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寒假作业)-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寒假作业)-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5.2土壤(寒假作业)下图示意某种沉积物的分布。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等山地的西侧宽度较大,而东侧少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造成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分布状况的主要作用是()A冬季风堆积B泥石流堆积C冰水堆积D间歇性流水堆积2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该沉积物结构紧实、钙含量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A生物作用B冰川作用C酸雨作用D流水作用浙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学活动,他们发现考察地土壤呈土红色,腐殖质较少,质地较黏重。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土壤腐殖质较少,主要是因为()气温高,微生物活动旺盛植被差,枯枝落叶少降水丰富,淋溶作用较强风力小,风化作用弱AB
2、CD4小张同学带回少量土壤用于阳台种植花草,对其做法的目的阐述正确的是()A浇纯净水补充土壤矿物质B加入果皮增加土壤透水性C拌入河沙增加土壤透气性D倒入茶叶渣改变成土母质读某地成土母质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决定了()A岩石的风化产物洪积物B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C土壤的质地D腐殖质的含量6甲、乙、丙、丁中土壤发育程度最差的是()A甲B乙C丙D丁2021年东北某地9万多平方米黑土被盗挖。要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时间。抚州的王先生热爱阳台种植花草,看到盗采黑土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他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
3、行配置营养土。下图为黑土盗挖现场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黑土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等,除了黑土富含有机质,还因为()获取容易管理成本低土质疏松来自寒地害虫少ABCD8配置营养土配方中有蛭石和河沙,其主要作用是()A提供矿物质B增大温差C固定并通气D提供无机盐川西高山灌丛草甸土壤氮、磷组分含量大体呈现出高海拔高于低海拔的规律。土壤中的氮主要由植被对空气中的氮的固定,随后在土壤中分解累积而来。在高寒山地,阳坡的氮含量高于阴坡。土壤磷的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磷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生态系统从一开始就有固定的磷含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与阴坡相比,导致阳坡土壤氮含量较高的主要因素是()
4、A温度B水分C风速D坡度10下列关于土壤磷含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土壤中磷含量增加B低海拔地区植被生长茂盛,对土壤中磷的消耗大C高海拔地区岩石风化作用强,土壤含磷量大D土壤水分增加,土壤中含磷量增加淋溶作用在土壤中普遍存在,它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随水下渗迁移或侧向迁移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下列地区中,淋溶作用较强的是()A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B土壤表层透水性差的地区C冰雪覆盖的极地地区D风沙肆虐的内陆盆地地区12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A地下水位下降B土壤黏粒比重下降C土壤肥力下降D土壤透水性能提高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受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5、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自然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A黑土B红壤C水稻土D寒漠土14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岩石表面发育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的沉积作用B风力的侵蚀作用C苔藓类植物活动D高等植物的生长下图为某地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关于图示四类沉积物对土壤特征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有机质养分含量多少B影响矿物质养分元素种类C影响土壤颗粒的粗细质地D影响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多少16根据沉积物分布推测,从山顶到低平洼地,土壤类型依次为()A砾质土、壤土、砂土和黏土B黏土、壤土、砂土和砾质土
6、C黏土、壤土、砾质土和砂土D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较短温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土壤由有机质、矿物质、空气及水分构成。松嫩平原黑土广布,适宜于大面积机垦。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速度加剧,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水蚀、风蚀和冻融作用是导致黑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材料二 左图为东北地区略图及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图.右图为松嫩平原某地冲沟图。(1)从气候角度分析松嫩平原土壤肥沃的原因。(2)说明松嫩平原黑土地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3)指出松嫩平原风蚀、水蚀和冻融作用发生的季节。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
7、科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研究站(3737N,10119E,海拔3200m,下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南麓。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寒冷,暖季草类植被茂盛,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mm。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某研学小组在专家的指导下,观测了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下图)。(1)研学小组采集土壤标本运用相关器材分析土壤成分,发现海北站土坡有机质含量特别丰富。联系该地气候条件,分析成因。(2)研学小组观测了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气温及地温,发现其日变化明显。分析该现象的成因。参考答案
8、:1A2D3A4C5B6D7D8C9A10D11A12C13A14C15C16D17(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物生长迅速,积累大量有机质;冬季寒冷漫长,大量枯枝落叶难以分解,有机质在土壤中得以保留,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一年一熟,寒冷时期长,使土地得到休闲。(2)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化肥施用的少,农作物品质;黑土土质疏松,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3)风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冬季;水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冻融作用主要发生在春季。18(1)暖季气温较高,光照充足,草类茂盛,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多;冷季漫长,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2)日出后随着太阳辐射增强,表层地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增强,CO2释放速率增大;太阳辐射减弱后,地温气温均降低,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减弱,CO2释放速率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