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甘肃省甘肃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附带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下列关于醋酸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细胞的真核生物B.能将乙醇氧化成乙酸C.没有核糖体等细胞器D.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答案】B2、在一般培养温度下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都称固体培养基,不可用于()。A.菌种分离B.细菌鉴定C.细菌计数D.菌种的保藏【答案】C3、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答案】B4、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蓝细菌细胞内()。A.只含有 DNA,不含 RNAB.无线粒
2、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无叶绿体,无光合色素D.mRNA 尚未完全合成即可与核糖体结合【答案】D5、高一新学期开始,某生物教师为了掌握新生的生物学基础、学习兴趣等信息,以便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教学,于是对全班学生展开了一次测试。该测试属于()。A.配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A6、下列生物中,均为原核生物的一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和支原体B.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放线菌C.绿藻、衣藻和变形虫D.埃博拉病毒、乙肝病毒和蓝细菌【答案】A7、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呼吸酶和抗体,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 B 细胞中合成B.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C.与特定的分子结
3、合后发挥作用D.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答案】C8、不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的是()。A.水葫芦在滇池大量滋生B.捕捞产卵后的大马哈鱼C.在河中电鱼D.向河流排污【答案】B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营养B.初级精母细胞、神经细胞都能观察到染色体,且细胞核均具有全能性C.人体细胞内形成 CO2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植物根尖细胞中既能发生转录又能进行翻译的结构为线粒体【答案】D10、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包括()。多选A.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B.进行道德判断时
4、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D.已形成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答案】A11、同一草原上的羊与牛,狼与羊,人体中的蛔虫与人,双歧杆菌与人,这四种种间关系分别是()。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答案】A12、关于错觉,正确的说法包括()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B.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消除的D.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答案】A13、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B.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
5、透明澄清C.提取泡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答案】B14、下列有关 DNA 和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 ATPB.ATP 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 ATPD.ATP 中的“A”与 DNA 中的碱基“A”含义不同【答案】A15、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可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维持内环境中 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
6、外界环境变化,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组成成分及各物质的理化性质保持恒定不变D.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B16、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C.基因重组D.细胞的全能性【答案】D17、患者,女性,26 岁。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A.免疫学检测B.过敏试验C.X 线片检查关节D.红斑皮肤真菌检查E.B 超检查【答案】A18、2 月 2 日是世界湿地日。我国目前有 22 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海阳市小孩儿口湿地公园是其中之一。以下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
7、境条件下形成的B.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D.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答案】C19、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细菌B.酵母菌C.衣藻D.草履虫【答案】A20、免疫调节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免疫失调的是()。A.抗体与细菌毒素特导性结合B.移植的器官被细胞免疫排斥C.效应 T 细胞清除体内癌变细胞D.过敏原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D21、在显微镜下发现一个处于分裂后期的动物次级卵母细胞中有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 14 对,则该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体细胞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1、14、28B.14、14、7
8、C.2、14、7D.2、28、14【答案】D22、用含 32P 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及化合物中可能具有放射性的是()。A.B.C.D.【答案】C23、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乙烯【答案】A24、2010 年 5 月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产量基因 OsSP114,将其植入我国南方水稻后,其产量增加了 10%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技术所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该技术用到了三种工具酶:限制酶、DNA 连接酶和载体C.用 DNA 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其产物必定是载体与 OsSP114 基因形成的重组 DNA
9、 分子D.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答案】A25、最新研究表明,玉米茎叶夹角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如玉米茎叶夹角由 A(a)、B(b)、C(c)三对基因控制,且基因型为 aabbcc 植株的茎叶夹角度数为 x,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茎叶夹角度数减小 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择茎叶夹角最大为 x-3y 的植物自交,有可能培养出最适于密植的植株B.如玉米的夹角为 x-3y,则植株的基因型有 7 种C.基因型为 AaBbCc 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夹角有 7 种表现型D.如 AA 与 aa 杂交得到 F1,F1 自交,F2 有 3 种表现型,说明 A 与
10、a 问有明显显隐性关系【答案】D26、将-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导入水稻,可以使米粒中含有-胡萝卜素,这种大米被称为“金色大米”。“金色大米”形成的全过程中不需要的酶是()A.限制性内切酶B.DNA 连接酶C.RNA 聚合酶D.逆转录酶【答案】D27、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发生一些变化B.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马和驴能杂交并可产生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答案】C28、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界定,下列属于情感目标水平要求的是()。A.了解B.应用
11、C.模仿D.反应【答案】D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B.必修包括“1.分子与细胞”“2.遗传与进化”和“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C.必修选择的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必须按顺序讲授D.选修是为了满足学生需要【答案】C30、C4 途径中,CO2 的受体是()。A.草酰乙酸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天冬氨酸D.二磷酸核酮糖【答案】B31、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B.C.D.【答案】D32、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A.B.C.D.【答案】D33、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需有氧条件B.均需
12、高温高压灭菌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D.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生物【答案】C34、下列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B.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产热量D.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矿泉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答案】B35、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造成这两种细胞上述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A.tRNA 种类不同B.mRNA 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种氨基酸密码子不同【答案】B36、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能够与所用试剂
13、对应的是()。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0.5gm1 的蔗糖溶液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苏丹染液【答案】B37、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 DNA 和基因的行为【答案】C38、一位教师在讲“细菌”一节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解放后我国在防病治病、消毒灭菌等方面取
14、得的成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根据()的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A.生物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B.理论联系实际C.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答案】D39、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 10 条染色体、10 个 DNA 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将形成配子D.正在发生 DNA 复制【答案】C40、PNH 的确诊试验是A.异丙醇沉淀试验B.酸化血清溶血试验C.酸化甘油溶血试验D.蔗糖溶血试验E.抗人球蛋白试验【答案】B41、根据安斯沃斯的说法,婴儿的依恋包括()。多选A.安
15、全型依恋B.道德型依恋C.回避型依恋D.反抗型依恋【答案】A4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腺细胞比乳腺癌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B.细胞核移植主要在同种动物、同种组织的细胞之间进行C.采用胚胎分割技术产生同卵多胚的数量是有限的D.培养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含维生素、激素等多种能源物质【答案】C4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营养B.初级精母细胞、神经细胞都能观察到染色体,且细胞核均具有全能性C.人体细胞内形成 CO2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植物根尖细胞中既能发生转录又能
16、进行翻译的结构为线粒体【答案】D44、下列生物学实验及操作,不合理的是()。A.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加入二氧化硅防止色素被破坏B.在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时,除果胶酶量以外的其他变量适宜且相同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摇匀酵母菌培养液后取样并显微计数D.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观察材料【答案】A45、在玻璃片标本上写上 96,通过显微镜观察看到的是()。A.69B.69C.96D.96【答案】C46、在学习有关酶的知识时,教师课前让学生使用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蛋白酶、脂肪酶)分别洗衣服,然后对比洗衣效果,这体现的课程理念是()。A.提高生物
17、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答案】D47、下列关于神经元中突触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的膨大部分B.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器C.突触小体能与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D.一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触小体【答案】B48、下列对金丝猴的分类正确的是()。A.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仰鼻猴属金丝猴B.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长尾猴属金丝猴C.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真善目仰鼻猴属金丝猴D.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真善目长尾猴属金丝猴【答案】A49、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癌变等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的B.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
18、质发生改变C.某些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D.无论何种形式的细胞分裂,所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答案】C50、下列关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浓度与人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脏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B.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C.高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肝脏分泌葡萄糖D.在肠系统中大量的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入血浆时,胰脏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答案】D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材料)材料:某教师关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课的教学思路片段如下:为了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问
19、题,需从烧伤病人的皮肤上取下细胞置于培养液中培养,推测培养瓶中应该加入哪些培养物质才能让细胞活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身体里的活细胞要存活是否也需要这些物质引出课题: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师弓导学生查阅食物营养成分表,对比分析不同食物中共有的营养物质,据此推测细胞生活需要的营养物质。教师提供皮肤细胞培养液的配方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际培养细胞时,添加的物质和前面推测的物质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回顾摄入的食物归根结底来自组成这些生物体的细胞,使其体会细胞从外界吸收的物质具有构建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教师提供细胞各种结构成分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应注意的事项。(10 分)(2)结
20、合材料:举例分析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计划培养学生的哪些思维能力。(10 分)【答案】二、春季浮游藻类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以硅藻为主的群落,而后转为以绿藻为主的群落,继而转为以蓝藻为优势种的群落。问: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分析,.上述藻类属于_它们的种间关系主要表现为_。(6 分)进入春季后,湖泊中各种藻类种群环境容纳量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理由是_(6 分)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春季升温过程提前,而光照尚未增强,研究表明,蓝藻更适应这种高温低光照的新环境,由此推测,气候变暖对湖泊中蓝藻成为优势种的时间将_(填*提前或“推迟”或“不变。(3分)【答案】三、材料:在进行“爱护植被,绿
21、化祖国”内容的教学时,某位教师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A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及特点。B使学生知道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C让学生尝试设计校园绿化方案。D通过了解我国植被严重破坏的状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E通过了解我国植被严重破坏的现状及危害,让同学们认识到保护植被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长期性。F通过展示校园绿化设计方案,树立全体学生的爱绿、护绿意识,并从身边做起自觉参加绿化祖国的各种活动。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目标的表述进行评价和修改。(10 分)(2)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10 分)【答案】(1)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2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将题目中给出的教学目标分类,并注意行为动词的使用参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答案符合此要求即可)(2)初中生物学课程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中都有一定的发展,具体的体现如下: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四、(材料)材料:某校教师组织学生在各自生活
23、小区的花园中捕捉蚯蚓,然后带到学校开展“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不同教师设计的实验观察不同,下面是其中的两种:“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方案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的变化。比较蚯蚓在两种情况下运动的方式和运动速度的异同点。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其体表保持湿润。“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方案 2将滤纸浸润(水越少越好),紧贴在一个装有 2 毫升水的大试管内壁一侧。将一条 6-10 厘米的蚯蚓,放入大试管底部的水中。将大试管向没有贴滤纸的一侧倾斜料 45,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将大试管向贴有滤纸的一侧
24、倾斜 45,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比较蚯蚓在两种情况下运动方式和运动速度的异同点问题:(1)结合材料分类列出教师在实验中所使用的课程资源,并说明分类的依据。(6 分)(2)如果要达到实验目的,至少还需要补充哪些实验器材。(4 分)【答案】五、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2 分)(2)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 eDNA 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若要检测干扰素基因在家蚕中是否表达,可分别采用_、_的方法逐步鉴
25、定。(6 分)(3)通过 PCR 技术可大量获取目的基因,该 PCR 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包含:扩增缓冲液(含 Mg2+)、水、4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 DNA、_和_。(4 分)(4)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3 分)【答案】(1)胰蛋白(2)分子杂交;抗原一抗体结合(3)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taq酶);DNA 引物(4)增大表面积解析:(1)动物细胞培养时,因动物组织细胞聚合在一起,需要用胰蛋白酶进行处理,水解组织中的蛋白质,以便获得单个细胞。(2)基因表达包括
26、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可采用分子杂交技术,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法。(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扩增特定的 DNA 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 DNA 复制。PCR 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 DNA 大幅增加。采用 PCR 扩增目的基因时,其体系主要包括:扩增缓冲液(含 Mg2+)、水、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模板 DNA、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taq 酶)和 DNA 引物。(4)细胞增殖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互相挨在一起的时候,糖蛋白识别了这种信息,就会使细胞停止继续繁殖这种现象就叫作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
27、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增大表面积,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六、(材料)材料:某教师关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课的教学思路片段如下:为了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问题,需从烧伤病人的皮肤上取下细胞置于培养液中培养,推测培养瓶中应该加入哪些培养物质才能让细胞活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身体里的活细胞要存活是否也需要这些物质引出课题: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师弓导学生查阅食物营养成分表,对比分析不同食物中共有的营养物质,据此推测细胞生活需要的营养物质。教师提供皮肤细胞培养液的配方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际培养细胞时,添加的物质和前面推测的物质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回顾摄入的食物归根结底
28、来自组成这些生物体的细胞,使其体会细胞从外界吸收的物质具有构建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教师提供细胞各种结构成分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应注意的事项。(10 分)(2)结合材料:举例分析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计划培养学生的哪些思维能力。(10 分)【答案】七、材料某教师在“探究空气(氧气)对小鱼呼吸频率的影响”的实验教学中,设计的实验过程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实验准备:学生四人一组,做好组员分工和数据记录,每组一只水杯、一条小活鱼、一块玻璃板。实验步骤:1把小活鱼放进盛水的杯内数一数自然状态下小鱼 1min 鳃盖或口的开合次数。2用玻璃板把水杯盖严,不让外界空气进入杯内,盖的时间长短视
29、杯的大小和杯内水的多少而定。原则是杯子大些或杯内空气多些的应多盖一段时间。盖上盖的目的是让小鱼把杯内的空气(氧气)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3过一段时间再数小鱼 1min 鳃盖或口的开合次数。实验结果:盖上盖以后,绝大多数鱼1min 鳃盖或口的开合次数都增加。结论:水中空气(氧气)含量对小鱼呼吸频率是有影响的,一般情况下,水中含氧量高鱼呼吸慢:含氧量低则鱼呼吸快。问题:(1)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原则分析该探究实验方案存在哪些问题(10 分)(2)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10 分)【答案】(1)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原则来进行分析,该实验探究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遵循控制变量的单一性原则和设置对照组实验。
30、(2)针对本探究实验做如下改进:实验观察前选大小相等的两个容器,分别贴上“加玻璃板”和“不加玻璃板”的标签,向“不加玻璃板”的容器中注入清水,向“加玻璃板”的容器中注入等量的清水,并盖上玻璃板。试验时,选择两条活力相近的鱼,分别放人上述两个容器中,两个容器置于同样的条件下,避免因其他因素干扰而造成的实验结果误差。分别仔细观察各容器中鱼的各种行为表现并做好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鱼在“不加玻璃板”的容器中呼吸和活动比较正常;在“加玻璃板”的容器中,呼吸频率很快,并最终死亡。进而说明空气(氧气)对小鱼的呼吸频率是有影响的。八、“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的课程标准要求为:“概述蛋白质的
31、结构与功能”。主要内容包括:氨基酸结构和种类;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蛋白质分子多样性;蛋白质功能。(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设计一个合作学习的学习活动。【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的种类;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过程与方法:尝试建立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球棍模型(模仿水平);使用球棍模型演示脱水缩合、肽链形成具有空问结构的蛋白质的过程(独立操作水平);能够利用多媒体搜集相关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
32、成科学的世界观;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初步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活动目标: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氨基酸的结构,故设计球棍模型模拟氨基酸结构的合作探究活动。特别是要形成对氨基酸空间结构的认识,为下一步理解肽链的空间结构做铺垫。活动用具:桔红色球氢原子,黑色球碳原子,绿色球氧原子,蓝色球氮原子,小铁棍化学键弹簧棍碳氧双键。九、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中,“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的内容如下: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19 世纪末,欧文顿(EOverton)曾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
33、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膜表面积的 2 倍。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思考与讨论: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3磷脂是
34、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都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都是疏水的。请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为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而科学家如何从这一现象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要求:(1)确定该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0 分)。(2)设计上述内容的教学过程(20 分)。【答案】(1)教学重点: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教学难点:通过对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探索历程,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以及体验科学探索的严谨性。(2)教学过程:复习导人引入兴趣:师:大家上节课做实验都非常认真,实验结果也很不错。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做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
35、。想一下,为什么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生:因为生物膜具有半透性、弹性师: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生物膜为什么具有以上的特性,细胞膜对物质的选择性吸收是否与其特定的结构相关细胞膜结构是怎样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生物膜中有一些分子物质能控制物质进出。(进入探索生物膜结构历史博物馆,讲授新课)师:大家讨论非常热烈,那么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参观生物膜的结构历史博物馆来验证刚刚所回答的问题结果是否符合现实。(随着历史的步伐走,教师带学生走进了博物馆 1 号。)【博物馆展区 1 号欧文顿实验】展板 1 内容:1895 年,欧文顿选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可溶于脂质的
36、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问题 1:根据欧文顿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一十、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中,“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的内容如下: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19 世纪末,欧文顿(EOverton)曾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
37、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膜表面积的 2 倍。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思考与讨论: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3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都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都是疏水的。请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为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而科学家如何从这一现象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要求:(1)确定该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
38、点(10 分)。(2)设计上述内容的教学过程(20 分)。【答案】(1)教学重点: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教学难点:通过对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探索历程,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以及体验科学探索的严谨性。(2)教学过程:复习导人引入兴趣:师:大家上节课做实验都非常认真,实验结果也很不错。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做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想一下,为什么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生:因为生物膜具有半透性、弹性师: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生物膜为什么具有以上的特性,细胞膜对物质的选择性吸收是否与其特定的结构相关细胞膜结构是怎样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生物膜中有一些分子物质能控制物质进出。(进入探索生物膜结构历史博物馆,讲授新课)师:大家讨论非常热烈,那么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参观生物膜的结构历史博物馆来验证刚刚所回答的问题结果是否符合现实。(随着历史的步伐走,教师带学生走进了博物馆 1 号。)【博物馆展区 1 号欧文顿实验】展板 1 内容:1895 年,欧文顿选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可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问题 1:根据欧文顿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