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化常识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166283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8.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文化常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小学语文——文化常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文化常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文化常识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四四年年级级语语文文课课程程安安排排2小学文化常识积累一小学文化常识积累一讲讲主讲老师:苑老师主讲老师:苑老师302国学系列之文化常识国学系列之文化常识01国学系列之古典名著国学系列之古典名著04国学系列之抢答环节国学系列之抢答环节03国学系列之诗词对联国学系列之诗词对联目录目录4国学系列之古典名著国学系列之古典名著015你知道的古典名著你知道的古典名著有哪些?有哪些?6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1、西游记中、西游记中唐僧唐僧的原型的原型是:是:()A、玄奘、玄奘 B、鉴真、鉴真 C、如来、如来7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 )A、玄奘、玄奘 B、鉴真、鉴

2、真 C、如来、如来8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2 2、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出自哪部书?()A A、山海经、山海经 B B、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你知道夸父逐日你知道夸父逐日的故事吗?的故事吗?9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2 2、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出自哪部书?(A A )A A、山海经、山海经 B B、世说新语、世说新语10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3、“一问三不知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三不知知”?()A、天文、地理、文学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11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3、“一问三不知

3、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三不知知”?(B )A、天文、地理、文学、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12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4 4、下面哪句话是、下面哪句话是孔子孔子说的?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3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4 4、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 )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4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5、孙子兵法的、孙子兵法的作者作者是:是

4、:()A、孙武、孙武 B、孙膑、孙膑15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5、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A、孙武、孙武 B、孙膑、孙膑16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6 6、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三英战吕布”的的“三英三英”指的是:(指的是:()A A、赵云,张飞,关羽、赵云,张飞,关羽 B B、刘备,关羽,张飞、刘备,关羽,张飞17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6 6、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三英战吕布”的的“三英三英”指的是:(指的是:(B B )A A、赵云,张飞,关羽、赵云,张飞,关羽 B B、刘备,关羽,张飞、刘备,关羽,张飞18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7 7、下列、下列民间爱

5、情故事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起源年代最早的是:()A A、白蛇传、白蛇传 B B、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19古典名著古典名著 7 7、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B B )A A、白蛇传、白蛇传 B B、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20你答对了多少?你答对了多少?21国学系列之文化常识国学系列之文化常识02221、“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是哪个流域哪个流域的洪水?的洪水?()A、长江流域、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黄河流域231、“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的故事

6、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A、长江流域、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黄河流域24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2、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的石狮石狮一般都是:一般都是:()A、左雄右雌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左雌右雄25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2、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的石狮一般都是:(A )A、左雄右雌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左雌右雄26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3 3、“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天下”的的“桃李桃李”指什么?(指什么?()A A、学生、学生 B B、朋友、朋友27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3 3、“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天下”的的“桃李桃李”指

7、什么?(指什么?(A A )A A、学生、学生 B B、朋友、朋友28 4 4、被誉为、被誉为“万园之园万园之园”的是:的是:()()A A、颐和园、颐和园 B B、圆明园、圆明园文化常识文化常识29 4 4、被誉为、被誉为“万园之园万园之园”的的是:是:(B B)A A、颐和园、颐和园 B B、圆明园、圆明园文化常识文化常识30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5 5、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三迁居的是哪个历的是哪个历史故事?(史故事?()A A、孟母教子孟母教子 B B、岳母刺字、岳母刺字31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5 5、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

8、哪个历史故事?(史故事?(A A )A A、孟母教子孟母教子 B B、岳母刺字、岳母刺字32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6 6、中国历史上被誉为、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药王”的是:(的是:()A A、扁鹊、扁鹊 B B、华佗、华佗 C C、孙思邈、孙思邈 D D、李时珍、李时珍33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6 6、中国历史上被誉为、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药王”的是:(的是:(C C )A A、扁鹊、扁鹊 B B、华佗、华佗 C C、孙思邈、孙思邈 D D、李时珍、李时珍34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7 7、古代战争中指挥、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军队撤退时要敲击:时要敲击:()A A、鼓、鼓 B B、锣、锣35文化常识文

9、化常识 7 7、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 B)A A、鼓、鼓 B B、锣、锣36国学系列之诗词对联国学系列之诗词对联0337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1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出自:()A A、长歌行、长歌行 B B、短歌行、短歌行38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1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出自:(A A )A A、长歌行、长歌行 B B、短歌行、短歌行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短歌行 曹操 对

10、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39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2 2、“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甲可吞可吞吴吴”描写的是谁?描写的是谁?()A A、伍子胥、伍子胥 B B、勾践、勾践40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2 2、“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甲可吞可吞吴吴”描写的是谁?描写的是谁?(B B )A A、伍子胥、伍子胥 B

11、B、勾践、勾践41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3 3、下面哪句诗的作者、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离开家的时间更长?(?()A A、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B B、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42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3 3、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A A )A A、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B B、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43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4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

12、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传统节日?()()A A、中秋节、中秋节 B B、元宵节、元宵节 C C、七夕节、七夕节44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4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传统节日?(B B )A A、中秋节、中秋节 B B、元宵节、元宵节 C C、七夕节、七夕节去年元夜时,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45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5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诗中的的“我我”指的是谁?指的是谁?()()A A、杜

13、甫、杜甫 B B、李白、李白46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5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诗中的的“我我”指的是谁?指的是谁?(B B )A A、杜甫、杜甫 B B、李白、李白47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6 6、1932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题,上联“孙行者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A、胡适之、胡适之 B B、唐三藏、唐三藏 C C、郁达夫、郁达夫48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6 6、1932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

14、,上联题,上联“孙行者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A )A A、胡适之、胡适之 B B、唐三藏、唐三藏 C C、郁达夫、郁达夫49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7 7、“路漫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是谁的名言?的名言?()A A、孔子孔子 B B、屈原、屈原50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7 7、“路漫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是谁的名言?(B B )A A、孔子孔子 B B、屈原、屈原51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8 8、“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这句诗描写的是谁

15、的爱情故事?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A A、牛郎和织女、牛郎和织女 B B、唐明皇和杨贵妃、唐明皇和杨贵妃52诗词对联诗词对联 8 8、“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 B )A A、牛郎和织女、牛郎和织女 B B、唐明皇和杨贵妃、唐明皇和杨贵妃53国学系列之抢答环节国学系列之抢答环节0454抢答环节抢答环节 1 1、被称为、被称为“诗魔诗魔”的人是谁?的人是谁?55抢答环节抢答环节 1 1、被称为、被称为“诗魔诗魔”的人是谁?的人是谁?答:白居易。答: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诗人,字乐天

16、,号香山居士,唐朝诗人,“诗魔诗魔、诗王诗王”其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赋得古原其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草送别等)56抢答环节抢答环节 2 2、耳顺耳顺指的是多少岁?指的是多少岁?57抢答环节抢答环节 2 2、耳顺指的是多少岁?、耳顺指的是多少岁?答:六十岁。六十为耳顺,又称甲子。答:六十岁。六十为耳顺,又称甲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欲,不逾矩。)58抢答环节抢答环节 3 3、“五岳五岳”指的是?指的是?59

17、抢答环节抢答环节 3 3、“五岳五岳”指的是?指的是?答: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答: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60抢答环节抢答环节 4 4、你知道你知道“古代四艺古代四艺”是什么吗?是什么吗?61抢答环节抢答环节 4 4、你知道你知道“古代四艺古代四艺”是什么吗?是什么吗?答:琴、棋、书、画。答:琴、棋、书、画。答:琴、棋、书、画。答:琴、棋、书、画。(四艺,通常指中国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即琴、四艺,通常指中国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即琴、四艺,通常指中国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即琴、四艺,通常指中国

18、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即琴、棋、书、画,又称为棋、书、画,又称为棋、书、画,又称为棋、书、画,又称为“文人四艺文人四艺文人四艺文人四艺”,或,或,或,或“秀才四艺秀才四艺秀才四艺秀才四艺”。“琴琴琴琴”指的是弹琴(多指古琴)、指的是弹琴(多指古琴)、指的是弹琴(多指古琴)、指的是弹琴(多指古琴)、“棋棋棋棋”指的是弈棋(多指围棋和中国象棋)、指的是弈棋(多指围棋和中国象棋)、指的是弈棋(多指围棋和中国象棋)、指的是弈棋(多指围棋和中国象棋)、“书书书书”指的是书法、指的是书法、指的是书法、指的是书法、“画画画画”指的是绘画。指的是绘画。指的是绘画。指的是绘画。)62古典名著古典名著A文

19、化常识文化常识B抢答环节抢答环节D诗词对联诗词对联C总结总结国学系列国学系列63作业作业1、“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你知道分别是指的谁吗?,你知道分别是指的谁吗?64同学们再见同学们再见苑老师苑老师65作业参考答案作业参考答案1、“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你知道分别是指的谁吗?你知道分别是指的谁吗?答:答: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四人是中国古代她们四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四大美女”。“沉鱼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落雁”,指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指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