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练习(含解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练习(含解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一、单选题1陕西省神木县煤炭资源丰富,享誉全国。2017年又发现一百多个巨大脚印化石,引起全国轰动,经专家实地考察,初步鉴定为恐龙化石的脚印。其分布密度之大、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极为罕见。根据这些恐龙脚印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性较大的为( )A干旱环境,不易分解B地势低洼,植被繁茂C热带海域,长夏无冬D寒带地区,分解缓慢 地壳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形成了矿物,矿物组成了岩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A表面有大量气孔构造B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C含有动植物化石D矿物颗粒定向排列3花岗岩
2、、砂岩和大理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最高155米。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千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下面左图为岛屿位置,右图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大理岩5推测苏特西岛及其附近海域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A位于大洋海沟,属于消亡边界B位于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C位于大洋中脊,属于消亡边界D位于大洋海沟,属于生长边界6推测
3、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融化陆地B地质构造运动颏繁,海岛不断沉降C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D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张掖市境内,其景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丹霞地貌”。景观区地层形成于侏罗纪和白垩纪。下图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生物化石可能在张掖丹霞地层中被找到的是A哺乳动物B原始鱼类C裸子植物D古老两栖类8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内彩色丘陵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B水平挤压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断裂抬升C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D固结成岩
4、风化侵蚀水平挤压断裂抬升 北京市某中学师生到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图中a是某学生绘制的地质素描图,b是被誉为“小桂林”的龙庆峡景区照片,c是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据图a和图b景观判断( )A图a为背斜构造成山B图b为流水堆积地貌C图a地貌由外力作用形成D图b中山体由花岗岩构成10该中学师生向专家了解到了图c“硅化木”的形成历史。数亿年前,火山喷发使许多高大林木被掩埋于地下,这些林木在地下经硅化和变质作用,形成了特殊的“木化石”。后来有部分“硅化木”出露于延庆白河两岸的高坡上,才被人发现。延庆“硅化木”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岩浆活动沉积变质地壳抬升风化剥
5、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侵蚀搬运C侵蚀搬运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固结成岩D地壳下沉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风化剥蚀 下图示意某地垂直于构造线(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大的断层线等)方向所作的地质剖面,图中数字为岩层编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a、b、c三处( )Aa、c两处地质构造线都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Ba处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Cb处附近多泉水出露,不宜建设大坝Dc处向斜上覆岩层受外力侵蚀成谷12图中处的岩石类型是(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岩浆13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中,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侵入B断层作用C沉积作用D褶皱隆起 下图为我国某知名品牌天然矿泉水的水源地地质剖
6、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板岩按成因分属于(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15目前该地优质天然矿泉水水源形成的主要过程,表达最合理的是( )A冰雪融水下渗地下径流B大气降水下渗地下径流C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D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径流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玉龙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喀拉喀什河汇合后,称和田河。和田自古出美玉,和田玉为变质岩,其岩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甲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2000多年以前,和田成为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必经之地,南来北往的商旅在这里集散,久而久之成了南道重镇。(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7、。(2)简述和田玉的形成和在甲处富集的地质作用过程。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智利被誉为世界“铜矿王国”,其铜矿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下图为“智利24S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埃斯康迪达为智利最大的铜矿之一,该地铜矿形成于3千万年前沿断层侵入的三次岩浆活动,铜矿体一般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位于东西山脉之间的中央谷地南北绵延约650公里,地势较平坦,上覆大量冲积土,是智利重要的农业分布区。(1)说明该地铜矿体形成的大致过程。(2)分析中央谷地地表形态形成的地质作用。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滩砂是由波浪淘洗而成的沉积体,广泛发育于临近湖泊浅水的区域。2019
8、年8月,某“发现计划”科考队赴我国青海湖沿MN一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图1),并在丙滩砂挖掘了A、B两处剖面(图2)。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青海湖处于构造运动中,周围山地持续上升,气候由湿润转为半干旱。最新监测发现,近年来该地区气候有暖湿化趋势。(1)描述考察区滩砂的分布及剖面形态特征。(2)推测甲、乙、丙三处滩砂的物质来源及平均粒径顺序,并说明理由。(3)若暖湿化使湖平面快速上升到古湖平面的位置,预测甲、乙、丙三处滩砂规模的变化。答案1B【解析】化石存在与沉积岩中,地势低洼处是沉积地区,地势较高处是侵蚀地区,所以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地势低洼处;龙是中生代时期(2.3亿年前)的一类爬行动物,矫健的四
9、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 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故B正确,A、C、D错误。2D3D【解析】2表面有大量气孔构造的多为岩浆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含有动植物化石的为沉积岩;矿物颗粒定向排列是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之一。ABC错,D对。故选D。3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而形成的,砂岩是沉积岩,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故选D。【名师指导】(1)沉积岩一般形成于当时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而且沉积物颗粒的大小取决于外力搬运作用的强弱;(2)引起岩石变质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主要来自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4C5B6D【解析】4
10、根据材料该岛屿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该岛屿中部熔岩应为喷出岩(玄武岩),C正确;花岗岩为侵入岩,故A错误;石灰岩为沉积岩,故B错误;大理岩为变质岩,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5根据材料该岛屿位于冰岛南部,应位于大西洋,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冷却形成该岛,所以该岛应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形成大洋中脊,故B正确,C错误;海沟为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为消亡边界,海沟较为深邃,故AD错误,所以该题选B。6若火山持续喷发,岩浆冷却陆地面积会增加,则岛屿面积增加,故A错误;根据材料该岛屿为火山喷发形成,若地质构造运动频繁,会造成岩浆喷出增多海岛面积加大,故B错误;海平面上升速度较慢,所以大片岛屿被淹没应和
11、海平面上升无关,故C错误;根据材料,该岛屿周围为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该地区位于西风带,风浪较大,四周火山灰易被侵蚀,导致海岸快速后退,故D正确。【名师指导】板块运动与地形7C8A【解析】7材料信息表明,张掖丹霞景观区地层形成于侏罗纪和白垩纪。哺乳动物出现在第三纪,因此,张掖丹霞地层中不可能出现哺乳动物化石,排除A。原始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古生代末期原始鱼类基本灭绝,因此,张掖丹霞地层中不可能出现原始鱼类化石,排除B。裸子植物出现古生代后期,中生代至今裸子植物一直存在,因此张掖丹霞地层中可能出现裸子植物化石,选项C符合题意。古老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后期,末期基本灭绝,因此,张掖丹霞地层
12、中不可能出现古老两栖类化石,排除D。8图中显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内彩色丘陵区岩石层理构造明显,应为沉积岩,因此要形成这些岩层,首先要沉积和固结成岩,形成彩色岩层,然后地壳运动过程中水平挤压导致当地岩层弯曲变形、变位,形成向斜构造,并断裂上升至海拔较高处,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导致彩色岩层出露,形成彩色丘陵区,由此判断,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名师指导】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
13、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9A10A【解析】9读图可知,a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A对。龙庆峡被誉为“小桂林”,可知其岩石为石灰岩,受流水侵蚀形成喀斯特地貌,BD错。背斜是内力作用形成的,C错。故选A。10由材料可知,数亿年前,因火山喷发使高大林木迅速掩埋于地下,经硅化和变质形成特殊的“木化石”。后来有部分“硅化木”出露于延庆白河两岸高坡上,所以硅化木形成过程为岩浆活动-沉积变质-地壳抬升-风化剥蚀,故选A。【名师指导】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1)根据岩层的形态:向斜指的是岩层向下弯曲;背斜指的是岩层向上弯曲。(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向斜是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新岩层,而两边是
14、老岩层;背斜是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老岩层,而两边是新岩层。背斜和向斜的地形特点:背斜:(1)从原始形态上看,一般是岩层向上弯曲,往往会成为山地。(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从原始形态上看,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往往会成为谷地。(2)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经长期侵蚀后反而可能成为山岭。11C12C13C【解析】11图示某地垂直于构造线方向所作的地质剖面,由此可判断a、c两处地质构造线都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A错;a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向斜西槽部岩石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形成山,B错;b处两侧岩层有明显位移是断层,地下水容易出露附近多泉水出露,断层
15、处岩石不稳,不宜建设大坝,C正确;c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是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容易被侵蚀形成成谷,D错。选C正确。12图中处的岩石类型是变质岩,它是地下岩浆活动而引起的周围岩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选C正确。13图示岩浆侵入到沉积岩层中,岩浆侵入发生在沉积岩形成之后;断层导致沉积岩层两侧岩层出现位移,断层发生在沉积岩层之后;褶皱隆起导致沉积岩层弯曲变形,说明褶皱隆起发生在沉积岩层之后;该地质构造形成过程是选有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地层-受水平挤压弯曲变形-褶皱隆起-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断层发生;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沉积作用。选C正确。【名师指导】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背斜外形上
16、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向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下突出的弯曲,也就是岩层向下弯曲。底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易接受沉积,变成山型。14D15A【解析】14考查岩石的类型判读,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因此板岩处于变质岩,D正确,喷出岩如玄武岩、侵入岩如花岗岩,沉积岩如石灰岩等,ACD错误,故选D。15根据隔水层和含水层分布特点可以判断,玉珠峰积雪冰川融化后下渗至砂岩孔隙中成为地下水,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渗流,受片岩隔水层的阻挡,储存在砂岩孔隙中的地下水最有可
17、能沿断层上升形成泉水。据此判断A正确,故选A。【名师指导】本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岩石类型的判断以及地理事物形成过程的判断,整体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16(1)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地势起伏大,多冰川地貌;东北部或北部起伏小,沙漠广布。(2)在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形成和田玉;地壳抬升,出露地表;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作用,由河水向下游搬运,在甲处堆积下来。【解析】(1)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应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征进行归纳描述。图中显示,图示区域相对高度达3000米以,因此地形以山地为主;根据等高线数值和河流流向判断,当地的地势南高北低;图中显示,当地西南部等高线密
18、集,西南部地势起伏大,山岭海拔高,多冰川地貌;图中显示,东北部或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起伏小,沙漠广布,多沙丘地貌。(2)和田玉的形成和在甲处富集的地质作用过程应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叙述。材料信息表明,和田玉属于变质岩,岩石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环境下经变质作用,形成和田玉;后地壳抬升,和田玉所在岩层在高处逐渐出露地表;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作用,和田玉从母岩体脱落,由河水向下游搬运,在地形相对和缓地区,流速减慢,和田玉在甲处堆积富集起来。【名师指导】17(1)智利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断层发育;来自于地幔软流层的含铜岩浆沿断层侵入地壳,在冷却凝固过程中,铜元素富集而形
19、成铜矿体。(2)内力作用形成中央谷地两侧断层;中央谷地沿断层相对下陷,形成低地;河流等外力作用,把风化、侵蚀物质搬运至此堆积。【解析】(1)结合材料该地铜矿形成于3千万年前沿断层侵入的三次岩浆活动,铜矿体一般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进行分析,说明该地(智利)位于板块的交界处,板块间相互碰撞,地壳活动频发,多断层发育;来自上地幔软流层中的岩浆(含有铜)不断侵入地壳,沿着断层上升,然后冷却凝固,铜元素富集而形成铜矿体。(2)结合材料和图可知,中央谷地是在内力作用下岩层断裂,形成的相对低洼的地堑;后期在外力作用下(河流的搬运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将泥沙带到谷地堆积,最终形成土壤肥沃
20、的谷地。【名师指导】18(1)分布较均匀,呈条带状;与湖岸线平行,大致西北东南走向;向湖坡缓,背湖坡陡。(2)物质来源:三角洲和湖岸粒径大小顺序:甲乙丙,地壳运动导致湖盆下降,河流流程变长;气候变化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小,搬运泥沙能力减弱。(3)甲滩砂裸露地表,被风力侵蚀,规模变小;乙滩砂因湖浪淘洗沉积作用增强,规模变大;丙滩砂被湖水淹没。【解析】(1)考察区滩砂的分布特征要从总体分布状况及形态进行描述。读图可知,图中滩砂大体与青海湖湖岸平行,结合经纬网判断,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图中三条滩砂分布呈条带状,分布均匀。读甲乙丙三处滩砂剖面可知,向岸依次坡度较缓,背向湖泊一侧较陡。(2)由材料可知,滩砂是由波浪淘洗而成的沉积体,广泛发育于临近湖泊浅水的区域,滩砂是由湖岸附近的泥沙堆积而成,主要来自于三角洲和湖岸地区。从材料看,周围山地持续上升,气候由湿润转为半干旱,由于甲处滩砂形成较早,河流流程相对较短,且流量较大,此时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强,形成滩砂物质粒径最大,后来随着河流变长,流量变小,携带泥沙能力减弱,滩砂物质粒径变小。(3)由于古湖平面地势高于丙滩砂,所以随着湖平面上升,丙将被淹没,而甲位置较高,不会有新的沉积物发生沉积,外力以风力侵蚀为主,导致甲规模变小。而乙部分被淹没,随着湖泊淘洗作用,有新的滩砂沉积体形成,面积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