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竹里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品读诗句,感悟恬淡、清新、幽静的诗境2、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3、 走近王维,感知田园,领悟田园。4、了解诗中的生活方式与其美妙之处。重点难点赏析诗歌教学内容一、 导入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二、讲解(一)、竹里馆1、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汉族,唐朝太原祁州人(今山西省祁县人),外号“诗佛”,唐代杰出诗人、画家,开元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他的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有王右丞集传世.2、老师范读,注意声调、字形、停顿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注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
2、局1985年版)卷十三。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幽深的竹林。 啸(xio):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对应。 3、学生尝试翻译4、老师点明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5、诗中意象:“幽篁”、“深林”、“明月”。有什么特点、作用?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
3、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6、诗中人物动作:“独坐”、“弹琴”、“长啸”。有什么特点、作用?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7、如何赏析?内容意思+特点+作用+感情8、学生尝试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
4、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
5、(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读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9练一练:(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3)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参考答案】 (1)(2分)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2分)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3)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三、练习竹里馆(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答: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五、作业竹里馆:3、“幽”“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答:“幽“深”等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4、 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答: 独坐、弹琴、长啸。 高雅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5、 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 :宁静、淡泊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