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84770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析词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2.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3.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者描写紫藤萝之美的艺术手法,感受语言魅力;4.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5.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教学重点1.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者描写紫藤萝之美的艺术手法,感受语言魅力。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教学难点1.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2.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时长60分钟。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一文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选文体裁多样,无论散文还是诗歌均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作者的人生思考。本单元的文章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作者对寄寓了情感、志趣的“景”或“物”进行描摹,而这些描摹是建立在对“景”“物”熟悉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紫藤萝瀑布这篇状物散文以精细的工笔描摹了紫藤萝瀑布繁花似锦的盛开景象和独具特色的神采风韵,由对自然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悟,使读者体会到生命的美

3、丽与永恒。叶圣陶说“教材是个例子”。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篇典范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巧妙地把写实与写意、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充分捕捉紫藤萝这个物象所兆示的内在意蕴,抒发对美之本质深度的追求,对生命意义执著的拷问。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性,但整体感知和对生命的感悟能力较差,读起书来往往流于形式,深入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困难。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绘景精致美丽,情感婉曲有致,主题丰富隽永的散文。引导学生先走进文本,感受紫藤萝生命的韵味。再进一步引领学生去寻到表现作者情感的文字,了解情由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景散文的特殊手法,知道何为“心灵的韵味”。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与作

4、者的心声产生共鸣,碰撞出关于人生的智慧火花,这便是“人生的韵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紫藤萝花的视频)同学们,大家好。随着天气的转凉,秋日的意味也越来越浓了。我想,大家在生活中,或许会在路边见到一朵朵盛开的野菊花,在瑟瑟的秋风中傲然挺立。人们往往赋予花木某种象征意义,陶渊明用菊花表达辞官归隐的情怀,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周敦颐在面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时,就读出了荷花的高尚纯洁。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有时也许是一片叶的落寞,一棵树的忧伤,甚至是一枚野果的调皮与张扬,都能引起我们对人生的深深思考。今天我们就和当代著名女作家宗璞一道,走到一树

5、盛开的藤萝花下,静听花事、感悟人生。设计意图及思路:导语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通过播放紫藤萝花的视频,从生活中秋日的景物自然入手,由同学们的所见开始引发对自然生活的思考,既能让学生直观感受紫藤萝花的特点,还有助于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热度,为整堂课的学习做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疏通字音字义(1)疏通字音迸(bng)溅 挑(tio)逗(du) 沉淀(din) 琼(qing)浆 伶(lng)仃(dng) 伫(zh)立绽(zhn)开 盘虬(qi)卧龙 酒酿(ning) (2) 疏通字义迸溅:向四外溅出或喷射。沉淀:文中指想象中的紫颜色沉到花穗的下部,显得深。伫立:长

6、时间地站立。伶仃:形容孤独,没有依靠,文中形容紫藤萝花的稀少。仙露琼浆:神仙饮用的汁液,文中形容花托中的物质。盘虬卧龙:文中形容枝干的回旋盘绕,弯弯曲曲。设计意图及思路:本环节设计旨在落实对字词的理解,让学生积累字词等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分析下文中描写紫藤萝的的语句,对作者情感变化的理解起到铺垫作用。2.诵读感知(1)诵读导入第一次读鲁迅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哥放在家里的一本鲁迅的小说集,封面上有鲁迅的侧面像,像雕塑一样。我那时认识不了多少字,读鲁迅障碍很多。我那时读书都是出声朗读,这是我们老师教的,老师说出声朗读才是真正的读书。很多不认识的字,我就以“什么”代替,我母亲在旁边听了就说,你“

7、什么什么呀,别什么了,给我放羊去!”尽管是这样的读法,但狂人日记和药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言师:请结合这段文字说说,童年时的莫言认为什么是真正的读书?生:出声朗读师:看来,朗读对读书非常重要。其实,学习语文,阅读散文更需要朗读。因为,朗读可以让文字走进我们的心灵。我们来看看关于朗读的三个阶段:准确、流畅、有感情。你觉得自己的朗读已经到了哪个阶段?生:学生自由回答师:你的回答很有自信,那就请你选取课文中的一段文字,将自己的朗读展示大家,请其他同学仔细聆听。(2)教师配乐清晨,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学生听读。(3)学生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设计意图及思路:本文语言优美,含蓄隽永,我引用莫言童年

8、时的故事进行导入,调动起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引领学生感知文意。教师先通过配乐朗读,起示范引领作用。接着学生通过自由诵读,深情选读,进一步感知文意,为品味语言做铺垫。3.解读题目明确:垂空而下的紫藤萝像飞流向上的瀑布,把静态的“紫藤萝”比作动态的“瀑布”,给静态的紫藤萝赋予了动感,也暗示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生命长河的伟大。设计意图及思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理解标题含义可以有助于学生解读文本,品析情感价值。4.划分文章结构明确:第一部分:(16段) 赏花 (花瀑、花穗、花朵)第二部分:(79段) 忆花 (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第三部分:(1011段) 悟花

9、(生命的长河的无止境)设计意图及思路:划分文章层次,本文主要从赏花、忆花和悟花三个方面描绘紫藤萝瀑布。以提问带动阅读,以阅读带动感知,以感知带动思考。让学生在整体层面对文章形成初步而清晰的认知,并让学生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待文本,从而发掘出本文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价值。既锻炼学生对写作手法的整体感知能力,又锻炼了鉴赏语言的能力。5.圈画出文中描写紫藤萝瀑布的语句,思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瀑布的特点。明确: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藤萝花盛开的数量之多、气势之大,突出了藤萝花的蓬勃旺盛,“

10、辉煌”一词生动地写出藤萝花色彩的鲜艳夺目。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藤萝花颜色的变化多彩,突出了藤萝花色彩的绚丽。)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是一树色彩绚丽、充满活力的藤萝花,迸溅一词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藤萝花色彩的夺目耀眼和生命力的充沛饱满;挑逗一次用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藤萝花色彩明丽的特点,同时也写出藤萝花的调皮可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写出了作者看到花时的喜悦之情。)4.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

11、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这是一树繁密而生机勃勃的藤萝花,以花拟人,写出藤萝花如孩童般的调皮可爱,推、挤、笑和嚷嚷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藤萝花花朵繁密和充满蓬勃生机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看到藤萝花时内心的喜爱和欣悦)5.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这是一树色充满力量、希望和生命力的藤萝花,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

12、藤萝花饱满旺盛的生命力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点,同时也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作者看到这一树繁花时内心无比喜悦的感受。一个疑问,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藤萝花的好奇与喜爱)设计意图及思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我认为:散文的教学应以语言的品读为基本手段,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把学生引到字里行间去,深刻体会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再通过反复诵读,来加强理解。将“品”和“读”结合起来,品读得细致,揣摩得深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要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多走几个来回”。也许

13、这样,可以避免游离于文字表面的教学现象发生,才能真正做到“由言到意”,理解文章内涵。三、聚焦手法,发现美景。1. 通过对比两个句子,“紫藤花瓣的外层是紫色的,内层是白色的”,“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请同学们说说那个句子更好,好在哪?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修辞的优美之处。2. 说说常见的修辞手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常见的修辞手法都有哪些?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修辞手法,复习语言知识。说说什么是比喻、拟人、排比(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描写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2)拟人: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

14、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法。(3)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5)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自问自答)(6)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3. 分析文中语句的修辞手法。例:(1)“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紫藤萝花,花势的繁盛,表达了作者看到如此景象的惊喜和喜爱之情。(2)“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15、”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以人的形态和语言,表现出花朵争春,花朵争艳的美好景象,一片勃勃生机。句式优美,对仗工整,读起来节奏明快、活泼。(对仗)(3)“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三个介词结构组成排比句,节奏轻快和谐,加强语势。略3. 通感 学习一种新的修辞手法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北宋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用通感把杏花的无声的姿态和色彩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让人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联想到春日百鸟争鸣请学生在文中寻找

16、使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句话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打通,将闻到的花香描写成看到的颜色,使花香拥有了颜色,写出紫藤萝瀑布带给人的愉悦梦幻之感。上述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这篇课文的描写细腻多姿,文章的写景不仅细腻而又有层次感,有色彩的摹画,有形态的绘制,有芳香的捕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从外象写到内质,为画面增添立体感和深厚感。但是,一篇文章之所以成为人人称颂的好文章,只有修辞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层次分明的行文顺序、景物的特点、从多角度进行描写、恰当联想以及鲜明的感情色彩。四、理清顺序,抓住线索。设计意图及思

17、路: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学生对景物描写的细致把握,是后面他们“通情达理”的基础。环节二以问题导向,学生朗读、默读课文,并完成活动任务及思考任务。这篇文章的状物描写有层次感而细腻,顺序上从整体到局部,加之多变的角度描写了花的色彩、形态、芳香。这篇文章融情入景,由客观形象到主观感受,写出作者情感由消极到积极的变化过程。文章的明线是以“紫藤萝瀑布”为线索,暗线是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这两条线索和谐交融。(一)作者从紫藤萝树写到了紫藤萝花,运用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呢?师:宗璞在家门口的院子里发现了“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她的眼中便发现了藤萝的美,她的笔下便写出了藤萝的美。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作者欣赏它

18、们的顺序? 作者从紫藤萝树写到了紫藤萝花,运用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呢?学生分组进行回答。小结:本文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顺序,符合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的顺序,先总体后局部。文章二、三两段描写花瀑,四至六段描写花穗,第七段描写花朵。(二)请大家看到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学生分组进行回答。小结:文章从形、色、味三个方面对紫藤萝进行描写.(1)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第二段)(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第二段)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第三段)(

19、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第二段)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第二段)彼此推着挤着。(第三段)(三)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提示:从第6到第8自然段找。是第二个问题的学习迁移。此问题时间机动。)学生自主回答。文章从色、形、态三个方面对紫藤萝进行描写。先写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第6段)然后写花朵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第6段)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第8段)(四)找出文中的“我”的心情有何变化的词语?(

20、提示:在第7自然段找。)原先,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心上”,在繁花盛开的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宁静了,喜悦了,振作了。学生分组进行回答。小结:文章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情感是变化的,从悲伤到喜悦再到昂扬。文章最后的议论也是积极向上的。(五)文章的行文线索又是什么呢?(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过“线索”。问题五是问题二至四的总结)学生自主回答。小结:本组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文章存在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以“紫藤萝瀑布”为线索,暗线是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一明一暗,相互照应,相互映衬,和谐交融。五、用心品味,发现情思。1. 结合作者创作背景,思考作者情感变化以及

21、变化的原因?(教师补充背景知识)明确:-情感变化: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奋向前-变化原因:紫藤萝瀑布的流动时刻牵引着作者情感的流淌。看到一树繁盛的紫藤萝,作者静静欣赏,细细品味。繁盛、壮观、活泼、可爱的紫藤萝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作者心上焦虑和悲痛,作者“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然而花的生命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紫藤萝也曾经遭受不幸,想到以前“稀落伶仃”的紫藤萝,再对照眼前繁盛的紫藤萝。作者深刻体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花开花谢如同人生命运的浮沉,生命的历程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作者至此彻底感

22、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生命的美好,因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2.思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中的哲理之思。明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3.由花及人,花作为景物表达自己的哲思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明确: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这种写法,是我国文学的一个传统。4.爱莲说陋室铭和紫藤萝瀑布加以比较,这两篇文章是如何运用托物言志来表达心中所想的?明确:这三

23、篇文章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尽管语言形式不同,选材不同,但都是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 爱莲说这篇课文是通过描写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陋室铭这篇文章借对陋室的描绘,表明自己高雅的情趣和安贫乐道的态度。 紫藤萝瀑布借紫藤萝今昔的繁盛枯荣,来表现作者对 “疾病的痛楚”、“生死的疑惑”的思考。 六、比较阅读,发现异同。师:紫藤萝花是平凡的,却能彰显出生命的顽强与蓬勃;紫藤萝花也是柔弱的,却能在浩劫后重生,展示出无限的生机;紫藤萝花更是美丽的,美在它的自我绽放和对痛苦之人的救赎。其实,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一些不

24、同。学生根据“赏花忆花悟花”的写作思路,自己来分析一下好一朵木槿花的行文思路。生:自由阅读,由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2.师:作者对木槿花的态度变化。根据宗璞的好一朵木槿花,分成小组,按照老师讲课的顺序和方式,来独立完成这篇文章的解析,请3人一组,3分钟后每组派个代表阐述一下自己观点,每组说一点。稍后请没有发过言的同学补充一下。学生结组自由讨论2-3分钟。明确答案:(回答2-3分钟)作者的行文思路。(作者对木槿花的态度变化。)轻视-惊喜-欣赏-赞美-期待修辞角度赏析。拟人和比喻表现手法以及作者的主要情思是什么。欲扬先抑;勇气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师:大家分析的都很棒,看来上课都很认真的听讲了,并且

25、真正的学会来一些知识。那么,这两篇文章到底那些方面有共同点和不同点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完成这个总结表格。(3分钟)主要景物修辞手法景物主要特征表现手法主要情思紫藤萝瀑布藤萝比喻拟人通感繁盛托物言志个体的不幸与生命的无限丁香结丁香花画面感古典联想、象征、托物言志生命给你芬芳也给你幽怨好一朵木槿花木槿花独特的想象 庄重欲扬先抑面对苦难的勇气与顽强不屈的精神【作业】(1分钟)学生利用课上及课下时间,结合本课的学习以及对其它几篇文章的阅读,完成探究表格。【补充,以备不时之需】丁香结思路分析。哪几个方面写丁香。文章调动多种感官,从丁香的生长环境(城里街道、宅院里、城外校园)色彩(白、紫)、形貌、气味(淡淡

26、的优雅的甜香)、姿态等多个方面描写了丁香的形象,写的如画一般。随着地点的转移,从整体到局部,观察有序,细致入微,形神兼备。赏析修辞手法。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拟人:“探着”、“窥着”都是人的神态。3.丁香引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考。联想。从丁香联想到古诗词的语句,再到微雨中的负担着愁怨的丁香,最后联想到人生的结。象征。丁香结本义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