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地区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口地区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汉口地区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观念、习惯发生了重要变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些年来,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成焦点。 怎样能吃得放心、用的放心 成了公众最担忧的话题。于是,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得到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不仅仅仅是一个品牌消费的时髦概念,它还兼具有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价值、保卫环境、加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健康消费,绿色农产品消费,迄今为止,在我们国家似乎仍仅仅仅是一种时髦或者潮流。人们对绿
2、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消费意愿及购买行为遭到了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或制约。那么,当下城市居民消费者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消费意愿与实际消费情况到底怎样?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消费意愿与购买决策之间能否存在的一致性关联?哪些因素制约着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最终的购买行为?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为我们国家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生产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提高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武汉市汉口地区为例,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有序的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期进一步辨别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决策的关键性因素,并且对消费意愿与购买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不一致现象进行检验并给予适当的
3、解释。 一、文献回首及研究假设 绿色农产品是一个本土化的概念,相当于国外的有机食品。西方发达国家绿色农产品消费已经相当普遍。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几乎所有人都购买过有机食 品,80%的 德 国 人、79%以 上 的 美 国 人 和67%以上的荷兰人愿意消费有机农产品.而在我们国家,对绿色农产品消费的研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而得到重视,于最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的。当前,我们国家绿色农产品消费认知情况的地区性差异较大,在个别地区如上海居民的绿色农产品认知水平有所提高,并且这种绿色认知水平与购买行为显著相关。然而,在多数地区,消费者的绿色农产品消费认知水平仍普遍偏低。而且,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并未
4、转化为购买行为。 已有文献对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实证分析。人们往往基于不同地区的个案,进行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考察了消费者对健康的在意程度、对食品安全的放心程度、对绿色信息的关注度、收入水平、认知水平、对的信任度及人口统计学特征等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的影响程度。 例如,Buzby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健康的在意程度影响着其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一个消费者假如非常在意健康,则会愿意为绿色农产品支付更高层次的费用-由于它能够降低杀虫剂残留引起癌症的风险.周应恒等基于对南京市的调查研究也证实,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放心度显著影响其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5、已有的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差异会影响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王志刚以天津市为例,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更高层次,因此男性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也更高层次.张晓勇等基于天津地区的调查发现,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购买无公害农产品.然而,赵昶等基于杭州地区的研究却发现女性的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相比男性更强.不少研究结果以为,收入是市民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王华书等基于南京市地区的调查研究发现收入水平是制约绿色农产品消费的重要因素.而张晓勇等以天津为例,研究却发现收入对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影响并不显著,而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人基本特征对绿色农产品消费影响却比拟显著.戴
6、迎春等基于对南京市有机蔬菜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有机蔬菜越了解并且对蔬菜安全越担忧的消费者,则更有可能是有机蔬菜的购买者.杨欧阳等对北京市安全农产品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发现,消费者个人的年龄、家庭月收入、有无60岁以上同住老人等3变量对安全农产品的消费有着显著地影响,但是,消费者性别、受教育程度对其绿色农产品消费购买影响不显著. 青平等学者将影响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后归为9大因素,即性别、年龄、收入、家庭状况、教育程度、食品安全意识、绿色蔬菜价格、消费者感悟、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 该文基于2005年对武汉市部分集贸市场和超市的调查,采用构造
7、方程模型,综合分析了9大因素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及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绿色蔬菜的消费上,消费者存在较高程度的消费意愿与消费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居民在绿色蔬菜消费行为上存在分化现象,消费意愿转化为实际消费行为的程度并不高。靳明等基于浙江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固然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加强了,但较高的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并未真正有效地转化为绿色农产品的实际消费行为,消费者存在着较高程度的消费意愿与消费行为不一致的现象.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侧重于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认知水平或消费意愿的研究。例如,周洁红基于对浙江省城市和城镇消费者的调查,研究了消费者对于安全蔬菜的认知程度及其支付意愿,结果发现消费
8、者对蔬菜安全状况比拟关注,但对蔬菜安全的评价不是很乐观,消费者非常愿意为蔬菜的安全支付额外费 用,但 安 全 蔬 菜 对 普 通 蔬 菜 的 溢 价 维 持 在10%20%.曾寅初等对北京市消费者对绿色牛奶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考察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消费认知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现: 消费者固然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较低;消费者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特征以及对绿色食品的信任程度等因素是影响消费者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绿色农产品购买的决策.王峰等从有机食品的支付意愿等角度,讨论了信任、消费者对有机食品认知水平等因素对支付意愿及其购
9、买行为的影响.也有人研究了信任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示清楚,随着消费者对公共管理能力信任程度提高,消费者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便会显著提高. 少数学者研究了消费习惯、消费者心理、市场环境等因素对绿色农产品消费的影响。张海英基于广州市的调查研究发现,能否在农贸市场买菜即购买习惯对于绿色农产品消费影响最大,且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常在农贸市场买菜的消费者,则往往图 实惠 的心理而更倾向于购买普通农产品,不选择绿色农产品.而另一项针对消费者的绿色农产品消费认知、意愿及消费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的专题研究,综合考虑了人口统计变量、心理变量及文化变量对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并基于一个中国文化背景下绿色农产品
10、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知信行理论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城市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总体来看,已有研究主要基于对某个城市的调查,讨论了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由于遭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约束,已有研究的样本量均比拟小,迄今为止,仍比拟缺乏全国性的大样本调查的研究成果。国外针对我们国家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比拟少。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采用汉口地区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行 为 特 征 及 其 影 响因素。 根据已有文献对影响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消费的因素做出下面假设: 假设1:收入水平越高,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越高。 假设2:对绿色信息包
11、括食品安全信息关注度越高,则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也就愈高。 假设3:消费者受教育水平越高,绿色农产品消费越多。 假设4:家庭规模越大,绿色农产品消费越多。 假设5:男性可能比女性更舍得花钱,对绿色产品的支付意愿更高层次,男性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数量越多。 假设6:年龄越大,绿色农产品消费数量越多。 假设7:年龄越大且对绿色信息关注度越高,绿色频数购买越多。 假设8:越健康的人,越不愿意花钱购买绿色农产品,即绿色农产品消费数量越少。 二、数据来源与描绘叙述性讲明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于2018年10月在湖北武汉市汉口地区某大型超市与2个居民聚居区大型菜市场随机抽样30个,共发放调查
12、问卷90份,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并当场回收。回收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为94.4%.调查内容牵涉了:市民消费者本身特征;家庭收入、家庭中有关孩子或者老人信息、健康程度、做饭频率等家庭信息;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认知、消费意愿及购买行为等信息。 2.描绘叙述性讲明 1被调查者本身特征。从表1看来,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5.88%,女性占54.12%;被调查人群的年龄段集中在2040岁之间;婚姻状况,已婚和未婚比重平衡;样本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大专和本科为主;职业分布平衡,牵涉了技术工人、商人、大学教师或科研工作者、学生、餐饮行业等多种职业人群。【表1】 2被调查家庭特征。从表2能够看出,当代家庭规模
13、以34人为主,占样本总体的55.29%;华而不实5人的家庭占到28.24%,是典型的代际生产形式。样本区居民的家庭年均收以310万元居多,在1020万元的占16.47%;超过20万元的只占样本总体的3.53%.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年均收入低于3万的穷人群体,这部分调查对象受能不能抽样的影响,主要遭到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样本权重的影响从表1能够得到印证。随机抽样牵涉到的年轻人,他们来自于周边大学,有本科生和研究生。 3被调查者绿色农产品认知、消费经历及满意度情况。从表3能够看出,被调查中92.94%的人都表示知道绿色农产品消费,仅有7.06%的人没有听过绿色农产品消费。被调查对象总体上以为绿色农
14、产品消费是无污染消费、健康消费、可持续消费、循环消费。这讲明,大多数人对绿色农产品消费有较正确的认知。当前,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仍表示担忧,73.17%的被调查者对食品安全表示怀疑,7.32%的人甚至以为我们吃的食品不安全。人们对绿色食品信息的关心度高,79.52%的市民都比拟关心或非常关心绿色农产品信息。调查显示绝大多数 被 调 查 对 象 都 曾 经 买 过 绿 色 农 产 品,只 有9.38%的人表示没有买过。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满意度整体较高,仅有2.50%的表示不满意。【表2-3】 4被调查者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本调查从绿色农产消费频率、农产品购买任务承当情况、购买地点的选择、影响绿色
15、农产品消费的决策因素等方面来度量被调查者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 绿色农产品消费频率。被调查对象大都购买过绿 色 农 产 品,其 中67.06%的 偶 尔 购 买1次,17.65%的1周购买12次,15.29%的1周购买3次及以上见表4。这可能与做饭频率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在家一日三餐都做的占46.00%,做1餐、2餐或偶然做饭的各占17.00%.【表4】 农产品购买任务承当情况。当代家庭中负责日常买菜的主要是奶奶、妻子见表4。女性更多的承当了采购工作,由女性负责买菜的占76.46%,男性仅占23.53%.由于年轻人大都在上班,他们只好把家务事交给爷爷奶奶等老人去做,由爷爷奶奶买菜的占了5
16、1.76%. 购买地点的选择。在选择购买地点方面,由于最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大多数居民对食品安全产生了质疑,以为大型超市的质量安全可信度相对会高一些。从表4中能够看出绝大多数市民选择大型超市买菜占63.25%;其次是,选择农贸市场占20.51%。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商家一般都会将大型商场或超市选址在核心区,并且周围还会有公园或大型的公园等游乐场所。对于当代市民来讲,逛完大超市后顺便买些菜回去,买菜、休闲娱乐一箭双雕。 研究者进一步考察了消费者没有选择小型超市购买的原因,结果显示小型超市的绿色农产品不新鲜且品种较少是主要原因。 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的决策因素。如表4所示,人们在选择购买绿色
17、农产品时考虑更多的因素是安全,其次是营养,再次是新鲜程度,响应度分别为71%、64%和60%.可见,被调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至于品牌、服务、包装等因素,消费者关注较少,这可能与当前市场上的绿色食品包装、服务同质化趋势有关。 进一步对消费者没有选购绿色农产品的原因分析发现,不买的主要原因有:绿色农产品的价格太高响应度为86.7%;担忧厂商以次充好等欺骗行为响应度为82.2%;对绿色农产品了解不够多,选购时缺少购买自信心响应度64.4%. 三、计量分析 Probit模型概率选择模型是处理以分类数据为主的离散数据比拟理想的方式方法,但因变量为有序的离散数值时须采用有序的Probit模型.本文
18、的数据均设定为有序的离散变量,因而,适用有序的Probit模型。下面先对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做详细讲明。 1.模型设定 YK表示在1,2, , m上取值有序响应,关于Y*K的有序Probit模型可由下面式子表示:【1】 华而不实,Y*k是一个潜在变量,是不可观测的,可观测 的 是Yk;Xk是 解 释 变 量 向 量,kk = 1,2, ,n是观察值数; 是待估计参数向量;εk是随机解释变量,ΕεkX k =0,ε ο, 2 k, 2k是εk的方差;m是状态参数; ii=1,2, ,m是区间分界点; 是
19、标准正态累计分布函数。 2.变量讲明 因变量为绿色农产品的购买频数。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的主要因素:收入水平、对食品安全及绿色农产品信息的关注度、受教育水平、家庭规模、性别、年龄、健康情况、以及穿插项年龄*对绿色信息的关注度等8个指标作为自变量。 如表5所示,被调查城市居民平均每周绿色农产品的购买频数为1.8次,表示清楚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购买不太频繁;人均收入水平为每年5万10万元之间;被调查者对绿色信息包括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度均值为0.8,讲明被调查区城市居民对绿色信息的关注度较高;受教育水平的均值为2.4,表示清楚被调查区城市居民受教育水平较高,平均在大专学历水平以上;家庭规模均值为3
20、.4,表示清楚被调查对象家庭规模以34人为主;家诞成员的健康程度一般,其均值为3.3;实际调查样本中男性占45.88%,女性占总样本的54.12%;年龄均值为2.4,表示清楚被调查对象3040岁居多。为了考察年龄越大且对绿色信息关注度越高的消费者其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越高,特设定了穿插项 年龄*对绿色信息的关注度 变量。【表5】 3.回归结果 本文采取逐步回归的方式方法,模型1观测年龄与对绿色信息关注度各自对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的作用。为了与模型1比照,模型2对这2个变量的穿插项进行了回归。从回归结果来看见表6,模型1和模型2伪判决系数分别为0.659 3和0.631 4,2个模型整体上拟
21、合得较好。分析回归结果,可知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绿色农产品购买频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到达显著。消费者收入水平越高,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就越高,假设1得到验证。固然,绿色农产品价格比一般农产品要高,但收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对质量安全更有保障的绿色农产品不仅有购买的意愿,也有实际的支付能力。【表6】 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信息包括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度对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频数有显著正向影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到达显著,假设2得到验证。在当下信息化时代,大量绿色农产品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体传递给消费者,城市居民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信息越关注,对绿色农产品的认识程
22、度越高,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就越高。 受教育水平对绿色农产品购买频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讲明受教育水平越高,购买绿色农产品的频数越低,假设3被拒绝。可能的解释为:高学历者主要是白领阶层,一般均无暇买菜、做饭,这些活儿主要由其父母承当。高学历的被调查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与实际消费行为具有非一致性性,因此,其较高的绿色认知水平及其消费意愿,并没有能够转化成为其个人及其家庭的实际购买行为。这 一结论也支 持了青 平等、靳明和赵昶的 相 关研究结论。 家庭规模对消费者的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到达显著,家庭规模越大,绿色农产品消费越多,假设4得到验证。家庭规模大小实
23、际上反映了家庭人口构造,其对绿色农产品消费的影响主要具体表现出在:人口多的家庭一般有老人、小孩,他们会愈加关注家人的健康和安全问题,进而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更强。因而,绿色农产品消费数量也会随家庭人口增加而增加。 性别对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表示清楚绿色农产品消费在性别上的统计差异不显著,假设5未通过检验。固然,从描绘叙述性统计分析看,女性买菜、做饭的频率高于男性,主要以奶奶、妻子为 ,但计量结果显示,性别对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影响的统计差异并不显著。这可能与抽样构成有关,由于样本中2040岁之间的被调查者占到了样本总量的80%,这群人青年人群很少自个做饭、买菜,因
24、而,从性别上可能无法看出实际其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的显著性差异。 年龄对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5%的水平上到达显著,假设6得到验证,表示清楚年龄越大,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越高。 其原因在于:年龄越大的被调查者对健康、营养及食品安全等愈加关注描绘叙述性统计分析也显示,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主要是基于安全和健康营养的考虑,且他们在家庭劳动分工中肩负买菜的主要责任。因而,年龄越大,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越高。这一点在戴迎春的相关研究结论中得到佐证。 穿插项 年龄*对绿色信息的关注度 对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5%的水平上到达显著,假设7得到验证,这表示清楚年龄越大且
25、对绿色信息越关注的消费者群体,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越高。这部分人对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较高。 健康程度对消费者的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频数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到达显著。其经济学含义是,越健康的人,在能否要购买绿色农产品的实际决策上,往往会去购买普通的农产品。倒是身体状况越差的人,则对营养健康及食品的安全性愈加在意,会选择消费绿色农产品多一些。因而,身体的健康程度与绿色农产品消费反相关。假设8通过检验。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对武汉市汉口地区随机抽样调查数据的描绘叙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示清楚:1被调查市民绿色农产品有较高的认知度,绝大多市民购买过绿色农产品,总体消费满意度较高
26、;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信息关注度整体较高,但大多数市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仍然表示担忧。2当代家庭中负责平日买菜的主要是奶奶、妻子,女性更多的承当了购买食物的家庭工作。3在绿色农产品购买地点上,74%的城市居民倾向于选择大型超市。4消费者选择购买绿色农产品的主要决策因素依次是安全、营养和新鲜,理性消费特征明显。5消费者没有选择绿色农产品的主要原因是,绿色农产品的价格太高或担忧厂商以次充好,以及对绿色农产品的了解不够而缺少购买决心。 采用有序的probit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市民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行为与其收入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收入水平越高,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越多。2家庭规模对绿色农产品消费具有
27、显著地正向影响,家 庭 规 模 越 大,绿 色 农 产 品 消 费 越 多。3个人受教育水平与个人绿色农产品购买频数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学历越高,个人绿色购买频数越低。4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信息的关注度对绿色农产品购买频数有显著正向影响,即消费者对绿色信息越 关注,绿色 农产品消费频数就越高。5消费者年龄越大,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越高。6年龄越大且对绿色信息越关注的消费者群体,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越高。7身体越健康的人,会更倾向于去购买一般的农产品。8样本区市民绿色农产品消费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限于对汉口地区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小,
28、可能会影响到结论的推广。将来应增加样本容量、扩大地区范围,还应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绿色认知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变量进行考察已有研究仍较欠缺在这方面的考虑,而这些因素有可能对绿色农产品消费决策行为影响较大。 2.建议 1促进绿色农产品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降低绿色农产品的价格。消费者购物时没有特意选购绿色农产品的主要原因是绿色农产品的价格太高。由于中国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总体上都比拟小,生产者还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民,没有构成规模效益,生产成本比拟高,因此农产品的高价位就不难理解。因而,怎样适度扩大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积极疏通其销售渠道,有效推进 农超对接 企业+合作社+农户 等
29、形式,从根本上降低绿色农产品价格,来知足消费者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便显得非常必要。 2强化农产品供给链各环节管理,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可追溯制度。研究表示清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普遍比拟担忧,对绿色农产品仍缺乏信任,担忧商家的欺骗行为以次充好。因而,怎样加强农产品供给链各个环节的管理,尤为重要和紧迫。应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管理可追溯制度,尤其是对绿色农产品应设立严格的市场准入要求,建立 生产者-商家-管理部门 责任追溯机制,这是保证食品安全解决消费者后顾之忧的必由之路。应增加用于建立和完善食品检验、监测体系资金投入。除此之外,对农产品质量控制要严格把好关,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
30、节均要实现责任到人,无论是质量监管部门还是私人部门,但凡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绝不能姑息迁就,均应实行 一票否决制 ,加强惩罚处置力度,使其 不能为、不敢为、不愿为 . 3选准绿色农产品农产品广告宣传渠道,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与信任度。市民绿色农产品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是电视和网络。当代都市生活中,电子媒介在信息传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电视节目中也常有很多食品营养专栏、环保专栏、新闻等节目,均包含大量的绿色农产品消费信息。当前,商家怎样选择适宜的宣传渠道,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和辨别能力,加强消费者对地理品牌的信任度,则对于商家绿色农产品的成功销售至关重要。 4积
31、极引导中老年人绿色农产品消费习惯,努力做好绿色农产品宣传、促销等活动。城市居民买菜任务有一半由家庭成员中奶奶和爷爷购买。另外,从性别上看,买菜任务主要由家庭成员中女性承当。因而,怎样积极引导中老年、女性群体的绿色农产品消费观念及习惯,对商家来讲至关重要。根据行为学的知信行理论,个体行为与其知识有关,也与其信念或态度有关。知识转变成行为需要外界条件,而教育、宣传如健康教育、绿色宣传等就是能够促进将知识转变成行为的重要外界条件。因而,通常有以下方式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消费信念确立或观念、态度的改变:如增加信息的权威性,加强传播效能,利用恐惧因素等。商家应通过各种媒体或现场宣传有针对性地提高目的消费者的
32、认知程度,重点宣传绿色农产品的高质、无污染、营养更丰富等差异化特征。同时,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吸引目的群体更多地购买绿色农产品。 除此之外,生产者或地方应积极推进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地理标识,对于地方绿色农产品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为参考文献 1江林.消费者行为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BUZBY J,READY R,SKEES J.Contingent valuation in foodpolicy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a pesticide-reside risk reductionJ.Journal of Agricultu
33、re and Applied Economics,199527:613-625. 3周应恒,霍丽,彭晓佳.食品安全:消费者态度、购买意愿及信息的影响-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53-60. 4王志刚.食品安全的认知和消费决定:关于天津市个体消费者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4:41-48. 5张晓勇,李刚,张莉.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对天津消费者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41:23-27. 6赵昶,靳明,赵敏.女性群体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构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85:44-54. 7王华书,徐翔.南京市绿色农产品开发方略及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045:95-99. 8戴迎春,朱彬,应瑞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选择意愿-以南京市有机蔬菜消费行为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7-52. 9杨欧阳,唐熠坤,陈晨.北京市安全农产品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0:201-2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