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84889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单元名称第三单元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 节次第3-1课时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1.请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两首词默写在下面横线上,注意书写工整。_设计意图:通过默写,落实诵读古诗的目标;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R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2.下列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作这首词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仍有出游之兴,遇雨也不慌不忙,在雨中吟咏长啸。B.词人手持竹杖,脚穿草鞋,不留意“穿林打叶”的风雨,思索

2、人生,展现了坦荡的胸怀。C.炎炎夏日的风雨吹散了酒意,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词人都能随遇而安。D.词人笔调幽默,联系其坎坷的仕途,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参考答案:C(词中写的是微有寒意的春风。)设计意图:深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情感。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3.下列对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刘与义回忆往昔在洛中与好友旧游所作,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世沧桑的感慨,情感真挚。B.词的上阙回忆与英雄豪杰在午桥宴饮,而洛城的

3、繁华、优雅的杏花与悠扬的笛声都已远去。C.词的下阙写“二十余年如一梦”,追昔抚今,感慨人生沉浮,以清新之语,写怅惘之情。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二句将个人愁思融入历史长河,渔唱樵歌,传递出词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参考答案:D(没有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设计意图:深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情感。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拓展性作业(选做)【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4、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乙】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这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1.甲文中苏轼称自己为“闲人”,请你结合乙文谈谈苏轼的“闲”体现在何处?_参考答案:“闲”在无事。苏轼被贬居黄州,是清闲之人,有外出游玩的空闲。“闲”在心态。苏轼途中遇雨,淡然不惊,不慌不忙,展现出顺境不

5、骄,逆境不惧的乐观旷达。设计意图:通过比读,结合所学文章,加深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R表达应用探究2.无论是在无眠深夜与友人信步赏月,还是在风雨途中淡然自若,苏轼都为我们展现了人在面对逆境时的一种处世智慧。面对逆境时,你或你身边的人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请你分享,并谈谈你的所思所感。_参考答案:能具体写出面对逆境时,人有智慧的处世经历,并谈谈感想即可。设计意图:在理解文言诗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表达所思所感。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R文化的

6、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鉴赏评价R表达应用R探究单元名称第三单元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 节次第3-2课时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1.请将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两首词默写在下面横线上,注意书写工整。_设计意图:通过默写,落实诵读古诗的目标;规范书写,养成良好写字习惯。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R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2.请在理解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词的基础上,判断选项正误。A.辛弃疾饮酒后悲问月中嫦娥,体现了词人因时光流逝,年岁增长而心生愁苦。(

7、)B.“乘风好去,长空万里”实写山河辽阔,表达了词人的壮志豪情。( )C.词人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托物言志,无论是写月还是写山河,都寄寓了自己对魂牵梦萦的祖国的挚爱。( )参考答案:A. B.(不是实写,是虚写。) C.设计意图:深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情感。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3.请将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一词中的意象在横线上罗列出来,并说说这些意象传递出怎样的情感。意象:_情感:_参考答案:云山、北风、马嘶、深秋、远塞(边关)、晚烟、戍垒、斜日、关城;悲凉萧索、幽恨怅惘。设计意图

8、:通过把握诗词中的意象,理解诗词情感。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拓展性作业(选做)1.按要求默写句子。(1)定风波中写词人虽穿草鞋,仍不惧风雨,一身轻松,显现出乐观坦荡的人生态度的词句是:_,_?_。(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一词中忆往昔如梦,望当下仍心有可惊之感的词句是:_,_。(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词中想象自己乘风而去,在高空看大好山河的词句是:_,_,_。(4)浣溪沙一词展现边塞云山苍茫,北风呼啸图景的词句是:_,_。参考答案:(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9、生。(2)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3)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4)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设计意图:通过理解性默写,加深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R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2.材料: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中引用“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来表达自己对新时代青年的美好祝愿。(央广网2019年3月2日发布)请你结合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词和材料,谈谈“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几句给你怎样的思考。_参考答案:示例:“乘风好去

10、,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意为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大好山河,表现了词人的壮志豪情。而新时代青年也要乘新时代春风,在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心怀祖国,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设计意图: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R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R表达应用R探究 单元名称第六单元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节次第3-3课时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1请将南安军别云间两首诗默写在下方框里,注意书写工整。_设计意图:通过诗两首默写,规范书写,落实诵读。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

11、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R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2.易错字练习:在原句中圈出错别字并更正,并说明理由。(1)饿死真吾志,行歌怀采微。更正: 。 理由: 。 (2)毅魄归来日,临旗空际看。 更正: 。 理由: 。 参考答案:(1)微薇,薇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采薇”是指伯牙和叔齐隐居时采摘薇草来充饥,所以“薇”有草字头。(2)灵旗,指战旗。古代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而非“面对旗子”之意。设计意图:通过易错字练习,深入理解重点字词。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R识记R理

12、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3.(1)下列对南安军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二两句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借“风雨”“征衣”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B.“归乡如此归”是指作者因领军北上,责任在身,故虽经故乡却有家不能归,表现了作者内心的遗憾。C.“山河千古在”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抒写自己的胸怀。D.诗中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失望,渴望能避世隐居的心理。E.整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2)下列对别云间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表现诗人誓死不屈的报国决心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B.

13、首联叙事,“三年”与“又”联用,暗示诗人离乡之久,永别之憾。C.尾联抒悲愤之情,表达了诗人死后仍要为抗清战土摇旗呐喊的决心。D.全诗悲壮动人,塑造了一位充满热血、忠肝义胆、英勇奋斗的英雄形象。参考答案:(1)BD(B.错误。“归乡如此归!”是指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D.错误。“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诗人文天祥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2)C(尾联表明诗人不怕逼近黄泉之路,怕的是再也没有机会抗击异族侵略,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悲愤。)设计意图:深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情感。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

14、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拓展性作业(选做)1.九(1)班小龙同学注意到,南安军与别云间两首诗题中“南安”和“云间”都是地名,南安是文天祥被俘由广东至江西的经行地,云间是夏完淳的家乡,松江的古称。请结合两首诗的背景,思考并总结这两首诗有何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诗人都是以俘虏的身份写下这首诗的。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南安军叙述了自己被俘北行经过家乡的情景,抒发了宁愿饿死殉国,也决不投降的爱国之情。别云间回顾抗清经历,表达誓死不屈的决心以及对故乡的依恋,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设计意图:通过比读,加深对课本注解及爱国主题诗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15、。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R表达应用探究2.文天祥的一生,奋勇抗元,被贬遭俘,堪称最实在靠谱的诗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安、福州、南通他用足迹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地图,他的一生都是国家的“城墙”,请结合文天祥的相关资料,给诗人写一段颁奖词。参考答案:在牢笼里,你满腔豪情地写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断头台上,你坦然唱出威慑天地的正气歌,你凭着一腔爱国热情,一颗爱国之心成为了不屈的灵魂。设计意图:通过诗人的人生地图,深入走进爱国诗人的内心世界。学科素养:R语言的建构和运用R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R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维度:识记R理解R分析综合鉴赏评价R表达应用R探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