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态学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生态学优秀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类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第1页,本讲稿共67页一、人类生态学的概念n n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生物圈相互作用,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n n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与其环境间的关系的学科。n n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在其对环境的选择力、分配力和调节力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的科学。第2页,本讲稿共67页n n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生态学研究转向以生态学为主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焦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n n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第一个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大有前途的学科。n n1982年通过的内罗毕宣言,使人
2、类生态学进一步得到了世界科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它的发展。第3页,本讲稿共67页n n1985年,国际人类生态学会成立,标志着人类生态学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此后,国际人类生态学会每18个月召开一次世界性的学术年会,不断推动人类生态学研究向纵深发展。n n1999年5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第十届世界人类生态学学术大会,会上,中国科学院王如松研究员当选为国际人类生态学会副主席,这标志着中国的人类生态学研究在国际上居于较高地位。第4页,本讲稿共67页n n人既具有生物生态属性又具有社会生态属性。作为生物人,人对环境的生物生态适应使人类形成了不同的人种和不同的体质形
3、态;作为社会人,人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n n人类生态学既要研究作为生物的人,又要研究作为社会的人;既要研究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又要研究人类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第5页,本讲稿共67页n n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人类生态系统n n人类生态系统是人类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改造、开发和利用而建造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n n在人类生态系统中,人类在同地球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中存在和发展;人类构成了食物网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人类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地球环境保证并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类必须同地球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第6页,
4、本讲稿共67页n n人类生态学的任务任务:揭示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研究生命的演化与环境的关系,人种及人的体质形态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文化和文明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种群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态文化的内涵,用生态文化创造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第7页,本讲稿共67页n n人类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可持续发展人类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理论。人类生态学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的人类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n n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生态技术虽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但最根
5、本的是全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公众参与。第8页,本讲稿共67页二、人类种群特征n n全球人类同属一个生物种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n n按照生态学的观点,地球上的人可算一个大种群。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理分布的隔绝、习俗不同、文化差异以及种族隔离等,使人类的通婚受到限制,从而形成了一些各自独立、各有特色的小种群。第9页,本讲稿共67页n n种群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指种群密度种群密度以及影响种群密度的4个基本参数,即出生率、死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次种群的年龄年龄分布、性比分布、性比对种群数量具有重要影响。第10页,本讲稿共67页1.密度特征密度特征n n人
6、口密度指一定时期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指一定时期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常住的人口数来表示。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常住的人口数来表示。n n土地面积指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全部陆地面积和内陆水土地面积指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全部陆地面积和内陆水域,不包括领海。域,不包括领海。n n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19961996年全球平均人口密度(人年全球平均人口密度(人/km/km2 2)为为44.244.2人,各大洲分别为:非洲人,各大洲分别为:非洲24.924.9人,欧洲人,欧洲32.232.2人,北美洲人,北美洲16.316.3人,中美洲人,中美洲47.54
7、7.5人,南美洲人,南美洲18.418.4人,亚洲人,亚洲113.0113.0人,大洋洲人,大洋洲3.43.4人。从国家来看,新加坡最高,为人。从国家来看,新加坡最高,为5547.55547.5人,蒙古最低,为人,蒙古最低,为1.61.6人,我国为人,我国为132.1132.1人。人。第11页,本讲稿共67页n n“人口经济密度人口经济密度”指人口与耕地面积、人口与资源蕴藏量、人口与产值、人口与国民收入之比等。在一定意义上说,人口经济密度更能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口稠密程度及人口和经济的关系。n n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0年相对总土地面积的人口密度为10.75人,不到全国平均的1/10。但全疆9
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占总土地面积仅5%左右的绿洲内,其余土地除少数山地牧场外,绝大部分都是生物生产力极低的荒漠、戈壁。按绿洲所承载的人口计,其人口密度为193.5人,已超过了全国平均状况。第12页,本讲稿共67页n n封闭型经济区域,其全部或大部人口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都要靠区域内土地的产出,人口密度决定了其对资源和产出的人均占有状况,也可反映出人口对区域内资源与环境的压力。n n开放型经济,特别是工业化区域,其生产和生活资料并不主要依赖本区域,因而其人口密度并不能很好反映人口与区域资源环境的关系,而是将压力转嫁到了其他地区。例如,一些发达国家靠经济、政治实力从发展中国家低价掠夺各种资源以供养其
9、高水平、高能耗的生活方式,而同时却把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第13页,本讲稿共67页n n总之,随着经济进一步全球化,考察人口密度、人口经济密度及其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更应具有全球观念。第14页,本讲稿共67页2.年龄特征年龄特征n n某地区总人口中各年龄组所占的比例称为人口年龄结构。某地区总人口中各年龄组所占的比例称为人口年龄结构。n n年龄锥体年龄锥体年龄锥体年龄锥体(或称年龄金字塔)是用从上到下一系列不同(或称年龄金字塔)是用从上到下一系列不同宽度的横柱做成的图。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由幼体到老宽度的横柱做成的图。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由幼体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横柱的宽度表示各个年龄组的个体
10、数年的不同年龄组,横柱的宽度表示各个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其所占的百分比。或其所占的百分比。n n一般将人口分为儿童少年组(一般将人口分为儿童少年组(0 01414岁)、劳动力组岁)、劳动力组(15155959岁或岁或6464岁)和老年组(岁)和老年组(6060或或6565岁以上)。根岁以上)。根据这据这3 3个组别的人口构成比例,可将区域人口划分为年轻个组别的人口构成比例,可将区域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第15页,本讲稿共67页一般说,年轻型预示着人口未来增长压力大,将以数一般说,年轻型预示着人口未来增长压力大,将以数一般说,年轻型预示着人口未来增长压力大,将以数一般
11、说,年轻型预示着人口未来增长压力大,将以数量扩张形势发展,故又称扩张型;老年型预示着人口量扩张形势发展,故又称扩张型;老年型预示着人口量扩张形势发展,故又称扩张型;老年型预示着人口量扩张形势发展,故又称扩张型;老年型预示着人口增长后继乏力,将以数量收缩形式变动,故又称收缩增长后继乏力,将以数量收缩形式变动,故又称收缩增长后继乏力,将以数量收缩形式变动,故又称收缩增长后继乏力,将以数量收缩形式变动,故又称收缩型;成年型则各年龄组人口分布均匀,呈稳定状态,型;成年型则各年龄组人口分布均匀,呈稳定状态,型;成年型则各年龄组人口分布均匀,呈稳定状态,型;成年型则各年龄组人口分布均匀,呈稳定状态,故又称
12、稳定型。故又称稳定型。故又称稳定型。故又称稳定型。年龄锥体的三种基本类型 第16页,本讲稿共67页n n年龄结构型的分布情况一般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多为老年型,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多为年轻型和成年型。n n如年轻型结构群体当前对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等需求压力不大,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它却预示着越来越大的少年儿童养育及未来人口的教育、就业、住宅、食物、洁净水源等压力。当这些问题不能很好解决时,除了影响社会安定外,更有可能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形成“越穷越垦越生-越生越穷越垦-越垦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第17页,本讲稿共67页3.数量特征数量特征经常需要使用以下经常需要
13、使用以下1010个统计指标:个统计指标:n n1 1)人口数)人口数 一定时间、一定地区范围内人口的总和,主一定时间、一定地区范围内人口的总和,主要是指当年年中数。要是指当年年中数。n n2 2)性比)性比 在总人口中或各年龄组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在总人口中或各年龄组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100名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名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表示。计算公式为:男性人口表示。计算公式为:性别比性别比 =(男性人口(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女性人口)100%100%n n3 3)出生率)出生率 一定时期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数与同一定时期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
14、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期中人数)之比。一般以每千人每年期平均人数(期中人数)之比。一般以每千人每年出生的婴儿数表示。计算公式为:出生的婴儿数表示。计算公式为:出生率出生率 =(年出生人数(年出生人数 /年平均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1000第18页,本讲稿共67页n n4 4)死亡率)死亡率 一定时期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一定时期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期中人数)之比。一般以每千人每年死亡的人数表人数(期中人数)之比。一般以每千人每年死亡的人数表示。计算公式为:示。计算公式为:死亡率死亡率 =(年死亡人数(年死亡人数 /年平均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1000n n5 5
15、)育龄妇女数)育龄妇女数 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数。一般以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数。一般以15154949岁岁为妇女生育年龄。为妇女生育年龄。n n6 6)总生育率)总生育率 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活婴数与全体育龄妇女人数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活婴数与全体育龄妇女人数之比。计算公式为:之比。计算公式为:总生育率总生育率 =(出生婴儿数(出生婴儿数 /育龄妇女人数育龄妇女人数 )10001000n n7 7)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 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的合计数。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的合计数。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 =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之和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之和第19页,本讲稿共67页n n8 8)自然
16、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期中人数)之比。数减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期中人数)之比。一般以一年为期计算,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一般以一年为期计算,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全年出生人数(全年出生人数 全年死亡人数)全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人口死亡率n n9 9)人口平均增长率。指在两年以上的时期内,平均)人口平均增长率。指在两年以上的时期内,平均每年人口增长的程度。常用的表
17、示方法是几何平均每年人口增长的程度。常用的表示方法是几何平均数法。数法。n n1010)人口老龄化指标)人口老龄化指标 一定时期一定时期60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数。如果人口的百分数。如果6060岁以上人百分数大于岁以上人百分数大于10%10%,即为,即为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社会。第20页,本讲稿共67页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n n最大出生率最大出生率是指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即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生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制)的出生率,也称为生理出生率。对于特定种群来说,最大出生率是一个常数。n n实际出生率实际出生率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表
18、现出的出生率,也称为生态出生率。第21页,本讲稿共67页n n最低死亡率最低死亡率也称为生理死亡率,是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死亡率,即生物都活到了生理寿命,种群中的个体都是由于老年而死亡。生理寿命生理寿命是指处于最适条件下种群中个体的平均寿命。n n实际死亡率实际死亡率也称为生态死亡率,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寿命为生态寿命生态寿命,即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平均寿命。第22页,本讲稿共67页种群出生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动物的下种群出生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动物的下列特点:列特点:n n(1)性成熟的速度 性成熟的速度越快,有机体性成熟越早,平均世代长度越
19、短,种群的出生率就越高。n n(2)每次产仔数目 不同种动物每次产仔的数目相差悬殊,。n n(3)每年繁殖次数 有些动物具有一定的生殖季节,繁殖次数较少;有些动物则不间断地生殖,繁殖次数很多。n n此外,动物胚胎期、孵化期和繁殖年龄的长短等都会影响种群出生率。第23页,本讲稿共67页n n两种不同的人口政策n n中国人口政策的思考n n人类的寿命究竟有多长n n人类生育的吉尼斯记录:217+37+43=67第24页,本讲稿共67页4.素质特征素质特征n n人口素质又称人口质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思想道德修养。n n人口素质主要包括人
20、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第25页,本讲稿共67页n n人口的身体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婴幼儿的死亡率、营养和发育状况、平均期望寿命和残疾人口的比例等。n n婴幼儿死亡率:200(1949年前)19.5 (城市14 ,农村25.1 ,1985年)n n平均期望寿命:30岁(1949年前)男66.4岁,女69.4岁(1982年)n n残疾人口:全国五类残疾(听力语言、智力、肢体、视力、精神)总人数达5164万,占总人口的5%。第26页,本讲稿共67页n n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是指人口的文化知识、科学和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管理才能等。人口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状况是
21、一个重要指标。n n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状况,主要包括世界观、道德观、传统习惯、精神面貌、思维方式、纪律和法制观念等。第27页,本讲稿共67页三、人类种群的数量动态 n n依照生物学规律,在环境资源不受限制的情况下,生物单种种群呈指数增长;在环境资源受限情况下,种群呈逻辑斯蒂增长。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生物,也要遵循种群增长的普遍法则。即人类种群的增长也符合逻辑斯蒂增长:dN/dt=r N(1-(N/K)。第28页,本讲稿共67页第29页,本讲稿共67页1.世界人口种群的数量动态世界人口种群的数量动态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第30页,本讲稿共67页n n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
22、种群的增长是十分缓慢的。n n自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指数增长,即“人口爆炸”。世界人口在1650年只有5亿,到1850年达到10亿,花了200年才翻了一番。而从第一个10亿到第二个10亿,用了80年时间(18501930)。之后,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分别为30年、15年、12年、12年。第31页,本讲稿共67页n n近几年,世界人口每年增长7800万人,其中95%的新增人口出生在发展中国家。n n人口预测方案显示,世界人口将继续增长至少50年,当世界人口达到静止状态时,人口将会超过100亿。n n面对快速增长的世界人口,联合国将1999年10月12日定为“世界60亿人
23、口日”,旨在敲响人口问题的警钟,提醒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关注人口问题。第32页,本讲稿共67页n n令人欣慰的是,从1974年的布加勒斯特世界人口大会到1984年墨西哥国际人口大会,再到1994年的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世界人口控制取得了很大成绩: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孩子的数量降到了3个以下,世界人口年增长率降到了1.3%,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也在不断向后推迟。n n但是,世界人口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国家的人口保持相对稳定,欧洲的人口增长率仅为0.03%;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势头持续居高不下,非洲人口的增长率高达2.36%。第33页,本讲稿共67页2.我国人口种群的数量动
24、态我国人口种群的数量动态中国人口增长曲线第34页,本讲稿共67页n n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n n1949年底中国人口数量为5.4亿,1978年底达到9.5亿。在这29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即平均每千人每年增加19人。依此增长率计算,中国的人口加倍时间约为35年。n n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口,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将计划生育政策定为基本国策,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98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下降到了10以下。第35页,本讲稿共67页n n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中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比较突出的是,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将面临人口总量高峰、人口老龄化
25、速度高峰、劳动力数量供应高峰、人口城市化速度高峰,甚至还有新的人口出生高峰,将形成重大人口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带来相应的环境、资源等问题。第36页,本讲稿共67页3.人口种群数量动态预测人口种群数量动态预测 世界人口数量动态趋势 第37页,本讲稿共67页n n联合国的预测,在人口出生率中等的情况下,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4亿。其预测是根据以下假设做出的:人口出生率将继续下降(平均稳定在2.1)、预期寿命将继续增长、发展中国家将广泛地跟随工业化国家已经历过的人口变化趋势。n n高出生率预测是假设高出生率国家稳定在2.6,而低出生率国家上升稳定在2.1,则2050
26、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12亿。低出生率预测是假设目前出生率较高国家稳定在1.6,目前较低出生率国家稳定在1.5或保持不变,则2050年世界人口将稳定在77亿。第38页,本讲稿共67页n n未来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拉动的。n n据联合国估计,目前约有1/4以上的世界人口没有分享到多数国家经历的社会进步,在非洲、南亚、中亚一部分及南美洲的许多不发达国家中,饥饿、疾病、文盲、贫困仍然是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伴随的则是人口的过快增长,这两方面的叠加给这些地区的水、土地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第39页,本讲稿共67页人口崩溃曲线模式第40页,本讲稿共67页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零的增长模式第41
27、页,本讲稿共67页爱尔兰人口下降曲线第42页,本讲稿共67页4.人口种群的数量动态与地球承载力种群规模与出生率和死亡率关系分析种群规模与出生率和死亡率关系分析 第43页,本讲稿共67页n n当0 xD(x),所以dx/dt0,从而x(t)单调增;当xx*时,由于B(x)D(x),所以dx/dtD,种群规模x将向x*增长;当x超过x*时,由于BD,种群规模x就会下降,这就导致种群的稳定。n n平衡态x*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人类的不同发展时期,x*的值是不同的。第44页,本讲稿共67页n n生态承载力指在保持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生态承载力指在保持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情况下,资源与环
28、境子系统可维系的社会经节能力情况下,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可维系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可供养的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济活动强度和可供养的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量。n n1 1)密度制约调节)密度制约调节 指人口种群密度过高时通过降低生育指人口种群密度过高时通过降低生育控制其数量。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调节方式。其途径控制其数量。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调节方式。其途径有两种,一是计划生育,二是迁移。有两种,一是计划生育,二是迁移。n n2 2)环境制约调节)环境制约调节 指由于环境过分恶劣或系统不稳定,系指由于环境过分恶劣或系统不稳定,系统内外的突然变化迫使种群进行数量调节。统内外的突然变化迫使种群
29、进行数量调节。n n 3 3)阈值调节)阈值调节 指主要利用人类的智力与能动作用,通指主要利用人类的智力与能动作用,通过对生态系统的改造提高系统的承载力。过对生态系统的改造提高系统的承载力。第45页,本讲稿共67页全球人口承载容量究竟有多大?全球人口承载容量究竟有多大?n n有人计算地球植物的总生产量可养活有人计算地球植物的总生产量可养活75437543亿人。但亿人。但地球上的许多动植物人类并不能食用,据初步估计地球上的许多动植物人类并不能食用,据初步估计人类只能获得植物总产量的人类只能获得植物总产量的1%1%,因此地球最多只能,因此地球最多只能养活养活8080亿人。亿人。n n世界观察研究所
30、从人口发展角度提出,全球人口容量世界观察研究所从人口发展角度提出,全球人口容量应为应为6060亿左右。在亿左右。在19721972年联合国人类会议上,多数科年联合国人类会议上,多数科学家认为学家认为110110亿人口仍可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的健亿人口仍可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的健康生活。康生活。n n无论哪种方法估算,结果如何不同,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哪种方法估算,结果如何不同,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就是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度。第46页,本讲稿共67页四、人类种群的空间动态 n n1.1.人口种群地带性分布规律人口种群地带性分
31、布规律人口种群地带性分布规律人口种群地带性分布规律n n(1 1)纬向分布)纬向分布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世界人口主要集中于北半球2020 6060 的的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n n(2 2)海)海-陆向分布陆向分布 世界各大洲都表现出沿海地区人口稠世界各大洲都表现出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越向内陆人口越稀的趋势。目前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居密,越向内陆人口越稀的趋势。目前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居住在距海岸住在距海岸200 km200 km以内的地区。以内的地区。n n(3 3)垂直分布)垂直分布 世界人口总的分布趋势是随海拔高度的增世界人口总的分布趋势是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世界人口的加而逐渐减少
32、。世界人口的90%90%以上居住在海拔以上居住在海拔1000m1000m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第47页,本讲稿共67页纬度纬度北半球人口比重北半球人口比重/%/%南半球人口比重南半球人口比重/%/%合计合计/%/%00202010.410.46.16.116.516.52020404049.449.43.53.552.552.54040606030.030.00.20.230.230.26060以上以上 0.4 0.4 0.4 0.4小计小计90.290.29.89.8 100.0 100.0 世界不同纬度的人口分布世界不同纬度的人口分布 第48页,本讲稿共67页2.人类
33、生态位n n人类种群的生态位可定义为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地位与功能和人类在生物圈中的文化生态适应度。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生物圈中,只是生命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又是整个生物圈中的唯一能动性调控者。人类对地球既是建设者,又是破坏者。人类的生态位被人为地扩大,同时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第49页,本讲稿共67页n n人类作为智慧生物,如何摆正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如何与自然协同共进,实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本身就是一个人类的群体生态位的问题。n n人类已成为生物圈中的绝对优势种。作为社会来说,如何通过调节人的生态位,使其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而不是人与人的
34、生态位重叠,造成人才的积压和浪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学问题。第50页,本讲稿共67页 五、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五、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n n自然环境,是指由大气圈、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生物圈所组成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庞大、独特、复杂的物质体系。n n社会环境,主要指聚落环境,它以人群聚集和活动作为环境的主要特征和标志,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第51页,本讲稿共67页1.人口动态与环境n n(1)环境对人口数量动态的影响环境对人口数量动态的影响n n一定区域人口数量的增减取决于人口自然变动,即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之差。人口自然变动是各种区域性地理因素影响的结果。这
35、些因素可分为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社会因素通常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可以进一步分为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文化因素等。第52页,本讲稿共67页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n n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人群获得营养物质的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人群获得营养物质的数量和质量、抵御自然灾害和抗御疾病的能力等,因而对人量和质量、抵御自然灾害和抗御疾病的能力等,因而对人口数量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口数量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政治因素n n对人口数量动态产生影响的政治因素包括政局是否稳对人口数量动态产生影响的政治因素包括政局是否稳定、
36、有无战争、国家的人口政策等。定、有无战争、国家的人口政策等。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文化因素n n文化因素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文化因素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文化教育水平及其普及程文化教育水平及其普及程度。度。宗教、风俗等。如宗教、风俗等。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多子多福子多福”等观念就是统治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礼教的重要组等观念就是统治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近代人口迅速增长起着一定的作用。成部分,对中国近代人口迅速增长起着一定的作用。第53页,本讲稿共67页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n n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也影响人口的增殖。自然灾害中的水
37、灾和旱灾是地球上经常发生和影响广泛的灾害。第54页,本讲稿共67页(2)环境对人口空间动态的影响n n1)气候因素 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一般来说,过于湿热、干燥和寒冷的气候均不适合大量人口居住,温带地区最适合人类生活和居住,这是形成人口纬向地带性分布最主要的原因之一。n n2)地形条件 一般来说,平原较便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相互联系,因此在低平地区往往人口分布较密,地势越高,人口越稀少。但在热带地区则人口常常集中分布在气候较适宜的山地或高原。第55页,本讲稿共67页n n3 3)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状况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人类各民族
38、的发祥地总是在河流和湖泊沿本条件,人类各民族的发祥地总是在河流和湖泊沿岸,即使游牧民族也是岸,即使游牧民族也是“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居”。n n4 4)土壤条件)土壤条件 土壤主要通过天然肥力和适耕性能两个途土壤主要通过天然肥力和适耕性能两个途径来影响人口动态。径来影响人口动态。n n5 5)人为环境)人为环境 有利的人工环境,如有利的人工环境,如“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使绿洲成为干旱区人们生活、生产的基地,导致干使绿洲成为干旱区人们生活、生产的基地,导致干旱区人口向绿洲集中。不利的人工环境,指由于人旱区人口向绿洲集中。不利的人工环境,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和污染物的排放引起的类不合理的
39、生产、生活活动和污染物的排放引起的荒漠化、酸雨、土壤污染、公害病等严重环境灾害,荒漠化、酸雨、土壤污染、公害病等严重环境灾害,导致局部区域土地丧失生产能力,迫使当地居民迁导致局部区域土地丧失生产能力,迫使当地居民迁离本土,成为离本土,成为“生态难民生态难民生态难民生态难民”。第56页,本讲稿共67页六、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作用六、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作用 n n1.“虚无论虚无论”n n2.“倒退论倒退论”n n3.“伙伴论伙伴论”n n4.“可持续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第57页,本讲稿共67页n n1.“1.“虚无论虚无论虚无论虚无论”n n是指环境虚无,人类可以主宰一切、主宰自然。是指环
40、境虚无,人类可以主宰一切、主宰自然。n n认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将使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认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将使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无所不能的地步,自然界的一切将只能受人类的摆造达到无所不能的地步,自然界的一切将只能受人类的摆布、控制,其他所有生物种类的命运将是布、控制,其他所有生物种类的命运将是“顺人者昌,逆顺人者昌,逆人者亡人者亡”,人类最终一定能摆脱自然界的束缚,用技术圈、,人类最终一定能摆脱自然界的束缚,用技术圈、智慧圈替代生物圈。智慧圈替代生物圈。n n“改天换地改天换地”、“人定胜天人定胜天”等口号就是这种论点等口号就是这种论点的典型的代表,人类的许多对环境造成危害
41、、最终的典型的代表,人类的许多对环境造成危害、最终祸及自身的不合理行为都是在这种观点误导下产生祸及自身的不合理行为都是在这种观点误导下产生的。的。第58页,本讲稿共67页n n2.“倒退论倒退论”n n认为生物圈的运动过程复杂,人类无法真正认识其运动规律,采用任何新技术都存在着不可捉摸的环境风险。因此,人类要想摆脱环境危机,只能放弃工业化,停止技术进步,“倒转生产”、“回归自然”,回复到近乎原始的生活状态中去。n n这种观点主要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一定范围内流行,一些持这种观点的组织和个人(志愿者)将其付诸实践,放弃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到山林中去营穴居生活。只有少数人抱定此观点。第59页,本讲稿共6
42、7页n n3.“伙伴论伙伴论”n n认为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必须抛弃以人为中心的观念,生物圈的其他成分与人地位平等,给它们以与人相同的道德权利,人与自然界的其他成员应以“伙伴”关系平等相处。n n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作。利奥波德竭力主张,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成员,不应该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现于自然界,而应该在自然界的大家庭中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善良公民。第60页,本讲稿共67页n n随着人与环境关系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日益突显,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了这种观点的行列中,并逐步发展起了“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等边缘学科。n n“伙伴论”在发展中也在逐渐分化,一部分人主张“自然中心”
43、、“环境中心”,强调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反对继续发展经济和技术,甚至认为“人是一种全球癌症,人类文明是地球这个行星的艾滋病毒”等。这类观点又被称为“激进环境主义”,有相当一批追随者,这些追随者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第61页,本讲稿共67页n n目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占主流地位的观点。n n它既强调人类应与自然界的其他成分和谐相处,又认为应以人为本,在不破坏环境与资源的条件下,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的、与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第62页,本讲稿共67页七、亟待解决的人类生态学问题七、亟待解决的人类生态学问题n n1.1.人口爆炸人口爆炸n n世界和我国人口呈几何级数爆炸式增长,人口
44、爆炸世界和我国人口呈几何级数爆炸式增长,人口爆炸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尤其在那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尤其在那些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口素质的些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远远赶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提高远远赶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n n沉重的人口压力,不仅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也沉重的人口压力,不仅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也使得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一步使得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加剧。加剧。n n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人口爆炸的危害既缺乏认识,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人口爆炸的危害既缺乏认识,又缺少解决这些问题的实力,导
45、致这些地方人类生又缺少解决这些问题的实力,导致这些地方人类生存条件越来越恶化,国际社会的努力也往往收效甚存条件越来越恶化,国际社会的努力也往往收效甚微。微。第63页,本讲稿共67页n n2.2.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n n当特定区域的总人口中,当特定区域的总人口中,60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例达到10%10%,或,或65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7%7%以以上,该区域已进入了老龄社会。上,该区域已进入了老龄社会。n n在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被称为在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被称为“白发浪潮白发浪潮”。n
46、n“白发浪潮白发浪潮”首先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法国首先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法国(18661866年)。到年)。到19501950年,进入年,进入“白发社会白发社会”的国家和地的国家和地区为区为1515个;到个;到19881988年增加到年增加到5757个。目前,发达国家大个。目前,发达国家大多数都已进入老龄社会,多数都已进入老龄社会,19901990年年6565岁以上的老年人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已达到口比重已达到12%12%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只有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只有4.5%4.5%,尚,尚未进入老龄化阶段。未进入老龄化阶段。n n据联合国预测,到据联合国预测,到20202020年前后,发展中
47、国家也将跨年前后,发展中国家也将跨入老龄社会,并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速度加深人口入老龄社会,并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速度加深人口老龄化程度。老龄化程度。第64页,本讲稿共67页 世界世界世界世界 60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长趋势(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长趋势(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长趋势(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长趋势(%)年年 份份19501950196019601970197019801980199019902000200020102010全世界全世界8.18.18.18.18.48.48.68.69.29.29.89.810.710.7发达地区发达地区11.611.612.612.6
48、14.514.515.515.517.617.619.219.221.221.2发展中地发展中地区区6.46.46.16.16.16.16.36.36.96.97.67.68.58.5中国中国7.27.27.27.26.86.87.47.48.68.69.99.911.711.7第65页,本讲稿共67页n n我国老龄化过程有三个主要特征:我国老龄化过程有三个主要特征:n n1 1)发展速度快)发展速度快 我国老龄化过程大体始于我国老龄化过程大体始于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年代。人口老龄化系数从人口老龄化系数从5.55.5到到7.07.0,法国用了,法国用了150150年时间,英国年时间,
49、英国需要需要4040年,而我国仅用了年,而我国仅用了1313年。如此速度所带来的冲击年。如此速度所带来的冲击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n n2 2)分布不平衡)分布不平衡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率先跨入老龄社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率先跨入老龄社会,以上海最早(会,以上海最早(19791979年),目前中、东部各省年),目前中、东部各省60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均已超过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均已超过10%10%,而西部人口年龄构,而西部人口年龄构成仍较年轻。成仍较年轻。n n3 3)超前性)超前性 主要表现在老龄社会的到来超前于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老龄社会的到来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在人均收入水平。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在人均收入1 1万美元时才进入老万美元时才进入老龄社会的,而我国在刚刚达到龄社会的,而我国在刚刚达到800800美元的美元的“小康小康”社会时社会时就进入了老龄化。就进入了老龄化。第66页,本讲稿共67页n n老龄社会对社会和经济带来的负效应负效应主要表现在:社会和家庭负担的增加,劳动力人口老化并有可能对年轻人就业产生挤压,在一些领域造成劳动力不足等。最难办的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尚未为老龄社会做好充分准备情况下就迎来了老龄化的冲击,将使国家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的进程受到较大的牵制。第67页,本讲稿共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