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代诗词中的美丽的月亮境界5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111278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古代诗词中的美丽的月亮境界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古代诗词中的美丽的月亮境界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古代诗词中的美丽的月亮境界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代诗词中的美丽的月亮境界5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古代诗词中的美丽的月亮境界5篇 月亮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弯得像月亮船,有时圆得像高挂在天上的玉盘,有时椭圆得像睡着的鸡蛋。白色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古代诗词中的漂亮的月亮境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诗词中的漂亮的月亮境界1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宋 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照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作品赏析 【注释】: 此词作于淳熙四年(1177)中秋,这年五月作者因病辞去四川

2、制置一职,乘舟东去。八月十四日至鄂州(今湖北武昌),十五日晚参与赴知州刘邦翰设于黄鹤山南楼的赏月宴会。吴船录云 :“天无纤云,月龟甚奇,江面如练,空水吞吐,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况复修南楼故事,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作乐府诗一篇,俾鄂人传之。” 词云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其实他是“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在吴船录中他确是“细数”过中秋的十处地点。想起以往十处中秋情景,就为今夕供应了一个对比的对象。今夕如何?“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 。”“ 新梦”,未曾料到 ,下以“ 忽到”照应,并传达了惊喜之情。“黄鹤旧山头”指黄鹤山,传闻仙人王子安曾乘黄鹤过此,故名。中间嵌以一个“旧”字

3、,似有这样意味:昔人已乘黄鹤去 ,今日我来仙地游 ,然则我也是仙矣,我之“新梦”、“忽到”,不也象乘黄鹤飘然而来吗 ?同时他写的鄂州南楼诗道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飞来识旧游。”也有此意味。“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此地不仅是仙地,还留有历史遗迹 。东晋庾亮镇守武昌时 ,曾在秋夜登上此处的南楼,与僚属吟咏谈笑,兴奋地说 :“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世说新语容止)明显这里以庚亮作比,又是重演九百年前的南楼会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后人登临前人的旧地,除历史沧桑感外还会由仰慕而生出骄傲感 ,古人做到的事我也做到了,何况作者此时地位亦复与庾亮不前不后。所以他也说:“

4、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 !”“ 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因为“天无纤云”,月明星稀,更显出那轮明月(玉镜)的光明,它的亮色掩住了一切背景,使得它就象悬浮于空际一样。这两句是对月色的描写,不仅写出了“月色甚奇”,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的怡情。“玉镜独空浮”,他的神思全然贯注到这轮明月上了,“独”,既表示了月在天际的存在,也表示了月在他心中的存在,他也要跟月一道“浮”了。大凡如此月夜,人们凭高望月,每每会生出超凡脱俗之感,何况在这仙迹胜地呢。写到这里,可以回答:“今夕如何”,真是平生少遇啊! 下阕仍写月色。“敛秦烟,收楚雾,熨江。”视野更开阔了。“秦”,泛指江北以外的地方,“楚”,指江汉一带。江北江南,长

5、烟一空,皓月当空,月下的江流就象一匹熨平的白练,这景象又是多么优美。“熨”字下得奇妙,又非常生动,使人想起那种平滑之状,与苏轼“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的比方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值他神思飙举、游思漫疏之际,突然醒悟过来,面对现实 :“关河离合,南北照旧照清愁。”“离合”,这里用作偏义复词,意分裂。眼下状况仍旧是:山河分裂,月光仿佛覆盖着无边的“ 清愁”。这“ 清愁”,既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也可以看作是今夜南北很多象作者这样满怀忧国之情的人的下样望月的人的。这两句是心情的陡转,但也是有来路的。前面的“秦烟 ”、“ 楚雾”已示意作者在放眼北南两方,就有可能产生河山之异的感受;起拍

6、的“ 细数十年事”也有这样的内蕴,“十处过中秋”就有一处是在使金途中于睢阳过的,自由此时联想之中。留意句中的“照旧”,可指靖康之后 ,也可指自使金以后的八年。下面又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想见姮娥冷眼 ,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姮娥”,即嫦娥 。“空敝黑貂裘”,用苏秦事。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终无成而归”(见战国策秦策)。貂裘敝,形容奔跑不止,穷困僚倒。 作者此时五十二岁 ,想起十多年间迁徙不定,“不胜漂泊之叹”(吴船录)。“归来”,指此次东归。这里借嫦娥讪笑,抒发了自己华发已生、而功业无就的感慨,也流露出作者倦于风尘游官的心境。这与苏轼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同,而与辛

7、弃疾的“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 太常引建康中秋)异。辛词是主动问姮娥,向白发挑战,表达了作者剧烈的进取精神 。辛词作于淳熙元年,当为成大所知,只是因经验、心境不同,面对同样的中秋明月而产生了不同的情思 。“ 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蟾兔”指月亮。“沧洲”,退隐之地,此指家乡 。吴船录谓:“余以病丐骸骨,傥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此次东归他是准备退休的。 四年前他在桂林写的中秋赋有这样的话 :“月亦随予而四方兮,不择地而婵娟。知明年之何处兮,莞一笑而无眠 。”那时心情是激烈兴奋的,现在乘舟东下,鲈乡在望,心情自是不同。举酒邀月,结伴沧洲,写出了他的憧憬,写出了

8、他的思想上的清静,前面时事、身世引起的忧虑担心消泯了,他又可以尽心尽情地赏月了。 这首词的下阕也表现作者对国家分裂的哀怒,对岁月虚度的惋惜,统观全词,看来主要还是抒写自己赏月时的淋漓兴致和暂释官务的快慰。所以起笔便以“十处过中秋”起笔,又从神话、历史故事中生出丰富的想象,神气超怡,心胸高旷,以致后幅万里归来的痕乏也未影响它的情致。这首词的意境是豪放、阔大的,风格飘逸潇洒,语言流畅自如,可以看出它受到苏轼那首中秋同调词的影响。 古代诗词中的漂亮的月亮境界2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宋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作

9、品赏析 【注释】: 这是一首咏月词,不过干脆写月亮的只有“月色已如玉”一句。月的形和神,是用比较法。 衬托月亮,最常见的方法是去写云彩,常语说 :“ 烘云托月”。杨万里抛开这一陈腐的路子不走,采纳了纯新的方式。上阕以谷、斋、竹作陪衬。诚斋是作者的书斋名,万花川谷是作者的花园名 。“月未到诚斋”,自然不无缺憾;但“先到万花川谷”,倒也令人欣喜,因为这同样是词人的天下。况且也不必为诚斋而惋惜 ,因为“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月照幽篁,应当又是一种韵味。这半阕中,同是月光,在万花川谷的当是朗照,在“一庭修竹”的当是疏散,在诚斋的又当是浓阴下的幽明。同样的月色竟有这很多情意,明暗层次又是这样分明,

10、难怪上片无一字干脆写月,却叫人到处感得到月的媚态。上阕是以物托月,下阕则以月自托。词中说:今日才是十三,月色已如美玉,若到秋光奇艳的十五十六,它定然更不寻常!这里明显地在用十三之月衬托十五、十六之月 ,然而本篇的作意是咏写今夜月色,所以句中又含有用十五、十六的满月衬托十三月色的意思:现实的月同遥想的月两相辉映,各各更见其妙了。 杨万里写诗,最讲“活法”,“透脱”。 他在颐庵诗稿序中说 :“尝食夫饴与荼乎?人孰不饴之嗜也?初而甘,卒而酸 。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诗亦如是而已矣 。”他认为诗不能象糖:一放进嘴,就知道它是甜的,吃到最终,却变成酸的;诗应当象荼(古茶字)经过品尝

11、才让人感知到它的甜味。我们读这首咏月词,初时只望见全篇仅有一句写月,还是用的“如玉”这个相当陈旧的比方,读来很可能有几分扫兴,这正是在“ 病其苦”。可是只要你细心品尝下去,那么洒在绿叶红花上的月光,伴和着挺立修竹上的月色,在月的阴影中的诚斋,今夜的月,十五十六的月,便都会成为一幅幅各具特色的月光图。这些图全都经得起人们的反复吟味,因而全篇也就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的艺术效果。再说作者运用的又是白描手法,用这种引而不发的方式启人想象,其表达力往往可以超过一切言词。比如,词中说“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艳 ,看十五十六”,十五十六的月色自然好极了。但如何好法呢?不论你想出多么美丽的字眼

12、来形容它,其他读者仍旧可能想象到更美十倍的境地中去。凡此种种,又是本篇“苦未既,而不胜其甘”的地方。 不,这首词的超脱处还不在于此。你假如接着品尝,还可能发觉作者是在写月,但又不全在写月,更重要的,他是在借月写人。不然,月光朗照之下什么不好写,却偏要写他的园、他的竹、他的斋呢?应当说,它些环境既是作者生活情趣的表现,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窗口。花的芳香,竹的正直,还有书斋所象征的博学,以及用来作比方的玉的坚和洁都透露出一种名贵而雅洁的审美趣味,而清寒如玉的月光也就寓蕴了更丰富的人格象征意义。当然,这一些也都是要观赏者通过咀嚼而渐渐品尝才能获得的。 古代诗词中的漂亮的月亮境界3 念奴娇插天翠柳 宋 朱

13、敦儒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作品赏析 【注释】: 这是一首咏月词。 开篇“插天翠柳 ,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 ?”以问句起。这份秀丽“月上柳梢头”的景象恰是躺在柳下“藤床”纳凉仰看天宇者才能产生的幻觉 :“翠柳”伸向天空,而“明月”不知不觉便出现了,犹如被推上去一样。加之月夜如水一般的凉意,更会引起奇妙的幻想,于是纳凉赏月的词人飘飘然“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 ”以下写词

14、人凭幻想飞入月宫后所闻、所见及所感。这里雾冷风轻,隐隐可闻“笙箫”,和仙子的“环佩”之声,大约她们正随音乐伴奏而飘飘起舞吧。然而“玉锁”当门而“无人掣 ”,说明月宫清静,不受外界干扰,原本准备寻声暗问的词人不觉感到怅然。回顾天空,是“闲云收尽 ”,海光与月光交映生辉,炼成一片令人眩惑的景象。 过片 :“谁信有药长生?”则针对关于月宫的传闻,抒发自己的见解。据说有玉兔捣药,这药可以使人延寿的。然而“长生”的念头,只不过是世俗的妄想。在月中,只有“素娥新炼就”的“飞霜凝雪”而已,并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在词人看来,人间那些“打碎珊瑚”之类的夸豪斗富之举,远比不上赏玩月中枝叶扶疏的仙桂来得超凡脱俗 。

15、“打碎珊瑚”出于世说新语汰侈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这里信手拈来,反衬月中桂树之可爱,自然满意。作者通过如此清空的笔墨,勾画出一个漂亮、纯净、没有贪欲的境界。在这里,他两袖清风 ,“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 ”,感到凡心洗尽,有洗心革面之感。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月下的梦,尽管漂亮动人,却又无从对证,只能自得于胸怀,不行为俗人说。故结云 :“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深厚的感喟和对尘世的深切厌倦见于言外。 这首词写在藤床上神游月宫之趣,其间融入了月的传闻,其境美丽清寂,塑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好像有意与充溢烽烟势焰的人间对立。故前人或谓其为“不食烟火人语”。 古代诗词中的漂亮的月亮境界4 卜算子雪月

16、最适宜 宋 张孝祥 雪月最适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今岁早梅开,照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作品赏析 【注释】 月底:月下。 些儿:一点儿。 【评解】 素雪、明月、幽梅,三者具,则光景清艳。惟三者难以一时兼备,故今岁与去岁相 较,不能无憾。此词即景抒怀,貌似冲淡,却蕴含无限今昔之感。前人谓张孝祥词有 “潇散出尘之姿,自由如神之笔”,诚然。 古代诗词中的漂亮的月亮境界5 点绛唇 咏梅月 宋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许久。 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照旧。 作品赏析 【注释】 “水边”句: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

17、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 小窗如昼:形容月光光明。 雨僝云僽:指风吹雨打。僝僽:摧残。 格调:指品行。 【评解】 这首月下咏梅词,以梅言志,借月抒怀。上片写月下梅影,横斜水边。诗人小窗独 坐,暗香幽情,交相融合。下片写明月清辉伴我入梦,梦中向千里外的好友致意。并表 示即使遭到风雨摧残,高洁的品质也不会变更。全词含蓄委婉,寓意殊深。 古代诗词中的漂亮的月亮境界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