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2 第2课 离骚(节选)落实应用案练习 鲁人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人生的五彩梦 2 第2课 离骚(节选)落实应用案练习 鲁人版必修5.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 2 第第 2 2 课课 离骚(节选)离骚(节选)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修姱(ku) 鸷鸟(zh)兰皋(go)B偭规矩(min) 侘傺(ch ch)谣诼(zhu)C芰荷(q) 蕙(hu xing)揽茝(chi)D謇朝谇(jin su) 溘死(h)延伫(zh)解析:选 B。A.“姱”为 ku;C.“芰”为 j;D.“溘”为 k。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哀民生之多艰 艰:艰难B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虽然C长太息以掩涕兮 太息:叹息D固时俗之工巧兮 固:本来解析:选 B。虽:即使,纵然。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2、一项是( )A.以为轮,其曲中规 背绳墨以追曲兮)B.鸷鸟之不群兮 曾不知老之将至)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门虽设而常关)解析:选 B。B 项,均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 项,把/目的连词,“来” ;C 项,在/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D 项,即使/虽然。4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相同的一句是( )A哀民生之多艰B悔相道之不察兮C步余马于兰皋兮2D长太息以掩涕兮解析:选 C。例句中的“长”与 C 项中的“步”字,均是使动用法。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
3、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屈原至于江滨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C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解析:选 C。A 项, “至于” ,古义“至”为“到达” , “于”为“介词,引进动作的处所”,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B 项, “颜色” ,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 。 “形容” ,古义“形体容貌”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D 项, “从容” ,古义“言谈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渔父见而问之曰 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B.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C.人又
5、谁能以身之察察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D.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解析:选 D。A 项,表顺承,表转折;B 项,语气助词,表被动;C 项,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 ;D 项,都是介词“因” 。7作者借渔父之口,责问屈原“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 )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所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3变以适应社会,顺应时代发展。B说明屈原坚持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地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C赞扬了屈原保持高尚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恨。D肯定
6、了屈原能保持高尚美好的节操的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一些。解析:选 C。要抓住这部分形为记叙,实为议论的特点,司马迁以转述人物对话的方式,进行侧面描写,既评屈原之志,又抒自己之情。8将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译文: (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译文: (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译文: 答案:(1)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2)为什么要保持美玉般的节操,自取被逐呢?(3)他们的作品都学习屈原语言的委婉含蓄,但终究不敢直言规劝。屈原到了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一面走一面吟咏。他的
7、脸色憔悴,身体干瘦。渔父看见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屈原说:“世上都混浊,唯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醉了,唯独我还清醒,所以我被放逐了。 ”渔父说:“凡是圣人,都不被外界事物拘束,能够顺应时世的转移变化。世上都混浊了,为什么不随波逐流?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去吃他们吃过的酒糟,喝他们喝过的薄酒?为什么要保持美玉般的节操,自取被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必须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必须抖掉衣服上的尘土。哪一个人愿意让自己洁白的身体,去接受外界事物的污染呢?我宁肯投进长流的大江,葬身鱼腹,又怎能让高洁的品德,蒙受世俗的尘滓的污垢?”于是屈原写了怀沙赋。随即
8、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创作,以善于作赋被人称道。他们的作品都学习屈原语言的委婉含蓄,但终究不敢直言规劝。在这以后,楚国的领土一4天天削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三、语言表达9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 。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生动;80 字左右。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答案:(示例)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屈原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
9、动人的歌声,来欢度这个传统的节日。10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来解释“端午节” 。(不超过 50 字)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 2 000 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是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农历五月初五那一天人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
10、,外缠彩丝,逐渐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是 解析:本题的主干已被设题者规定了主语和谓语,所以要考虑设定一个宾语。在确定“传统节日”为宾语后,接着整合其他句子的要点(删除无用信息)将其化为它的定语,并注意其排列顺序。答案:(示例)(端午节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以赛龙舟、吃粽子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11下面是某中学高一年级拟定的研究性学习流程图,请根据这个流程图拟写一则说明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45 个字。5答: 解析:这幅研究性学习流程图中的“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主体,从这
11、个角度出发,按照箭头的指示归纳出整个过程。答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计划完成定题、分组、调研工作,最后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合作评价。1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高食盐量是健康杀手,能够引发诸如高血压等疾病,所以一个人只要食盐量低就能不得病。而控制一个人的食盐量要从其婴幼儿时期开始,因为婴幼儿的味觉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对食盐比较敏感,所以对含盐量高的食物他们一定会拒食。这样一个人就会慢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只要让婴幼儿的食盐量低就能保证其成人后食盐量低。一个人食盐量低也不能保证其不得病。 。 。解析:解答此题要重点关注语段中的推论,可以从分析前提、结论以及推论过程三个角度判断其正误。比如给出的示例,是从结论的角度分析的,即造成人类疾病的原因很多,食盐量高只是其中一个,所以“一个人只要食盐量低就能不得病”的说法太过绝对。同样的,继续分析语段发现,婴幼儿对食盐很敏感,但未必会拒食含盐量高的食物;婴幼儿时期食盐量低未必成年后食盐量就低。这两处都是说法太过绝对。答案:含盐量高的食物婴幼儿不一定就拒食 婴幼儿时期食盐量低不一定就能保证其 成人后食盐量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