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标准练(二)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1069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标准练(二)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标准练(二)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标准练(二)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标准练(二)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选择题标准练选择题标准练( (二二) )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壁的形成与液泡有关C真核细胞中的 DNA 全部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D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但细胞膜却是细胞的边界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A 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 错误;真核细胞中的 DNA 大多数在细胞核中,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 DNA,C 错误;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但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植物细胞

2、的边界还是细胞膜,D 正确。答案:D2TGF1Smads 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 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解析:癌细胞易分散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A 正确;由题意可知靶基因的表达可阻止细胞的异常增殖,抑制细胞癌变,所以该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 正确;复合

3、物作为信号分子,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 正确;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则不能阻止细胞的异常增殖,靶细胞可能会成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D 错误。答案:D3用纯合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PF1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C若组合的 F1随机交配,则 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 3/16D若组合的 F1随机交配,则 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 1/8解析:根据实验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的后代只出现灰身红眼,

4、说明灰身、红眼是显2性性状,A 正确;由于组合的后代中,雌性个体只有红眼,雄性个体只有白眼,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B 正确;假设控制身色和眼色的基因分别用 A、a 和B、b 表示,由表可知,组合中 F1的基因型为 AaXBXb和 AaXBY,若组合的 F1随机交配,则 F2雄蝇中灰身白眼(A_XbY)的概率为 3/41/23/8,C 错误;组合中 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 AaXbY,若组合的 F1随机交配,则 F2中黑身白眼(aaXbXbaaXbY)占1/41/21/8,D 正确。答案:C4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

5、透压升高而增多B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C当摄入食物过咸时将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D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促进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因此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A 项正确;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因此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 项错误;当摄入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其调节原理与 A 项相同,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也应增加,C 项错误;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加速细胞氧化分解血糖,促进合成糖原,促进糖类物质转化为非糖类物质等,D 项错误。答案:A5Nt

6、表示该种群第t代的种群密度,Nt1表示该种群第t1 代的种群密度,下图表示某经济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为a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b和e都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c点时,该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D种群密度为d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纵坐标表示Nt1/Nt,若纵坐标小于 1 说明种群数量下降,若纵坐标大于 1 说明种群数量增加。当种群密度为a时,纵坐标小于 1,则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A 正确;b点和e点时,Nt1/Nt都等于 1,但是b点之后,Nt1/Nt1,说明种群数量在增加,即b点不是该种群的环境容

7、纳量,e点之后,Nt1/Nt1,说明种群数量在增加,所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 正确。答案:B6下列有关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般不用淀粉作为底物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C用 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通过测定气泡或者氧气释放的多少可达到目的D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时,应先用设定的温度分别处理底物和酶液后再混合解析: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般不用淀粉作为底物,A 正确;由于蔗糖及水解产物都不与碘液反应,因此如果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B 正确;用 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通过测定气泡或者氧气释放的速率可达到目的,由于底物量一定,最终实验组和对照组气泡或者氧气释放的量应该相同,C 错误;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时,应先用设定的温度分别处理底物和酶液后再混合,D 正确。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