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市场报告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148189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零部件市场报告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汽车零部件市场报告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零部件市场报告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零部件市场报告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汽车零部件产业市场报告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宏观发展状况环渤海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状况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我国汽车零部件主要生产基地招商建议2023/1/312图1、2000-200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变化情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增长高峰出现在2002年、2006、2007年。200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334.2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45.73%,是进入21世纪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0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240.02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30.47%;200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7566.54亿元,与200

2、6年相比增长了44.40%。2023/1/313图2、2001-2007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情况 在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汽车保有量也在高速增长。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为我国汽车配件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汽车售后维修和保养市场。2001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1802万辆,2002年增长至2053万辆,2007年增长至4470万辆,同比增长16.70%。在未来几年,我们汽车以及机动车的保有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0%。2023/1/314图3、2001-2007年全球汽车产量增长变化情况 2007年,虽然能源价格的上涨,全球经济的发展遇到了较多困难,由于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等

3、国汽车产量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球汽车产量达到7315万辆,与2006年同比增长5.69%。2002年全球汽车产量为5905万辆,至2007年增长了1400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4.5%。美国、日本、中国、德国仍是全球汽车产销量较大的国家。全球汽车产量的增长,带动了全球汽车配件产业的发展壮大,这为汽车配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市场空间,造就了德尔福、博士、电装、摩比斯、福吉亚、大陆等国际汽车零配件集团。2023/1/315图4、2008年110月汽车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走势 2008年110月,全国汽车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630.26亿美元,同期累计增长26.06%。其中进口累计金额2

4、72.07亿美元,同期累计增长28.9%;出口累计金额358.18亿美元,同期累计增长23.99%。贸易顺差额达86.11亿美元。2023/1/316 2008年9月份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为13.22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降低4.32%;出口金额为29.94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10.62%;顺差额为16.72亿美元。出口增长提速,进口下跌。2008年1-9月份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累计金额为131.75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14.33%;出口累计金额为252.35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19.36%;顺差额为120.59亿美元。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同比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进口。图5

5、、2007-2008年9月份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月度变化图2023/1/317图6、2007-2008年9月份我国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进出口月度变化图 2008年9月份我国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进口金额为3.56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6.25%;出口金额为3.83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23.29%;顺差额为0.27亿美元2008年1-9月份我国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进口累计金额为32.19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18.91%;出口累计金额为32.93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43.05%;顺差额为0.74亿美元2023/1/318图7、2007-2008年9月份我国汽车电子电器进

6、出口月度变化图 2008年9月份我国汽车电子电器进口金额为0.65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47.69%;出口金额为6.23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22.69%;顺差额为5.59亿美元2008年1-9月份我国汽车电子电器进口累计金额为6.34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74.82%;出口累计金额为49.17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30.11%;顺差额为42.84亿美元2023/1/319 预计到2009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2012年,将超过3200亿元;到2012年,中国本土制造的汽车电子产品将占整个市场的 50.1%。但是由于汽车产量逐渐趋于稳定,汽车电子市

7、场规模的基数不断增大,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2023/1/3110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结构变化之一:代表附加值较高的发动机零部件、车身附件零部件、传动系统等大类产品,其出口额在总额中的比例分别有所提高。发动机零部件出口额占零部件出口总额比例,由2003年年底的5.39%增加到2008年6月底的8.90%。2023/1/3111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结构变化之二:以轮胎为主要代表的汽车行驶系统零部件出口份额急剧降低,从2003年年底的41.55%下降到2008年6月底的26.38%。中国的轮胎产品还局限于用于低速行驶的普通产品,而由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三大轮胎巨头垄断的格

8、局很难打破。2023/1/3112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结构变化之三:汽车电子电器在出口总额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在零部件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也得到保持。汽车电子电器出口额,从2003年全年的12.12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全年的54.91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又实现30.76亿美元,总体增长稳定。2023/1/3113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宏观发展状况环渤海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状况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我国汽车零部件主要生产基地招商建议2023/1/3114 在全国汽车产业集群中,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的市场容量居第一位,2010年,北京市汽车将实现产量150万辆、天津市110万辆

9、、河北省100万辆的生产能力;预计到“十一五”期末,环渤海地区整车可以达到约540万辆的生产能力,而乘用车的生产能力预计达到250万辆左右的规模,成为国内汽车产业聚集度最高和产业规模最大的地区。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和工业产值,都占全国20%左右,其中在本行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有83家106种产品,排名第一的企业就有21家。从产品国际竞争力来看,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金额在100万以上的企业有30家,占全国的21.32%,说明有相当一部分零部件企业不论从技术还是从成本上都可以和国际零部件企业竞争。从主要企业的配套方向上看,以普及型轿车和货车为主,范围包括了华北、东北地区的整车企业。2023/1/3115

10、图8、环渤海地区发动机零部件配套能力环渤海地区37种发动机零部件产品产量所占全国比例的平均数约为20%,以上产品的产量占全国比重较大。环渤海地区发动机零部件中散热器总成,汽缸垫和曲轴的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半数左右;气门挺柱、进排气门等产品产量占到1/3。从企业分布来看,企业个数占全国个数的最大比例只有37%(散热器总成),以上细分产业在环渤海地区并不高度集群,主要是个别大规模企业的产量贡献较大。2023/1/3116图9、环渤海地区底盘零部件配套能力环渤海地区43种底盘零部件产品产量所占全国比例的平均数约为20%,以上产品的产量占全国比重较大。环渤海地区底盘零部件中,制动盘和悬架弹簧的产量占到

11、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尤其是制动盘产品在环渤海地区具有极高的产业集群特点;分动器总成和空压机总成的产量占全国50%左右,企业数量虽少,但具有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转向节和制动鼓等占到1/3左右,企业数量少,但产量贡献大。2023/1/3117图10、环渤海地区电器件、车身零部件、通用及其他件配套能力环渤海地区电器件、车身零部件和通用件产品的产量占全国比例平均数分别为14%、7%和12%,以上产品的产量较大。环渤海地区在电器件、车身零部件以及其他通用件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蓄电池产量约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7%,企业个数约占到全国的35%,相对处于产业集群式发展。2023/1/3118汽车及零部件市

12、场宏观发展状况环渤海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状况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我国汽车零部件主要生产基地招商建议2023/1/3119节能环保汽车、空调将得到消费税优惠政策新能源汽车将会得到重点扶持汽车电子类要在配套设施基础好的地区实现集群式、规模化 的发展产业政策导向:2023/1/3120 产业趋势一:节能、环保的车载电子产品是未来发展重点1、安全舒适、娱乐为目的零部件产品将成为我国汽车配件产业新增长点;2、车载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极大,国产部分产品生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领先地位;3、LED车灯、HID车灯、防盗系统、GPS导航仪、汽车音响、倒车雷达、车载免提、车载电视等将成为未来重点发展部件;4、电涡

13、流缓速器、液力变矩器等产品也将成为我国汽车配件未来发展的重要产品之一。2023/1/3121 产业趋势二:安全技术类零部件将取得重点突破1、未来谁在汽车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走在前列,谁就最先抢到国内汽车市场的制高点;2、防爆制动系统、安全带、安全气囊、盘式制动器、防碎玻璃等产品的生产将取得重点突破。2023/1/3122 产业趋势三:售后市场竞争将升级1、整车销售利润越来越薄,这是全球汽车行业面临的真实现状;2、随着汽车保有量以及私车拥有量的增加,售后市场的被关注度正在迅速升温;3、2003年前后是中国汽车销售的高峰期,近几年这批汽车也将进入一个频率较高的养护期,这为零部件售后市场的进一步

14、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23/1/3123 产业趋势四:废旧汽车零部件回收类产业将取得突破性发展1、与新品比较,再制造产品节能60、节材70,最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2、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有望冲击1000万辆大关。201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300万辆;其中备件如果5采用再制造产品,总额也将达到37.5亿元,目前我国汽车再制造产品不足8亿元,市场空间巨大;3、国家即将推出相关的股利政策;产业绿色环保,发展潜力巨大。2023/1/3124 产业趋势五:一些实力强劲的国际供应商将脱颖而出1、原料价格上涨和整车价格下降“吃”掉厂家利润,要想实现发展就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2、越来

15、越多的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投资,国内厂商有机会来重新梳理自己的核心战略供应商体系,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在大规模的兼并重组之后,将有一批企业实现跨越性发展。2023/1/3125 产业趋势六:商用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抱团1、整车企业可以优化配置,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可以利用零部件企业的销售网络,进一步开拓市场、完善售后服务;2、双方共享服务网络;3、零部件企业可以稳固市场份额。在与整车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的过程中,零部件企业其产品配套市场稳定,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2023/1/3126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宏观发展状况环渤海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状况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我国汽车零部件主要生产基地招商建议2023

16、/1/3127苏浙沪汽车零部件基地广州白云汽车零部件基地十堰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武汉市汽车零部件基地东北地区汽车零部件基地 东北地区以长春为核心,一汽生产的解放、红旗、马自达、捷达、宝来、高尔夫、奥迪、陆地巡洋舰产品的大部分或全部都产自长春本部。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为一汽、哈飞、金杯等支柱汽车企业做配套山东汽车零件基地 从最初给赛欧配套,扩展到给丰田、奔驰配套,从而带动整个基地汽车零件进出口迅速增长天津汽车零部件基地 以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斯巴克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主2023/1/3128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宏观发展状况环渤海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状况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我国汽车零部

17、件主要生产基地招商建议2023/1/3129一、目标市场1、从环渤海地区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产量分布来看,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的产品,相对有较大的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如气门挺住、进排气门、活塞、转向节、制动鼓、变速器壳、发电机、暖风机、摩擦材料等,可作为重点目标客户市场;而像制动盘、悬架弹簧等产品,产量占到全国的90%左右,该类产品市场已基本饱和。从产品大类来看,发动机零部件、底盘零部件两大类在环渤海地区相对有优势,可以作为重点开发领域。2、从行业政策导向、发展趋势来看,汽车电子类产品如娱乐型电子产品、LED车灯、HID车灯、防盗系统、GPS导航仪、汽车音响、倒车雷达、车载免提、车载电视等,将

18、是未来的新型新市场,可作为重点目标客户市场;而且从2008年前三季度的汽车电子电器产品进出口市场来看,也发现该产品市场发展迅猛。3、节能环保领域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可作为重点关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型汽车电子、废旧汽车零部件产品回收再制造等。该领域尚处于导入型的发展状态,但预测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23/1/3130二、招商策略1、发挥“龙头产品”优势,挖掘关联市场。产量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如制动盘(98.3%)、悬架弹簧(80.3%)、蓄电池(56.9%)等,已经在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形成龙头影响力,招商方向可放在该产品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市场上。2、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摸清现代、福田、长城、一汽、奔驰等京津冀地区的汽车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以明确招商方向。3、重点关注产业内的政策趋势,如安全技术类产品未来突破性发展趋势,如防爆制动系统、安全带、安全气囊、盘式制动器、防碎玻璃等;汽车电子类产品在配套设施基础好的地区实现集群式、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导向;可及时、恰当地调整招商政策,争取抢先市场。2023/1/3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