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朗诵.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109259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朗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朗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朗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朗诵.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朗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朗诵篇一:一、 活动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书香校园建设,根据六安市 书香六安悦读人生全民阅读季重点活动方案精神和六安市教育局2023年度建书香校园 树文化新人阅读行动实施方案安排,经研究决定举办全区中小学学生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二、 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三、 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通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的开展

2、,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接受中华传统经典,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多读经典、勤记经典的良好习惯,发扬长征精神,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学习审美,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四、活动对象:全体师生五、活动的时间:2023年11月14日周会课六、活动的地点:学校食堂七、活动主办单位:骆家庵小学少队部八、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活动内容:古诗词、近现代诗文等等的朗诵活动形式:(1)个人组:以一人为单位进行朗诵,朗诵可以有背景配乐增加气氛,也可创新形式,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朗诵时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2)集体组:以团体形式参与,表现形式可自由创新,可用生动的表演形式来表达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也可结

3、合书法、绘画、跳舞等形式来表达作品内涵。九、活动流程安排1、前期宣传各班班主任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2、具体流程:报名工作:1 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11月11日报名方式:以各班为单位进行报名,并由各班班主任将各班参赛人员名单及节目名单在截止日统一上报少队部毛阿敏老师处。赛前准备工作:1 参赛人员及节目确定:对报名选手进行抽签排序,决定选手上场顺序,并将节目进行分类制作成表。(毛阿敏)比赛场地的现场的布置工作,比赛场地的装饰、场地的设备检查等列出所须用具名称及数量,并负责购买比赛用具(包括水、纸、笔等)评分表、总分表的制作。(毛阿敏)评委任选:各班班主任3、赛中工作座位安排(评委、观众、参赛选手

4、)及摄影,评委出席确认(毛阿敏)比赛扩音设备操作比赛流程的确定:先由主持人作开场白,介绍评委、领导及比赛规则;比赛开始,选手按顺序上场表演;评委给分,现场总分,比赛总分工作;主持人在宣布下一位选手上场前公布上一个节目的得分;比赛结束后由评委老师点评;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4、赛后工作颁奖(沈校长负责,其他班子成员颁奖)比赛场地的清理工作(抽调六年级学生)赛后的总结工作及活动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总结:沈校长,资料整理:毛阿敏)十、参赛选手要求:1.选手必须提前准备好比赛稿,时间为46分钟2.选手上场必须遵守顺序3.参赛诗文自选,也可在已给定的朗诵篇目中选取十一、评分细则1、印象分(20%)仪表端庄

5、,衣着整洁表情自然,动作大方得体2、朗诵内容分(20%)主题鲜明突出传统经典和红色经典3、朗诵技巧分(50%)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表达流畅、生动,饱含感情感染力强,整体效果良好节奏把握准确,能准确表现诗歌的内涵4、时间掌握(10%)朗诵时间3-5分钟,以四分钟为佳,超过或不足酌情扣分。十二、比赛规则说明(一)评委1、评委必需公证严明,做到对错分明;2、评委必需熟知各题答案的正确性;3、评委要认真评判,不得错评;4、评委一时不能判定正误时,要讨论通过;(二)参赛者1、参赛者必须服从主持人与评委的判定,不得有反对言行;2、赛者必须遵守比赛规则;3、参赛者对主持人、评委产生不满时,不得当场顶撞,可在

6、大赛结束后,向主办单位提出申请,请求解决;4、参赛者如果多次无理取闹,有意打乱竞赛进程,根据情况,评委可讨论后给予处理。十三、奖项设置学生团体组:冠军1名,亚军2名最佳风采奖:1名最佳创意奖:1名学生个人组:冠军2名,亚军3名篇二:漫漫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祖国母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诗词曲赋是她柔光轻泛的双眸,国画、书法和曲艺展现出她曼妙的身姿,而传统节日更是描绘出她灵动飞扬的神采。周易有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成就了民族的崛起。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每个节日都是文化的载体。两天后,我们将迎来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

7、节。同学们,可如今,中秋节对于我们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呢?是忙碌喧嚣中一个难得的法定假日以供消遣娱乐?是应接不暇的宴席与觥筹交错的应酬交际?抑或仅仅只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大最圆的农历八月十五?现实一次次向我们证明:我们过着历史悠久的中秋节,却不一定了解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我们坐在庭院里赏月,却未必能再联想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或玉兔捣药的古老传说;我们尝尽了美味的月饼,却往往没听说过朱元璋与月饼起义。象征团圆与幸福的中秋节似乎在渐渐淡化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面对韩国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印度尼西亚将皮影戏捧成自家文化成就,面对无数西方节日的渗透性兴起与部分中

8、国传统节日无形的没落,生长在21世纪的自尊自强的我们发出了一声声呐喊与呼唤:请让我们,来继承和弘扬这看似正在失落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博大精深,传承开拓。曾有人这么说:传统的文化节日的沦丧就是文化的沦丧,文化的沦丧就是民族精髓的沦丧。伟大的祖国母亲为我们留下了珍贵无价的文化遗产,而那铿锵有力的传承开拓现在正需要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去付诸实践,而即将亮相的广州亚运会也期待着我们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是逝去的无法改变的昨天,传统文化是生于人类之始并可进化永生的。同学们,作为附中人我们更应该走在这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队伍的前列,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抓住契机,认真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挖掘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深入理解并取其精华,主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大放异彩。最后,祝愿大家在中秋赏月之际,不忘中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之本源,过一个幸福快乐的中秋节。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