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古代篇-高频考点7 资本主义萌芽-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练(新老高考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 中国古代篇-高频考点7 资本主义萌芽-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练(新老高考通用).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频考点7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一、选择题1商鞅认为,国家应禁止雇用佣工,如此卿、大夫就不能频繁修缮房屋,靠给人做佣工生活的人就没有地方工作。商鞅意在()A保护农业的生产 B抑制商业的发展C限制贵族的剥削 D打击贵族的利益2唐朝规定,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营业。为了便于管理和适应他们的需要,唐政府在城内划出特殊的居留区蕃坊。蕃坊内可以“列肆而市”,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商业区,其管理很大程度上由蕃长依其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由此可知,唐朝时期()A朝廷大力推行外贸优惠政策B蕃商已严重侵犯我国领土主权C外贸发展瓦解国内坊市制度D设置蕃坊可有效减少社会矛盾3元朝虽然也有短
2、暂的“海禁”,但没有改变对外持开放态度的总体态势,而且即使在“海禁”期间,也允许外人来华贸易,政府甚至还采取一些鼓励措施招徕外商,这与明清两朝有着显著差异。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是()A经济基础不同 B经济政策不同C政治制度差异 D国际环境差异4明代法律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对官吏放债、逼债等行为也有种种限制。但在“民不举官不究”的前提下,高额利率等“违禁取利”比比皆是。这表明明代()A专制体制崩溃,金融市场混乱B民间需求与国家政策的矛盾C商业环境宽松,经济秩序稳定D资本主义萌芽获得丰厚利润5晚明时期日用类书的编纂和刊刻蔚然成风,出版的日用类书几乎包含了社会生活的
3、各个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娱乐性。如晚明绝大多数的日用类书中都有“风月门”“酒令门”等,且这类内容占有相当大的篇幅。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市民阶层扩大 B奢侈之风盛行C印刷技术普及 D崇文氛围浓厚6下表为明实录中“通商”“抑末”出现频次统计表。这反映出明朝()通商抑末洪武年间11宣德至景泰年间13嘉靖年间72隆庆至天启年间60A.商业政策发生倾斜 B重农抑商政策终结C对外贸易受到重视 D商品经济不断发展7明清江宁府志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注册给文凭,然后敢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明清工商皆本思想受到了压制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C西学东渐传播了近代
4、西方文明D资本主义萌芽侵蚀传统经济8康熙二十三年开海贸易后,允许五百石以下船只进行贸易;康熙四十七年“禁商贩米出洋”;康熙五十六年规定出洋贸易“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康熙五十九年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材料反映了康熙年间()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趋向松弛C官府垄断对外贸易 D逐渐走向对外开放9康熙二十五年,广东成立了专营外贸的“外洋行”,将外贸与内贸区分开来,洋商与一般商人区分开来。外洋行是清廷政治权力与对外贸易商业资本相结合的产物。从此,外洋行成为专门经管外贸的机构,洋商(行商)也成为一种专门的行业。此种交易形式()A旨在保证政府税收和对外防范B是清廷闭关
5、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C加剧了欧洲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反映了传统朝贡贸易格局的变动10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帝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A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B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C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D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二、非选择题11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两朝不仅与亚洲各国,而且与欧美一些国家也发生了贸易联系,其海上贸易可谓全球化了。如17581767年的10年间,贸易总值为288 045 650两,而18281837年的10年间增至784
6、 864 050两。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总的趋势是内向保守的,以禁为主,但对外贸易从未间断,有的时期还出现了重大发展。据统计,1764年,欧美诸国对华海上贸易总值为白银5 545 847两,1805年达23 517 102两,40年间增长了3.2倍,中国对外贸易常处于出超地位。摘编自易能武明清时期中西对外贸易比较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产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主要的出口产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19世纪70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
7、,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材料三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 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由97.5亿美元增加到12 180.1亿美元,进口额由108.9亿美元增加到9 558.2亿美元;1978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7.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6%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8.1%,进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6.7%,尤其是2001年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进入了一个飞速增长阶段,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5%以上。摘编自李坤望
8、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12现代经济学中有很多“陷阱”理论,它们总是能在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表象下揭示风险,警示后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史的英国经济史学家伊懋可发现:中国在1619世纪的经济存在“高度平衡陷阱”。即在没有工业科技的投入、农业亩产已近极限的情况下,随着人口的增长,剩余产品数量也在减少,进而影响人均收入和需求。
9、当时农民和商人的明智选择,不是去节约劳动力的机器,而是更多地节约资源和固定资本;战后美国经济学者纳尔逊提出资本形成效率低、人口增长快是阻碍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低水平均衡陷阱”;与此相似,索斯凯斯的“低技术陷阱”理论是指经济陷入低工资、低技术、低附加值的恶性循环的状况。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高频考点7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A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商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使那些靠做佣工生活的人没有地方工作,进而促使他们去从事农业活动,以此保护农业的生产,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体
10、现的是不准雇用佣工,并未体现对商业的抑制;C项错误,贵族雇工修缮房屋不能等同于剥削;D项错误,商鞅此举的出发点是保护农业生产,不是打击贵族的利益。2A本题考查唐朝对外贸易政策。根据材料“自由定居、自由营业”“列肆而市”等信息可看出,唐朝大力推行外贸优惠政策,故A项正确;蕃商是来华贸易的,并没有侵犯我国领土主权,排除B项;唐朝国内坊市制度仍然存在,排除C项;蕃坊的设置只是针对外国商人,并不能减少社会矛盾,排除D项。3D本题考查元明清对外政策的不同。元朝在对外关系方面总体上持对外开放的态度,政府甚至还采取一些鼓励措施招徕外商,这是因为元朝时期西方国家尚未开始殖民扩张。明清时期西方国家开始了早期殖民
11、扩张,明清两代厉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目的之一在于防范西方列强的侵略,因此元朝与明清两朝对外政策不同的原因在于国际环境的差异,D项正确。4B本题考查明代政府对高利贷的管理。从材料可知国家虽然对放债有禁令,但是“违禁取利”比比皆是,可知是民间因需求对国家政策进行反抗,故B项正确;“专制体制崩溃”与史实不符,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明代政府对高利贷的制约,没有涉及商业环境宽松,故C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高利贷问题,与资本主义萌芽获得丰厚利润不符,故D项排除。5A本题考查晚明商品经济发展。晚明时期,实用性和娱乐性很强的日用类书籍日益增多,这符合市民阶层的需求,反映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
12、大,A项正确;实用性和娱乐性书籍的大量刊行不等于奢侈之风盛行,B项错误;C项非材料主旨,排除;实用性和娱乐性书籍的大量刊行也不等于崇文氛围浓厚,D项错误。6A本题考查明代经济政策演变。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明朝时期,“通商”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而“抑末”逐渐降低,这反映出明朝对商业的政策出现了变化,即逐渐放松对商业的限制,商业政策发生了倾斜,故选A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朝并没有终结,排除B项;“通商”出现频率增加,并不能代表明朝政府重视对外贸易,排除C项;“通商”“抑末”体现的是明朝政府对商业的态度,并不能直接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7D本题考查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题干现象反映了明清时期手工业领
13、域的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受到了政府的管理和限制,这是因为当时政府实行重农抑商,农业占主导地位,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冲击了农业的地位,故D项正确;A项属于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项是题干现象,不是原因,排除;C项属于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有利的因素,属于外部因素,而题干体现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了压制,排除C项。8A本题考查清朝“海禁”政策。材料“禁商贩米出洋”“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均体现了清政府对于对外贸易有着越来越多的限制。材料体现了康熙时期对外政策坚持“闭关锁国”,故A项正确;B项“海禁趋向松弛”与材料所述不符,故排除;C项的结论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14、;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9A本题考查清朝外贸政策。根据材料可知,外洋行是专门经管外贸的机构,是清廷政治权力与对外贸易商业资本相结合的产物,设立外洋行的目的是保证政府税收和对外防范,故A项正确。材料中这种交易形式并非“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B项错误;欧洲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是在鸦片战争后,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朝贡贸易,D项错误。10A本题考查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根据材料“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可知,乾隆主张闭关锁国,这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故A项正确;乾隆的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这是当时的影响,不是深远影响,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正是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商品不必外求导
15、致的现象,故C项错误;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也属于当时的影响,故D项错误。11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1)特征,结合材料,从“可谓全球化”得出范围广;从相关数据比较得出贸易数额较大;从“总的趋势是内向保守的,以禁为主”得出呈保守趋势;从贸易增长趋势和出超地位得出外贸的主导地位与出超等特点;依所学得出以朝贡贸易为主。(2)特点,据材料二“主要进口产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可得出进口主要为工业产品;从“中国主要的出口产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得出出口商品主要为农副产品。成因,可从中外两方面分析。(3)原因,从材料
16、三“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出改革开放;从“200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外贸发展;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加速,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答案(1)特征:贸易范围广;贸易数额大;贸易政策呈现保守趋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以出超为主;以朝贡贸易为主。(2)特点:进口产品以工业品为主;出口商品主要为农副产品。成因: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3)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发展;世贸组织推动等。12示例论题:中国人口优势和传统小农经济,很难突破传统桎梏转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论述:中国传统农业注重精耕细作。由于历代政府都推行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加之耕地充足,农民缺乏革新农业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热情。此外,明清时期高产农作物的传入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但也导致人口的膨胀,引发严重的人地矛盾。然而,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因为备受歧视,将巨额资金投入买田置地,而非用于扩大再生产,无法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工商业者蜕变为地主,由工商业领域退回农业领域。大量人口被限制在农业当中,无法成为自由劳动力,这都导致中国缺乏社会转型的深层原动力。综上所述,明清时期中国小农经济由于多重因素制约,无法突破传统,实现从农业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