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单元解读(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变化》单元解读(精品).ppt(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物质的变化单元解读浙江省教研室 喻伯军这是一个新设立的单元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充实了课程标准的内容;组合了原来的米饭和淀粉和混合单元的一些内容。物质的变化课题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和我们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变化 单元概念图物质是变化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日 日日 日 日 日日 日日 日化学变化日 目由旦电旧 一口 吕 口 中 1我们身边的物质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世界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
2、化。本课具有前测性质和铺垫性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概念既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成的,需要我们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空气、火、电和声音是否是物质?学生对感官容易观察到的、特别是触角可以触摸到的实在物体,很容易接受为物质,如空气和火。对不能直接触摸到、观察到的东西确定为物质,接受起来会有难度。怎样解决声音、电、光也是物质?如果学生难以理解,教科书最后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世界是物质构成”的概念。物质在变化 通过举例例证的方式编排的。有
3、些物质变化快,有些物质变化慢。讨论岩石、房屋、马路的变化速度,理解一切物质都在变化的观念。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它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观点。让物质发生变化这里可以重点对蜡烛燃烧的观察做点文章。因为燃烧的内容,在五年级教材中删除了,只有在这个单元出现。所以对燃烧是怎么回事,可以插入到这里进行教学,这也是对教材的补充。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二是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新物质是否产生,因此白糖加热的活动是重点,混合沙和豆子是铺垫。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会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会发生化学
4、变化,有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有时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从这点意义上来看,观察到“没有变化”或“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观察白糖加热后的变化(参与式活动)(1)观察白糖的特点,记录在表格中。(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写在记录表中。(3)讲解给白糖加热的方法和注意点。(4)提供器材和物品,学生进行加热白糖的活动,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5)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辨别白糖还是白糖吗?蜡烛燃烧后还是蜡烛吗?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本课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会变味的米饭,米饭、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淀粉与碘酒产生包(络)合反应,这是有
5、机化学反应的一种类型。见参考资料。我们不要求学生去掌握包(络)合反应的机理,而是观察米饭、淀粉与碘酒反应时出现的现象,利用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帮助学生去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小学阶段,对物质化学反应的观察,一般都停留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机理。本课的重点应该是什么?会变味的米饭当口腔中的米饭出现甜味的时候,它变成了什么物质?米饭、淀粉和碘酒蓝色物质是一种新物质。至于是什么新物质,教科书没有要求学生掌握。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本课有三部分,分别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气体”。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
6、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用字母表示:ABCD=ADCB。产生了什么气体?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教科书设计了2个实验,来检验产生的气体。怎样理解“我们的实验证据还不足以判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和“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确定了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资料库的运用,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找答案。5铁生锈了本课有三部分,分别是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观察铁锈,探索铁生锈的秘密。重点在通过观察比较铁与铁锈的区别,寻找证据确定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对铁生锈的原因的探索,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自己观察记录进行的。这个实验还可以与铁生锈的快慢实验结合起来,一次性完成。关于铁锈能否被磁铁吸引理论上铁片能被磁铁吸引,
7、纯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纯铁锈比较难找,大部分生锈的铁片中铁的含量还是很多的,如果用磁铁吸引生锈的铁片,照样能够吸住。怎么办?建议做演示实验。用与铁锈相似的材料(硫化铁)代替铁锈做实验,也是可以的。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本课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二是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一种置换反应。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跃,所以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后,会把单质铜置换出来,附着在铁钉上,同时一部分铁质溶解到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其反应的现象是: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这就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被置换出来的单质铜,浅蓝色的溶液颜色逐渐变绿色。放置在空气中一
8、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红褐色。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怎样得到硫酸铜溶液?(参与式活动)实验室配制硫酸铜溶液的方法:将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或者五水硫酸铜(又叫胆矾,蓝色晶体)溶解于水中,即可得到硫酸铜溶液。25时水中,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3.05克,水溶液呈蓝色。操作时要强调安全事项。把现象转化为证据。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本课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科学讨论会,研究铁生锈的快慢,怎样防止、减缓铁生锈。本课承接学生第5课课外实验的结果,在课堂上分析、讨论铁生锈的真正原因,进一步探索铁生锈的速度,从而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理解人们在生活中防锈的措施。讨论影响铁生锈的因素为了便于讨论,
9、教科书提供了一位学生的实验记录单,这是给学生提供样本的,也防止学生在课外没有开展实验的补充手段。怎样看出铁钉生锈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教科书43页资料库中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怎样看待又一个实验设计?科学实验的设计、实验、记录、分析,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重复不断地进行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才能培养科学的实证思想;研究影响铁生锈的速度原因,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8化学变化和我们本课课题完整的表述应该为“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本课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整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制作饮料。本课在
10、学生学习前面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总结,对物质变化的形式、物质变化的区别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变化、物质变化的概念。同时希望学生了解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关系,促进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本单元的线索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新物质的依据。第1课主要是呈现生活中物质的变化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态、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第2课通过两个观察实验,详细观察没有明显变化的混合
11、和产生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特征。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新物质。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应用,懂得化学变化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还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应注意的地方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了哪些新物质,为时尚早,将在中学时继续学习。我们要求的是,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重点落在哪里?不是落在具体的事实点上,而是通过探究活动建构科学概念上。在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上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培养科学的思想和科学价值观方面有所提高,这是本单元的教学所期望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