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中考中学生的心理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体育中考中学生的心理训练.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析体育中考中学生的心理训练浅析体育中考中学生的心理训练廖公社关键词:心理训练 初三学生 体育中考摘要:积极的心理状态导至优、良的运动成绩,消极的心理状态导至较差的运动成绩,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而易见的。体育中考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考试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对学校体育的重视,最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无锡市体育中考近三年来都在进行调整,包括项目、考试规则、裁判规定等。在允许的规则以内,最大可能地贴近考生的需求,这些调整被业内人士称为,是对体育中考进行的“关怀改革”,目前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具体表现在项目的难度和标准越来越贴近学生的身体素质,高分比例越来越高,只要认真上体育课的稍加练习,就
2、可以的到比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乐观的看到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能获得高分,究其原因大多不是在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上,而是在心理不稳定造成的考试时发挥失常。总结 10 年来我在初三体育教学的经验,我对初三学生的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一般说来,多数坚持上体育课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和体育锻炼习惯,有进取心,体育成绩中上,各班都有一定数量的体育骨干学生,体育成绩优秀,同时,各班也有一部分对体育缺乏兴趣,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个可以从平时上课和体育成绩上显现出来了。为了寻求学生个体心理状况对身体素质的影响的答案,我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2007 年新初三 242 名进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42
3、 份,问卷有效率为 100。一、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喜欢上体育课的男生占82,女生占63;对体育课抱无所谓的男生占 13,女生占 24;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男生占 5,女生占 13。我们的调查表明,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并不象传说中的那么严重。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和对体育课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仍占有相当的比重,不能不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二、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一)主观原因1怕跑步、怕苦、怕累29542心情不好 4543自身体育差 5114对体育不感兴趣 113(二)客观原因1 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单调 22 152 运动量和强度过大 3 973 自由活动太少 1 134 场地器
4、材不够 1 705 天气差 5 116 身体不适 1 707 准备活动乏味 5 118考试安排不当 5689教师方面 284,这一相关情况与体育课测试得出的优秀、良好、较差的数据基本吻合,成绩优秀的学生,正是那些热爱体育锻炼的骨干,而成绩不及格的这部分也就是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上课不积极,有畏难情绪的那一部分学生。可见积极的心理状态导至优、良的运动成绩,消极的心理状态导至较差的运动成绩,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上述分析,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选择“心理训练与身体训练同步进行,通过心理训练促进身体训练”作为突破口,在初三教学中实施,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目标设置(2)、一般心理
5、训练(3)、考前心理调节训练4、考试中心理控制并有计划地把这些心理训练贯穿于整个初三的教学、训练、活动的全过程。一、目标设置美国心理学家洛克(E.A.Locke)于 1967 年最先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Goal SettingTheory),他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目标是一个人试图完成的行动的目的。目标是引起行为的最直接的动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重视并尽可能设置合适的目标是激发动机的重要过程。目
6、标不仅增加努力程度,而且有助于延长这种努力。通过目标设置,学生可以主动采取和发展新的方法,以便早日达到目标,指导学生给自己设置不同的目标,不同阶段完成各种目标的设置过程,就是一个有效的心理训练过程,当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各项学习训练便有了努力方向,有了为早日实现目标的动力。二、一般心理训练1、动机激发。当代运动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个人在心理上趋避相对的两种倾向。它是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性动机,是在社会交往中习得的。追求成功动机是趋向某种成就活动、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以达到成功或完美的境地的动机。相反,把害怕挑战、避免或迟疑加入一种成就情景的动机称为害怕失败动机。一个人参加成就活动时
7、动机可由追求成就动机减去害怕失败动机来表示。体育活动是典型的成就情景,对培养参与者的成就动机具有极重要的意义。成就动机既有助于运动员取得成绩,也可引起运动员的高焦虑状态,在运动动机研究中,包涵了内部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激发的是应激动机、成就动机、表现动机、归属动机等,外部动机指运动员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外界精神或物质奖励,在教学中,抓住适宜时机,给予学生以动机激发,是心理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上课活动中:在每一个项目的训练中,测验后,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只要有点滴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赞美;大的测验结果出来后,对于成绩有显著进步和成 绩突出的学生,使学生运动动机始终保持。2、集中注意训练法:注意
8、力对于体育课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体育课上课环境复杂外干扰因素比较多,如果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那么学习任何东西的效果将无从谈起,所以上课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排除可预见的干扰因素,对于上好课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教师来说在备课环节中就首先要设计利用合理的练习场地。同时在上课过程中要不断的调节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速度灵敏项目和球类项目中显得尤为重要,一次注意力分散就可以导致一次练习的失败,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养成在分散的注意力下练习,造成失误连连,导致整个后续学习的效果低下。举例分析:跳绳是在 30 秒内完成的项目,如果在练习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失误 12 次那么这个学生就可能在这个项目上不能
9、获得较好的成绩,所以在练习的时候我会强调学生的纪律布置练习的要求和秩序,第一次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跳的时候给学生35 秒的时间,让学生可以试跳也可以深呼吸,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的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第二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要求学生先保证不失误,再和跳绳的速度和成绩联系起来。每次练习结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要分析,让学生知道成功在哪里缺憾在哪里?第三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练习氛围下,学生的练习态度和学习体验都是积极的,获得的练习效果也是相当值得期待。3、念动训练法。运用运动表象和自我暗示相结合的心理训练方法。在脑中运用动作技术练习时形成的准确动作表象,选用简
10、单而明确的术语进行暗示,在想像中完成动作。每个学生都会对从事的体育学习体验进行逻辑分析,作为教师本身来说有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运动感知觉,主要有练习项目的熟悉性的练习;对于速度、力量、空间等本体感觉练习;目标性方位感练习;人在空间合理位置的“空中感觉”练习;利用简易教具进行限制性或诱导性练习等。体育中考的本身来说,不是体育课的全部内容,而是在体育课过程中的体验,获得的能力。因此教会了学生念动训练法,其实也是教会了学生一种体育学习的方法,一种学习的能力。学生都会总结,只是很多时候会有欠缺和遗漏,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我特别重视总结和放手让学生自我学习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获得运动的
11、体验和感知。然后教师再来整合,这样学生会很容易的找到差距所在,对于学生有困难的学生尤其重要。教师往往忽略这个环节,只重视自己的教,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因此重视了学生的念动训练,也就重视了学生上课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缓和了师生关系的压力,使上课变成学生学习的天地,教师的育人之所,而不是单只追求成绩的战场。4、意志品质训练法。简单归结就是克服主观困难,对于体育学习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谢亚力在早慧儿童的奥秘一书中,对情绪曾这样说:“情绪能力仍旧是人力资源的最高级、最活跃、最深藏的潜能和基础”,因此我把调节学生的情绪作为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一个基本
12、环节,积极情绪使人感到愉快、舒畅、精神振作,运动活力增加;消积情绪则使人感到不愉快,困惑,抵触,消耗人的精力。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生情绪,是衡量教师 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一把尺子。在初三的体育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尤其是在难度、强度都较大的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好否,直接决定着 这节课的质量。如何让学生高高兴兴地接受较大强度的训练,成了我备课的重要一环。调动情绪让学生笑着上课,以轻松的心态完成大强度的 训练,以愉快心情做放松整理,最终笑着下课
13、,这是我进行心理训练中较成功的地方。如果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有学生愁眉不展,就决不急于进入主教材活动。在 通过师生间轻松愉快的语言交流,幽默风趣的对话,逐步化解学生畏难低落的负面情绪,排除消积的心理障碍之后,当全体学生都已热情高涨、强烈要求投入训练时,才按计划让学生进入训练。这样,学生既使面对大运动动量的中长跑训练也并不畏惧和逃避,而是愿意配合教师积极投入,由于是自觉、积极的参加,学生的主 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每次训练效果都比较好,运动成绩呈稳步上升;学生并没感到特别吃力。运动潜能也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为以后的训练继续保持热情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当学生的情绪状况实在糟糕的时候,也是学生最畏
14、难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果断的放弃单调练习训练的计划,积极的调整学生的情绪,否则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对学生的情绪会有更大的打击,影响的就不止一节课的效果了。这个时候可利用学生好动乐意进行挑战性项目的特点,让学生选择喜欢从事的项目,来一场激烈球类比赛,或者学生给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做做小游戏,暂时把训练放一边,教师细心观察,找个别情绪消极的学生谈心,等学生的情绪调整向积极方向转变的时候,再进行练习,在积极情绪下的练习效果往往能出乎我们教师的意料。三、考前心理调节训练的方法1、考试动机训练法。客观分析体育中考获得高分的条件,利用上课对学生的学习有效测试刺激、利用学校体育文化的宣传和发挥榜样的力量等
15、来激发初三学生参加的考试的动力。对于学习成绩稳定的学生要强调考试的过程的简单化,对其来说没有难度性,淡化其对结果的注重,对于成绩不稳定的学生要强调考试目的的次要化,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一次考验,充分释放他们对考试的恐惧心理,避免在练习过程中发生失常。2、心理适应训练法。这是促进学生与考试环境之间保持心理协调的心理训练方法。其主要方法有:适应场地设备的训练;适应观众的训练;适应裁判的训练;适应考试气氛的训练。任何一名运动员,那怕是优秀的运动员,当他一旦站在起跑线前,准备与对手一争高下的时候,心里都会紧张,对于第一次面对气氛严肃的中考考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裁判,十五、六岁的初中学生心里紧张,就完全可
16、以理解。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使人处于身心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有效地完成工作。但是,过度的紧张、焦虑,则会使人状态失常,影响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一般我采用多次模拟和提高满分难度这两个办法,第一次在中考考场进行模拟考试时,学生的紧张、焦虑、畏惧心态表现极为突出,不敢上阵怯场,但是,那些参加了测验的学生,并不是平时最好的学生,但是测下来成绩都比在平时场地测得的成绩好,这就证明,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身体素质测验和体育模拟考试,在身体测试的同时,进行了心理适应能力的训练。在后面的几次测试中,我从几个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心理训练:(1)、不
17、要计较一、二次测试的结果,重要的是看是否发挥了自己的最佳水平:(2)、测后注重总结,发现进步,找出不足,再设置新目标。通过这些平时的心理训练,和后面几次模拟考试的锻炼,使学生逐渐建立起良好的临场心理状态基础。在每年的4 月中旬我都会安排全校的模拟测验,把考试的环境尽可能布置的和体育中考考试环境一致,尤其是考试流程、考试场地、考试器材以及裁判要求。对于考点场地器材和我校差异较大的项目,我们还会选择让学生提前去实地练习适应,做到心中有数,个个有把握。(3)、心理准备训练法。这是通过了解考试的情况和运用模拟训练等帮助学生做好考试心理准备的训练方法。例如,预先了解考场情况及各种与考试有关的资料,做好心
18、理上准备;并模拟训练,用语言、音像资料等因素来描绘考试情景。我把做好一次详细考前的动员作为这个训练的主要内容,利用多媒体结合文字,做到动员简洁明了,声文并茂。同时我向学生强调了不仅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还要把表情也调整到最佳状态,要微笑着走进考场,微笑着完成考试,微笑着走出考场,并且进行了笑的训练,相互看看,是否每个同学都会笑了,是不是都笑得轻松,看谁笑得最好。这一来,全体同学都开心地笑了。-然后我会把每个项目的要点再陈述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在比较放松的情况下就理解了考试的要点,没有压力的感觉中,记住了考试的主意事项。四、考试中心理控制1、自我暗示法。既然是考试难免会有压力,我会让学生
19、用自我暗示法。上场前作自我心理暗示,要求学生自己对自己说:“我必须沉着、镇静”“我感觉良好”“我是最优秀的!”“我能行,我能满分”。等默念的方式暗示自己,稳定自己的情绪,驱散周围环境对自己心理上的不良刺激。2、注意力集中法。当学生在考试时遇到诸如裁判或同伴等劣性刺激时,立即找出适合于自己集中注意力的对象,排除所有外界刺激,运用深呼吸和使肌肉紧张起来的方法,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将要完成的考试中。3、教练员榜样法。一位运动心理学家曾对教练员说:“比赛的关键时刻,也是运动员最容易极度紧张的时候。此时运动员总会向你投来探寻和求助的目光。你的情绪会通过语言表情、身体动作表情向运动员传递着你的思想。哪怕一个
20、鼓励性的语言表情,亦会使运动员信心倍增。而一个无可奈何的摇头,哪怕只是一晃而过,亦会使运动员感到大势已去。”每年的考试我都会送学生到考场门口,微笑的对每个学生说加油,并告诉他们我会在这里等他们,始终坚持站在学生能看到我的考场外,让学生知道我始终和他们在一起,不管是他们成功还是失败,只要看到我就会想起我的嘱咐。由于有长期系统的心理训练,学生临场心理状态稳定,考场上几乎没有发生失常,个个都有出色表现,不少学生超常发挥,学校体育中考成绩一直居惠山区中上等水平。纵观我校中考体育,能获得令人欣慰的成绩,主要因素还在于科研引路,科学训练,把教学改革建立在对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和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教师在贯穿
21、 于教学活动始终的心理指导,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克服心理障碍,锻炼坚韧的意志品质起到重要作用。突破了只重视身体训练,忽视心理训练的旧模式,追求心理训练的实效,注重身体素质提高的过程,通过心理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同步进行,调动起每一个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当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之时,必然带来考试成绩的提高。这也从一方面证明了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的培养,并非就完全是对立的。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是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中考体育,更有意义的是,通过初三阶段的训练,获得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与挫折,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考试”,都能充满自信,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成为强者。参考文献:当代运动心理学符秋明,季浏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12运动员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