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7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7篇 全部的教化工作者,都有着共同的工作内容,那就是须要进行编写教案工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驾驭“喜不自胜”、“回味”、“严峻”、“收敛”、“奄奄一息”、“瞻仰”、“闪耀”的本意,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题意及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学会按事情发展的依次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段意。 (四)学习课文第1段,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
2、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二)学会按事情发展依次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前边我们学习了长征一诗,了解了红军在闻名遐迩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经验了千难万险。今日,我们学习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这是一篇有关长征故事的课文。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不遗余力地照看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状况。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你们都理解了吗? 1、什么叫“青稞”(k)? (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在西藏、青海等地。) 2、“作料”的“作”读第几声?什么叫“作料”?(“作”是多音字
3、,作料的“作”读其次声。“作料”就是烧菜时用的油、盐、酱、醋等调味品。) 3、“回味”是什么意思?(“回味”是指在回忆中体会曾经经验过的美妙事物。课文中老班长这样说,是为了消退“我”的怀疑,使病员安心地喝鱼汤。) 4、“弥(m)漫”两字怎么讲?“夜色充满”是什么意思?(“充满”是充溢的意思,“夜色充满”就是到处充溢夜的景色。) 5、什么叫“严峻”?(“严峻”就是严厉、严格的意思。) 6、“敛”(lin)字要留意读音和字形。“敛”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是什么意思?(“敛”是收拢的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指老班长的笑容收起来了,消逝了。) 7、“掣”(ch)字怎么讲?(“掣”是拽、拉的意思。)
4、 8、什么叫“奄奄一息”?(“奄奄一息”是呼吸微弱,快断气了的意思。) 9、“瞻”字在字典上怎么讲?什么叫“瞻仰”?(“瞻”是往上看或向前看,怀着敬意仰起头来看。) (三)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课题叫“金色的鱼钩”? (四)默读课文。思索:课文根据什么依次来分段? 1、给课文分段。 2、试说出各段段意。 (课文按故事发展依次共分为四段:第1段:(从开头到“大伙都叫他老班长”),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状况,介绍了老班长的外貌和“老班长”这个称呼的由来。第2段:(从“三个病号走不快”到“沉重极了”),讲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
5、点儿鱼。第3段:(从“挨了一天又一天”到“很久很久”),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第4段:(最终一个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当心地保存起来。) (五)指四名学生读课文。 (六)学习课文第1段。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 2、老班长担负着什么任务?(爱护三个小病员过草地。) 3、把刻画老班长外貌的句子画出来。读后说一说从老班长的外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 4、齐读课文第1段。 小结段意:写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接受了爱护三个小病员的任务。 (七)作业。 1
6、、读课文。 2、抄写常用词语。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2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内容较长,教学中不能四平八稳,这样内容显得零乱,使学生抓不住课文的重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肯定的障碍。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实行抓重点字、找重点句的方法指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到对全文的理解,同时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既有特性的张扬又有多元化的比较和理解。 、以设疑的方法一步步的让学生随着这条线索贯穿于全文,以老班长的角度展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沿着这条线逐步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教学目标】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实力。
7、、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改变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通过自读课文,深化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实力。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课文,深化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涵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质凝导入 出示: 他快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花白了。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说一说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师:你知道这句描写的是谁吗? 师: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一
8、般的红军战士,他也是一位英雄,他曾经挽救了位年轻战士的生命。今日就让我们去相识一下这位老班长。 板书课题: 金色的鱼钩。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你们有没有发觉这篇课文很长,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学过的速读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留意不能只图快,还要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并结合你们提出的问题边读课文边思索。 、学生汇报沟通体会。 三、步步设疑,引入主题 、师:是呀,老班长二话没说欣然接受了照看伤员并带着他
9、们走出草地的任务,可眼前就遇到了难题,大家思索一下,他们遇到的是什么难题,又如何解决的? 学生沟通。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句“他就到处去找野草”并理解“到处”。 出示: 眼前的难题让老班长整夜整夜.。 学生补充完后说说对“合不拢眼”的理解。 、师:如何解决个伤员的温饱问题成了老班长的心病,最终有一天老班长想到了解决的方法,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其次部分找出老班长想到了什么方法。 、学生沟通: 板书: 做鱼钩、钓鱼。 师:“老班长想到的方法使我们每天总能喝上热腾腾的鱼汤,然而细心的我却发觉了其中的一个隐私。”谁能说一说是什么隐私? 学生沟通,引出“回味”一词,让学生读一读句子,说一说“回味”的意思。
10、师:当我看到老班长皱紧眉头把鱼骨头和草根咽下去时,我的心情如何。 出示: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似乎有万根钢针扎着喉咙,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你能通过朗读把“我”的心情和感觉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 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假如你们是这位老班长你们会这样做吗?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师:我发觉老班长的隐私后是怎么做的? 虽然老班长一再嘱托,可发觉了隐私的我,还能欣然喝下老班长千辛万苦弄来的鱼汤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其次部分,找出有关语句并在小组内与同学沟通。 集体沟通,引出对“千斤重”的理解,并
11、找出对我心情描写的语句。 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心情吗?(指导学生朗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身体能受得了吗?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找出有关语句来谈一谈发生了什么事。 老班长昏倒了,我们每天喝着老班长弄的鱼汤,而老班长面对着我们为他做的鱼汤却一口也没喝,谁能说一说为什么? 学生沟通: 师:你觉得老班长有没有完成任务呢?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师:是呀,这么好的一位老班长走了,恒久地离我们而去了,但他那美妙的品质却恒久留在我们的心中。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前面提出的问题,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着怎样的关系? 、总结:
12、 金色的鱼钩代表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宏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我们的心里恒久放射着金色的光线。在红军长征途中有多少像老班长这样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妙的今日,让我们共同缅怀他们吧。 【板书】 照看 老班长 救 做鱼钩 三个病员 钓鱼 怀念 【反思】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要有肯定的速度,所以这个单元中的课文都较长,前几篇课文我让学生用分部分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旨意,可效果不是很好,由此,这篇文章我就尝试着用步步设疑的方法进行教学,虽然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毛病,但总体来说还算可以。下面是我针对这篇课文设计的几点想法: 一、在设计问题时,老师要起到“引”的作用
13、 有些老师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不能问的太多,老师问得太多就会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发展的空间,但我觉得这不是肯定的。如金色的鱼钩这样长的一篇文章,只要我们老师理好一条线,层层设疑给学生引好路,这样学生就能把握住文章的主脉络深刻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二、问题的设计要紧扣主题,才能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 在问题设计时不能背离主题,全部的问题都应为主题服务。假如背离文章的问题只能让学生走弯路,越走越远而不能正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为理解课文内容造成了肯定的障碍,因此我们应在问题的设计上把好关,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说这堂课已基本按我的设想完成了,可在上这堂课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
14、并不很完备。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小事,以小见大。 2.运用以细微环节出精彩写作方法练习感动片段。 教学打算:思维导图四人一份。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四部分、提前查找红军过草地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了解中心和材料。 1、引出四部分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围绕一个小小金色的鱼钩,讲了四部分 生:接受任务-护送病号-壮烈牺牲恒久怀念 师:这四部分又讲了哪些详细的小事呢?如接受任务中主要讲了掉队,护送病号中有第一次喝鱼汤,其余的请同学们尝试着找一找,然后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课文。 2、详细小事(板书小
15、事) 仔细阅读导学单,完成思维导图。(反馈出示学生的导图,边说边修改) 课文围绕金色的鱼钩写了四部分,分别详细写了那些事情呢?独立思索后四人小组共同完成 思维导图: 接受任务-护送病号-壮烈牺牲-恒久怀念 事务:(跟队)(断粮)(第一次吃鱼)(隐私)(吩咐)(昏迷)(遗言)(珍藏) 哪个小组情愿来展示? 辨析事务:(组长上来演示,说完后提问:哪个组和我们不一样,可以谈一谈。) 二、小事见大 1、还有哪些感动人的事 猜想并说理由,初悟小事见大 师:作者穿越草地经验了四十多天,写了8件感人的小事,可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两年多时间里还会发生有哪些感动人的故事呢,谁能用2-3句话说一说。 生:陷进沼
16、泽大家相助、遇到雪天把仅有的外套送给他人。敌机来了用身体为他人挡子弹 2为何选小事(典型性、小人物、亲身经验) 3.师:是呀,这么多感人的故事,众多令人肃然起敬的革命先烈,为何作者单单选择一个小小的鱼钩,选择细小的平凡事来写呢? 生:这些小事能反映出老班长那种舍己为人,一心为他人着想,忠于革命的品质 师:小事不小,反映出人物高尚的品质。 师:除了反映这样一位无名的英雄老班长,还能反映长征中那些人?(生说)板书(小人物) 生:能看出红军长征时生活的艰难。 生:能记录下老班长为我们费尽心思钓鱼的过程。 师:是的,这些小事围绕一个小小的,长满红锈鱼钩来写,透过这个小物件,我们仿佛看到了: 师:小鱼钩
17、折射出了许很多多无名英雄,折射出了众多高大的品质,这就叫小物件见大 师:一件件小事是两年多长征生活的缩影,一件件小事放映了众多具有高尚品质的无名英雄。这些小事就具有典型性。板书:典型性, 师:这些小事与作者又有何关系? 生:这些小事写的是作者和老班长自己经验的事?板书:(亲身经验) 4.小结:小事见大 师:正是这些小事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经验,具有典型性,材料虽“小”但意义却“大”,才让我们感动。在文章中往往通过叙写生活中的一件小小的、极其平常的事情、从中来阐述一个大的主题,刻画一个人物大的形象,这样的写法叫以小事见大(幻灯)板书:见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亲身经验的小事令我们感动,如沙滩里的珍
18、宝,熠熠发光,但须要一双擅长发觉的慧眼,一颗敏锐的心去感悟。 5.辨析小事 师:让我们一起来辨一辨哪些小事见大。 推断:下面哪些是小事见大呢?(幻灯) 1.今年四月,渝中区大坪支路时代新都小区,一部运行着的电梯突发故障,11人被困在电梯。消防官兵历经4个小时救出了全部被困人员。() 2.一位小狗在细雨中等待自己的主子回家。() 3.汶川地震中,林浩冒着生命危急背出了班里的两名同学。() 4.下雨了,邻居家的小弟弟用伞为七星瓢虫遮雨。() 5.商店的的老板雨中追我,给我找钱。() 6.运动会上一名同学摔倒后半秒中爬起来接着跑完全程。() 7.缆车坠落,父母用双手托起了两岁的孩子,自己却离开了人世
19、。 生推断 三、细微环节出彩 1.片段令你感动吗 师:小事虽小,意义却大,同样是小事,我们来看这件小事的描写是否让你感动? 2.早上,我陪着隔壁的两位“邻居”叔叔和他的小狗向公交车站走去,始终到了公交车站。下午放学,小狗又蹲在公交车站台,等待主子回家。 3.为何不够令人感动 师:为何不够感动人? 生:不详细,没有细微环节板书细微环节 生:大多数是叙述语言。 4.找出书中感动片段读一读 抽生读、站起来读、小组读、 5.辨析细微环节出精彩 (1)对比阅读辨析咽鱼(板书:画面、真实、细微环节出彩) 师:一件件小事让我们感动,一个个细微环节让我们热泪盈眶。我们一起走进其中一个细微环节,对比阅读,去找一
20、找作者把感动细微环节写生动的方法。 出示:对比阅读, (2)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似乎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3)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正在皱紧眉头吃我们剩下的鱼骨头。我好难受。 生:四个角度:细微环节手法、修辞、画面、用词精确性 (4)小结细微环节出彩 师:有了这些详细的细微环节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动人事例就有了的画面感、真实感,这就叫细微环节出精彩。 把特定的事务,人物的动作、行为、神态等用特写镜头进行“放大”,细致入微的描绘,给人以、
21、画面感、真实感。(幻灯)(读) (5)带着感动读一读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带着对老班长的崇敬读一读。 6.小结:以小见大 师:小结:是的,小事不小,有容乃大。一个金色的鱼钩,折射一位英雄的老班长高大的形象。一位平凡的老班长,却是长征途中许很多多英雄的缩影,这就是本文最大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 五、评议修改。 1.学以致用 师: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以致用,请看导学单。 (1)请用细微环节出精彩的方法独立修改片段小狗等主子。早上,我陪着隔壁的两位“邻居”叔叔和他的小狗向公交车站走去 (2)我的习作你点赞:四人小组独立完成后相互沟通,围绕细微环节出精彩修改一个提出优点和建议,最终举荐一篇在全班赏
22、析。 2、学生独立完成 3、沟通举荐 4、展评 (1)师:哪个组情愿和大家共享自己的精彩,并围绕点赞说说你们举荐这篇文章的理由。 生读 生举荐理由 (2)评价:师:其他同学还情愿为他们点赞吗? 5、小结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用眼去聚焦凡人小事,专心去微小处视察和感悟,以小见大,就让你拥有了一双发觉真情、感悟真情的慧眼。 板书: 以小见大 以小事见大小物件见大小人物见大 (典型性) 细微环节出彩(真实感、画面感、镜头感)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4 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驾驭字词。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状况,指导学生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
23、品质。 教学重、难点: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语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 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 金色的鱼钩) 二.检查预习 1.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3.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三.分段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快速默读课文,思索:全文可分几段? 说说段意。(第一段
24、:1-2自然段;其次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四. 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其次段,边读边留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老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探讨: (1)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特别负责? (2)当小梁发觉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改变?划出有关词句。(3)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改变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4)划出小梁神态改变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 (5)写老班长的一忧一
25、喜,为什么忧,什么喜?这说明白什么?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老班长始终不愿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绚丽的金色的光线? (3)课文最终一句有什么含义? 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4)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
26、?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探讨沟通,可以补充改正。最终,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四.巩固练习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5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学习第一,二段,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状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检
27、查预习 1。 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 2。 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3。 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 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三。分段。 1。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 快速默读课文,思索: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其次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 四。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 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
28、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默读其次段,边读边留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老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探讨: (1) 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特别负责? (2) 当小梁发觉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改变?划出有关词句。(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2) (3) 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改变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3 (4) 划出小梁神态改变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单击内容理解4) (5) 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白什么?(单击内容理解5) 其次课时 目的
29、要求: 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三段。 1。 默读课文第三段。 2。 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 老班长始终不愿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 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绚丽的金色的光线?(单击内容理解7) (3) 课文最终一句有什么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单击内容理解6) (4) 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单击内容理解
30、8)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探讨沟通,可以补充改正。最终,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四。巩固练习。 (单击巩固练习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组词,词语搭配,选字填空。学生口头练习。)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6 【教学过程】 一、题解,领会思想内容 、“金色”是什么意思? 、(轻声朗读)把和题目相关的句子写出来。 、说说本文记叙一件什么事? 、(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绚烂的金色的光线!”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金色的光线? 抓住关键,问得中肯,富有启发性。 生:因为老班长曾用这个鱼钩救
31、过三位小战士的生命,而自身却牺牲在河边。 生:鱼钩上有老班长的血与汗,看到它,仿佛看到了老班长的一颗闪闪发光的心。 生:“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看到它,仿佛又见到了老班长。 生:这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这精神永放光线。 二、绘形,激发思想感情 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揭示老班长的内心世界的? 生: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描写来揭示的。 (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班长外表的句子。) 既动脑又动手,紧扣课文,由表和里。 (出示小黑板。)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问得妙!一石投水 生:因为在长征途中,他经验过多数艰苦的战斗生活。 生:说明在长征路上老班
32、长为革命非常劳累。 生:“满脸的皱纹”足以证明他经验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生:“花白的两鬓”说明他一帆风顺的考验。 生:从老班长这些外貌,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金子般的内心世界。 生:对,看到了他忠于党、忠于革命、关切战士、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答得好!一问数答,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突出老班长的形象。 师:老班长这种高尚的品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 抓住不放,步步深化。 生:从他的行动表示出来。他是“一棵一棵地摸着”找野菜来和着青稞面当饭吃的。 生:他挖草根,想尽方法做鱼钩钓鱼。 生:他翻了许多草皮,才能找到鱼饵。 生:他那么苍老,还为三位小战士洗衣裳。 师:这一连串感人肺俯的行动,让我们体会到老
33、班长那坚毅的革命意志和对党的忠诚。(出示小黑板)“合不拢眼、喜不自胜、收敛笑容、露出笑意”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为什么这样描写? 生: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老班长的神情的。 生:“合不拢眼”这个词可以看出老班长整夜睡不着。 生:面对“饥饿威逼”,眼看三位伤员一每天瘦下去,老班长着急担心。 生:“喜不自胜”是写一个偶然机会,老班长发觉一条鱼跃出水面时的兴奋劲儿。 生:“收敛笑容”是当老班长不吃鱼汤的隐私被发觉后,伤员端着鱼汤,怎么也“送不到嘴”,老班长见后的神情。 生:这个词说明老班长很生气。 生:说明他既肃穆又耐性。 生:看到战士们吃完了鱼汤,老班长才“露出笑意”。 生:说明他把伤员的健康作为一件欢
34、乐事。 生:这些词语看出老班长为伤员的虚弱、饥困而担忧,为小战士能得到一点养分而兴奋。 生:说明老班长一心牵挂的是三个小战士。 生:老班长为自身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 生:说明他一心挂念的是党的托付,是革命事业。 三、入境、掀起情感波澜 师: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烘托老班长的内心。(同学们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再次动笔。“道”不离“文”,借“我”烘托出老班长的宏大。 师: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是什么味道?当你和小梁一样看到了老班长把鱼汤让给病员吃,自身却嚼草根和鱼骨,“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时,
35、你的心情怎么样? 问得细致。言辞恳切,引入情景,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 生:我会激烈得流下眼泪,哭起来。 生:我会非常苦痛。 生:我觉得老班长的境界非常高尚,自身太渺小了。 生:我会怨恨自身为什么让老班长这样吃苦,而自身却坐享其成! 师:一个搪瓷碗有千斤重吗?为什么总送不到嘴边?在这情景下,你将会怎么样? 生:这是夸张的写法,是说心情万分繁重、苦痛,我同样也非常苦痛的,真不知如何是好? 生:我肯定激励两位小同志,边养病边熬炼,设法减轻老班长的负担。 生:我肯定要求老班长和我们一起也吃一些。 四、剖析、接受品德熏陶 (细读老班长牺牲这一重点段,并设身处地想象当时的情景。) 细读品尝,不能忽视的一环
36、。 师:老班长昏迷不醒时,我们为什么着慌了? 生:老班长平常只顾着三个小战士,自身吃得少,劳累多,又缺养分。现在昏迷不醒了,说明他身体支持不住了。 生:可能老班长的精力消耗尽了。 生:因为老班长的生命非常危急。 师:快接近草地的边了,老班长最终精力耗尽,生命垂危,说明这段时间来,他是坚持着走过来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坚持呢? 生:他牢记党的托付,是党给他的力气。 生:他坚信肯定能走出草地,有坚毅的信念。 生:他坚决要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生:他有坚韧的意志、惊人的毅力。 师:当老班长奄奄一息时,小梁把鱼汤送到他的嘴边。可是老班长依旧一滴不沾,他说了什么?你对这一席话是怎样体会的? (读老班长的话
37、。) 老班长的话感人肺腑。读之更为动情,再次体现老班长形象的宏大。 生:这席话说明老班长在生命垂危关头,仍旧记忆犹新自身的责任。 生:老班长把党的话永记心头。 生:我体会到: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病员,把饿和死的苦痛留给自身。 生:我觉得老班长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他舍己为人的精神非常宏大,值得学习。 生:我要学习老班长赤胆忠心为革命的品质! 五、归纳,提高思想相识 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当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老班长精神不死,流芳百世。 、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说明白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老班长的光辉形象。略) 感情朗读,加深印象,倍受教化。 评介
38、学问上的幅射,相识上的扩展 广东汕头市金园区教化局教研室 杨传铭 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主旨。但如何紧扣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化,则是不少老师仍在摸索研讨的课题。魏俊尤老师积数十年的教学阅历,总结出一条如何“紧扣教材,渗透德育”的教学规律学问上的幅射,相识上的扩展。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条易学可行的富有启发性的好阅历。以魏老师的这个课堂教学片断来看,有两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选准文以载道的'联系点,引发开去,进行教与学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所包括的独有的教化内容。假如在教学过程中离开课文去随意说教,则不但起不到思想教化的主动作用,反之会因泛泛而谈冲淡或抵消思想教化的因素。魏
39、老师的这个课堂教学片断之所以值得学习,就在于他选准了课文中文以载道的联系点,在学问上进行幅射,收到最佳的课堂效益。如老师抓住“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绚烂的金色的光线”这个句子,提问“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何以会“闪耀着绚烂的金色的光线”?魏老师让同学从“鱼钩”这条线索去理清作者的思路,去相识老班长为革命所做出的贡献;从“生锈”“金色”等词语以和描写老班长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的有关句子去体会老班长为革命献身的高尚品质,使同学真正弄懂课文的内含,春雨润无声似地受到老班长这个光辉人物高尚品德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革命保守教化。学问幅射,充足发挥,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二、留意思想教化的层次性,
40、逐步深化,充足发挥教材的教化作用 一节好的语文课,要在同学学得生动活泼的同时,体现出老师对同学进行思想教化的层次性的合理布置。对同学进行思想教化要有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同学接受教化也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为何把这两个过程很好地贯穿在教学活动中,让同学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识水平也随之提高?魏老师引导同学从课题入手去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同学从描写老班长外表的语句去揭示内心世界,去学习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饥饿和死亡的苦痛留给自身的宏大精神;从启发同学理解“一个搪瓷碗有千斤重吗”的含义,让同学置身当时当地的环境中而掀起感情的波澜,从引导同学细读老班长牺牲的段落,进一步加深对老班长这一光辉形
41、象的相识;最终再次从鱼钩进行归纳,让同学接受英雄人物高尚情操的熏陶,并从接受教化上升到提高思想相识这个高度。由浅入深,步步深化,使同学的思想相识逐步得到升华。 魏老师的这个课堂教学片断体现了他的教学特色:“既在学问上辐射开去,出现网状结构,又在相识方面扩绽开来,达到自我相识、自我领悟、自我教化的目的。”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7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请四名同学读课文,订正读错的字。 2、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环境。先由一同学说,然后大家补充或订正。 3、说一说哪些地方你最受感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