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期末复习训练--人教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06879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期末复习训练--人教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期末复习训练--人教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期末复习训练--人教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期末复习训练--人教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期末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公元前400年,在铁质农具对非洲大陆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之前,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人口仅有大约350万,此后千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 100万。”非洲人口的大规模增长表明()A.生产工具革新提高了生产力B.铁器使用是人口增长的前提C.非洲是世界上最早冶铁的地区D.掌握冶铁技术就能促进人口增长2有史家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B王权的削弱和民族国家的出现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

2、改革的开始3历史上最后一个控制丝绸之路西段要冲(包括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巴格达、麦加和开罗),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帝国是()A法兰克王国 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413世纪以来,印加人遵循了从墨西哥到智利所推行的现成的修筑梯田的方法,他们施肥于土壤,并利用了包括沟渠和导水管在内的精巧灌溉系统。可见,印加人()A.重视农田基本建设B.重视保护民族文化C.注重挖掘农田潜力D.技术创新意识强烈512世纪时,廷巴克图、泽内等就是中世纪苏丹的米兰和纽伦堡。虽然在豪华程度上远远赶不上,但是就此时此地而论,它们都是富足、强大和令人赞叹的。当时,廷巴克图隶属于 ()A.加纳B.桑海C.马里D.

3、埃及6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因为多层分封的关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间彼此关系错综关联,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则容易形成战争关系。这说明()A国王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B王权受到封建领主的挑战必将走向衰落C中世纪的西欧难以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D王权必须依靠教权才能掌握世俗统治权7查士丁尼法典载:“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表明罗马法()A维护帝国统治 B保护财产私有 C保障人人平等 D影响广泛深远8“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

4、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A控制人们思想 B提供道德规范 C保存古代文化 D进行宗教迫害9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郑家馨说道:“绍纳人自从进入津巴布韦高原以后,他们采取了牧农经济结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提供了很多剩余的产品,这样他就可以供应更多的劳动力来建筑伟大的石构建筑。”材料可以证明()A.津巴布韦生产力发展状况B.津巴布韦国家建立过程C.津巴布韦经济发展模式D.津巴布韦国名的历史由来10我国东晋高僧法显赴印度求法。他在归国后撰写的佛国记(即法显传)中,称赞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人民殷乐”。

5、这说明笈多王朝()A.确立佛教为国教B.强化了中央集权C.与中国往来密切D.统治者重视民生11一份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中的一些情况:“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二只母羊、二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庄园农奴()A.每逢节日向领主缴纳地租B.缴纳实物、劳役两类地租C.已经被剥夺全部人身自由D.对受剥削与压迫充满仇恨12笈多王朝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由此可知()A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形成B土地封赐程序极其严格C君主由此确立权力至尊地位D预示着分裂割据的隐

6、患131453年,奥斯曼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将都城迁至君士坦丁堡,更其名为()A.拜占庭B.巴格达C.伊斯坦布尔D.麦地那14西非有句谚语流传至今,“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谚语体现了()A.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B.西非黄金资源稀缺C.西非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D.奴隶是西非重要的生产力量15古代印加人建筑艺术非常高超,下列文明遗址中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恰塔尔休于遗址B.大津巴布韦遗址C.特诺奇蒂特兰遗址D.马丘比丘城遗址16欧洲中世纪后期在教会神学的笼罩下产生了大学的世俗教育。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教会势力的减弱 B城市经济的复

7、兴C传统教育的崛起 D更好地传播神学17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土地、矿产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废除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这些措施()A目的在于军事征服需要 B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C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D颇具极权主义色彩18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王权高于教权 主要封建国家形成A BC D19“以零号填补个位、十位、百位的空白,进位法简明准确”评述的对象是()A阿拉伯数字 B罗马民法大全C中国的造纸术 D高丽辞章之学传播20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

8、的文明,下列不属古代美洲文明的是()A.玛雅文明 B.阿兹特克文明C.印加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21中世纪时,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如图所示)里。观察图片可以看出庄园经济的特点主要是()A.自给自足B.男耕女织C.商品经济D.共同富裕22中国、印度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文化本身是在吸收了古代希腊和古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人充当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使者。促成阿拉伯人这一特殊身份的是()A.东西方交流的加深B.阿拉伯人勤奋善学C.帝国位置的特殊性D.阿拉伯帝国的强大23欧洲学者认为,在古典时代和现代之间存在着一个被称为“黑暗时代”的“中世纪”。这一时期大约

9、是()A.公元前5前4世纪B.公元515世纪C.公元15-16世纪D.公元1718世纪24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A.B.C.D.25在古代美洲文明的进程中,玛雅文明曾被誉为“美洲的希腊”。这主要因为玛雅文明()A.与希腊文明有相同的内容B.与希腊文明有相似的地位C.最早被欧洲希腊人发现D.与希腊文明一样,以商贸见长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伊斯兰教在

10、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权范围内的伊斯兰教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材料二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行动起来,并准备为出征所需的一切东西。后来,他告诉他们要进军麦加,并命令他们认真准备。以上材料均摘自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概论(1)结合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的时候遇到哪些困难。(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针对遇到的困难,穆罕默德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古时期的法兰克王国,查理曾把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分封给诺曼,查理成为诺曼的封君,诺曼则成为查理的封臣,这种分封是以土地分封为基础的。材料二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

11、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材料三西周国王自称天子,全天下的土地都归周天子所有,受封的诸侯享有封地的管理和收取赋税等权利。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王的命令,要定期朝见天子,缴纳贡物,战时要带兵随周王征战。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自己封地的一部分分赐给士,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了严密的统治网络。(1)结合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所述“土地分封”有什么条件。(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封君与封臣之间实质上是一种什么关系?(3)西欧的封君

12、封臣制度与我国西周的分封制在土地分封和影响上有什么共同点?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各部落间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应运而生。冯今源伊斯兰教的基本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伊斯兰教诞生的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伊斯兰教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当他挖到4只用皂石雕刻的栖

13、息在高大雕刻柱上的大鸟时,他的观点开始改变。这样的艺术珍品,在他眼里,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这些雕刻)绝不是非洲的。摘编自何新希腊伪史续考材料二1905年,考古专家兰德尔麦克维尔仔细考察了这片遗址,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发掘。他郑重宣布:大津巴布韦“毫无疑问,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属于非洲”。他还指出:“许多人都会哀叹一段罗曼史的破碎,但可以肯定,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材料三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期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

14、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秀娥、张翅世界遗产悬疑(1)根据材料一,指出本特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指出麦克维尔的考古结论。(3)根据材料三,指出津巴布韦的文明成果。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

15、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材料二在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日本统治阶级中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主张参照隋唐封建制,局部调整生产关系、进而实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摘编自张玉祥等论日本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1)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是如何应对统治危机的。对日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这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16、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质农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使非洲人口大规模增长,故选A项;B项说法错误;非洲并非是最早发明冶铁技术和使用铁器的地区,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2A【解析】11世纪和12世纪,城市的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催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故选A项。此时,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趋势,排除B项。此时欧洲尚处于中世纪,世界市场并未开辟,排除C项。此时,基督教依然地位显赫,教权高于王权,排除D项。3D【解析】奥斯曼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故选D项。4C【解析】由“施肥”“精巧灌溉系统”等信息可知

17、,印加人此举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故C项正确;A、D两项对材料主旨理解错误;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5C【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马里在征服加纳后,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其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6A【解析】在封君封臣制度下,由于多层分封的关系,各级领主只对自己的直属上级领主负责,这样国王必然只是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故选A项;王权在受到封建领主挑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战争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必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中世纪的西欧很多国家(如英格兰、法兰西等)通过战争或联姻加强了王权,逐渐完成了国家统

18、一,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排除C项;“必须”一词说法过于绝对,实际上王权既可以凭借强大的自身力量,也可依靠城市中市民阶层的支持来掌握世俗统治权,排除D项。7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强调的是法律对于巩固古罗马的作用,并且在法律巩固统治的基础之上,“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罗马法对于维护帝国的统治有很大的作用,故选A项;题干内容主要强调罗马法对巩固帝国统治的作用,没有涉及私有财产的任何信息,排除B项;古罗马属于奴隶社会形态,是一个阶级社会,既然存在阶级,就不会是人人平等现象,排除C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罗马法对维护帝国统

19、治的作用,没有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排除D项。8C【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这三种形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据此可知基督教的主要作用是保存了许多古代的文化遗产,故选C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基督教保存了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并没有涉及其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排除A项;题干之意的主要内容在于论述中世纪的基督教在保存古代优秀文化方面的作用,虽然其对规范人们道德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不是题干所要表述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题干之意没有涉及基督教对人们所进行宗教迫害,排

20、除D项。9D【解析】材料的逻辑关系为:绍纳人进入津巴布韦高原采取牧农经济结构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供应更多劳动力建筑石构建筑,而“津巴布韦”一词源于班图语,意为“石屋”,或“受敬仰的石头城”,材料信息内部的逻辑关系证明了津巴布韦国名的历史由来,故D项正确;A、C两项仅为材料信息的一部分,未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故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津巴布韦国名的历史由来而不是国家的建立过程,故B项错误。10D【解析】从题干中“施仁政,人民殷乐”可知笈多王朝的统治者关注民生,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故D项正确。11B【解析】从题干中的“缴纳二只母羊、二只羊羔”可知这是缴纳实物地租,从“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可知这

21、是缴纳劳役地租,故B项正确。12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笈多王朝对土地的层层分封,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了国王封赐臣属的等级关系,故A项正确。13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故选C项。A项拜占庭为古希腊殖民城邦,东罗马帝国时将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B项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都;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排除A、B、D三项。14A【解析】材料信息“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体现了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故A正确;西非黄金资源稀缺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西非兴建

22、学校的信息,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奴隶,故D错误。15D【解析】马丘比丘城是印加人建造的古城,遗址中的宫殿、神庙、城墙以及给排水设施,都充分展现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故D项正确。恰塔尔休于遗址属于西亚文明遗址,大津巴布韦遗址属于南非文明遗址,特诺奇蒂特兰遗址属于阿兹特克文明遗址,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6B【解析】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赢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由此可知,城市经济的复兴是出现早期大学的根本原因,B项符合题意。17D【解析】据材料可知,印加帝国采取财产国有制,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

23、废除世袭地方首领,强迫被征服的民族迁至新地区定居等一系列措施,其目的都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有极权主义色彩,故D项正确;据材料“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可知,这些措施是针对被征服地区而采取的,A项错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的实行,不利于缓和民族和阶级矛盾,不利于巩固帝国统治,B、C两项错误。18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社会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典型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正确,A项符合题意;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是教权高于王权,当时的主要封建国家在5世纪尚未形成,错误,因此排除B、C、D三项。19A【解析】材料“以零号填补个位、十位、百位的空白,进位法简

24、明准确”评述的对象是阿拉伯数字,最初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并对它加以改造,这种计数法就是“阿拉伯数字”,故选A项;B、C、D三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20D【解析】A、B、C文明均为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D两河流域文明符合题意。21A【解析】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里有耕地、住房、作坊、牧场、林地等,庄园以农业为主,食物等均可自给,在领主统治下,庄园形成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故选A,排除C;男耕女织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共同富裕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追求的目标,与题意不符,排除B、D。22C【解析】阿拉伯帝国位于亚欧非三洲交汇地带,是古

25、代东西方商道的必经之地,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使者提供了客观条件,故C正确;东西方交流的加深是结果,不是条件,排除A;阿拉伯人的勤奋善学是主观因素,不是客观条件,排除B;阿拉伯帝国的强大与其充当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使者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23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指的是欧洲封建时代,其时间为公元515世纪,故选B;A处于古典时代,排除;C、D属于近代时期,排除。24D【解析】根据“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可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化改新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制度,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大多数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

26、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日本的遣唐使回国后把唐朝先进的文化、制度带到了日本,唐朝先进的制度推动了日本的政治改革,日本大化改新的许多政治制度以唐朝为蓝本。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故符合题意。 25B【解析】在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玛雅人是中美洲的主要居民。他们广泛分布在现今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伯利兹。 玛雅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公元前1500年,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创造出举世闻名的玛雅文明,被后人称誉为“美洲的希腊”,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26(1)遭到麦加科里希特贵族的排挤和迫害。(2)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

27、徒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27(1)封君与封臣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封臣要自备鞍马服兵役等;封君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2)契约关系。(3)两者都是以土地占有为基础实行分封;受封者都必须承担服兵役等义务;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他类似答案亦可)28(1)因素:内忧外患;人民渴望统一。(2)历史意义: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29(1)变化:起初认为津巴布韦文化是非洲的,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后来认为津巴布韦文化受到了地中海文明的影响。(2)大津巴布韦遗址属于非洲文明。(3)绘画、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梯田、水渠等。30(1)状况:拜占庭帝国从繁荣到灭亡。原因:拜占庭帝国继承了罗马帝国时期的辉煌成就;拜占庭帝国处于东西方交通要道上,商贸发达;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维系帝国的统治等造就了拜占庭帝国的辉煌。但统治者穷兵黩武,造成了帝国危机,又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保守和封闭的心态导致最终被历史所淘汰。(2)措施:日本任用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行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解决日本问题。影响: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推动了日本的进步。(3)启示:除了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还应吸收接纳先进文明,适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