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 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回答 12 题:1.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2.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 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 解析:1.C 2.B 第 1 题,由图可知
2、,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第 2 题,在图中所有的箭头中,只有从北非向欧洲核心区进行的是跨大洲的人口迁移。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 35 题: 人口迁出甲地人口迁入乙地3.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入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亚洲 4.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务工人员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 5.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3、 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甲地优美的环境 解析:3.C 4.A 5.A 第 3 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拉美成为人口迁出地区;西亚因石油开采而 收入高,吸引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迁入地区。第 4 题,近年来我国务工人员流动方向主要是由 内陆省区到沿海省区,广东经济发达,是人口主要迁入地。第 5 题,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会产生较 强的吸引力。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的两次移民潮以来,我国第三次移民高潮出现在 21 世纪的 前十年。下表为 2010 年我国投资移民的热门目的地统计表。据此回答 67 题:目的地我国投资移民申占所有投资移民申- 2 -请者数量(个)请者的比例(%
4、)加拿大魁北克省3 09862 加拿大其他地区69799 美国2 96975 澳大利亚2 00057 英国8526 6.我国投资移民到英国的数量与到其他目的地的差异较大,其影响因素是( ) A.基础设施完善程度B.经济发展速度 C.生活消费水平 D.城市化水平 7.第三次移民高潮对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减轻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B.导致我国人才外流,减缓了经济发展速度 C.加重了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压力 D.加快了老龄化步伐 解析:6.B 7.B 第 6 题,从表中信息可知,我国投资移民到英国的数量很少,这主要是因英国经 济水平已较高,所以其发展速度较慢,投资空间较小。第 7 题,从统
5、计表上可以看出,第三次移民 高潮的移民主要是投资移民,并非以廉价劳动力为主,故不会减轻我国的就业压力,但会导致我国 人才外流,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春节前夕,广东约有 60 万农民工骑摩托车返乡过年,被称为“千里铁骑” 。某摩托车公司在广 东及周边地区返乡人数较多的干道上设立了 23 个休息服务站,如下图所示。据专家预测,节后返 回广东的农民工会大量减少。据此回答 89 题:8.“千里铁骑”流向的目的地集中分布在( ) A.鄂、桂、赣B.鄂、湘、皖 C.桂、湘、赣D.鄂、皖、桂 9.专家预测节后返回广东的农民工会大量减少的主要依据有( ) 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广东的生活成本提高 国家的产业西进政
6、策 交通不便A. B. C. D. 解析:8.C 9.A 第 8 题,湖北、安徽距离珠三角较远,因而不利于骑摩托车返乡;从图中休息服 务站的分布也可看出主要目的地应为桂、湘、赣。第 9 题,从“千里铁骑”返乡可知,交通不再 是影响农民工到广东打工的主要因素。由于国家的产业西进政策以及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可 以在当地找到工作,而不需要再到广东打工;广东生活成本的提高也从客观上影响了农民工到广 东打工的积极性。 读“19952009 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011 题:- 3 -10.19952009 年,该省级行政区域户籍人口( ) A.迁入率持续上
7、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增加 11.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 A.上海B.安徽C.湖南D.河南 解析:10.D 11.A 第 10 题,由图可知,迁入率波动上升,迁出率波动下降,所以机械增长率会缓 慢上升,累计净迁入量增加。第 11 题,该省级行政区域以迁入为主,应为经济发达地区,上海符合 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 56 分) 12.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 分)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 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
8、北地区 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官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 “雁南飞”现象。 材料三 闯关东路线示意图。(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 。(4 分) (2)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8 分) (3)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6 分) 解析: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无论过去山东人“闯关东” ,还是现在东北人“雁南飞”,都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时代也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实 际进
9、行分析。人口迁移会对迁入地区带来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在分析的过程中应从这两个方面 入手。 答案:(1)经济原因:东北比山东有更广阔的肥沃的土地(4 分) (2)经济原因:东北老工业区的衰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更高的工资和更多就业机会(8 分) (3)有利影响: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不利影响:环境、资源压力增大,交 通、住房、就业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12 分)- 4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32 分)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 2.21 亿人,下图为我国 19822010 年 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区吸收
10、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年份比重/% 地区 2005 年2010 年东北地区6.956.20 北部沿海11.9713.22 大西北地区3.134.13 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 大西南地区10.98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 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6 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8 分) (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12 分) (3)从 2005 年到 2010 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 ,原因主要有哪些?(12 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
11、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规模及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第(2) 题,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收流 动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方面;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压力、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第(3)题,从 2005 年到 2010 年,我 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支持;中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 答案:(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8 分) (2)南部沿海地区
12、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任答 两点)。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12 分) (3)增多 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向中西部转移。(12 分) 三、挑战题(共 10 分)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 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 惯。- 5 -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10 分) 解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是该地自然条件优越,吸引关中地区的移民迁入、聚居, 使“秦腔文化”世代相传的结果。 答案: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 代相传至今。(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