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管理学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182058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管理学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高级管理学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级管理学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管理学精选文档.ppt(1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级管理学本讲稿第一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导言n1.课程的由来n2.课程的构成与讲授n3.课程考核2本讲稿第二页,共一百二十四页1.课程的由来n学生的要求n学校的要求n知识成长的规律3本讲稿第三页,共一百二十四页2.课程的构成n第一讲 管理学科的兴起与西方管理思想演进 6n第二讲 人性与激励 6n第三讲 组织与工作设计 9n第四讲 管理者 12n第五讲 一般管理与经营方针4彭学兵倪旭东彭学兵张宏倪旭东张宏本讲稿第四页,共一百二十四页3.课程考核nAttendance/Participation 15%nPresentation 40%nFinal 45%52010.9本讲稿第五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第

2、一讲 管理学科的起源与西方管理思想的演进 n1.管理学学科的兴起n1.1 管理学的学科性质n管理学-Management n经济学-Economicsn心理学-Psychologyn社会学-S62010.9本讲稿第六页,共一百二十四页1.1 管理学的学科性质n“范式”的产生是一个学科达到成熟的标志,形成了范式的学科就是常规学科,其本质是科学共同体在范式支配下的一种“解难题活动”。张钢,2008n范式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或某个学科的研究时,所必须遵循的公认模型,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仪器,标准等与该学科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是科学共同体从事科学活动的共同立场,共

3、同使用的认识工具和手段。库恩7本讲稿第七页,共一百二十四页1.1 管理学的学科性质n从范式角度来看,管理学不是一门理论科学学科,而是一门技术学科。n从本质上说,各类技术学科是在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内,综合运用各类自然科学知识和方法,来创造人工物并解决相关问题。n管理学管理学是针对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管理活动领域,综合运用来自不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及方法,来创造一种特殊的人工物组织,并解决其中的管理问题。n所以管理学(Management)带有学科和活动的双重含义。8本讲稿第八页,共一百二十四页n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最大的特点,是其最早的理论来自于实践派的总结而非理论界。n最早有价值的著作都是

4、由一些有经验的实践者撰写的,如法国工业家Henry Fayol,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James Mooney,Johns-Manville公司副总裁Alvin Brown,英国巧克力公司总经理Oliver Sheldon,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裁Chester Barnard,以及英国管理咨询专家Lyndall Urwickn但是,这些管理经验总结显然没有使用问卷调查、受控访谈或这些管理经验总结显然没有使用问卷调查、受控访谈或数学方法,仅仅依靠实践者的观察所得出来的结论,很难被认数学方法,仅仅依靠实践者的观察所得出来的结论,很难被认为是为是“先验的先验的”或或“理论性的理论性的”。n但19世纪40

5、年代之后,来自学术界的研究和著作大量涌现出来。来自学术界的研究和著作大量涌现出来。91.1 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本讲稿第九页,共一百二十四页n“从组织化的生活开始出现的那天起,管理问题就已经存在了但关于管理的系统考察只不过是这个世纪的事情,尤其是过去20年的成果”Koontz,H.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1961,December:174-102010.9本讲稿第十页,共一百二十四页20世纪60年代孔茨概括管理学的六个主要流派:n管理过程流派n经验流派n人类行为流派n社会系统流派n决策理论流

6、派n数量流派11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四页80年代孔茨概括为十一个流派n经验或案例流派n人际关系流派n群体行为流派n协作型社会系统流派n社会技术系统流派n决策理论流派12n系统观点流派n数量或管理科学流派n权变或情境化流派n管理角色流派n运作管理流派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管理过程学派n主要观点:管理是一种过程,在其中各种事情或任务通过那些运作于组织化群体里的人们得以完成。因此研究管理首先就是要探索管理者的职能。其次,通过从复杂的管理实践中提炼基本原理而将管理者的职能进行分解。n该流派的目的是分析这种过程,建立关于它的概念框架,鉴别出蕴藏其中的原则,最终创建一种管理理论。nHenri

7、 Fayol-管理过程流派之父,但许多继承者并不非常了解他。13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四页法约尔法约尔“一般管理之父一般管理之父”n1841年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年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1925年卒于巴黎。早年曾年卒于巴黎。早年曾为采矿师,是一位在理论上有特殊发现的地质学者为采矿师,是一位在理论上有特殊发现的地质学者,毕生在毕生在工矿企业工作,工矿企业工作,1888年起任法国最大的矿冶公司总经理达年起任法国最大的矿冶公司总经理达30年。在实践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功能年。在实践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功能理论,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进行传授。理论,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进行

8、传授。n法约尔的研究一直包含各种组织在内,甚至将国家也作为一种组织法约尔的研究一直包含各种组织在内,甚至将国家也作为一种组织来研究,其后又对邮电部门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得出了重要来研究,其后又对邮电部门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得出了重要结论。法约尔退休之后把主要精力转向了公共管理领域。结论。法约尔退休之后把主要精力转向了公共管理领域。14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四页法约尔一生的四个阶段法约尔一生的四个阶段n第一阶段,18601872年n第二阶段,18721888年n第三阶段,18881918年n第四阶段,19181925年 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四页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四个关键问题n

9、劳动分工n等级与职能过程n组织结构n控制范围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n法约尔把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法约尔把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大职能。与控制五大职能。n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n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双重结构;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双重结构;n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n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n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

10、令进行,进行纠偏。命令进行,进行纠偏。17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n“没有原则,人们就处于黑暗和混乱之中;没有经验与尺度,即使有最好的原则,人们仍将处于困惑不安之中”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四页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的定义)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的定义)n法约尔认为,经营并不等于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法约尔认为,经营并不等于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概括为六大类:可以概括为六大类:n(1)技术性活动技术性活动生产、制造、加工;生产、制造、加工;(2)商业性活动商业性活动购买、销售、交换;购买、销售、交换;(3)财务性活动财务性活动资金筹集和运用;资金筹集和运用;(4)安全

11、性活动安全性活动设备和人员的保护;设备和人员的保护;(5)会计性活动会计性活动存货盘点、资产负债表制作、存货盘点、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核算、统计;成本核算、统计;(6)管理性活动管理性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控制。19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管理的十四条原则管理的十四条原则n(1)劳动分工原则劳动分工原则n(2)权力与责任原则权力与责任原则n(3)纪律原则纪律原则(协定协定/态度态度/遵遵守守)n(4)统一指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一个下级只一个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能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 n(5)统一领导原则统一领导原则-一个下级只一个下级只能有一个直接

12、上级能有一个直接上级n(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n(7)合理的报酬原则合理的报酬原则n(8)集权与分权原则集权与分权原则n(9)等级制度原则等级制度原则n(10)秩序原则秩序原则-物品的秩序原物品的秩序原则和人的社会秩序原则则和人的社会秩序原则 n(11)公平原则公平原则n(12)人员稳定原则人员稳定原则n(13)首创精神首创精神n(14)团结原则团结原则20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一百二十四页法约尔理论的不足n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关注的焦点是什么类型的专业化和等级制度才能使组织效率最大化,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使组织设计变得僵化,较少关注人,只把人看成齿轮上的一环。本讲稿第二十一页,

13、共一百二十四页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假设n(1)管理活动是一个过程,并且可以通过分析管理者的职能来对它进行有效分解;n(2)管理经验可以作为提炼特定基本原理或普遍化原则的基础,这些原则在理解和提升管理活动中具有解释和预测价值;n(3)这些基本原理可以成为管理研究的焦点,一方面可以确定这些研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它们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和适用性;22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基本观点(续)n(4)这些原理可以构成一种有用的管理理论的基本要素;n(5)管理活动是一门艺术,可以借助对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而得到提升;n(6)虽然从整体上看,文化世界、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都对管理者及其环境产生各种影响

14、,但管理理论不需要包括所有知识领域,并将它们作为自己的科学或理论基础。23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四页不足n不考虑情境的影响24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经验流派经验流派n基本思想:将管理学看作一种经验研究,有时试图将其一般化,但通常仅仅是作为一种向实践者或学生教授和传播管理经验的手段。研究方法是实证的、案例分析性的,对象直接是组织、组织中的管理问题。n代表人物:德鲁克(PDrucker)n基本假设:如果我们研究了那些成功管理者的经验如果我们研究了那些成功管理者的经验或管理失误,或者如果我们试图解决管理问题,我们或管理失误,或者如果我们试图解决管理问题,我们就要设法理解和学会应用那些

15、在实践中证明是最有效就要设法理解和学会应用那些在实践中证明是最有效的管理技巧。的管理技巧。25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四页不足n未来的情境不可能是过去的重复,过去发现是“正确的”技巧或观点可能并不适合于未来的情境。n某种程度上说,经验流派也从其研究中提取一般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经验流派及其所做的工作与管理过程流派没有本质区别26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四页人类行为流派人类行为流派n基本假设:既然管理活动包括通过别人使各种事情得以完成,那么管理研究必须以人际关系为中心。n该流派聚焦于管理的“人”的方面,并确立起这样的原则,即:在人们作为群体一起工作以实现目标的地方,“人应该理解人”。n

16、代表人物: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n聚焦于作为社会聚焦于作为社会-心理存在的个体以及如何激励他心理存在的个体以及如何激励他27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四页霍桑试验 n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 n1.照明实验。1924年11月-1927年4月n2.福利实验。1927年4月-1929年6月n3.访谈实验n4.群体实验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实验结论n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即工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n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

17、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非正式组织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n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如果满足度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生产率就高 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四页霍桑实验对管理理论的贡献n它让工人了解自己不全然只是机械的延伸;n它引发产业界与学术界做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与研究;n它替管理学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科学领域的门;n它同时也令研究者检讨田野调查不

18、能与标的物太接近,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称之为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n 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一百二十四页行为科学理论 n行为科学研究前期为人际关系学说,从霍桑试验开始;到1947年首次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n60年代,为避免同广义的行为科学相混淆,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专指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题 n(1)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又可分为激励内容理论、激励过程理论和激励强化理论三大类;二是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n(2)有关团体行为的理论。

19、主要包括团体动力、信息交流、团体及成员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n(3)有关组织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有关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和发展理论。有关领导理论又包括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三大类。n(4)激励理论激励理论 主要有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主要有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保健因素理论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四页不足n有些成员将群体动力学和人际关系研究仅看作是一种关于社会-心理关系的研究,因此好像仅是将“管理”这个术语加入到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而已。n但人类行为研究领域并不等同于管理研究领域。332010.9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社会系统流派社会系统流派n基本假设:该流派并不区

20、分正式组织,而是包含各种类型的人际关系系统。n该流派辨别各类社会群体的文化关系的性质,并努力将它们展现为一种互相联系的,通常又是整合在一起的系统。n其研究成果不过是从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角度看组织如何有效运作。n代表人物:Chester B342010.9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巴纳德的组织理论巴纳德的组织理论n巴纳德(巴纳德(18861961)1906-1909年在哈佛大年在哈佛大学学经济学,因缺少实验成绩未获学士学位。学学经济学,因缺少实验成绩未获学士学位。19091961年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工作,从普年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工作,从普通研究人员升至总经理。通研究人员升至总经理。n他

21、因在组织理论上的杰出贡献,一生中获得了七个名他因在组织理论上的杰出贡献,一生中获得了七个名誉博士学位。誉博士学位。n他的代表作是他的代表作是经理人员的职能经理人员的职能,在该书中详细,在该书中详细论述了自己的组织理论。论述了自己的组织理论。352010.9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四页Barnardn巴纳德巴纳德开发出一种关于协作的理论,这种理论建立在个体通过合作来解决自身及其环境所面临的生命、物质和社会局限性的需要之上。Barnard随后从由此产生的全部协作系统中抽取了一系列相互关系,他将这些关系界定为“正式组织”。nBarnard的正式组织概念,与管理实践者通常所使用的非常不同,它是指任

22、何一种协作系统,在其中人们能够相互交流并愿意为一个意识到的共同目标贡献出自己的行动。362010.9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巴纳德正式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巴纳德正式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n(1)协作的意愿。协作的意愿。n(2)明确的目标。明确的目标。n(3)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37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四页 贡献n该流派将组织化的企业看作一种社会有机体,易于遭受来自文化环境的各种压力和冲突。n该流派承认组织权威的制度基础、非正式组织的影承认组织权威的制度基础、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以及像响以及像Wight Bakke所说的所说的“组织纽带组织纽带”(职能专业化系统、身份系统、沟通系统、奖

23、惩系统、组织宪章)那样的社会因素。)那样的社会因素。nBarnard的许多有益洞见,诸如他的激励经济性和机会主义理论,都已经将社会学的理解力带进了管理实践领域38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决策理论流派决策理论流派n该流派是消费者选择理论的直接产物,从19世纪早期Jeremy Bentham时代起就为经济学家所关注。主要是模型建构和数量分析。n该流派集中于从一种行动过程或观念的可能替代方案中作出选择。主要处理决策本身,或者是由个体或群体作出的决策,或者是决策过程分析。n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n代表人物:西蒙39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四页西蒙-决策与管理型组织(1944)

24、n组织中的管理或监督人员是如何影响组织运作的?n一个管理型组织的非操作人员通过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操作人员处于最低管理层级的人的决策,参与到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n 通过分析组织如何决定操作员工的决策前提来作用于操作员工决策之上的组织影响及监督职员。本讲稿第四十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垂直垂直”专业化的必要性专业化的必要性n监督人员与操作人员之间决策责任的划分。n为什么操作员工被剥夺掉部分决策自主权并易于受监督者权威的影响?n垂直专业化的目的,是在操作员工、决策专长以及政策制定机构的责任之间确保达到协同 n在设计一个组织时,专长、协调和职责三个要素必须受到足够重视。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四页自由

25、裁量权的范围-下属决策的构成n当一项决策由一个能够控制他人行为所有方面的人发布时,影响的作用会发挥得最为充分。n组织影响只部分限制自由裁量权的行使。n理性决策的前提: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分别等同于目标与手段。n如果只有事实前提留待下属自由裁量,那么在给定情境下,他只能做出唯一正确的决策。如果价值前提留待下属自由裁量,他的决策的“正确性”将取决于他所选择的价值前提是什么,并且他的选择也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正确或错误标准。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对下属的组织影响n组织影响与程度相关。从管理层级的顶端走到底部时,影响逐步细化。n越往管理层级上面走,自由裁量权受到那些宽泛的目标和非常一般化的目标实

26、现方法的限制;管理层级的位置越低,目标设定得越明确,并且程序也规定得越详细。本讲稿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四页有五种方法可以用于对个人施加影响n(1)权威影响价值前提n(2)认同影响价值前提n(3)效率准则影响事实前提n(4)建议与信息n(5)培训n在很大程度上,它们是可互相替换的,并且管理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去确定每种方法被应用的程度。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确保正确决策的两种管理过程n计划。计划允许从非常详细的细节上控制决策,允许所有的专门技术被用于特定决策,而很少考虑正式权威链。n评审。评审对管理层级来说是一种信息来源,一种影响下属后续决策的方式,一种修正个人重要事件决策的方式,以及

27、一种通过确定何时进行惩罚来加强权威的方式。根据评审的不同方式,评审过程可能导致决策的集权或者分权。本讲稿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四页数量流派数量流派n将管理学看作是一个由数量模型和各种推导过程组成的系统。n代表学者:运筹学家,常冠以“管理科学家”n基本假设:如果管理,或组织,或计划,或决策,是一个逻辑过程,那么它就能根据数学符号及其关系来表达。n核心观点:模型,因为通过这些模型,问题就可以用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并根据选择的目的或目标表达出来。46本讲稿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导致管理理论丛林的原因n语义混乱语义混乱 如:管理、组织、决策等n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管理学定义的差异性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管

28、理学定义的差异性n普遍将早期实践者的发现当作是普遍将早期实践者的发现当作是“理论化的理论化的”东西东西抛弃掉抛弃掉n对原则的误解对原则的误解 如统一命令、管理幅度等如统一命令、管理幅度等n管理理论家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理解管理理论家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理解47本讲稿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四页走出丛林n1.需要定义一种知识体系需要定义一种知识体系n管理这个领域可以借助有才能且眼光敏锐的实践者的参照系来定义。n管理就是在正式的组织化群体中通过别人做事情管理就是在正式的组织化群体中通过别人做事情的艺术,也是创造一种环境使这种组织化群体里的艺术,也是创造一种环境使这种组织化群体里的人们以个体或协作方式实现

29、群体目标的艺术,的人们以个体或协作方式实现群体目标的艺术,同时也是排除绩效障碍的艺术以及在有效地达成同时也是排除绩效障碍的艺术以及在有效地达成目标过程中保证最优效率的艺术。目标过程中保证最优效率的艺术。n2.整合管理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管理学与其他学科。48本讲稿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四页n2.整合管理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管理学与其他学科n3.澄清管理语义澄清管理语义n4.愿意提炼并检验基本原则愿意提炼并检验基本原则49本讲稿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n背景:著名的福特基金会和卡耐基基金会在1959年曾给出一份关于美国大学和学院的商学院项目的研究报告,该报告的作者和研究

30、者并没有接受管理学的训练,该报告指出了美国商科教育的质量问题,并敦促商学院,包括那些已经按照该报告研究者的建议做了改正的商学院,在它们的课程设计和教师选择中采取一个更宽广的和更社会科学导向的观点。n许多训练有素但过于专门化的教师进入大学和学院,他们虽然有很好的学术背景,但对于管理活动的实际任务以及管理者实践中所面对的现实却知之甚少50本讲稿第五十页,共一百二十四页n从1960年开始,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迅速扩张,这期间非常缺乏既受过管理学科训练又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教师.n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靠来自上述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毕业生来弥补。51本讲稿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社会技术系统观点社会技术系统观点n

31、E.L.Trist及其在英格兰Tavistock研究所的同事在研究煤矿开采中的生产问题时发现,仅仅分析社会问题是不够的。相反,在处理采掘生产率问题时,他们发现,技术系统(机器和方法)对社会系统有重要影响。换句话说,他们发现,人们的态度和群体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工作于其中的技术系统影响。n这个流派的立足点就是,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必须被结合在一起考虑,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这两个系统的和谐52本讲稿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系统观点系统观点n系统本质上是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依赖的系统本质上是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依赖的事物的集合,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单位事物的集合,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单位

32、n那些有经验的实践管理者和许多有实践经验的管理研究者,习惯于将各类问题和各类操作看作是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之间日常互动的互相联系的要素网络53本讲稿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四页权变或情境观点权变或情境观点n给管理研究者带来巨大冲击的管理思想和实践观点之一,就是管理的权变观点54本讲稿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管理角色观点管理角色观点n由Henry Mintzberg(1973,1975)推广普及.n这种观点本质上就是对管理者实际上做什么进行观察,并从观察中得出关于管理活动(或管理角色)是什么的结论。55本讲稿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四页Mintzberg总结管理者承担的10种角色56本讲稿第五十六页

33、,共一百二十四页评论n各流派研究的内容这些流派尽管各有自己对管理的看法,各有自己的理论主张,但从内容上来看不超出三大内容:组织、管理方式以及经营。n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泰罗,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本讲稿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参考文献参考文献nKoontz,H.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1961,December:174-188nKoontz,H.The management Theory

34、Jungle Revisited.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0,5(2):175-187n苏勇.当代西方管理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06n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n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0n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n西蒙,决策与管理型组织,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4,No.1.(Winter,1944),pp.16-58本讲稿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山西平遥、祈县乔家大院管理感想n山西票号的经营内容及辉煌n两权分离

35、的中国实践(财东、掌柜)n经营者持股(身股)n人力资源管理(选拔、考核、管理)n连锁企业的管理n长寿企业(1823年开始近百年)59本讲稿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参考文献(续)参考文献(续)60本讲稿第六十页,共一百二十四页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611、孕育产生、孕育产生阶段阶段2、古典管理、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理论阶段3、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理论阶段4、现代管理、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理论阶段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新发展的新发展本讲稿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四页一、孕育产生阶段一、孕育产生阶段n适用于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管理制适用于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管

36、理制度,新的管理思想必然孕育产生。度,新的管理思想必然孕育产生。n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思想,后来西方许多管理理论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思想,后来西方许多管理理论学派形成和发展的直接起点。学派形成和发展的直接起点。n在这一时期,管理在实际中还基本上是一种手工作在这一时期,管理在实际中还基本上是一种手工作坊式的经验管理。这一阶段称为坊式的经验管理。这一阶段称为“经验管理阶段经验管理阶段”。62本讲稿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孕育产生阶段的代表人物孕育产生阶段的代表人物n英国重商主义的后期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英国重商主义的后期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斯图亚特,提出劳动分工斯图亚特,提出劳动分工概念。概念。n英国古

37、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亚当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在斯密在国富论国富论提出所谓提出所谓“经济人经济人”的观点。的观点。n罗伯特罗伯特欧文是英国的空想社会文主义者:欧文是英国的空想社会文主义者:“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环境的产物”。n法国庸俗经济学创始人让法国庸俗经济学创始人让巴蒂斯特巴蒂斯特萨伊首先承认管理是一独立的生萨伊首先承认管理是一独立的生产要素。产要素。n庸俗经济学集大成者艾尔弗庸俗经济学集大成者艾尔弗马歇尔强调管理中的计划职能。马歇尔强调管理中的计划职能。n法国数学和经济学教授查尔斯法国数学和经济学教授查尔斯杜平是最早提出管理技术可以通过讲杜平是最早提出管理技术可以通过讲授来获得。授

38、来获得。63本讲稿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四页n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化的学科,其开端可以追溯到1886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议,在那次会议上,耶尔和汤制造公司总裁及创始人之一-亨利汤宣读了一篇题为题为,他提出劳资双方收益共享制度,他呼吁工程师除关心技术效率外,还应关心成本,收入和利润64本讲稿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四页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n19世纪末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n当时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管理落后于技术,致使许多当时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管理落后于技术,致使许多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地发挥。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地发挥。n在这一时期,管

39、理围绕如何提高生产率。在这一时期,管理围绕如何提高生产率。n工业革命创造了现代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创造了现代工厂制度n这一阶段为这一阶段为“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阶段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阶段”。65本讲稿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科学管理诞生的背景n工业革命不仅仅指蒸汽机和电力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而是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现代工业社会的生产组织方式乃至社会基本单元已经不再是家庭,而是现代工厂制度.n科学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为社会所接受66本讲稿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四页1、“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泰勒nFrederick W.Taylor生于生于1856年;年;1878-

40、1890,米德维尔钢铁厂;,米德维尔钢铁厂;1881年年25岁开始进行劳动时岁开始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研究。间和工作方法研究。n1890-1893,制造业投资公司,任总经理,制造业投资公司,任总经理n1893年起,成为专业管理顾问。年起,成为专业管理顾问。n期间,期间,1898-1901年,伯利恒钢铁公司年,伯利恒钢铁公司(Wharton)顾问;之后退休()顾问;之后退休(45岁)。岁)。67本讲稿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四页“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续)泰勒(续)n1901年后,专职研究、演讲宣传;年后,专职研究、演讲宣传;n1903年,年,车间管理车间管理;n1910年东部铁路公司

41、案听证会;年东部铁路公司案听证会;n1911年国会听证会;年国会听证会;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原理n1915年病逝。年病逝。n弗雷德里克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温斯洛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米德维尔工厂,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在米德维尔工厂,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室主任和总工程师。68本讲稿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二十四页n泰勒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研究的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n

42、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69本讲稿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二十四页泰勒理论的主要内容泰勒理论的主要内容n(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n(2)工作定额原理。(时间和动作研究);工作定额原理。(时间和动作研究);n(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的工人”n(4)标准化原理;标准化原理;n(5)刺激性工资报酬制度刺激性工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差别计件工资制;n(6)计划与执行相分离;计划与执行相分离;n(7)职能工长制

43、。职能工长制。70本讲稿第七十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工作定额原理工作定额原理 n当时美国企业中一个突出的矛盾:资本家不知道工人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嫌工人干活少,拿工资多,于是就往往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来加重对工人的剥削。而工人,也不确切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认为自己干活多,拿工资少。当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工人就用“磨洋工”消极对抗,造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高。n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他提出:n(1)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这样的机构不但在管理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n(2)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就必须通过

44、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其方法是选择合适且技术熟练的工人;研究这些人在工作中使用的基本操作或动作的精确序列,以及每个人所使用的工具;用秒表记录每一基本动作所需时间,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延误时间,找出做每一步工作的最快方法;消除所有错误动作、缓慢动作和无效动作;将最快最好的动作和最佳工具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序列,从而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即劳动定额。n(3)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71本讲稿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四页一流的工人n“我认为那些能够工作而不想工作的人不能成为我所说的第一流的工人。我曾试图阐明每一种类型的工人都

45、能找到某些工作,使他成为第一流的工人,除了那些完全能做这些工作而不愿做的人。”n所谓“非第一流的工人”,是指那些体力或智力不适合他们工作的人,或那些虽然工作合适但不愿努力工作的人。72本讲稿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四页n“管理人员的责任是细致地研究每一个工人的性格、脾气和工作表现,找出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现每一个工人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并且逐步地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个工人,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这样,使工人在雇佣他的公司里,能担任最高、最有兴趣、最有利、最适合他们能力的工作。这种科学地选择与培训工人并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每年要进行的,是管理人员要不断加以探讨的课题。”73本讲稿

46、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四页标准化原理n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人的潜力不会自动跑出来,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这种潜力呢?方法就是把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其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利用上述原理将其标准化,这样就形成了科学的方法。用这一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搭配,同时对机器安排、环境因素等进行改进,消除种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一种最好的方法。74本讲稿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二十四页n管理人员的首要责任就是把过去工人自己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大量的传统知识、技能和诀窍集中起来

47、,并主动把这些传统的经验收集起来、记录下来、编成表格,然后将它们概括为规律和守则,有些甚至概括为数学公式,然后将这些规律、守则、公式在全厂实行。在经验管理的情况下,对工人在劳动中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怎样操作机器,缺乏科学研究,没有统一标准,而只是凭师傅教徒弟的传授或个人在实际中摸索。75本讲稿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四页泰勒的三个著名的实验n搬运生铁的试验搬运生铁的试验,泰勒得出一个适合做搬运工作的工人,在正常情况下,一天至少可搬47.5吨铁块的结论;n铲具试验铲具试验,他得出铁锹每次铲物在重21磅时,劳动效率最高的结论;n在长达26年的金属切削试验金属切削试验中,他得出影响切割速度的12个变数及

48、其反映它们之间相关关系的数学公式。76本讲稿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二十四页差别工资制n泰勒在1895年提出。其主要内容是:n(1)设立专门的制定定额部门。通过计件和工时的研究,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计算,制定出一个标准制度,以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和恰当的工资率,从而改变过去以估计和经验为依据的方法。n(2)制定差别工资率。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如果工人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定额,就按高的工资率付酬,以资鼓励;如果工人的生产没有达到定额就将全部工作量按低的工资率付给,并给以警告,如不改进,就要被解雇。例如,某项工作定额是10件,每件完成给0.1元。又规定该项工作完成定额工资率为125,未完成

49、定额率为80,那么,如果完成定额,就可得工资为100.1125%=1.25(元);如未完成定额,例如哪怕完成了9件,也只能得工资为90.180%=0.72(元)。n(3)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根据职位和工种,尽可能技能和工作所付出的劳动来计算工资,而不是按职位来计算。目的是克服工人“磨洋工”现象,同时也是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要对每个人在准时上班、出勤率、诚实、快捷、技能及准确程度方面做出系统和细微的记录,然后根据这些记录不断调整他的工资。77本讲稿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二十四页职能工长制n提出必须废除当时企业中军队式的组织而代之以“职能式”的组织,实行“职能式的管理”n在军队式组织的企业里

50、,工业机构的指令是从经理经过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而传达到工人。在这种企业里,工段长和班组长的责任是复杂的,需要相当的专门知识和各种天赋的才能,所以只有本来就具有非常素质并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胜任。n在传统组织下作为一个工段长应具有的几种素质:教育、专门知识或技术知识、机智、充沛的精力、毅力、诚实、判断力或常识、良好的健康情况等。但每一个工长不可能同时具备这9种素质。n为了使工长职能有效地发挥,就要进行更进一步细分,使每个工长只承担一种管理的职能,为此,泰勒设计出8种职能工长,来代替原来的一个工长。这8个工长4个在车间、4个在计划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每个工长可以直接向工人发布命令。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