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答案.pdf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7167332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答案.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1 年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答案年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 I(9(9 分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接会啊田 夫正月初八职工都上班了,但农民却都闲着,农民的年还远远没有过完。这不,鞭炮声刚消停点,锣鼓声又响起来。太阳还没冒红,邻村二组就有动静。老秦就把刚点着的烟掐灭,说:“快放桌子吧。”好在,老婆已把饭做中。平常老婆都不会晚起,何况今天。吃饭时,锣鼓声似乎更急了。老婆往嘴里扒拉饭就有点匆忙。往实了说,老秦也没往日那么淡定。但他还是反过来劝说老婆:“甭

2、那么忙,秧歌队得过一会儿进村。他们敲锣打鼓是往一块儿聚人呢,还得化妆,绑高跷腿子”老婆停下嘴,说:“你忘记前年了?”前年,也是正月初入。是五组的会先进的村。头-天晚上老秦在别人家打麻将,你说一点刺激不带那是骗人。不过真不大。这晚老秦还是赢了点。谁赢了都会高兴,老秦回到家这高兴劲这一天,两口子睡过了头,被五组的秧歌队堵了被窝子!那天,本来是沉脸人的老秦笑得比哭还难看。也难怪,现在的秧歌队都用汽车拉着,航空兵似的,自天而降。“要是不从咱家开始就好了。”“那怎么可能?”老秦说。历年都这样,不管哪个组秧歌队进村,都先给村中的老秦拜年。然后再去村东头,按街巷一家家打场。当然得是事先接了喜帖的。接喜帖的家

3、要准备茶水、烟、糖和赏钱。老秦当然更不能例外,不仅准备那些东西,他的赏钱还要比别人多。当然,秧歌队先来给他拜年,跟赏钱多少没关系。就冲这开年“头一个”,就显出了我老秦的与众不同,我老秦该这祥。他们应该这样待我老秦。老秦这祥想,乡亲们更这祥想。假若不这样想,假若不是老秦,换了别人:秧歌队先进村中给某个人打场,然后再去村头挨家轮,不给骂出来才怪!老泰还有更自豪的呢。去年,一下两个组的秩歌队同时进村就进他的院子:哈,别说舞龙,人都盛不下。一向沉稳老辣的老秦都有点乱方寸,给他拜年的人太多啦。七嘴八舌头的,他都听不清他们都说些啥拜年话。后来一声哨响,锣鼓声停,秧歌队的人后闪围起圆场,场中间只剩了穿着小红

4、袄、叼着口哨的会首熊二爷:只见熊二爷抬起左手一把抹去胡子上的鼻涕,右手举起小彩旗;随着唢呐响起,熊二爷亮开嗓门唱:锣鼓响、鞭炮鸣秦府挂着红灯笼红灯笼、红对联、红挂钱秦员外注的日子好红火二组秧歌队来拜年秧歌队走出好远了,院里只剩下他和老婆。看着满地的爆竹屑,老秦耳边还回响着熊二爷的声音。老婆说:“这个老熊头到谁家也是这句话,只是把姓改了。”老秦说:“这个你不懂,秧歌是老辈子留下来的,跟着留下来的还有那些老称呼,这叫文化。”其实老秦很得意“员外”这个称呼,他觉得用在他身上是最恰当的。至于别人,那都是虚的。匆匆吃罢早饭,两口子把过年脱了的新衣再穿上,然后忙活起来。老婆把一只擦得铮亮的高腿桌子搬到房檐

5、下,然后往桌子上放茶壶、茶杯、糖果盘老秦却挥起大扫帚扫本来很干净的院子。看他扬场似的,老婆赶紧喊他:“你轻点,别尽顾你自个!”老秦干脆就不扫了,开始到仓房拿鞭炮。鞭炮是必须到院外放的。等秧歌队快到时一齐点燃。老秦出来了,院外已经像往年那样等了许多人。这些人都是来老秦家看秧歌表演的,因为秧歌队会先来老秦家。当然老秦有啥需要帮忙的吩咐一下就是。比方放鞭炮,只要老秦一声令下,那七八个捻就被一齐点燃了,因为这些人的嘴里都叼着烟。人们帮老秦把一万头的鞭挂到树枝上时,锣鼓声也近了。于是人们说:“快了,快了!”有的人都把烟火对准了炮捻。老秦却赶紧招呼他们:“先别乱来。”老秦觉得锣鼓声有点不对劲:看样子秧歌队

6、今年不是“空降”我家门口,是村头了。这也好,扭着进村,来到我家,也让村民少些难堪嗯?不对呢,听声音不像是直奔我家的样子!村头一家鞭炮响了,夹带着冲天的礼炮,秧歌队从那里开始的。快傍晌时,秧歌队才轮到老秦家,先是秧歌进院,接着高跷进院,最后是龙进院。龙在老秦的院里耍的时间最长,而且舞得最精彩。一声哨响,锣鼓声停,秧歌队的人后闪围起圆场,场中间只剩了穿着小红袄、叼着口哨的会首熊二爷;只见熊二爷抬起左手一把抹去胡子上的鼻涕,右手举起小彩旗;随着唢呐响起,熊二爷亮开嗓门唱:锣鼓响、鞭炮呜秦府挂着红灯笼红灯笼、红对联、红挂钱村主任的日子好红火二组秧歌队来拜年.老秦老婆扒着老秦的耳朵说:“这老熊头到底是把

7、词改了。”老秦刚要说啥,锣鼓声骤然响起,而且越来越大,老秦竟感觉像洪流涌动!(选自十月1984 年第 6 期,有删改)注员外:古时指正员以外的官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插叙前两年接会的情景,使叙事紧凑、凝练,同时也为今年接会发生的变化做了铺垫,增强了小说表达上的张力。B.老熊头称老秦为“员外”,老秦妻子对此表示质疑,但老秦并不反对这个称呼,这从侧面表现了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C.今年接会前,匆匆吃罢早饭的老秦“挥起大扫帚扫本来很干净的院子”,说明他认为今年秧歌队依然会第一个到他家来拜年。D.小说两次对熊二爷“穿着小红袄”“举起小彩旗“抹鼻涕”等着装、

8、动作等的描写,意在以他的不变来反衬他思想上的变化。2.根据全文简要概括“秧歌队”发生的变化。3.请探究小说结尾“锣鼓声”的意蕴。(二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III(12(12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9、。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节选自荷塘月色)4.第一段有哪些语言特点?请简要指出。5.结合文本,简述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的原因。(三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I

10、IIII(15(15 分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针俗语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这只是关于励志的一个传奇的故事,实际上谁也不会真费那样大的功夫去用铁杵磨针。但是,回想起远古的人最初创制缝针的艰苦劳动,恐怕也就得有铁杵磨针的功夫。在我国远古,现知年代最早的针,发现于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的居址中。这是一枚长 8.2厘米的骨针,针锋锐利,并且尾部还挖有小针孔。在当时的生产水平看来,是一件极精致的产品。这证明在距今约 5 万年以前,我们的远祖已经穿上了衣服,掌握了最原始的缝纫技术。以后,在我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常发现各种骨针。它们的制法都是先将骨料劈成条条的形状,然

11、后在砺石上磨光针身并加工出针锋来,这仍是当时一种极精细的工艺。这些针有的一端有尖而另一端有穿孔,有的一端尖而另一端无孔,还有的两端都磨出针尖来。大约第一种是缝纫用的,有孔可穿线;后两种则是用来作别缀用的别针。因为骨质脆而易折,不很坚韧,在缝制皮衣等时,可能先用骨锥等穿孔,然后穿针引线,缝制衣服,和现在绱鞋的技法相仿佛。到了商代,据说已经有了青铜制的针,但是用青铜铸造这样小的工具非常困难,所以普遍使用的还是骨针。只有铁制的针出现以后,骨针才丧失了它的垄断地位。铜针在后来的考古材料中也有发现,长沙的一座西汉墓里曾出土过一枚,长10 厘米,有鼻。西汉刘胜墓还出土有四枚金针和五枚银针,这些针的上端做成

12、方柱形的柄,针锋各不相同,有尖,有钝,还有三棱形或卵圆状的,据专家考证,这是古代针灸用的医针。早在山西侯马的东周遗址中,就出现了铁质的针。到了汉代,铁针的使用就更是日趋普遍。由于金属针的针身细小而坚韧,缝纫时用手指顶针容易戳破皮肤,就相应地出现了“顶针”。讲究一些的顶针,常常用金、银来制造。妇女平日贮藏缝衣针,常用针筒、针囊、针衣等物。由于缝制衣服必须用针,而古来制衣又是妇女的工作,所以针线活做得好坏也常是评定女子巧、拙的标准之一。这样就有了于每年七夕时穿针“乞巧”的风俗。中国国家博物馆里藏有一方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的铜版,上面除了代表刘家针铺的白兔商标外,还特别标出“收买上等钢条,造

13、工夫细针”等语。可见由于对钢铁机械处理和热处理技术的限制,直到宋代制针还是相当费工的。只有掌握了冷作拉丝技巧之后,才能大量生产质量高、价格低的钢针。明宋应星 天工开物锤锻有一段记载:“凡针,先锤铁为细条,用铁尺一根,锥成线眼,抽过条铁成线,逐寸剪断为针。先其末成颖,用小锤敲扁其本,刚锥穿鼻,复其外,然后入釜,慢火炒熬。炒后以土末入松木、火矢、豆豉三物罨盖,下用火蒸。火候皆足,然后开封,入水徤之。凡引线成衣与刺绣者,其质皆刚,惟马尾刺工为冠者,则用柳条软针,分别之妙,在于水火徤法云。”这一方面详尽地说明了钢针的制造过程,同时反映出我国古代在钢铁机械处理和热处理方面的成就。(杨泓古物的声音,有删改

14、)6.下列对有关“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古代有种各样的针,从材质看,有骨针、青铜针、铜针、铁针、钢针等;根据功能看,有缝纫用的针,还有别针、医针等等。B.用青铜制作针比较困难,故而商代普遍使用的还是骨针,后来出现了坚韧的铁制针,脆而易折的骨针旋即因此退出历史舞台。C.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掌握制作骨针的技术,能制作缝纫用的骨针,但它脆而易折,用它缝制皮衣时,可能先要用骨锥来穿孔。D.制作工艺是影响针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记录了制作刚针与软针的区别在于“水火徤法”。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铁杵磨成针”本意在于励志,告诉人们要成功

15、得下苦功的道理,文中引用这一故事意在说明古代制针不是件容易的事。B.在针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辅助器物,如顶针、针筒、针囊、针衣等东西,也产生了“乞巧”之类的民俗活动。C.随着制针技术的迅速发展,铁针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到了宋代开始出现专门的针铺,但是宋代制针依旧是相当费工的事。D.根据宋应星天工开物的相关记载,可以详细了解明代钢针的制造过程,出时也能了解我国古代有关钢铁处理的成就。8.文章涉及哪些具体的制针技术?这些工艺具有什么样共同的特点?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一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19(1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吕希

16、哲字原明,少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暧学,复从程颢、程颐、张载游,闻见由是益广。以荫入官,父公著友王安石劝其勿事科举,以侥幸利禄,遂绝意进取。安石为政,将置其子雱于讲官,以希哲有贤名,欲先用之。希哲辞曰:“辱公相知久,万一从仕,将不免异同,则畴昔相与之意尽矣。”安石乃止。公著作相,二弟已官省寺,希哲独滞管库,久乃判登闻鼓院,力辞。公著叹曰:“当世善士,吾收拾略尽,尔独以吾故置不试,命也夫!”希哲母贤明有法度,闻公著言,笑曰:“是亦未知其子矣。”终公著丧,始为兵部员外郎。范祖禹,其妹婿也,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诏以属崇政殿说书。其劝

17、导人主以修身为本,修身以正心诚意为主。其言曰:“心正意诚,则身修而天下化。若身不能修,虽左右之人且不能论,况天下乎?”擢右司谏,辞,未听,私语祖禹曰:“若不得请,当以杨畏、来之邵为首。”既而不拜。会绍圣党论起,御史刘拯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中书舍人林希又言:“吕大防由公著援引,故进希哲以酬私恩。凡大防辈欺君卖国,皆公著为之唱;而公著之恶,则希哲导成之,岂宜污华职。”于是但守本秩,俄分司南京,居和州。徽宗初,召为秘书少监,或以为太峻,改光禄少卿。希哲力请外,以直秘阁知曹州。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徙邢州,罢为宫祠。羁寓淮泗间,十余年卒。希哲乐易简俭,有至行,晚年名益重,远近皆师尊之

18、。(节选自宋史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B.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C.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D.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如“

19、封妻荫子”“荫庇”。B.省寺,古代朝廷“省”“寺”两类官署的并称。亦泛指中央政府官署。唐朝时,“省”有中书、尚书、门下三省。C.说书,一般指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宋朝陪侍天子内廷讲说经书的职官也叫“说书”。文中使用的是后一义项。D.卒,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士之死称为“卒”,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称为“薨”。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希哲才名卓显。吕希哲师从焦千之、孙复等人,后又与二程、张载三人交游,王安石因其名声,想先任用吕希哲。B.吕希哲无意仕途。其父曾官至宰相,且与王安石是好朋友。但吕希哲却无意于官场,并推辞相关任命,这一点吕希哲的母亲比较了

20、解。吕希哲传)C.吕希哲注重修养。吕希哲被皇帝下诏任命为崇政殿说书,他劝导君主以修身作为根本,修身以正心诚实为主,并因此升职担任右司谏。D.吕希哲操行不改。绍圣和崇宁年间,吕希哲都受到政敌的谗言攻讦,仕途受阻。吕希哲晚年时却名声更高,远近的人都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他。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当世善士,吾收拾略尽,尔独以吾故置不试,命也夫!(2)会绍圣党论起,御史刘拯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二二)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9(9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

21、,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乙)插田歌(节选)唐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注郢中歌:一作“田中歌”。1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老少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抛”“接”“拔”“插”四个动作,自然流畅,勾勒出插秧工作的繁忙情形。B.“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此句以田夫口吻说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让送饭人把饭放下,赶紧回去照看好家里的鸭和鹅。C.乙诗以花鸟发端,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画面:山冈上面花草繁密茂盛,燕子飞东又飞

22、西:远远望去,田埂笔直如线,秧田里一片白水波光参差。D.乙诗用简练笔触,刻画了农民夫妇的形象: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一起唱起田中歌,轻声细语的唱和很像竹枝词。14.如果说甲诗的劳动者是“繁忙”的,那么乙诗的劳动者则是“轻松愉快”的。请你结合诗句对乙诗劳动者的“轻松愉快”进行简析。(三三)名篇名句默写名篇名句默写(6(6 分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中“_,_”两句是作者躬耕南阳时的自谦之辞。(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他早年求学时衣食住行等方面皆不如文中的“同舍生”,但他却“_,_”,表达了不以为苦、以苦为乐的精神。(3)苏轼在

23、赤壁赋中,“_,_”两句借用歌词描绘了“船桨划破清波,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景象。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一一)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9(9 分分)16.当今时代,翻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好的译文,不仅能够在语音上贴合外文发音,也能在译文字词的选择上、文本意境的营造上符合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能够完整地传达出原作者的意旨。现有一家名为 SCHOOL 的培训机构准备进入中国市场,请你为他们将品牌翻译为中文,同时简要说明译文主旨。(二二)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11(11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那个夏日的下午,正是

24、我异常繁忙之时,前行的车突然被堵在半路上,此时无事可做,只好定下心来,反正进退不得,又何必心烦气躁?眺望车外,两边都是树。平时大概没有什么人会注意绿叶的,也只有此时此境的我,在暑热逼人时又恰好身处冷气车厢,才会这么()地欣赏起来。那一树树的叶子,繁茂而细小,在风中翻腾起伏,日光照耀下,向阳处一闪一闪,仿佛千百面小镜在争艳竞丽。平时路过多少次了,却总是视而不见。人啊!拥有的一切,既不懂得要如何珍惜,_总以为凡事都是必然的,今天有的,明天会照旧有;等到霎那间失去了,才()为何当初不曾好好把握。这一片绿让我想起了年少时光,_:器具用坏修了又修;手表是要戴一辈子的;衣服只有三两件,哥传弟,姐传妹。()

25、如此,日子还是过得很开心。那时候,一个大杂院里住好几家人。院子中间是公用的空地,养鸡的养鸡,养狗的养狗,剩下窄窄的角落,长了一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也不知道是谁种下的。公用厕所旁有一棵夹竹桃,叶子尖()长,叶面深绿,叶背浅绿,在展曦夕照中摇曳生姿,增添了不少生活的情趣。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整以暇察觉虽然却B.怡然自得惊觉虽然而C.怡然自得察觉尽管却D.好整以暇惊觉尽管而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 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有人养鸡,有人养狗,剩下窄窄的角落,长了一些也不知道是谁种下的

26、不起眼的花花草草”,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20.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愚”,有人努力摆脱“愚”,有人执着坚守“愚”。请以“跟愚说”为题,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或他人关于“愚”的故事。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B 项“这从侧面表现了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错误,结合原文“

27、其实老秦很得意员外这个称呼,他觉得用在他身上是最恰当的。至于别人,那都是虚的”来看,老秦喜欢“员外”只是虚荣的一种表现。故选 B。【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内容要点,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圈出能体现题干要求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本题:结合原文“现在的秧歌队都用汽车拉着,航空兵似的,自天而降”到“看样子秧歌队今年不是空降我家门口,是村头了”,从“历年都这样,不管哪个组秧歌队进村,都先给村中的老秦拜年。然后再去村东头,按街巷一家家打场”到“村头一家鞭炮响了,夹带着冲天的礼炮,秧歌队从那里开始的”,从“秦员外注的日子

28、好红火”到“村主任的日子好红火”可以分析出,这种变化包含“秧歌队交通工具、给村民拜年顺序、会首拜年唱词”的变化。【3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题干要求学生探究小说结尾“锣鼓声”的意蕴,实际上几乎等同于段落、句子意蕴题,解答时要注意:1.词不离句,句不离段。2.由表及里(表层义、深层义)。3.关联主旨、情感态度。本题:结尾“锣鼓声骤然响起,而且越来越大,老秦竟感觉像洪流涌动!”此处将“锣鼓声”比作“洪流涌动”“而且越来越大”,表明“新风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老秦竟感觉”表明“老秦思想上将会有新的变化”;从“秦员外注的日子好红火”到“村主任的日子好红火”唱词的变化,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时代

29、中国农村社会正在形成的新风尚、新气象”。【4 题详解】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语言表达艺术的考查一般是从艺术效果、语言风格、语句(语段)赏析方面设题。设题角度一般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修辞的运用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作答中注意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加以分析。由文中“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可知,“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这些叠词既写出树木之多,又写出月夜下的朦胧之美。“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可知,“围”写出树木之

30、多,“漏”体现夜晚的月光的存在,“辨”写出了月夜朦胧的特点。由原文“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等语句可知,文中多用散句,句式灵活而富有变化,语气舒缓,易于抒情。“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一句中“没精打采的”运用拟人的手法,“是渴睡人的眼”运用比喻的修辞,突出夜晚路灯光的微弱,形象生动。由“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等语句可知

31、,作者用语清新质朴,自然流畅,为我们营造了真切而美好的意境。【5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浏览全文,分析文章层次,概括内容要点。题目要求简述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的原因,从眼前景象、采莲的风俗以及作者的情感等角度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即可。由文中“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可知,作者由眼前荷塘的景象自然联想到采莲。由原文“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知道。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可知,由眼前的热闹联想“采莲”的热闹,作者对江南采莲的旧俗比较熟悉。由文中“那是一个热闹的

32、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 采莲赋 里说得好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可知,采莲是“热闹”“风流”“有趣”的,而作者此时孤寂、苦闷,心向往之,所以想起采莲的事情。由文中“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可知,作者对江南有着特别的情愫,所以看到荷塘的莲花容易想到江南的采莲。【6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B 项,“后来出现了坚

33、韧的铁制针,脆而易折的骨针旋即因此退出历史舞台”错,由原文“只有铁制的针出现以后,骨针才丧失了它的垄断地位”可知,脆而易折的骨针只是丧失了它的垄断地位,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故选 B。【7 题详解】此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C 项,“随着制针技术的迅速发展,铁针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到了宋代开始出现专门的针铺”错误,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可知,文章并没有交代宋代开始出现专门的针铺的原因,所以该项内容为无中生有。故选 C。【8 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要求为“文章涉及哪些具体的

34、制针技术?这些工艺具有什么样共同的特点?”然后锁定答题区域,找到相关的内容,最后分点加以概括即可。第一问“文章涉及哪些具体的制针技术?”由原文“它们的制法都是先将骨料劈成条条的形状,然后在砺石上磨光针身并加工出针锋来,这仍是当时一种极精细的工艺”的内容可知,最开始为打磨技术;由文中“这些针有的一端有尖而另一端有穿孔,有的一端尖而另一端无孔,还有的两端都磨出针尖来。”可知,这属于穿孔技术。根据文中“这一方面详尽地说明了钢针的制造过程,同时反映出我国古代在钢铁机械处理和热处理方面的成就”可知,还有对钢铁机械处理和热处理等技术。第二问“这些工艺具有什么样共同的特点”,根据文中“这仍是当时一种极精细的

35、工艺”“收买上等钢条,造工夫细针”“凡针,先锤铁为细条,用铁尺一根,锥成线眼,抽过条铁成线,逐寸剪断为针。先其末成颖,用小锤敲扁其本,刚锥穿鼻,复其外,然后入釜,慢火炒熬。炒后以土末入松木”等文字内容可知,制针过程非常细致,这些工艺都具有“精细”这个特点。【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

36、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9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劝讲”,意思是侍讲,古代给皇帝或皇太子讲学之官,在句中做“备”的宾语;“其父”意指他的父亲,在句中做主语;由此分析,应从“劝讲”与“其父”之间断开,排除 A、D。“妇兄之故”的意思是妻子丈夫的缘故,做介词“以”的宾语,应从其后断开,排除C。本句的意思是:他对哲宗说,吕希哲的学问和品行,应该具备做侍讲的标准了,他的父常说他不会在暗中干

37、坏事,不会做昧心事,我因为他是我妻子兄长的缘故不敢举荐他,现在我将要引退,私下里认为没有什么嫌疑可避了。故选 B。【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 项,“士之死称为卒”错误,士之死应称为“不禄”。故选 D。【11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C 项,“并因此升职担任右司谏”因果关系于文无据,文章有“其言曰:心正意诚,则身修而天下化擢右司谏,辞,未听”的表述,但并未不体现二者有因果关系;另外,“升职担任右司谏”错误,原文说“擢右司谏,辞”“既而不拜”,由此可知吕希哲没有升职担任右司谏。故选 C【12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38、1)善士,好的读书人;收拾,提拔;试,用、任用;“命也夫”,判断句,这是命吧!(2)会,正逢;论,说,论说;进,出仕、做官;知怀州,担任怀州知州。【点睛】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要想翻译得通顺正确,平时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做题时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译文:吕希哲字原明,年少时跟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暧学习,后来又跟从程颢、程颐、张载交游,他的见闻因此更加广博益。吕希哲凭借祖上的功绩进入官府,他父亲吕公著的朋友王安石劝他不要参加科举考试,用侥幸的心理求取利禄,于是吕希哲断

39、绝了通过科举进取功名的念头。王安石掌政时,想安置自己的儿子王雱做讲官,因为吕希哲有贤名,于是打算先任用吕希哲。吕希哲拒绝说:“愧对您赏识我这么长时间了,如果有一天我也从事仕途,到时朝廷之上难免与你会在某些方面看法产生意见,那昔日与你把酒言欢的交情也就会随之消磨殆尽了。”王安石于是不再强求吕希哲做官。吕公著做宰相时,吕希哲的二弟都已在中央政府官署任职了,唯独吕希哲滞留在管库,很长时间后才被授予登闻鼓院一职,吕希哲却极力推辞。他的父亲吕公著慨叹说:“当代好的读书人,我都提拔得差不多,你却唯独因为我的缘故不被任用,这是命吧!”吕希哲的母亲贤惠明理,有自己做事的准则,听到丈夫吕公著的话,笑着说:“说这

40、话说明你也太不了解你的儿子了。”最终吕公著死后,吕希哲才做了兵部员外郎。范祖禹,是吕希哲妹妹的夫婿,他对哲宗说,吕希哲的学问和品行,应该具备做侍讲的标准了,他的父常说他不会在暗中干坏事,不会做昧心事,我因为他是我妻子兄长的缘故不敢举荐他,现在我将要引退,私下里认为没有什么嫌疑可避了。皇帝于是下诏任命吕希哲为崇政殿说书。他劝导皇上以修身作为根本,修身以正心诚实为主。他说:“心正意诚,那么自己能够修身养心,天下百姓也会得到教化。如果自己不能修身养心,即使身边的人都不能教化,何况天下的百姓呢?”被提拔做右司谏,他拒绝了,皇帝没有同意,私下里对范祖禹说:“如果吕希哲不做右司谏,就让杨畏、来之邵来做。”

41、不久他果然没有接受任职。正逢绍圣时期党论兴起,御史刘拯说他不是科举出身做官,因此以秘阁校理身份担任怀州知州。中书舍人林希又说:“吕大防由吕公著引荐,因此他再举荐吕希哲来酬谢吕公著的私恩。吕大防那些人欺君卖国的做法,都是吕公著倡议的;而吕公著厌恶的,都是吕希哲倡导去做的,现在岂能让他做这个官职。”于是只保留他本来的官级,不久分管南京,居住在和州。徽宗初年,召他做秘书少监,有人认为他过于严厉,改任为光禄少卿。希哲极力请求到外地做官,以直秘阁的身份去管理曹州。不久遇到崇宁党祸,削职去掌管相州,后又调到邢州,罢官后做了宫祠。寄居在淮水泗水一带,十多年后死去。吕希哲喜欢简单简朴,有卓绝的品行,晚年名声更

42、高,远近的人都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他。【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鸭鹅”理解有误,应该是“要看管好饲养的鹅与雏鸭,提防他们来捣乱”。故选 B。【1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形象,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这是描写景物的诗句,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春光明媚,整个田野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以优美的笔调抒写自然美景,体现劳动的轻松欢愉。“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这是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的农妇和披着绿草编

43、的蓑衣的农夫,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调和,传达出一种朴素的人文美,也展示了自然生机的美与明媚春光的和谐统一。“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诗人抓住农人的歌声进行细致刻画,这些歌虽然是俚歌,也缠绵柔媚、如琢如磨,传达出农民们劳动时毫无机心的欢乐与热情。【15 题详解】苟全性命于乱世(2).不求闻达于诸侯(3).以中有足乐者(4).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桂棹兮兰桨(6).击空明兮溯流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要注意以下字的书写:“苟”“奉”“棹”“桨”“溯”。【16 题详解】译文:思酷。说明:让思想自由绽放,更显年轻酷炫本色。译文:思库。说明:让思想聚集沉淀,成为服务

44、大众的思想之库。【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题干有两个问题,一是将品牌翻译为中文,二是简要说明译文主旨。要想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从前面的提示中找到翻译的原则,如“语音上贴合外文发音”“在译文字词的选择上、文本意境的营造上符合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完整地传达出原作者的意旨”。然后分析要翻译的对象,即“SCHOOL 的培训机构”,从语音的角度进行翻译,可以由 SCHOOL 的发音想到“思酷”“思库”;接着围绕“思酷”或“思库”从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的角度进行解读,如“思酷”,“思”是思考,作为培训机构,应是让入学者绽放思想,“酷”是“帅气”,据此可以概括这样

45、翻译彰显的主旨是让思想绽放,彰显年轻酷炫本色。如“思库”,“思”,思想,“库”指储存物品的屋舍,此处是储存思想,从这个角度解读也可以。【17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的能力。做此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择“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第一处,“好整以暇”,既严整有序又从容不迫。用于形容军队,也可用于个人。“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语境是“此时此境的我,在暑热逼人时又恰好身处冷气车厢,才会这么从容地欣赏起来”,此处强调的是

46、得到闲暇的从容,而不是强调高兴满足,故选“好整以暇”,从而排除 BC。第二处,“察觉”,是主动发现、了解;而“惊觉”,指因受到惊动而有所察觉;警觉。语境是:等到霎那间失去了,才惊讶地发现、察觉为何当初不曾好好把握。故此处用“惊觉”,从而排除 A 项。第三处,选关联词,“尽管”和“虽然”都有表是转折的意味,但“尽管”是让步转折,要委婉些,其后往往搭配“还”;而“虽然”表转折,其后搭配的是“但是”。本处后面的语境是日子还是过得很开心,其中有关联词“还”,显然搭配“尽管”。第四处,也是选关联词,“却”表转折;“而”多表并列,句子中讲夹竹桃的叶子的特点,显然是“尖而长”。综合以上分析:故选 D。【18

4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具体为语境补写题。首先,要阅读全段,了解文段内容,把握话题中心;其次,标出句子,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接着,注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和含义;再次,结合语段的表达方式,看到底是议论性的文字还是说明性的文字,还是记叙描写类的。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文字组合、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是不同的。最后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第一句前面的语境是“人啊!拥有的一切,既不懂得要如何珍惜”,显然是构成“既又(也)”的并列结构,从句意来看,前面是“不懂得要如何珍惜”,显然后面是“不觉得、不懂得”,从后文“等到霎那间失去了”可推知是“也不觉得会瞬失去”

48、。第二句后面有一个冒号,表是后面的内容是阐述、补充说明,从文中“器具用坏修了又修;手表是要戴一辈子的;衣服只有三两件,哥传弟,姐传妹”说明那时候物质实在太匮乏了。【19 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作者什么情感。比较原句和修改后的两个句子,找出两句话中不同的地方,通过对其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和语气的分析,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语言的生动、形象。本题要求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原句“养鸡的养鸡,养狗的养狗,剩下窄窄的角落,长了一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也不知道是谁种下的”主要运用的

49、反复的修辞手法,既显得口语化,充满生活气息,而且对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而改后“有的人有的人”,少了这种韵律和口语化的气息。另外,原句“长了一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也不知道是谁种下的”采用的是倒装句,强调的是“不知道是谁种下的”。总之,原句比改写的句子更能表现大杂院的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非常温馨和谐的特点。【点睛】作答补写题,第一,要把握表达方式,确定语言特征;第二,要整体理解材料,把握语段中心;第三,要关注前后内容,做到前勾后连;第四,要斟酌填写语句,做到简洁准确。【20 题详解】例文跟“愚”说再试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滑板,火红火红的,四个小轮子上托这个大铁板,中间用短小的铁柱隔着,滑起来

50、,还会闪光,这让我爱不释手。我一拿到,便不顾妈妈的劝阻,准备踩上滑轮,结果踩上去,预料中的欢呼没有听到,反而听到了一声惨叫。我摔跤了,这还不算,刚想站起来,可脚上踩着滑板,一滑,又摔了个狗啃泥,痛死我了,我一手扶着腰,哎哟哎哟地叫唤着,痛的我真是眼睛、鼻子、眉毛都痛得皱到一块去了。不满地踢了滑板车一下,“啊哟,我的脚啊!”又一声惨叫,铁是硬的,用脚踢铁,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我碰到了“石头”,泪眼汪汪的,嘴一撇,带哭腔的说道:妈,这滑板真坏,让我摔跤,一点也不好玩,我不学了。”妈妈摇了摇头,无奈地说:“唉,你不是刚才还欢呼雀跃的吗?这点痛算什么,你看你表弟,玩这个玩得多熟练,你以为他开始就玩得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