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经典练习题.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7174832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经典练习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经典练习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经典练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经典练习题.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每个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每个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1 1、国际互联网上报道:、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目前世界上有近 2020 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这里的铁指这里的铁指()()A.A.铁单质铁单质 B.B.铁元素铁元素 C.C.氧化铁氧化铁 D.D.四氧化铁四氧化铁2 2、根据某种共性,可将、根据某种共性,可将 COCO2 2、P P2 2O O5 5、SOSO2 2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完全符合此共性而能归为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完全符合此共性而能归为此类物质的是(此类物质的是()A.CaOA.CaOB.COB.COC.SiOC.SiO2

2、2D.D.H H2 2O O3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按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A、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B B、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C C、次氯酸、消石灰、硫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碳、次氯酸、消石灰、硫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碳D D、醋酸、过氧化钠、碱式碳酸铜、氧化铁、一氧化碳、醋酸、过氧化钠、碱式碳酸铜、氧化铁、一氧化碳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有单

3、质生成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B、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 C、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D D、漂白粉属于纯净物、漂白粉属于纯净物5 5、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

4、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 AB BC CD D6 6、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A A、外观澄清、透明、外观澄清、透明B B、胶体微粒粒度在、胶体微粒粒度在 1 1100nm100nm 之间之间C C、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D D、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7 7在水泥、冶金工厂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

5、大量烟尘,其原理是(在水泥、冶金工厂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其原理是()A A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B B电泳电泳C C聚沉聚沉D D电离电离8 8不能用胶体有关知识解释的现象是不能用胶体有关知识解释的现象是()A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豆腐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豆腐B B钢笔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钢笔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C 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 D在河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在河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9 9已知已知 AgAg2 2S S 胶粒带负电

6、荷,现有甲、乙、丙、丁和胶粒带负电荷,现有甲、乙、丙、丁和 AgAg2 2S S 五种溶胶,按甲和乙、丙和丁、乙和五种溶胶,按甲和乙、丙和丁、乙和丁、甲和丁、甲和 AgAg2 2S S 溶胶两两混合均会出现沉淀,则上述溶胶中胶粒带负电的是溶胶两两混合均会出现沉淀,则上述溶胶中胶粒带负电的是()A A甲和乙甲和乙B B丙和丁丙和丁C C乙和丁乙和丁D D乙和丙乙和丙1111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1212、FeCLFeCL3 3溶液和溶液和 FeFe(OHOH)3 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A.都能透过滤纸都能透过滤纸B.B.都呈红褐色都呈红

7、褐色C.C.具有相同的颗粒直径具有相同的颗粒直径D.D.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1313、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以下物质中的、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以下物质中的()A.A.混合物混合物B.B.化合物化合物C.C.纯净物纯净物D.D.单质单质1414、下列分散系均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选项、下列分散系均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选项()A.A.酒、生理盐水、花生油酒、生理盐水、花生油B.B.雾、含灰尘颗粒的空气、有色玻璃雾、含灰尘颗粒的空气、有色玻璃C.C.水晶、金刚石、冰水晶、金刚石、冰D.D.大理石、高岭石、电石大理石、高岭石、电石1515、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8、、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B.B.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C.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D.D.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1616、(0909全国卷全国卷7 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

9、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A AB BC CD D碱碱纯碱纯碱烧碱烧碱苛性钠苛性钠苛性钾苛性钾酸酸硝酸硝酸硫酸硫酸醋酸醋酸碳酸碳酸盐盐烧碱烧碱食盐食盐石灰石石灰石苏打苏打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水三氧化硫三氧化硫1717、盐是一类常见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反应生成盐的组合是(、盐是一类常见物

10、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反应生成盐的组合是()金属金属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碱非金属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酸A.A.只有只有,;B.B.只有只有,C.C.只有只有,;D.D.全部均可全部均可1818、通过下列变化,通过下列变化,均无法得单质的是均无法得单质的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D D)A A、B B、C C、D D、1919 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 15mg15mg,镁,镁 65mg65mg,铜,铜 2mg2mg,锌,锌 1.5mg1.5mg,锰,锰 1mg1mg,这里,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所

11、标的各成分是()A A分子分子 B B元素元素 C C单质单质 D D离子离子2020、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A.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B.牛油与牛油与 NaOHNaOH 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食盐,则有固体析出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食盐,则有固体析出C.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D.D.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污染水泥冶金厂常用高

12、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污染七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七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试卷的难易程度定位在面向大多数学生。该份试卷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二、题型分析:1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共 15 道小题,知识覆盖面较广,重点、难点和疑点比较突出,注重能力考查。考查以动词为主,兼顾其它词类,并考查句法和语言点。考查的方式突出了语境。2完形填空文章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重点突出了对单复数和语言点的考查。3阅读理解本大题包括五篇文章,安排较合理,难度适中,既有日常生活的题材,又有表格图片解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

13、念。根据新课程标准五级有关读的目标描述,问题符合“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等目标描述。阅读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理念。通过阅读短文,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的难度不很大,完成任务的环节也比较简洁。4书面表达书面表达中仿写与课本内容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是对教材的深加工,做到了学以致用。创新写作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程标准有关写的目标描述,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三、典型错误分析第一大题单项填空中,错误率较高。主要问题是对单词没理解透,平时讲过的语法没记住,不能灵活应用。交际运用失分较多,主要是课文掌握不到位。书面表达中考生的主要错误有:1)

14、在完成句子时不尊重原句的中文意思,改变了句意;2)不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较差;3)思路不清晰。4)语言的基本功不扎实,病句较多;(5)书写习惯不好,卷面不整洁。书面表达部分中常见错误形式:1时态错误。a.时态混淆b.时态前后不一致c.主谓不一致2.句子结构错误。3单词错误 如:make 写成 mate 等。四、问题及对策(一)主要问题1、学校两极分化明显。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转化提高,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大多数学校来说,任务依然艰巨。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学生对一些基本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不够熟练,也就谈不上运用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注重基

15、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合理、有效地训练,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3、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试卷中有许多试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独立解决。但考查的结果却暴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而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语法,学生背语法。4、学生的书面表达中中国式的英语较多,拼写错误也较多,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的训练仍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二)对策及建议英语老师要更好地把握英语课程标准对日常教学的指导。英语测试强化“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原则,基础知识的考查从注重语言形式转变为注重语言意义,并要求在特定的语境

16、中理解其特定的含义,在情景设计上更加灵活和实用。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在注重语法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语言的应用价值。1、抓好听力训练关。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把习惯变成能力。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有关五级听的要求,加大听力训练量。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技巧,还要扩大听力资源,使学生能尽可能多的获取语言输入量,使其听力水平逐步提高。2、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创设情景,促进口语交流。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正确使用语言。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编写有助于开展口语交流活动的材料,要设法创设交流活动情景,以

1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强化阅读,正确引导,开阔视野。随着课程标准的实行,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考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已由过去五个 W 的浅层考题过渡到找出短文主旨、推断深层涵义、文中细节和猜词解义,特别要注重语篇和应用。为此,在初中阶段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提高考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而且要帮助考生掌握阅读技巧。4、循序渐进,加强训练,提高写作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平时的训练时,要分阶段进行,有内容,有侧重。要学生学会谋篇布局的能力,找准切入点。要学会互评作文。同时教师应加强辅导,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注意书写习惯,增强写作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考试已经过去了,但它给我带来的思考却时刻伴随我,由于这学期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力不从心,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不能这样下去,我要克服困难,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