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困境分析,职业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困境分析,职业教育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困境分析,职业教育论文【题目】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窘境分析 【第一章】 【第二章】 【3.1】 【3.2】 【3.3】 【第四章】 【结论/以下为参考文献】 摘 要 高职院校教育是我们国家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建设、管理、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高职院校学生是社会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素养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职工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社会经济在不断向前发展,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要求日益全面,将来的员工需同时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现前阶段高职院校侧重于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职业道德的教育。随
2、着高职院校学生走向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学生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显露,给企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工作实践都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这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理论方面,丰富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完善了载体和平台,促进实现德技双馨、德技互促、全面发展;实践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产教融合、校企共赢的良性发展。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式方法进行阐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概括了国内外职
3、业道德教育的研究现在状况。 第二部分,对高职院校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以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深切进入阐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培养目的、培养对象、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五个方面的特殊性。 第三部分,运用问卷调查法,选取石家庄市的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及对口单位、秦皇岛市的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及对口单位和保定市的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及对口单位为调查研究对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以调查结果为根据,认真总结现有成果,梳理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八方面问题:一
4、是人才德育培养目的不明确;二是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三是教学方式方法侧重理论灌输,教育手段陈旧落后;四是高职院校师资气力的配备和考核偏弱;五是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质量低;六是高职院校同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关注点不一致;七是学生和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同存在偏差;八是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在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面存在差异。 第四部分,针对调研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包括八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的;二是针对现有教学资源,调整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三是改革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施行实践性教学;
5、四是提升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素养,健全职业道德教育实效评价体系;五是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活动,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质量;六是调整双方职业道德教育关注重点,引导学生充分把握职业道德关键点;七是针对职业道德教育认同偏差,强化校企之间的职业道德定位;八是根据企业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核心因素,教育学生理性学习职业道德。 本文关键词语: 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教育 现在状况 对策 目 录 内容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高度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出台政策给予支持和指导 1.1.2 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1.3 企业用人标准提高,德技兼备是根本 1
6、.1.4 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要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式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式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现在状况 1.4.2 国内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现在状况 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高职院校 2.1.2 职业道德教育 2.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根据 2.2.1 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2.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3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
7、性 2.3.1 培养目的:德技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2.3.2 培养对象:职业道德价值观的养成 2.3.3 教育方式方法: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并重 2.3.4 教育内容:不同行业职业道德标准不同 2.3.5 教育管理:老师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实效考评的特殊性 3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在状况与问题分析 3.1 调研基本情况 3.1.1 设计问卷 3.1.2 高职院校学生的调研情况 3.1.3 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情况 3.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在状况 3.2.1 职业道德教育构成因素 3.2.2 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3.2.3 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 3.2.4 职业道德教育手段 3.2.5 职业道
8、德教育评价 3.3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人才德育培养目的不明确 3.3.2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3.3.3 教学方式方法侧重理论灌输,教育手段陈旧落后 3.3.4 高职院校师资气力的配备和考核偏弱 3.3.5 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质量低 3.3.6 高职院校同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关注点不一致 3.3.7 学生和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同存在偏差 3.3.8 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在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面存在差异 4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4.1 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的 4.1.1 根据上级单位有关文件,科学制定人才
9、培养目的 4.1.2 研究社会名企职业道德文化标准,为人才德育培养目的提供根据 4.2 针对现有教学资源,调整高职院校课程设置 4.2.1 在专业课中,参加行业道德标准教学内容 4.2.2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选修课和实践课教学,强化社会道德教育 4.3 改革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施行实践性教学 4.3.1 确立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 4.3.2 引导学生积极介入课堂讨论,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正面引导 4.4 提升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素养,健全职业道德教育实效评价体系 4.4.1 确定德高为范的师资队伍建设目的 4.4.2 建立师资引进、培训和考核的长效制度 4.4.3 完善
10、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评价体系 4.5 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活动,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质量 4.5.1 分年级进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职业就业指导 4.5.2 拓展学生第二课堂职业道德教育,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 4.5.3 培育校园专业文化实践育人气氛,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6 调整双方职业道德教育关注重点,引导学生充分把握职业道德关键点 4.6.1 找准企业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因素,引导学生对主要因素的认同 4.6.2 根据企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关注点,调整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4.7 针对职业道德教育认同偏差,强化校企之间的职业道德定位 4.7.1 平衡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关系定位,强化学生职业态度教育 4.7.2 理性分析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认同差异,加大校企沟通合作力度 4.8 根据企业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核心因素,教育学生理性学习职业道德 4.8.1 明确企业关注的核心因素,搭建校企深切进入合作的融通平台 4.8.2 积极回应企业职业道德评价关切,探寻求索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最佳途径 结 论 以下为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