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农田水利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102599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农田水利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农田水利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农田水利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农田水利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吉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农田水利论文吉林省作为粮食大省,粮食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灌区在吉林省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008 年吉林省 的永舒榆、白 沙滩、饮马河 等 11 个大型灌区的农业生产总值、 粮食总产量分别占全省农业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的 5.6%、5.08%,水稻单产是全省粮食平均单产的 1.28 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1.6 倍。 由此可见,农田灌溉在吉林省农业生产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 吉林省大型灌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灌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较为落后,据估算, 吉林省大型

2、灌区灌溉用水定额 1153m /亩,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建设大型灌区信息自动化工程,是实现 总量控制 和 定额管理 两套指标体系的重要措施; 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重要途径。 1 吉林省大型灌溉工程大概情况 1.1 现有大型灌区工程 吉林省现有大型灌区 11 座,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平原区、西部平原区,包括白城地区、松原地区、长春地区、吉林地区、四平地区和通化地区,设计灌溉面积 434.08 万亩, 实际灌溉面积为 197.95万亩,灌溉年用水量为 21.50 亿 m 。 1.2 正在建设的大型灌区工程 吉林省中西部属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的区域。 通过修建五家子灌区、大安灌区和松原灌区

3、等工程,能够解决该区域农业灌溉缺水问题。 三个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 372.84 万亩, 华而不实水田灌溉面积 214.5 万亩, 旱田灌溉面积为 128.34 万亩;设计灌溉用水量为 19.59 亿 m 。 1.3 旱田节水灌溉工程 (吉林省节水 增粮行 动 实 施 方 案 报 告 中 提出,2020 年 2021 年,在西部地区、中西部低山丘陵区发展旱田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工程, 包括白城市、松原市的全部及长春市、四平市的部分地区,共 15 个县市,灌溉面积 900 万亩。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34.51 亿 kg。 总需水量为 5.69 亿 m ,华而不实由旱田水浇地改造滴灌面积为 3

4、69.10 万亩, 其现在状况需水量为 5.69 亿m , 改造滴灌后需水量为 2.34 亿 m , 节约水量为3.35 亿 m , 总体来讲新增滴灌面积需水量全部由节约水量解决, 即该旱田节水灌溉工程新增加水量为零。 2 大型灌溉工程建设情况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2.1 现有大型灌区 近年来,吉林省相继启动了前郭灌区、海龙灌区、饮马河灌区、洮儿河灌区、梨树灌区等大型灌区建设改造工程,到 2018 年,规划改造渠道工程 9座,配套改造干支渠 675.3km,干支沟 545.36km,渠(沟)系建 筑物 673 座 ,干 支 渠 防 渗 249.44km,田 间工程 27.19 万亩,节水 3.

5、30 亿 m ,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显着改善,而且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生态省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尽管如此, 大型灌区灌溉定额仍到达 1 153m /亩,远高于节水灌溉定额 500 867m /亩吉林省地方标准,通过调查,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由于: 1 管理体制落后。 吉林省灌区管理工作主要由灌区管理局负责, 灌区管理局为所属的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由地方财政发放,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 经营机制不活。 当前,灌区用水对象为单个农户, 田间节水意识淡薄, 大水漫灌现象普遍存在; 灌区的运行管理维护费部分要靠

6、收水费来分担。 偏低的农业用水水价无法支付灌区的运行养护资金,管护工作开展非常困难。 3工程管理信息不畅通,管 理设施不配 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各灌区的涵闸主要是运用人工观测进行水情记录,测量方式方法特别落后,信息精到准确度低,无法及时准确的传达至上级主管部门,不能够及时的进行供水调度。 4地方 配 套 资 金 难 以 落 实 ,致 使 信息 自 动 化工程建设不完善。 2.2 正在建设的大型灌区 吉林省西部正在建设的大型灌区包括五家子灌区和大安灌区。 都属于吉林省为施行增产百亿斤粮食规划在吉林西部新建的三大灌区之一,设计灌溉面积分别为 33 万亩和 54.84 万亩。 灌区主要是通过改造

7、盐碱荒地和低产田为水田, 以实现增产粮食和改造生态环境的目的。 五家子灌区为引嫩入白的配套工程, 位于镇赉县境内。 引嫩入白工程总投资 23.67 亿元,投资来源为: 5 亿元,省财政 4.5 亿元,债券转贷 3.6 亿元;地方自筹土地复垦 3.3 亿元;各渠道筹款 7.27 亿元。 由于配套资金难以落实,骨干工程已基本完工,信息自动化工程正在建设。 大安灌区位于大安市境内,总投资为 13.46 亿元。 骨干工程投资全部由地方财政解决,田间工程建设主要是利用 (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工程投资。 当前,建成面积为 32.81 万亩。 由于资金短缺, 信息自动化工程没有建设, 主要包括:自

8、动遥测站、自动监控站、中心站、分中心站、通讯系统、防雷系统。 2.3 旱田节水灌溉工程 在过去的 3 年时间, 吉林省节水增粮行动已施行面积为 480 万亩, 然而信息自动化工程建设滞后。 根据水利部公布的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办农水2020447号的要求,吉林省水利厅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计划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建设地下水位监测及水量控制设施, 实现地下水位、用水量监测和管理功能。 利用系统分析软件及三维动态模型以到达项目牵涉范围内地下水水位、用水量及水质预警综合分析评价工作。 将为吉林省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大型灌区信

9、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灌区信息化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 概括起来就是测、控、传、软四个方面。 1)监测系统主要包括雨情 、水 情 、闸 位 、工 情 、墒情、水质、气象和视频等方面的内容。 2)控制部分是 实 现 配 水 、调 度 的 具 体 动作 ,同样是大型灌区信息化硬件建设的基本内容。 对于灌区来讲控制目的一般只要闸门和泵站两个对象。 3)通讯网络是 灌 区 信息 化 的 载体 ,是 数据 、视频、 语音传输的途径, 当前主要使用自建网或公网,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 4) 软件是灌区信息化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信息系统对提高管理水平的最主要作用一是代替部分手工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通

10、过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分析数据, 提供更精到准确的辅助决策支持。 4 吉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早在 2003 年 3 月,吉林省明确提出了到 2018年水利发展要初步构成 6 大体系, 华而不实就包括农田节水灌溉体系和水利信息化体系。 农田节水灌溉体系主要完成 11 座大型、部分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旱田节水灌溉面积到达 1200 万亩; 基本构成适应北方干旱特点的农田节水灌溉体系。 水利信息化体系要全面启动,建设覆盖全省的水利基础数据库和电子地图系统、 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自动化系统、 大型灌区信息自动化及大中型水库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在国家

11、的大力扶持下, 吉林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实现信息自动化灌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继续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政策外,必须面对吉林省本身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对策。 4.1 统筹规划, 以试点工程推动全省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开展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规划工作。 一是科学规划原则,从信息采集点的布设到技术方案的比选,均要全面规划、认真比选;二是先进适用的原则,方案要具有一定先进性,但要成熟度高、可靠性强、性价比好、运行维护费用低;三是高效可靠的原则, 灌区自动化设备使用环境一般都在野外,环境温度高,风吹雨淋环境恶劣,所以要

12、求设备要运行可靠; 四是借鉴采用已经鉴定的比拟成熟系统软件,比方:漳河灌区的 漳河灌区实时灌溉预报及灌溉水动态管理系统 以及水利部开发的 灌区数据库系统 。 在这里基础上进行完善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另外办公自动化及网络系统充分利用成熟的软件系统。 五是因地制宜、分步施行的原则,要结合吉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实际, 选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灌区为试点,合理布置资金,使其首先发挥效益,不断总结建设经过中的经历体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逐步完善和发展吉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体系。 4.2 针对资金投入缺乏的现象, 需增加专项资金的投入 近些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吉林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13、工程获得了显着成效。 由于各灌区本身财政困难,同时负担又重,地方配套资金投入缺乏,在渠道维护等一些基础建设方面都不能较好知足,更无力于信息化建设投入。 大型灌区信息化工程技术含量高, 资金投入量大,为此,解决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资金和运行维护资金是建设管理的关键。 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投入资金的支持,积极争取地方和相关业务部门的资金支持, 力争把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资金按比例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各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之中, 让全社会来重视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另一方面要把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严密结合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中去,并作为工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新建、改建的大型灌区水利工程项目,

14、 其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行。 4.3 加大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加强技术气力 当前,从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技术人才,十分是复合型人才数量严重缺乏, 懂计算机的不懂水利, 懂水利的不懂计算机, 技术构造不够合理。 吉林省部分灌区开展过信息化建设工程,但由于灌区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差, 使得建成的信息系统使用难、管理维护更难,无法发挥已建系统的作用,兼有新老系统共同运行,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灌区工作人员的负担。 同时信息化建设往往在局部建设,并且配套设备不全面,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效果,人们也对信息化的效益产生了怀疑,系统无法进行更新改造,逐步淘汰,灌区管

15、理又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首先是各级各部门和灌溉管理机构要成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完善管理制度、分清管理职责,做到灌区信息化工作有人抓、有人建、有人管、有人用。 其次要积极争取各级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大力引进信息化技术人才, 促进大型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全面建设和使用,真正发挥大型灌区信息化系统的作用。 最后是要采取多种措施, 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逐步建立一支年轻的、稳定的、引领信息化技术潮流的大型灌区信息化人才队伍。 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和实力雄厚的计算机公司的协作,开展联合攻关。 真正实现大型灌区管理科学化和自动化, 让大型灌区持续稳定地发挥效益

16、。 5 结论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水利当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又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中主要内容, 加快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既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大势所趋, 也是吉林省水利事业本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因而,大力发展大型灌区信息化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吉林省做为农业大省,要建设农业当代化,首先要完建大型灌区信息自动化, 要认真分析各灌区现在状况,进行统一规划,逐个灌区研究信息化建设方案,通过试点工程建设,逐步地进行推广应用。 同时,必须从提高灌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技术水平入手,使得灌区有信息化的迫切要求,并能够很好的使用信息化系统, 对信息化系统能够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 只要这样,才能推动信息化建设;也只要这样,才能使得信息化建设落在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以下为参考文献: 1魏正清.吉林省灌区信息化建设讨论J.吉林水利,2008(4). 2吉林 省 水利 厅.吉林 省 增 产 百亿斤商 品 粮 能 力 建 设 规 划 水利 专项规划,2008(2). 3水利部.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纲要.2001(4). 4 顾 宇 平 . 全 国 大型 灌 区信息 化建 设与 发 展 J 中 国 节 水 灌溉 网 ,201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