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东传.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138985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东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佛教东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教东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东传.ppt(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佛教东传的思想史意义大乘和小乘大乘和小乘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小、大乘佛教小、大乘佛教 “乘乘”是梵文是梵文yanayana(音读(音读“衍那衍那”)的意译,)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

2、一样。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小乘”(HinayanaHinayana,音读,音读“希那衍那希那衍那”),),原为大乘佛教(原为大乘佛教(MahayanaMahayana,音读,音读“摩诃衍摩诃衍那那”)出现后(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对)出现后(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对以前原始佛教(指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以前原始佛教(指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时期,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弟子时的佛时期,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弟子时的佛教)和部派佛教(指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教)和部派佛教(指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时期上座部、大众部各部派佛教)一世纪时期上座部、大众部各部派佛教)的贬称,而的贬称,而“大乘大乘”则为该派对

3、自己的褒则为该派对自己的褒誉。誉。n n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为“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不接受,不接受“小乘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沿用“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主要可以从信仰修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方面来考察。n n首先,从信仰修证方

4、面来说,小乘部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然不能成佛。n n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

5、过菩萨行的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六度”(布施、(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菩萨”,意,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的范围。n n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讽他为“自了汉自了汉”。n n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大

6、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摩诃般若”(大(大智慧),求得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n n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佛

7、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法有我无”,即,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大乘空宗n n在乘佛教对在乘佛教对“法无我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它主要阐发诸法的中观学派。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的理论,

8、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而是空。n n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只是一种“假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谓的“中道观中道观”。金刚经金刚经n n凡所有相

9、,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金刚经说: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则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佛土

10、,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达,皆非实相本身 金刚经: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n n“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寿者相,即非菩萨。”“性空性空”,是说一,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才能把握真谛。“幻有幻有”,是凭借条件关,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金刚经是这样说的: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

11、即非般若,是名般若。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瑜伽行派n n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万法唯识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

12、现象均依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阿赖耶识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因此叫做“万法唯识万法唯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n n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五蕴皆空,度一切

13、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大小乘佛教的经典n n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汉译名

14、称)有:汉译名称)有:长阿含经长阿含经、中阿含中阿含经经、增一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杂阿含经等。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华严经、大涅盘大涅盘经经、以及、以及大智度论大智度论、中论中论(龙(龙树造)、树造)、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摄大乘论(无著造)、(无著造)、唯识三十论唯识三十论(世亲造)(世亲造)同时传入与单独发展同时传入与单独发展n n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左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我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右)传入我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

15、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因此,在我国,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然而,就佛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然而,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参考而已

16、。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汉纪明皇帝永平八年汉纪明皇帝永平八年 n n初,帝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初,帝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其书大天竺求其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其书大抵以虚无为宗,贵慈悲不杀;以为人死,抵以虚无为宗,贵慈悲不杀;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修练精神,以至为佛;善有报应,故所贵修练精神,以至为佛;善为宏阔胜大之言以劝诱愚俗。精于其道者,为宏阔胜大之言以劝诱愚俗。精于其道者,号曰沙门。于是中国始传其术,图其形像,号曰沙门。于是中国始传其术,图其形像,而王公贵人,独楚王英最先好

17、之。而王公贵人,独楚王英最先好之。最早佛教造像最早佛教造像连云港孔望山造像连云港孔望山造像 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的繁盛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的繁盛n n据统计,梁朝半壁江山内,佛寺多达据统计,梁朝半壁江山内,佛寺多达28462846座,僧尼有座,僧尼有8282万余人。万余人。n n南朝陈武帝曾有重修金陵南朝陈武帝曾有重修金陵(当时的国都当时的国都建康建康)七百余寺的巨大工程及铸造金刚七百余寺的巨大工程及铸造金刚佛像一百二十万躯的壮举佛像一百二十万躯的壮举,而北魏在迁而北魏在迁都洛阳以后都洛阳以后,除开凿了龙门石窟以外除开凿了龙门石窟以外,也倾其国力兴建寺宇和铸造佛像也倾其国力兴建寺宇和铸造佛像,足证

18、足证南北朝佛教造像的盛况。南北朝佛教造像的盛况。n n南史南史卷七载,梁武帝四次舍身均在同卷七载,梁武帝四次舍身均在同泰寺,第一次在大通元年(泰寺,第一次在大通元年(527527年)三月,年)三月,时年时年6464岁;第二次舍身在中大通元年(岁;第二次舍身在中大通元年(529529年)九月,时年年)九月,时年6666岁;第三次舍身在中大岁;第三次舍身在中大同元年(同元年(546546年)三月,时年年)三月,时年8383岁;第四次岁;第四次舍身在太清元年(舍身在太清元年(547547年),时年年),时年8484岁。舍岁。舍身时间第一次是身时间第一次是4 4天,第二次是天,第二次是1616天,第三

19、天,第三次是次是3737天,第四次是天,第四次是5151天,说明梁武帝愈天,说明梁武帝愈是到了晚年,舍身在寺的日期也就愈长。是到了晚年,舍身在寺的日期也就愈长。四次舍身,每次都由国家和公卿施舍大量四次舍身,每次都由国家和公卿施舍大量财物,再把他赎回来,接着当皇帝。财物,再把他赎回来,接着当皇帝。般若学般若学 n n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思想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思想流派。般若,梵文流派。般若,梵文PrajPraj的音译的音译,亦称亦称“波若波若”、“钵罗若钵罗若”等等,意译为意译为“智慧智慧”、“智智”、“慧慧”、“明明”等。全等。全称为称为“般若婆罗蜜多般若婆罗蜜多”(Prajp

20、ramitPrajpramit)或般若波罗蜜,意译为或般若波罗蜜,意译为“智度智度”、“明度明度”、“无极无极”等,是成佛的特殊等,是成佛的特殊认识。这种认识视世界万物为因缘和认识。这种认识视世界万物为因缘和合所生,认为它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合所生,认为它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所以性空。所以性空。“般若般若”即即“空观空观”。n n从东汉末年支娄伽谶译出从东汉末年支娄伽谶译出般若道行品经般若道行品经开始,佛教般若类经典源源不断流入中开始,佛教般若类经典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历经魏、晋、南北朝数代,在玄学的国,历经魏、晋、南北朝数代,在玄学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学风,出现了许多不同影响下,形成一种学风,出

21、现了许多不同的般若经译本。姚秦时期的般若经译本。姚秦时期,鸠摩罗什在长安鸠摩罗什在长安译经译经,系统地译出印度佛学大师龙树、提婆系统地译出印度佛学大师龙树、提婆的中观学说。此前在阐发般若思想方面的中观学说。此前在阐发般若思想方面后来由于鸠摩罗什对般若宗旨的系统介绍,后来由于鸠摩罗什对般若宗旨的系统介绍,把般若学的宣传、讲论推到了一个高潮。把般若学的宣传、讲论推到了一个高潮。n n当时把关于当时把关于“般若般若”理论的研究称为理论的研究称为般若学,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般若学,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基础理论。当时的名僧与名士均以能基础理论。当时的名僧与名士均以能讲般若学来抬高他们的学术地位。

22、但讲般若学来抬高他们的学术地位。但他们所讲的般若学,一般都是魏晋玄他们所讲的般若学,一般都是魏晋玄学的补充或发挥,均未尽符印度中观学的补充或发挥,均未尽符印度中观学派宣扬空宗的原义。学派宣扬空宗的原义。以玄学解经以玄学解经n n三世纪以后三世纪以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看看上去是佛教征服中国上去是佛教征服中国,但在上层思但在上层思想中想中,其意义反而在于使老庄思想其意义反而在于使老庄思想中的某些精神突显出来中的某些精神突显出来,并使一直并使一直处在中国思想边缘的思想得到了精处在中国思想边缘的思想得到了精深的理论支持深的理论支持,佛教的传播佛教的传播,实际上实际上是接续了老庄玄学的

23、思路。是接续了老庄玄学的思路。比附的认识方式比附的认识方式以以”道道”来理解来理解(BodhiBodhi),),以以”无无”来代指来代指(SunyataSunyata),),以以”无无待待”来代替来代替(Nirvana)(Nirvana),用,用“本本无无”来代替(来代替(athataathata),用),用守一、坐忘来指代(守一、坐忘来指代(natmyanatmya)n n没有印度语言经验和知识背景的中国人很没有印度语言经验和知识背景的中国人很容易把容易把“空空”和和“无无”联系起来联系起来n n以道安为例,似乎比较多的用以道安为例,似乎比较多的用老子老子来来解佛教,解佛教,“明乎万物之未始

24、有。明乎万物之未始有。”大十大十二门经序二门经序。n n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忘之又忘,以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忘之又忘,以安般注序安般注序n n支遁支遁即色游玄论即色游玄论,色(现象世界)自,色(现象世界)自身本来没有什么本性,其实就是空,虽然身本来没有什么本性,其实就是空,虽然色和空不同,但归根结底色和空不同,但归根结底“色即为空色即为空”,知(意识)自身也不能自足地拥有知觉,知(意识)自身也不能自足地拥有知觉,所以所以”知知“与与”寂寂“也是一回事,人们不也是一回事,人们不必专门固执于心灵之空,也不必逃避宇宙必专门固执于心灵之空,也不必逃避宇宙之色,不必提心吊胆地提防知识的障碍,之色,不

25、必提心吊胆地提防知识的障碍,也不必苦苦地追求空寂的境界,所以,在也不必苦苦地追求空寂的境界,所以,在自然适意中,反而达成宇宙和人心的合一。自然适意中,反而达成宇宙和人心的合一。六家七宗六家七宗东汉末年,支娄迦谶识几首先将印度大乘佛东汉末年,支娄迦谶识几首先将印度大乘佛教的般若学说传译到中国。后来,又经支教的般若学说传译到中国。后来,又经支谦、朱士行、竺法护等高僧居士的努力,谦、朱士行、竺法护等高僧居士的努力,般若思想的基本内容已为中国佛教弟子所般若思想的基本内容已为中国佛教弟子所洞悉。般若思想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想洞悉。般若思想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土地上扎下根来,必须适应中国社在中国土

26、地上扎下根来,必须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并与当时的文化思潮相融合,才会的需要并与当时的文化思潮相融合,才能减少阻力,广为流播。在魏晋时期,玄能减少阻力,广为流播。在魏晋时期,玄学盛行,清流名士高唱学盛行,清流名士高唱“正始之音正始之音”,外,外来的般若学说很快与玄学思潮交汇在一起,来的般若学说很快与玄学思潮交汇在一起,依附玄学,传播般若思想。依附玄学,传播般若思想。般若学和玄风n n般若学因玄风而远扬,玄风依般若而转盛,般若学因玄风而远扬,玄风依般若而转盛,两股思潮相融而激荡,构成了魏晋时期思两股思潮相融而激荡,构成了魏晋时期思想界的主流。由于玄学有贵无、祟有、独想界的主流。由于玄学有贵无、祟有、

27、独化各派别的分歧,般若学受此影响,依附化各派别的分歧,般若学受此影响,依附不同的派别,因而产生了既不完全同于印不同的派别,因而产生了既不完全同于印度的大乘般若学说,又与玄学有异的中国度的大乘般若学说,又与玄学有异的中国式的般若思潮,即式的般若思潮,即“六家七宗六家七宗”等学派的等学派的分化。各派相互吸收和质难,从各个角度分化。各派相互吸收和质难,从各个角度去阐述般若去阐述般若“空观空观”,使般若思想进发出,使般若思想进发出绚丽;琅璨的火花。绚丽;琅璨的火花。六家七宗六家七宗 代表人代表人本无本无 本无本无 道安道安 本无异本无异 竺法琛竺法琛 竺竺法汰法汰 即色即色 支道林(郗超)支道林(郗超

28、)识含识含 于法开(于法威、何默)于法开(于法威、何默)幻化幻化 道道 壹壹心无心无 支憨度、竺法蕴、道恒(桓玄、刘支憨度、竺法蕴、道恒(桓玄、刘遗民)遗民)缘会缘会 n n两晋之际兴起的般若学思潮,虽以佛两晋之际兴起的般若学思潮,虽以佛教思辨方式出现,实质上它是魏晋玄教思辨方式出现,实质上它是魏晋玄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六家七宗的出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六家七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僧人对佛教理论的钻现,标志着中国僧人对佛教理论的钻研深入了一步,它不满足于传译外来研深入了一步,它不满足于传译外来佛教典籍的章句之学,而要求结合中佛教典籍的章句之学,而要求结合中国当时实际,有所创新国当时实际,有所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