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抗击疫情表彰大会-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新冠疫情暴发以后,青海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精锐尽出,支援武汉。今天(3 月 19 日)我们就来认识他们中的一位重症医学科医生孙斌。这是几天前的一段康复训练纪录,这位 70 多岁的患者就在不久前还一度病情危重。在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和精心呵护下,患者终于挺了过来,病情逐渐好转。这天早晨,孙斌给患者拔了管改为无创吸氧。因为不放心,他一直守护在患者床边直到中午才离开 ICU。孙斌才换下防护服不到 5 分钟,ICU 里的呼吸机突然出现了意外状况,刚拔管的那位患者氧合指标迅速下降。孙斌一边用对讲机指挥里面的护士紧急应对,一边迅速冲回 ICU。机器
2、故障快速解决,孙斌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叮嘱大家,只要有患者还在 ICU 里,就一刻也不能松动。今年 49 岁的孙斌曾经参加过非典、玉树地震等多次紧急救援工作,这次疫情他也是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在 ICU 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穿刺,他和队员们携手奋战,与死神赛跑。3 月 17 日,由青海 30 多家医疗机构的 237 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了在武汉市新洲区对口支援医院的全部救治工作,累计治愈出院患者数达 257 人。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在武汉,可以看见一支墨绿色军用卡车组成的车队,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这支车队就是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负责武
3、汉物资的运输保障。在这支队伍里,有一群“00 后”战士,他们不惧危险、冲锋在前,诠释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我年轻,让我多干点!”“我年轻,让我多干点!”这是执行运力支援任务以来,挂在马鑫龙嘴上说得最多的话。作为全队年龄最小的队员之一,今年不到 20 周岁的马鑫龙已经和战友们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奋战了一个半月。当得知连队需要抽组人员去武汉前线执行运力支援任务时,马鑫龙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在请战书中这样写道:“我是一名战士,现在正是人民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我年轻,让我上!”运力支援队主要负责武汉市主干供应线的运输保障,任务艰巨又繁重,但无论苦活累活,马鑫龙都会抢着干。2 月 15 日,马
4、鑫龙和班长沈永超开车到达某超市卸载点,正在卸货时,突然下起大雪,气温骤降。看着马鑫龙还在冒着风雪一趟趟搬物资,沈永超命令道:“马鑫龙,让我们来,你去车上歇一歇!”“不用了班长,我可以坚持!”马鑫龙说,卸载物资快一点,武汉人民就早一点领到物资。截至目前,马鑫龙所在的运输小分队,已经跑遍了武汉近 100 个点位,运送物资 300 余吨,行驶里程达 1 万多公里。在马鑫龙看来,能够为武汉市民多送一份物资,就是为抗击疫情多贡献一分力量。“能为抗疫出力流汗,我很骄傲!”“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身边的党员不畏艰险,勇于担责,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3 月 8 日,“00 后”
5、战士刘文康利用任务间隙,在驾驶室内写下了入党申请书。每次到达运输网点,还没等超市工作人员赶来,刘文康就钻进后车厢开始卸载物资,刘文康说:“多干一点是一点,能为抗疫出力流汗,我很骄傲!”一天深夜 2 点,运力支援队突然接到紧急任务,星夜援建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改造方舱医院。刘文康二话没说钻进驾驶室,立即投入战斗。从装载地点到方舱医院,大概有 80 公里的距离,因为运输物资的数量较多,需要往返好多次,又是夜间驾驶,对驾驶员的身体素质和驾驶技能都是不小的考验。“班长,我穿着这身军装,年龄再小我也是一名战士,党员们都在往前冲,我也绝对不能落下。”刘文康主动向班长提出担任驾驶员的请求。看到刘文康坚定的眼神,
6、班长同意了刘文康的请求。“小伙子,你真棒,多亏有了你们的火线支援,我们的心里终于踏实了。”当方舱医院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刘文康还不到 20 岁时,纷纷向他竖起了大拇指。“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孩子你长大了,老爸相信你一定会完成好任务,平安归来”每天晚上执行完任务,下士徐锐都会用手机微信和父亲开启视频通话,父亲的鼓舞,让徐锐更加充满斗志。徐锐出生于军人世家,爷爷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爸爸曾在海军服役。从小听着军营故事长大的徐锐,早就立下了从军报国的决心。2017 年 9 月,徐锐作为大学生士兵光荣地来到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成了一名汽车兵。凭借平时刻苦的训练,他已成长为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骨干驾驶员
7、。“小时候听爷爷说,抗美援朝战争时运输队员们冒着漫天炮火也要将保障物资送到前线,如今我成为一名汽车兵,战疫前线就是我的战场,我会用使命铸就荣光!”徐锐在他的战疫日记中这样写道。在队员的眼中,哪里有险情,哪里任务最重,哪里就有徐锐的身影。徐锐总是跟身边的战友说,我们每个人都多干一点,就能早一天取得胜利。“每当我们在路上行驶,看到地方车辆向我们鸣笛、市民为我们点赞,我都会感到一切辛苦都值得,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徐锐说。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与武汉市江汉区民意街天后社区党委书记赵媛说话不到 15 分钟,她已经接了 3 名社区居民的需求电话。这是个混合型社区,包括一个基础条
8、件较差的老片区和两处有物业管理的新片区,是武汉最寻常不过的一种社区类型。目前,社区的 39 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已全部送医,居民生活秩序一天天恢复。“老片区巷道狭窄,面临防疫防火双重压力,每天要巡查两次。”3 月 12 日上午 10 点,记者跟着赵媛进入老片区。楼道里张贴着红色的抗疫宣传标语,穿着防护服的保洁员在做消毒。一路上,好几家住户询问赵媛,有问关于发放爱心蔬菜的,还有打听补助金的,一段不到 20 米的路,走了近 20 分钟。“3 个片区加起来近 2000 户人,当然想照顾到全部居民。”赵媛讲话语速很快。站在蜿蜒曲折的巷子里,赵媛告诉记者:“你们看,一家数口挤在不到 20 平方米的屋子里,
9、隔离 40多天多不容易,这是在极限中的坚持,他们有情绪该被理解。”与记者见面前,赵媛一早已去过社区所辖的尊荣国际片区,为下沉干部值守点安排桌椅,叮嘱物业加强对高层顶楼平台的值守。一回到社区服务站,赵媛又忙着对照居民需求表检查网格员买回的药品,督促工作人员把送给居民的物件提前擦干净社区网格员小赵说,“1 月 19 日社区启动防疫工作后,赵书记就这样没休息过一天。”这一路,赵媛的确很忙。给肖婆婆送牛奶,联系医护人员上门量血压;应一名患有失忆症老人要求送第二次午饭,对老人记错不作争辩;为一名要去医院做肾透析的居民安排车辆到中午 1 点,她还没吃上饭。“谢谢你们接我回家。”下午 3 点,社区一名康复者
10、彭先生从隔离点解除观察。赵媛和江汉分局民意派出所朱警官帮忙办好相关手续,递过去两瓶酒精消毒液。一路上,赵媛叮嘱彭先生要休息好。这不是当天赵媛接回社区的唯一居民。晚上 8 点,她和同事刚刚把一批爱心牛肉分发到位,又接到电话通知,社区一名在外地确诊、隔离期已满的居民即将到达武昌火车站。放下电话,赵媛马上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到了接送车辆。晚 10 点半,赵媛把居民带回社区安顿。一天的工作,刚刚结束。赵媛今年 40 岁,2003 年起先后在民意街 4 个社区工作过,这是她到天后社区工作的第五个年头。“疫情防控期间工作繁重,每天忙得没有时间概念,这是对我职业生涯的一次考验。”她笑着说。近段时间,她每
11、天都是从早忙到晚。工作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对居民负起责任,小事不小!”赵媛如此感慨。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名确诊患者家中有高考生,很着急。”赵媛告诉记者,他们一边联系床位一边安抚患者,协助她安顿下来。留下的孩子,社区安排人每天送饭、送物资,还向家属报平安。这家人听说后才放下心来,也特别感激。现在,社区海山友谊城片区已经插上武汉市“无疫情小区”的旗帜,越来越多的居民陆续回家,赵媛说:“相信社区很快就会像以前一样热闹。”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因为有了他们,日常的保洁消毒、治安巡逻、配送分发盒饭等工作才得以有序运转。他们,便是共有 400 余人的
12、雷神山医院物业团队。2 月 16 日,作为有着 11 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武汉地产集团物业公司业务骨干杨玲得知雷神山医院 ICU病房正式启用后,主动请缨:“我有经验,ICU 病房我不进谁进!”在她的带领下,物业团队 4 名成员承担起 2 间 ICU 病房和护士站等区域的保洁工作,每天工作 10 小时以上。除了正常保洁,杨玲还要负责 1 间 ICU 病房里仪器设备、病床的消毒杀菌工作。“每个患者病床旁都有一个 1.2 米高的大号垃圾桶,平均一天要清运 30 多袋医疗垃圾。”杨玲说。疫情发生前,陈伟伟是一名专职网约车司机。1 月 27 日晚上 11 点,看到朋友圈里招募雷神山医院物业人员的消息,他打了
13、一个咨询电话,两天之后就报上了名。“就如当初选择当兵一样,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自 2 月 2 日进驻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 30 名组员便负责 32 个病区的医疗垃圾转运工作。刚到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同伴每天要负责 100 袋垃圾的清运。随着收治患者人数增加,这个数字不断攀升,600 袋、1000 袋任务最重的一天,陈伟伟凌晨 3 点半才下班,回宿舍只睡了 3 个多小时又继续工作。“陈伟伟快来收垃圾,A16 病区垃圾堆满了。”微信工作群里的消息几乎没断过。作为组长,不管谁呼叫,陈伟伟都第一时间回复并赶到。“谁都怕病毒,但不能因为怕就不处理,我愿意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雷神山医院的物业管家、党
14、员李炫汐已经坚守岗位一个多月。1993 年出生的李炫汐,负责雷神山医院的设备维修、生活物资采购等工作。刚开始,医院 2 天之内有 12 个病区开放,各病区护士长对物业工作的要求不尽相同。李炫汐按照各病区的要求协调跟进,每天都要接 120 多个电话。为了制定精准的物业工作流程,李炫汐一次又一次进入隔离区病房和垃圾转运队,测算每个人的任务量。李炫汐说,“危险的确是有的,可武汉养育了我,这个时候我要回报这个英雄的城市。”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目前,新冠肺炎重症人数占确诊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治愈率也显著提高。今天(3 月 14 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医学专家。17 年前他
15、曾参与抗击非典,17 年后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线。他说,我是一名老兵,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汉,还要奔赴孝感、黄冈、黄石、鄂州等地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个床位,他都会向主管医生和护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督促医护人员专注于每一个诊疗细节。17 年前,童朝晖在北京临危受命,担任 SARS 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无一病亡。17 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请缨来到疫情一线。刚到武汉时,童朝晖用了两天时间,把当时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医院的收治情况摸查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查房笔记,总结新冠肺炎的发病特征,为后续来到湖北的重症医务人员提
16、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湖北已汇集了 1.9 万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走,分析病例、参与救治,忙碌之余,童朝晖还会及时整理发现和思考,写下诊疗日记。关口前移,就是他和专家们经过临床观察和研讨之后,提出的重要诊疗建议,已经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经过他们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复中。白天忙完病房巡诊,晚上回到驻地,童朝晖还会和国内外的同行们交流会诊心得,探讨和分享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童朝晖是湖北黄冈人,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蕲春县,而来武汉的这 50 多天,童朝晖却没进过一次家门。母亲发来微信说:你听从党的召唤,从北京来到武汉。我们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二老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