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一、选择题1近几年每逢春节,“全球点亮中国红”“海外春节庙会”“跨国春晚”“四海同春”等具有浓郁中国年味的各类迎春活动都会在多国举行。中国春节走红海外()A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B说明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C说明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认同D表明文化趋同已成文化发展规律2像春节贴窗花、换春联、放鞭炮等,都是民间的零散的生活化的节庆活动。有专家提出设计既有古代文化神韵又有现代气息的传统节日仪式体系,在国家层面举行公众庆典,以展现中华文化的尊严和气派,对文化传承能起更大的作用。民族传统文化节日仪式的作用是()可以展现特定的文化氛围对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进行保护和弘扬可以直接
2、转化为物质力量,实现中国梦能够集中展现民族文化A BC D3近年来,收藏正从传统的陶瓷、书画、金银、珠宝等珍稀之物,扩展至具有社会学、人类学价值的物品。对于收藏的历史文物,有人认为,“虽然收的是物,但藏的是历史记忆。”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历史文物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文物能够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历史文物能够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文物蕴藏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信息A BC D4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下面还有“BEIJING2022”的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说明文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
3、量既展现了中华文化,又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源于设计者的灵感,形象展示活动的活力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A BC D5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价值。我们之所以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因为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才能够确保本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世界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实现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趋同A BC D6我国旅游法对“文明旅游”作出了相关规定,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促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实现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4、 BC D7400多年前,中英剧坛同时出现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伟大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都散发着对美和爱情的歌颂和追求,依然震撼着今日的读者和观众。这表明()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普遍规律东西方艺术都应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优秀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东西方文化具有相同的发展历史A BC D8习近平主席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这强调了()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要坚持求同存异原则,认同其他民族文化D要在平等基础上推动
5、民族间文化交流互鉴9习近平主席引用了礼记中篇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展望中法关系的未来。这对我们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借鉴意义是()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求同存异,两种文化相互包容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增强自信,首先发展本民族文化A BC D10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时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观赏自然风光和领略“异国风情”是跨境旅游的两个主要目的。领略“异国风情”,实际上是在感受和体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世界文化的趋同性不同文化的排他性A BC D11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上,中国昆曲牡丹亭与西方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
6、同一场节目中交叉上演,在德国观众中引起极大共鸣。通过同一时代但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艺作品的对比,人们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中国昆曲牡丹亭与西方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具有相通之处()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基于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是基于它们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与精粹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A BC D12近日,为反击国外某些人对中国文化的歧视,一则名叫说出我的名字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中国留学生们对自己中文名字的来历侃侃而谈,不仅向世界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自信风貌,也让我国悠久的文化魅力得到展现。这表明()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不同民族的文化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消除分歧走向
7、统一 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A BC D13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历史上的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族群和文化的共同体,具有“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试,而成其久”的精神特质。这一特质在文化上表现为()能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和推崇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文化交流原则A BC D14中国的诗词、欧洲文艺复兴时的十四行诗,都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尽管人们可以将其翻译成别的语言文字,但是,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韵味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由此可见()A要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B不同文
8、化难以交流、借鉴C要融合世界文化促进人类文明发展D世界各国都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15在主题为“滋养地球,生命能源”的米兰世博会上,浓浓的中国风受到了来宾们的青睐。中国风串联起不同的文明,彰显出人类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期盼,世博会因此而具有别样风采。这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同民族文化因各具特色而难以共生共荣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不同民族的实践活动产生不同的民族文化A BC D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凝聚了
9、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国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高度重视“习惯”“公序良俗”的作用,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将保护民事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注重对弱者利益的保护,将诚信确立为民法基本原则在体系结构上,民法典通过使人格权、侵权责任独立成编,贡献出一个崭新的民法典编纂结构;在立法技术上,民法典详细规定权益保护、平等、意思自治等8项基本原则,这些都是我国民法典对世界民事立法作出的重要贡献,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智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的民法典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解析:中国
10、春节走红海外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入选;认为“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夸大了中国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B不选;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不是认同)其他民族文化,不能说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C不选;“文化趋同”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否认,D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答案:A2解析:在庆祝传统节日时举行必要的仪式,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围,并在这种氛围中集中展现民族文化,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错误;文化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观点错误。答案:C3解析:收藏的历史文物,保存历史记忆,是由于这些历史文物是重要的文化遗
11、产,蕴含着历史文化信息,符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错误;本身观点正确,但与“收藏的历史记忆”无直接关联,不选。答案:B4解析:材料并没有强调文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故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既展现了中华文化,又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故符合题意;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源于设计者的灵感,故错误。故选D。答案:D5解析:中的“确保”表述太绝对。中“逐渐趋同”说法错误。答案:B6解析: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规定“文明旅游”必须尊重当地文化,这既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也有利于提高公
12、民素质,进而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故符合题意。“对当地文化的认同”的说法不恰当,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故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A7解析:他们的作品都散发着对美和爱情的歌颂和追求,体现了不同国家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符合题意;震撼读者和观众,体现了优秀作品的感染力,符合题意。材料表明的不是文化个性,未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是各有其鲜明个性特征,错误。答案:B8解析:习近平主席的比喻是强调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D正确。A中的根本动力,B中的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C中的认同其他民族文化,都是错误的。答案:D9解析:习近平主席的观点,强调的是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符合题意。对对
13、方的文化可以借鉴其积极成分,不是充分吸收,错误;他强调的不是发展本民族文化,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D10解析: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因此,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故正确,错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且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故正确,错误。答案:A11解析:昆曲牡丹亭与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相通之处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符合题意。即使不交流仍然有相通之处,不准确;民族特色不直接表明相通,不是理由。答案:D12解析:材料表明的是要
14、认同本民族文化,反对文化歧视,符合题意。民族文化的精神根基作用在材料中未体现,不选;不同民族文化不能走向统一,观点错误。答案:D13解析:该历史学家对中华文化的评价,体现了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符合题意。不能认同外来文化,观点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是各种文化一律平等,观点错误。答案:A14解析:不同的文化在意义上和韵味上的差别,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符合题意。不同文化之间可以交流、借鉴,B错误;“融合世界文化”的做法不可取,C不选;世界上存在文化霸权主义,不是所有国家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D错误。答案:A15解析:中国风受到来宾们青睐强
15、调的是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符合题意。违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观点错误;不符合材料内容。答案:A16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说明我国的民法典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答本题需要将材料的表述与所学原理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即可。根据所学知识,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然后分别展开说明即可。材料中,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国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高度重视“习惯”“公序良俗”的作用,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从而说明我国的民法典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
16、大实践,继承了中华历史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证明了文化是民族的;材料中,民法典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立法技术上的做法,都是我国民法典对世界民事立法作出的重要贡献,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智慧,从而说明我国的民法典能够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智慧,证明了文化是世界的。答案: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我国的民法典将“习惯”“公序良俗”“人本主义”“诚信”等写入其中,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了中华历史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我国的民法典充分反映了时代特征,致力于解决时代问题,能够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智慧,神益于推动人类法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