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7篇.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7115555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3年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7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老师的教学活动总少不了一份教案的存在,那么教案的编写格式你有所了解吗?你知道什么样的教案编写才是好的教学教案吗?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篇1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文字嬉戏,老师先说一个词语,你细致听,然后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师:杨柳依依(板书在黑板上) 老师选取了其中几个词语写在了黑板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这些词都描写了一些动人的场景,我们假如平常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并留意恰当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去,肯定会使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二、导入: 1

2、、我们现在起先上课,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板书课题) 谁来读一读课题?这个“弦”字很简单读错,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留意读准字音。 2、“弦”指的是琴弦,“绝弦”就是扯断琴弦。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指生说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伯牙为什么绝弦呢? 三、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自己读一读文章,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读文) 同学们读的都很仔细,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 指名读3 (你读的很流利;这一句话不太好读,谁再来读一读;听老师读一读,你再来试试?) 指导读 “兮”是一个语气词,拖音 真好,读文言文,就应当这样渐渐读,渐渐品,读出其中的韵味 2、

3、听老师读,体会读文言文的感觉 3(出示停顿)请同学们看着屏幕上标注的停顿符号,自己练习读一读文章 生练读 谁来读一读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留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四、初步感知 同学们,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分别是谁?(板书人物)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段怎样动人的故事呢? 请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手头的资料理解每一个句子的意思,读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和同学老师沟通沟通生自学 五、细读品析,感悟知音 通过刚才的学习,信任大家对这个故事肯定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们一起沟通一下: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课文中有一句话介绍了伯牙和子期,找出来 指生说 他们一个-擅长弹琴,一个-擅长

4、倾听。 你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 快速阅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指生说这里“善哉”的“善”和“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善”意思一样吗?怎么不一样?指生说一个字有多种意思的现象在古文中很常见。这正是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假如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将如何赞美?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将如何赞美? 这是古代子期的赞美,现代的子期又会怎么赞美?我们这些90后的子期会怎么赞美? 我们

5、的语言是不断发展改变的,这是中华语言文字的另一特点 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这两句话。 3、同学们,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肯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指生说(皎皎明月、缓缓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 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缓缓的清风了吗?你怎么赞美?(“善哉,缓缓兮若清风!” ) 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当“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指生说 无论伯牙弹什么,子期都能理解,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挚友必得之而赞之

6、,如此理解自己心愿的挚友,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来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的知音情。 生读 5、其实,伯牙和子期的相识缘自一次山间偶遇:(出示资料) 此时伯牙的心情如何?(乐曲) 伯牙于是把这惊喜、欣喜、与激烈化作动人的乐曲在山间流淌, 假如你是伯牙,你最想对子期说些什么? 拿起笔来写在书上空白处 我们来沟通一下 这时的伯牙与子期,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他们或许还会谈论人生、谈志向,谈志向? 同学们,只有这样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只有这样知心的人我们才叫他知音! 此时的伯牙真恨

7、不得告知全天下的人,我最终怎么样? (找到知音了!) 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这段话 6、是啊,人生得一知己难矣,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从今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传闻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来年中秋再来会面。无奈世事难料,其次年伯牙如约来到了江边,等待他的却是子期冰冷的坟墓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学生读。子期已死,伯牙又要回到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这种无人能倾诉的苦痛,最终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那就是破琴绝弦- (读)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他全部的期望啊,让我们再来

8、读一读这句话,理解伯牙此时的心情-(读) 六、拓展总结: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出示诗歌) 我们一起来读,共同体会伯牙痛失知音的哀思之情生齐读后人依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 2、伯牙绝弦全文仅仅77个字,却让我们读出了伯牙子期的相识相知,读出了情深意长;只有77个字,却化作了一段情景交融、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是简约而不简洁。让我们伴着动人的旋律再读这个故事,把这凝练、精致的语言留在我们心中。 齐读课文 伯

9、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篇2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挚友间相互理解、相互观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打算: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依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挚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嬉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指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件出示:清风缓缓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指导学生归纳

10、总结出这些都是漂亮的自然景物。 师:平常假如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肯定有帮助。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留意力,易于教学的绽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挚友之间深厚的情意,它就是我们今日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将词语积累的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依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留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

11、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指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 若/ 泰山洋洋兮/ 若/ 江河伯牙谓/ 世/ 再无知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 三、读懂课文内容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子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常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 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

12、互为知音) 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在生与生的沟通中,老师作点拨、指导,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接着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指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指导学生绽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明) 说话练习:假如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悲观、孤独、忧虑、渴望) 后来,当你最终遇到了子期,你

13、的心情怎样的? (欢乐、激烈、充溢希望、欣慰) 5当我们深化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化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沟通。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沟通。 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知我们什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质疑: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 (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真棒啊!了不得!真厉害!)总结: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美。 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老师赞美“善哉”,理解“善哉”表赞美的意思。 理解知己的含义:学到此时,我们

14、能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含义了吗?(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悟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理解人物之间相互理解的深厚感情 四、品尝知音之情 1伯牙琴艺高操,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假如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美?指导读钟子期赞美的语句。 2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实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指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缓缓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 3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

15、,你感受到那缓缓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美?(“善哉,缓缓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望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美?(“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4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美?指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5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挚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己心愿的挚友,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6感情诵读24句。 7而伯牙在楚国是闻名的弹琴高手,他能通过乐曲

16、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当他一次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琴声中,弹奏出一首首奇妙的乐曲时,你想,他渴望得到什么?(可能是赞扬)四周的人会怎么赞扬呢?(琴艺超群、琴艺炉火纯青) 8这些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假如你是伯牙,你还渴望什么?(渴望有一个懂自己音乐的人)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愿的领悟,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或会对子期说些什么呢? 9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沟通着对音乐的理解。再读课文14句,感受知音团聚的融洽与快乐。 10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读。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

17、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 指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苦痛,无边的孤独孤独,最终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伯牙用绝弦的方式表达对子期的思念。) 11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12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人生知己。 五、深悟知音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

18、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难过难过复难过,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生再次感情朗读课文。 3人们依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观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苦痛无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假如遇到了知音,我们应当珍惜,或许一无

19、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 六、作业: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教学思索:本课设计时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为了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设计了拓展练习,再围绕“绝弦”,让我们感受到不仅仅是伯牙、子期心灵相通的情义,最终设计了高山流水的音乐观赏,让从教者与学生一起在奇妙的音乐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学时要多指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读、思、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理,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悠久绚丽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故事的爱好。 2、读准字音,读通课

20、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挚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相互理解的真挚友情。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讲伯牙绝弦的故事,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弦”的读音。学生试读“弦”。 3、解题质疑,理解“绝弦”,并提问学生通过什么知道的。渗透依据注释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4、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课题后有什么疑问,伯牙为什么绝弦? 二、

2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课件出示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 2、指名读课文,适当让学生评议。 3、范读课文。感知课文节奏。 4、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出节奏。 5、齐读课文。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三、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1、通过几遍读下来,我们已经知道课文中有两个人物。让学生找出来,指名说。板书:伯牙、钟子期。 2、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爱好呢?在课文找一找。指名读第一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善”的意思。板书“善鼓琴”、“善听”。 3、从课文中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自己读课文,把你读懂的沟通一下。 4、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其次、三句话。提问学生这里的 “善”表示什么呢?还可以

22、怎么说?用自己的话替换一下。并视频展示伯牙和钟子期相识部分。提问: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刚才的视频 吗?学生汇报。 5、是啊,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就能从琴声里听出来,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读一读,品一品。 6、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谁知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沟通,视频展示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内容,感悟何为知音,板书:知音。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学生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哀痛情感。 四、深化体会,品尝文情。 1、我们都知道伯牙是音乐家,在遇到钟子期以前他的得到的只是表面的赞美,肤浅的赞美。体会伯牙遇到钟子期时,心情怎样?学生自由说。 2、无奈知音已去,朗读课文最终一句话

23、,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 3、有记载,钟子期死后,伯牙在钟子期坟墓前写下了一首短歌,课件出示诗歌,学生读诗歌,进一步感受伯牙的哀思心情。 五、回味内容,升华中心。 1、善鼓的伯牙为什么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让学生说说缘由。2、学完了课文你能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吗? 3、学生沟通,指名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内容。 4、如此动人的故事,你们想不想背下来呢?自由朗读,试背课文。 5、这的确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依据这个故事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音乐。 6、让我们再次在音乐声中诵读全文。 六、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24、: 1了解祖国悠久绚丽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挚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挚友间相互理解、相互观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妙。 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题质疑,引入课文。 初读课题后,学生理解“绝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课题提出疑问。

25、 二、读准字音,初知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 2检查初读状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联系注释,读懂文意。 1指导学生联系注释尝试疏通文意,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在学生讲解并描述时,老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善”“志”等。 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韵律。 四、深化体会,品尝文情。 思索:伯牙为何绝弦? (一)感悟“知音相遇之喜” 1学生自学: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划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沟通,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与流水时,善听的子期能精确听懂伯牙的琴音所传达的心声。 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

26、得之”。 师生共读,表达知音相遇之喜。 (二)感悟“知音离世之悲” 借助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学生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困难情感。 对比朗读,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 五、回味诵读,升华文心。 1善鼓的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2学生探讨,老师点拨。 3师生诵读全文。 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3、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挚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

27、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挚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1、伯牙学琴故事导入 2、学生谈感受。 3、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层指导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和韵味 自由读评议读范读有节奏地读 2、回顾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挑疑,引出“知音”。 2、划出能体现钟子期视伯牙为知音的句子。 3、了解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

28、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擅长”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美之义。指导读好赞美的句子,深化理解。 4、拓展运用:引导学生想象他的琴声还可以表现出哪些场景,怎么赞美? 5、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感悟“知音”。 6、引导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有许多人赞美伯牙,那些人会怎样赞美伯牙?钟子期又是怎样赞美的呢?通过对比,深化“知音”。 7、指导朗读。 8、学习知音之死部分,出示句子感悟知音难觅,珍惜知音。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四、拓展延长,升华情感 1、引入短歌,配乐朗读。

29、2、朗读课文,再次感受知音相聚的“喜”和知音死的“悲” 3、伴随高山流水,感情读文。 4、背诵课文。 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2、实力目标 培育和作实力 3、情感目标 观赏艺术形式的美,培育酷爱艺术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知音难求。 2、观赏艺术形式的美,培育酷爱艺术的情操。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要求学生不要发出声音,静静地看老师在黑板上所写出的题目(板书课题)知音故事我们曾经耳闻过。今日我们学习它的经典原文。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留意字词,又不懂得地方可通过或

30、问老师解决。 2、指名朗读课文,老师对其中学生读错的字词进行订正。 3、老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朗读本文时所应有的感情 4、指明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 三、分析课文 1、疏通文意,理解字词。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定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巡游,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似乎我的心愿啊。我从哪里让我的

31、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绝:断绝。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高。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洋洋:广阔。 2、理解题目的意思。 3、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4、伯牙仅仅是不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其次课时 一、回顾前文,复习学问 二、深化课文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善字在文中出现过几次?分别是什么意思?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体会? 3、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俞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还会有什么样的景色?(鸟语花香。漫天白雪。秋风落叶) 三、启发学生 1、假如你是钟

32、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时你会怎样?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时,你又会怎样? 2、俞伯牙为什么独独把钟子期视为自己的知音? 3、俞伯牙和钟子期仅仅是在音乐上是知音吗?此时的他们已经成为生活上的知音了,是对人生看法持相同看法的人。这种知音是可遇不行求的。 4、学生齐读课文的最终一句。想一想为什么俞伯牙会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伯牙在断绝琴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伯牙在断了琴弦,留下无穷无尽的孤独。孤独。) 四、作业 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并写下来。 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悠久绚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同学学习文言文的爱好。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3、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身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挚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同学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挚友间相互理解、相互观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妙。 2通过朗读,读出自身的理解,读出自身的感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题质疑,引入课文。 初读课题后,同学理解“绝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课题提出疑问。 二、读准字音,初知课文。 1同学自由练读。 2检查初读状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联系注释,读懂文意。 1指导

34、同学联系注释尝试疏通文意,并练习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2在同学讲解并描述时,老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善”“志”等。 3同学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韵律。 四、深化体会,品尝文情。 考虑:伯牙为何绝弦? (一)感悟“知音相遇之喜” 1同学自学: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划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2同学沟通,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同学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与流水时,善听的子期能精确听懂伯牙的琴音所传达的心声。 同学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师生共读,表达知音相遇之喜。 (二)感悟“知音离世之悲” 借助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局部内容,

35、引导同学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同学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困难情感。 对比朗读,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 五、回味诵读,升华文心。 1善鼓的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2同学探讨,老师点拨。 3师生诵读全文。 个人简历 崔雪梅,全国“自辅试验”先进个人,省特级老师后备人选,省骨干老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老师,金牛教化专家。她曾在全国、省、市教学 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参加编写人教版四川民族地区语文教材与北师大版老师教学用书, 30余篇优秀论文、文学作品获奖或发表,独著、参编10余本教学书籍。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5页 共25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