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福德,什么是功德?.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158562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1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福德,什么是功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什么是福德,什么是功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什么是福德,什么是功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福德,什么是功德?.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什么是福德,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什么是功德,这个需要有个明确的认识。如果不把这个问题理清,就会胡子眉毛一起抓,搞得一团糟。所谓的福德,就是福报。落实在实际当中,就是可以拥有财富,拥有地位,拥有好的环境,家境平安,诸事顺利。福报足够大,可以升入天界,其环境更加殊胜美好。但是不管有多大的福报,也只能止步于天界,而不能出离六道轮回。因为修福报是有局限性的。例如历史上的梁武帝,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但是却被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福报和功德并不是一回事。来源不同,其结果也不相同。曾经有一句话,叫做修福不修慧,大象带璎珞。也就是说,如果只修福报,不仅不会出

2、离轮回,还有可能在贪心驱使下而堕入畜生道,由于他有福报,会披金戴银成为宠物,但是却无法改变堕落的事实。即使有的人修的福报可以升入天界,待到福报享尽,还会堕入恶道之中。在证道歌中说,犹如对天射箭,势力尽,还是要堕落下来。既然如此,何以佛教还要提倡福慧双修呢?佛教当中所说的福报,并不是要求人们去修世间的福报,而是要修出世间的福报。何以叫做出世间的福报呢?就是去修无贪、无嗔、无痴。其方法可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通过布施,消灭自己心中的贪念;通过持戒纠正自身及自心的错误行动及观念;通过忍辱,培养慈悲通达的心地及无畏的精神;通过精进,保持信愿行的不退转;通过禅定而摆脱境界的牵动。如果一个人达

3、到这五种要求,那么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生死病苦,都无法动摇他的心智,使之成为出淤泥而不染的在世贤圣。基于这五个基础,修行人的身心才能得以清净,心清净则佛土清净,佛智才会开显,才会拥有和佛一样的智慧。这就是菩萨六度的真正含义。纵观论坛之上,那些汲汲强调修福之人,追求感应,追求神通、追求财富,追求地位等等不一而足。而这一切都是自心化现的虚假境界,故而佛说福德无实。这些东西本来应当加以防范和摒弃的东西,却被一些人紧紧地揽入怀中当成至宝。岂不可怜哉?佛在经中讲,学佛有二十难,其中就有豪贵学道难。有势不临难。没有开启智慧,在拥有财富地位后,很难再思出离,很有可能会堕入为富不仁的泥潭。这样的人如何才会出离世间而成佛道呢?福慧双修是一体的,不是分开的。也就是说,修福需要智慧做引导,修慧需要修福做根基,二者缺一不可。追求世间福报那不是功德,那只是世间人贪心作怪,是在利用现有的资源换取今后更大的利益,这只是一种利益交换,不是学佛,也无法把他们称之为佛教徒,只能叫做投机者。慧即是智慧,智慧从深入佛经得,是从离财色名食睡得。从看破放下中来。看破放下是功德,而不是追求感应、只求财富等在贪心驱动下的行动中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