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解剖结构(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181965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的解剖结构(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皮肤的解剖结构(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的解剖结构(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的解剖结构(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皮肤的解剖结构 皮肤位于体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角质层,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皮肤与人体所处的外界环境直接接 触,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体皮肤的总重量约占个体体重的16%,成人皮肤总面积为1.22.0m2,新生儿约0.21m2。不包括皮下脂肪层,皮肤厚度 约为0.54mm,其随年龄、部位和个体差异而异,如眼睑、外阴、乳房的皮肤最薄,厚度约为0.5mm,而掌跖部位皮肤最厚,可达34mm。 皮肤表面由许多皮嵴和皮沟形成,略隆起的为皮嵴,凹下的为皮沟。皮嵴部位常见许多凹陷小孔,称为汗孔,是汗腺导管开口部位。皮沟深浅不一,将皮肤划分为许 多三角形、菱形或多角形皮肤,在手背

2、、颈部等处最为清楚。足趾及手指曲侧的皮沟和皮嵴平行排列构成的特殊涡纹状图形称指纹,其形状由遗传因素决定,终生不 变。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与其下的组织相连,其中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及各种皮肤附属器官如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等。(一) 表皮 表皮(epidermis)位于皮肤的最外层,来源于外胚层,属于复层鳞状上皮,是日常化妆品直接接触的部位,主要有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和非角质形成细胞(non-keratinocyte)两大类。表皮与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相连接。1.角质形成细胞也叫上皮细胞,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数量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在分 化过

3、程中最终形成角蛋白,故又称角蛋白形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及与下层结构之间存在一些特殊的连接结构如桥粒和半桥粒。根据角质形成细胞的发展阶段和 特点,可将表皮分为5层,由里向外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1)基底层(stratum basale) 位于表皮的最里层,由1层排列呈栅栏状的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构成,细胞长轴与真皮-表皮交界线垂直。核较大,卵圆形,细胞质深嗜碱性。它是未分化细胞,代谢活跃,不断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以更新表皮。基底细胞内尚含有多少不等的黑素,其含量多少与皮肤的颜色是一致的。 基底层与真皮的相交面呈波浪状,表皮向真皮伸入的部分称表皮脚,真皮向表皮突出的部分称

4、乳头,两者相互镶嵌,其间交界处用PAS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可见0.51.0m厚的紫红色的均匀质带,称之为基底膜带(basement menbrane zone,BMZ)过去称基底膜,将表皮与真皮紧密连接起来。此膜具有渗透的屏障作用。(2)棘层(straatum spinosum) 位于基底层上方,是表皮层中最厚的一层,由48层多角形、有棘突的棘细胞构成,胞核较大呈圆形,胞体比较透明,细胞轮廓渐趋平。在棘细胞间可散有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最深层的棘细胞也有分裂功能,参与基底细胞共同组成生发层。电镜下,棘层上部细胞胞质中散在分布许多200300nm椭圆形有膜颗粒,称

5、为膜被颗粒,也称为角质小体(keratinosome)或Odland小体。(3)颗粒层(granuloma layer) 位于棘细胞上方,在角质层薄的部位由13层棱形或扁平细胞构成,而在掌跖等部位细胞可厚达10层,细胞长轴与皮面平行。细胞核和细胞器溶解,胞内可见大 量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HE染色示强嗜碱性的透明质颗粒,故名颗粒层,这些颗粒有折射光线的作用,可减少紫外线射入体内。这一层对于化妆品使用效果起着 重要作用。(4)透明层(straum lucidum) 位于颗粒层和角质层之间,仅见于掌跖等部位的较厚表皮中。HE染色可见23层扁平、境界不清、无核、嗜酸性、紧密相连的细胞,光镜下胞质呈均

6、质透明状并有强折光性,胞质中疏水的蛋白结合磷脂与张力细丝融合在一起形成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5)角质层(stratum couneum) 位于表皮的最外层,由5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无核细胞构成,在掌跖部位可厚达4050层。表皮从基底层形成细胞,并增殖、分裂,向上层逐渐推移,细 胞也逐渐形成角蛋白,而最后至细胞衰亡、脱落。这个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细胞动态变化,称为角质化。一般表皮的角质化过程约需27天时间。由于化妆品是涂抹 在皮肤的表面即角质层上,所以角质层的机能和状态与化妆品的使用有很大关系。基底层细胞分裂、逐渐分化成熟为角质层细胞并最终由皮肤表面脱落是一个受到精 密调控的过程。角质细胞

7、间桥粒逐渐消失,并有规律的脱落,即干燥的死亡细胞呈鳞状或薄片状逐渐剥离,即皮肤在这一层进行生理性脱落,衰亡的表皮细胞自动脱 落。 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基底细胞分裂周期为1319d。分裂后形成的新生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的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 层最上部的时间为1442d,从颗粒层表面再移至角质层表面而又脱落约需14d,共2856d,称表皮的更替时间(turn overtime)或表皮的通过时间(transit time)。表皮基底细胞分裂周期和表皮通过时间,共4175d,称为表皮的更新时间2. 非角质形成细胞 非角质形成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包括黑色素细胞、郎格汉斯

8、细胞、梅克尔细胞、未定类细胞及少量的淋巴细胞。(1)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s) 位于基底层,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以后移至皮肤中,分散至基底细胞之间,约占基底细胞的10%。几乎所有组织内均有黑素细胞,但以表皮、毛囊、黏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等处为多。与角质形成细胞不同,黑素细胞没有张力细丝和桥粒。 黑素颗粒进入角质形成细胞后像伞样聚集于细胞核顶上方,起到遮挡和反射紫外线的作用,保护细胞核免受辐射损伤。日光照射可促进黑素的生成,黑素的多少决定了皮肤颜色的深浅。酪氨酸酶:系黑素细胞特异性酶(单酚单氧化酶,需氧氧化酶),主要分布于黑素小体内,其氧化活性需要分子氧和铜离子,在黑素合成上,此酶催化

9、酪氨酸转化为多巴(二羟苯丙氨酸)和多巴转化为多巴醌。 影响黑素生物合成调控的环节及因素主要有:1)酪氨酸和氧的供给量;2)酪氨酸酶的活性和量;3)合成的黑素小体量;4)取细胞的环境;5)激素(尤其是黑素细胞刺激激素)、紫外线和生理性黑素合成抑制和促进物等影响。 使用含汞成分的化妆品可使短期内令皮肤得到美白,由于汞化合物置换酪胺酸酶中的铜离子,降低其活性,所以使用含汞化妆品后短期内会出现色素减退的现象。 但时隔不久,重金属就会结合体内巯基丧失活性而解除对黑色素的抑制,从而造成褐斑的反弹和大量的色素沉着。而且一旦停用,还可以引致突发性暗疮印、斑点颜色变黑并剧增,甚至造成终身性皮肤伤害。(2)朗格汉

10、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是由起源于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通过一定循环通路进入表皮中形成的免疫活性细胞。多分布于基底层以 上的表皮和毛囊上皮中,数量约占表皮细胞总数的3%5%,密度因部位、年龄和性别而异,一般面颈部较多而掌跖部较少,亦可见于口腔、腭扁桃体、咽部、食 管、阴道、直肠黏膜及真皮、淋巴结、胸腺等处。 郎格汉斯细胞HE染色表现为透明细胞,氯化金染色显示出树枝状突起。细胞内有特征性的Birbeck颗粒,又称Langerhans颗粒,多位于细胞核凹 陷附近,长约150300nm,宽约40nm,其上有约6nm的周期性横纹,有时可见颗粒一端出现球形泡而呈现网球拍样外观。目前认

11、为Birbeck颗 粒是由Langerhans细胞吞噬外来抗原时胞膜内陷形成,是一种消化细胞外物质的吞噬体或抗原贮存形式。Langerhans细胞有多种表面标记,包括IgG、IgE、C3b等的受体以及特定抗原。LC的功能类似巨噬细胞,可吞噬外源物质,识别、处理入侵的抗原,并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使之活化增殖,产生淋巴因子。 因此,LC在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免疫和免疫监视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人类LC细胞是正常皮肤内唯一能与CD1a(OKT6)单克隆抗体结合的细胞。(3)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 一般认为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细胞,散在分布于基底细胞之间,与角质形成细胞

12、以桥粒相连,常固定于基底膜而不跟随角质形成细胞向上迁移。 细胞有短指状突起,胞质中含有许多直径为80100nm的神经内分泌颗粒,胞核呈圆形,常有深凹陷或呈分叶状。Merkel细胞在感觉敏锐部位(如指尖 和鼻尖)密度较大,这些部位的神经纤维在邻近表皮时失去髓鞘,扁盘状的轴突末端与Merkel细胞基底面形成接触,构成Merkel细胞-轴突复合体 (Merkel cell-neurite complex),可能具有非神经末梢介导的感觉作用。(4)未定类细胞(indeterminated cell) 位于表皮基底层,其来源和功能不十分清楚。其特点是没有黑素体及朗格汉斯颗粒。此种细胞可能分化为朗格汉斯细

13、胞,也可能是黑素细胞前身。目前多认为该细胞就是未成熟的或未能找到Birbeck颗粒的LC。(二)真皮 真皮(dermis)来源于中胚层,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细胞和基质构成。真皮内有各种皮肤附属器官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 真皮可分为2层,靠近表皮下方很薄的部分称乳头层,乳头层的下方是较厚的致密的网状层,两层之间无明显界限。乳头层的乳头向上与表皮的表皮突犬牙交错,通 过基底膜膜带将表皮与真皮紧密相连。乳头层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有游离神经末梢和触觉小体(Meissner小体)。网状层内有致密丰富的 纤维和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皮肤附属器等

14、结构。(1)胶原纤维(collagen fibers) 胶原纤维含量最丰富,是真皮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HE染色呈浅红色,胶原纤维由直径为70140nm的胶原原纤维聚合而成,主要成分为I型胶原,少数为型胶原。(2)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s) 网状纤维是一种未成熟的胶原纤维,由直径4065nm的网状原纤维聚合而成,主要成分为型胶原。主要分布于乳头层、皮肤附属器、血管和神经周围以及基底膜带的网板等处。HE染色难以显示,银染呈黑色,故又称嗜银纤维。(3)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s) 弹性纤维HE染色不易辨认,醛品红染色呈紫色。电镜下弹性纤维较胶原纤维细,直径13nm,由无

15、定形的弹力蛋白和微原纤维相互交织呈波浪状,缠绕在胶原纤维束之间。弹性纤维还分布于皮肤附属器、神经末梢周围,起支架作用。弹性纤维使皮肤具有弹性,受牵拉后易恢复原状。(4)基质(matrix) 基质为填充于纤维、纤维束间隙和细胞间的无定形的均匀状物质,主要成分是黏多糖、水、电解质和血浆蛋白等。(5)细胞(cell) 真皮中的细胞主要有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真皮树枝状细胞、Langerhans细胞和噬色素细胞等,还有少量的淋巴细胞和白细胞。其中成纤维细胞和肥大细胞是真皮结缔组织中主要的常驻细胞,与纤维和基质的形成有关。(三)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又称皮下脂肪层,来源于中胚层,位于真皮下方,其下

16、与肌膜等组织相连,与真皮无明显界限,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含有血管、淋巴管、汗腺、毛根和神经等。(四)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由表皮衍生而来,包括毛发和毛囊、皮脂腺、大小汗腺和指(趾)甲等。1毛发与毛囊 毛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分为长毛、短毛及毳毛。长毛包括头发、胡须、阴毛及腋毛等;短毛包括眉毛、睫毛、鼻毛及外耳道的短毛;面、颈、躯干及四肢的毛发 细软、色淡、无髓,为毳毛。以上部位称为有毛区,其它部位如指(趾)曲面及末节的伸面、掌跖、唇红、龟头、包皮内侧、乳头、小阴唇、大阴唇内侧及阴蒂等部 位皮肤无毛,称为无毛区。 毛发由同心圆状排列的角化上皮细胞构成,由内向外可分髓质、皮质和毛小皮,毛

17、小皮为一层薄而透明的角化细胞,彼此重叠如屋瓦状;在毛皮质的细胞与细胞之间含有微细的气泡与大小不同的色素颗粒,这些色素颗粒是形成发色的主要因素。 毛发的结构分为毛干和毛根两部分,露出皮面以上的部分为毛干,在皮肤毛囊内的部分为毛根,毛根下端略膨大为毛球。毛囊由表皮下陷而成,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由内毛根鞘、外毛根鞘和结缔组织鞘组成。 毛球下端向内凹入部分称毛乳头,毛球下层靠近乳头处称毛母质,是毛发和毛囊的生长区,相当于基底层和棘细胞层,并有黑素细胞。自毛囊口至皮脂腺开口部称漏斗部。 毛发的生长呈一定的周期性,主要于毛囊本身的生长周期有关,一般分为生长期(约3 年)、退行期(约3周)和休止期(约3

18、个月),其中90%毛发处于生长期。不同部位毛囊呈非同步生长,具有各自的周期。 毛发生长的主要调节因素有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及皮质类固醇等。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可伴有脱毛,妇女产后脱发主要与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有关,雄激素则可引起男性型脱发。2皮脂腺 皮脂腺是一种可产生脂质的器官,属泡状腺体,由腺泡和排泄导管构成,具有润滑皮肤和毛发的作用。皮脂腺与毛囊关系密切,皮脂腺导管大多数开口于毛囊漏斗 部。少数皮脂腺与毛囊无关直接开口于皮肤或黏膜的表面。除手掌和足跟外,全身皮肤表面都有皮脂腺,其中头、面部的数量较多,特别是鼻子的周围和前额等处皮 脂腺更是特别多。 皮脂分泌量除身体部位不同外,也随年龄、

19、性别、季节和皮肤的温度而有变化,其中受激素的影响很大,尤其是雄性激素可以使皮脂腺变得肥大,脂肪分泌量增加。皮脂腺也有生长周期,但与毛囊生长周期无关,一般一生只发生两次,主要受雄激素水平控制。 新生儿的皮脂分泌量多,小儿期变得非常少,而到了青春期又多了起来。以后,男人一直到老年期其分泌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妇女则在20岁前后皮脂的分泌最多,从35岁以后则减少。这是由于皮脂腺是受雄激素支配的,而雌激素却对皮脂的分泌起抑制作用。皮脂与从汗腺及角质层排出的水分及其它物质共同形成一层乳化的脂质膜,称为皮表脂质膜。皮脂膜主要 含有游离脂肪酸、角鲨烯、蜡、胆固醇、烃类、甘油酸酯类等。这一乳化的脂质膜形成后对

20、皮表构成反压力,与皮脂排出的压力形成动态平衡,可以调节皮脂的排 出。皮脂膜对皮肤乃至整个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屏障作用:皮表脂质膜能够防止皮肤水分的过皮蒸发,并能防止外界水分及某些物质大量透入,结果使皮肤的含水量保持正常状态;(2)润泽皮肤:皮表脂质膜是由皮脂和水分乳化而成,其脂质部分可使皮肤柔韧、滑润、富有光泽,皮脂膜中的水分使皮肤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干裂;(3)抗感染作用:皮表脂质膜中的一些游离脂肪酸能够抑制某些疾病性微生物的生长;(4)中和作用:皮脂膜是皮脂与汗的混合物,它对皮肤的酸碱度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皮表脂质膜对维持皮肤的正常生理状态起着重要作用,人的皮

21、肤最理想的保护剂莫过于皮脂,皮脂将皮肤表面覆盖,既能防止皮肤干燥,又能赋予皮肤柔软的弹性。 黑头的形成:由于皮脂的分泌受激素的影响很大,因此在青春期,受荷尔蒙的影响,皮脂的分泌格外旺盛。当这些皮脂与老化死去的角质层细胞混在一起时,自然就 会像垃圾一样堵塞毛孔。当“垃圾”未能及时清除,就会使细菌滋生,并产生毒物使毛囊受感染而肿胀,最终形成粉刺。粉刺分两种,一种是开放性粉刺,其毛囊口 是扩张且呈现黑色的,也称为黑头;另一种是闭合性粉刺,就是痤疮,俗称“青春痘”。黑头是不会发炎的,藏着的是死去的细胞尸体和油脂,因为不是外来的污 垢,所以不易清除。切勿用手或其它东西来强行挤压,这样做会容易发炎,发炎后

22、会在脸上留下一个个小疤痕。至于痤疮将在功能性化妆品里再作详细论述3甲(nail) 甲是覆盖在指(趾)末端伸面的坚硬角质,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外露部分称为甲板,呈外凸的长方形,厚度为0.50.75mm;近甲根处的新月状淡 色区称为甲半月或甲弧影,伸入近端皮肤中的部分称为甲根,覆盖甲板周围的皮肤称为甲褶,甲板之下的皮肤称为甲床,甲根之下的上皮细胞称为甲母质,是甲的生 长区。4汗腺 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1)小汗腺(eccrine glands)小汗腺为单管状腺体,由分泌部和导管部构成。小汗腺的分泌细胞有明细胞和暗细胞两种,前者主要分泌汗液,后者主要分泌粘蛋白和回收钠离子

23、。小汗腺具有分泌汗液和调节体温的作用。(2)顶泌汗腺(apocrine glands)又称大汗腺,属大管状腺体,由分泌部和导管部组成。其分泌部的直径较小汗腺约大10倍,仅见于腋窝、乳晕、脐周、肛周和外阴等处。此外,外耳道的耵聍腺、眼睑的麦氏腺以及乳晕的乳轮腺则属于顶泌汗腺的的变型。 顶泌汗腺的分泌主要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分泌物为乳状液,无气味,若排出后被细菌分解,即产生臭味,称腋臭。(五)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1. 神经 皮肤中有丰富的神经分布,可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感受各种刺激、支配靶器官活动及完成各种神经反射。皮肤的神经支配呈节段性,但相邻节段

24、间有部分重叠。神经纤维多分布在真皮和皮下组织中。(1)感觉神经 感觉神经末梢可分为神经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神经小体分囊状小体和非囊状小体(如Merkel细胞-轴突复合体),囊状小体由结缔组织被囊包裹神经末梢构成,如触觉小体(Meissner coupuscles)、环层小体(Vater-Pacini corpucles)及克劳泽小体(Krause,s bulbs)等,主要分布在无毛皮肤(如手指)。(2)运动神经 运动神经来自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其中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支配竖毛肌、血管、血管球、顶泌汗腺和小汗腺的肌上皮细胞,胆碱能神经纤维支配小汗腺的分泌细胞;面神经支配面部横纹肌。2. 血管 皮肤血

25、管依其大小、结构的不同有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及血管球,分布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内,具有营养皮肤组织和调节体温等作用。皮肤的血管主要有3丛:(1)皮下血管丛:位于皮下组织深部,是皮肤内最大的血管丛(2)真皮下血管丛:位于皮下组织上部,分支营养汗腺、汗管、毛乳头和皮脂腺(3)乳头下血管丛:位于乳头下部,具有贮血功能在指(趾)、耳廓和鼻尖等处真皮内有较多的动、静脉吻合,称为血管球,当外界温度明显变化时,在神经支配下,球体可以扩张或收缩,以控制血流调节体温。3. 淋巴管 皮肤的淋巴液循环于表皮细胞的间隙和真皮胶原纤维之间。淋巴管开始于真皮乳头层的中下部交界处,由此汇入乳头下淋巴管,再向深部汇入皮下组织淋巴管,经淋 巴结达到大淋巴管,最后汇入全身的大循环。淋巴管构造与静脉相似,也可分为三层,不同的是管壁更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及稀疏的网状纤维构成,管腔内无红细 胞,中膜内平滑肌排列不规则,外膜较厚。4. 肌肉 皮肤的肌肉除面部表情肌和颈部的颈阔肌为横纹肌外,主要为平滑肌,包括竖毛肌、阴囊肌膜、乳晕和血管壁的平滑肌等,汗腺周围的肌上皮细胞也具有某些平滑肌功能。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