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06564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近代中国跳出科举制度的束缚,以培养新式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最早开始于()A.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B.维新派创办的学堂C.京师大学堂的创办D.清政府废科举2.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名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3.上海报业小史记载:“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琢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所谓时务策论,主试

2、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材料反映了()A.废除八股导致社会习俗根本改变B.科举考试命题均以报纸为蓝本C.改试策论促使士子广泛阅读报刊D.改试策论得到士人的普遍拥护4.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主要的几个国家先后创立了公务员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是人事行政制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在()A晚清政府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5.晚清选官制度是国家整个政治体制的一次大变革和大调整,其规模、深度、广度为前代所无。以下对这次变革的错误判断为()A是清政府在面临各种复杂形势下作出的积极政治反应B改变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政体C不纯粹是政治舞台上

3、的骗局和闹剧D是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6.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表述正确的是()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公务员制度的实行,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A BC D7.1901年,张之洞和刘坤一在联名奏折中提出:“非育才不能图治,非兴学不能育才,非变通文武两科不能兴学,非游学不能助兴学之不足。”这表明他们主张()A兴办学堂,实行义务教育B改革科举,派送学生出国C设外务部,编练新式军队D裁撤官吏,引进西式人才8.就形式上来说,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度

4、的一种继承,而从意义上来说,当代选拔出来的公务员注重德才兼备,就这一点而言,是无可厚非的。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A.公务员考试完全等同于古代的科举考试B.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创新C.公务员考试与科举制度有本质的不同D.考试是选拔合格人才的最重要方式之一9.1929年国民政府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文官考试需要具有以下资格: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证,或者拥有国立或经立案的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证;或有同等学力或有专门技能或著作者,审查合格。该规定( )A.说明中国教育水平落后B.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C.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D.旨在应对日本侵华需要10.改

5、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很大成效, 如废止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这说明我国( )A.逐步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民主化B.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官制改革深受西方和传统影响D.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1年7月,在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之疏的第一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提重大举措:一为设文武学堂,二为酌改文科,三为停罢武科,四为奖励游学。1904年1月,朝廷正式颁布张之洞及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所厘定之学堂章程,明确宣布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名额。1904年1

6、月,负责修订新学制的张之洞、学务大臣张百熙及荣庆上折指出:由于科举未停,导致新学堂的设立受到阻碍;而新学堂未能普遍设立,又使得科举不能立刻停止。因此,朝廷应该确立一个过渡期,使科举和学堂教育归于一途。这个奏折上去后,得到了清廷的认可。由此,科举便开始逐渐减少录取名额而转向学堂选拔人才了。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等六人一起奏请立停科举,获诏准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摘选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废除科举的特点及其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革的意义。1.答案

7、:A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培养新式人才为目的,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19世纪末开始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创办的学堂以培养新式人才为目的,促进了教育近代化,但不符合“最早”,排除B项;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的一项措施,不符合“最早”,排除C项;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注重培养新式人才,但不符合“最早”,排除D项。2.答案:BA项“断送”说法绝对化,排除。梁启超等维新派不属于保守的知识分子,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从材料信息“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可以看出当时梁启超等请求废除八股取士的改革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故B项符合

8、题意。3.答案:C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说法错误;D项材料无法反映。由“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可知,改试策论是促使士子广泛阅读报刊的主要原因,故选C项。4.答案:D 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故D项符合题意。5.答案:B选官制度的改革不会改变清朝的国家政体,故B项说法与实际不符,A、C、D三项都是正确评价。6.答案:D 据所学知识可知,均符合题意,D项正确。7.答案:B根据材料“非变通文武两科不能兴学,非游学不能助兴学之不足”可知,“他们”主张改革科举制,送学生出国学习,故选B项;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举措,排除A项;

9、材料强调的是改革教育,而非军事,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治学,而非官吏改革,排除D项。8.答案:B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材料突出强调公务员考试与科举制之间的关联性,结合所学可知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理念的继承,但不是对其制度本身的继承,所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创新,B正确。9.答案:B 参加高级文官考试有具体的学历和能力要求,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故B项正确。10.答案:A 我国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说明我国正在逐步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民主化,故A项正确。11.答案:(1)特点:地方实力派(统治阶级自上而下)主导,具有渐进性。背景:外国列强侵略;革命浪潮冲击;西方文化的影响;国内新学堂已有一定规模;近代经济的发展。(2)意义:有利于选拔近代化人才,普及新式教育,宣传自由平等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