命,它不仅仅是法国的,也是全欧洲的运动。法国大革命的普遍主义理念,既赋予了欧洲一种欧洲认同的意义,同时也将之剥夺了。拿破仑在1804年取得了法国皇帝头衔,而且对1789年理想的忠诚,也变成与对法国的忠诚联系在一起。拿破仑的欧洲是以莱茵河作为东部边界的罗马欧洲。取而代之的莱茵邦联,是西方与东方间的缓冲地带,有着自己的东方边界,也就是古老的日耳曼-斯拉夫边界。革

10、命精神激发了新的疆域民族主义理念。然而直到甚晚之后,这些理念都仍未朝民族分离主义的方向发展,而是成为奠基于已建立之民族国家的欧洲秩序之基础。(英)杰拉德德朗提发明欧洲材料二18世纪末美国政府确立了西部土地国有化原则,当时国有土地就已达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5。1824年起,国会内部,围绕“宅地法”的斗争激烈起来。1848年,争取实现“宅地法”为宗旨的“自由土地党”成立。1862年初国会表决“宅地法案”,参众两院都以压倒多数通过。1862年,法案颁布,规定:任何人只要交纳十美元手续费,就可以领取一块160英亩的土地。此后二十年间,外国移民达500多万,超过过去80余年的总和。它鼓舞着移民开垦出一块又

11、一块的土地,建立一个又一个村镇,不停地向西挺进。摘编自张冬梅美国宅地法产生的温床及颁布实施的两个阶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运动”的原因,并概括说明法国大革命剥夺了“欧洲认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宅地法颁布的历史条件,分析其颁布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22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两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在诸多方面赶上或超过了俄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攘夷”这一强烈的目的意识,使维新领导者们的思想有着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他们认识到当时攘夷是行不通的,从而转向了积极的开国论,即通过学习西方,由“文明

12、开化”“富国强兵”而最终实现攘夷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一直没有忘记利用天皇的权威和民众的纯朴信仰来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崔世广明治维新的思想历程刍论材料二责任感和时代要求的结合,促使他(亚历山大二世)充满活力地在其任期的头十年中完成了改革的绝大多数工作。在其统治末期,他成了一个悲剧性人物他以及俄国的悲剧在于他没有明确的思想不知道该怎样把其基本保守的本能和19世纪下半叶现代化的要求协调起来。由于不能高瞻远瞩,所以,他在许多同时代人眼中有时像个改革家,而有时则又像个改革的反对派。【美】沃尔特G.莫斯俄国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治维新领导者思想的“两重性”。(2)根据材料二,分析他在统治末期“悲剧

13、性人物”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俄日两国改革中得出的启示。试卷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法国频繁更换宪法的社会根源是封建残余势力和共和派斗争激烈,C项正确;ABD项说法不属于社会根源,排除。故选C项。【点睛】2B【详解】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执政府时期(1799-1804)正值法国大革命刚结束不久,在法国大革命的宣传下,自由、平等、人权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穿衣风格也变得简约、舒适、方便,因此“新富翁”耻笑仍然穿着老式贵族服装的人,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服饰受政治活动的影响, B项正确;

14、 服饰样式、审美观念的变化只是表象,排除AC项;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利,陷入泥潭,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3B【详解】依据材料中“法国大革命是启蒙运动黑暗面的一部分包括其创造性和破坏性两者”可知法国大革命呈现出了双重性质,故选B;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背离启蒙思想,也没有背离人民群众,故排除A、C;法国大革命实践了启蒙思想,颁布了人权宣言,但材料强调的是其双重性,故排除D。4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发生,故选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故排除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故排除C;1701年英国通过王位继承法,故排除D。5B【详解】根据

15、表格内容可知,从1791年到1875年,法国的国家性质和政体多有变化,甚至出现反复,由此可说明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曲折,故选B;法国建立的政体主要是资产阶级政体,因此不能说明反封建斗争形式严峻,排除A;表格信息无法体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排除C;材料仅体现了法国政体的演变,不能说君主立宪制适应法国国情,排除D。6C【详解】根据材料“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至1875年,国民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体制”,可得出,法国政体更替频繁,经过长期斗争,共和体制以一票优势险胜,这说明,法国民主进程历经艰难,故C项正确;法国

16、共和体制最终得到确立不能说明专制王朝力量强,故A项错误;“启蒙思想日益深入”不是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政治体制不断完善,故D项错误。7B【详解】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之所以享有盛誉,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的地位是“统而不治”,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专制君主,排除A项;掌控议会、领导内阁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故选B项。8B【详解】材料反映了美国的技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获得大发展,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扫除了障碍,所以美国此时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政治条件是国家统一,故选B;早在18世纪美国就取得了

17、民族独立,故排除A;经济发达不属于政治条件,故排除C;国家统一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技术大发展的政治前提,而政府重视只是因素之一,故排除D。9D【详解】从表格可以看出,英国、法国、德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和不相同,特点也不一样,这都是与其国情相符合的,因此反映出国情决定民主道路选择,D项正确;“最具代表性”不能得出,各个国家都有特点,故排除A;暴力与改良都是手段,不存在哪种更优,排除B;始终行不通的说法错误,排除C。10A【详解】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在君主派看来是无可奈何,在共和派看来则是“妥协”,反映了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与妥协,故选A;法国确立的是共和制,不是两党制,排除B;C项无法体现,排除

18、;根据“这是无可奈何的”可知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的说法有误,排除D。11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最大意义在于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故B正确;18世纪中期,英国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故A错误;限制了国王的征税权是权利法案的具体内容,故C错误;权利法案扩大了议会的权力,但体现不出社会转型,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12C【详解】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立法机构是议会,行政体是内阁,通过内阁由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

19、数党领袖组织内阁;内阁首相有权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因此材料反映的立法机构与行政体之间的关系符合英国的内阁与议会之间的关系,故C项正确;国王是依靠血缘继承的,不是被造的,A项错误;议会不是行政机构,是立法机构,B项错误;首相掌握行政权,但不是机构,D项错误。13A【详解】据所学,近代美国及法国的政体中规定,美国及法国的总统都是国家元首,A项正确;美国总统是间接选举产生的。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不需要对国会负责。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但美国总统不能解散国会。故排除BCD项。14A【详解】据题意可知,德意志帝国的权力大都掌握在皇帝手中,国会议员发挥的实际作用有限,而且军队地位较高,

20、这都体现了德意志帝国拥有较为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故选A;此时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不是君主专制,排除B;材料主要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没有体现经济上的特色,排除C;皇帝享有国家的最高政治权力,排除D。15B【详解】由材料中的时间及材料“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和在战场上解决”可知,当时俾斯麦认为德国统一.的问题只能通过外交或战争解决,在其思想指导下,普鲁士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对德国的统一,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16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都

21、是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而进行的近代化改革,故A正确;俄国不是亚洲国家,故B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世界市场的形成,故D错误。17A【详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政治方面通过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在经济方面实行殖产兴业发展近代企业,在社会文化方面实行文明开化,这些都有助于日本走向近代化,A正确;王政复古是指天皇从幕府手中重新夺取政权的活动,与近代化不符,排除B、C、D。18C【详解】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保留了沙皇专制,故选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排除A;BD无法体现“俄罗斯的特殊性”,排除。19C【详解】由材料“日本明治政府决定将军工、铸币等特殊部门以

22、外的官营企业廉价处理给三井、三菱等大资本家”可知,明治政府用大力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故选C项;明治维新伊始,政府就推行置产兴业政策,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明治政府对部分官营企业的低价处理,但并不能代表其放弃了对所有官办企业的控制,存在以偏概全之嫌,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扶持,不是国营企业,排除D项。20D【详解】根据材料“因为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相处了”结合所学可知,美国18611865年期间的内战是北方资产阶级需要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工业原料,主张解放奴隶,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却占用了大批劳动力,材料中“不能和平相处了”强调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3、D项正确;美国内战的爆发的确是南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题干材料而言,并不是强调的是南北方之间的矛盾,而是南北战争爆发的必然性,A项错误;美国内战发生以前,国家并没有分裂,因此“一个国家统一的必然与必要”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这时期美国南北方经济制度不可调和的矛盾,因而强调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因此C项是材料表象,不是主要强调的问题,C项错误。21(1)全欧洲的运动:法国大革命猛烈冲击欧洲的封建制度,革命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剥夺: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导致西欧与东欧的冲突,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2)时代背景:南北战争爆发,联邦政府希望获取

24、民众支持;美国政府拥有大量国有土地;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保障(写“资本主义制度”或“资产阶级代议制”)。作用:推动了美国农业的发展(或: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促进西部开发(促进交通发展);带动了移民浪潮,带来丰富的劳动力。【解析】(1)全欧洲的运动: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概括可得出法国大革命猛烈冲击欧洲的封建制度,革命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剥夺:根据“革命精神激发了新的疆域民族主义理念。然而直到甚晚之后,这些理念都仍未朝民族分离主义的方向发展,而是成为奠基于已建立之民族国家的欧洲秩序之基础。”得出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导致西欧与东欧的冲突,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2)时代

25、背景:结合美国内战可得出南北战争爆发,联邦政府希望获取民众支持;根据“18世纪末美国政府确立了西部土地国有化原则,当时国有土地就已达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5。”得出美国政府拥有大量国有土地;从阶级角度概括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保障。作用:根据材料和所学可得出推动了美国农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带动了移民浪潮,带来丰富的劳动力等。22(1)“两重性”:学习西方文明;利用传统达到政治目的。(2)原因:改革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3)启示: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改革者的思想认识影响改革的成效。【详解】(1)“两重性”:依据材料一中“一方面即通过学习西方,由文明开化、富国强兵而最终实现攘夷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一直没有忘记利用天皇的权威和民众的纯朴信仰来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信息可概括得出“两重性”的内容。(2)原因:依据材料二中“他以及俄国的悲剧在于他没有明确的思想不知道该怎样把其基本保守的本能和19世纪下半叶现代化的要求协调起来。由于不能高瞻远瞩”信息可概括得出原因。(3)启示: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从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改革者的思想认识影响改革的成效等方面谈论启示。答案第9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