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要点探讨,建筑工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要点探讨,建筑工程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重点探讨,建筑工程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重点讨论【】【】 建筑幕墙论文: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重点讨论 内容摘要:遭到幕墙施工整体性和连续性的影响,若施工前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没有准确把握施工重点,就容易引发施工质量问题。所以,需要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技术的探寻求索,本文对装配式幕墙的施工特点以及要求加以介绍,并从预制混凝土幕墙、板材系统支撑、接缝衔接处理等方面入手,对幕墙施工重点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本文关键词语:装配式建筑; 幕墙; 施工技术; 在城镇当代化建设背景下,我们国家建筑事业获得长足进步,尤其是装配式建筑
2、得到了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当代建筑工业化发展进程。传统建筑修建方式已无法知足当代发展要求,十分是现浇构造体系自重大、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施工易受环境影响等问题日益显露,对建筑的施工质量构成极大威胁,影响了实际使用性能1。而装配式施工作为一种有效建筑施工手段,不仅能够解决传统修建方式存在的各类问题,还能极大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与质量。装配式幕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需要从整体出发,做好幕墙施工设计工作,实际施工时要准确把握各项操作重点,防止出现施工问题,确保装配式幕墙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1 施工装配式幕墙运用优势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装配式施工方式方法进行幕墙施工作业具有下面优势:一是施工周期较短
3、。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幕墙施工作业时,除了要在构造框架外侧镶嵌保温层,还要对外墙装饰板进行粘贴,进而构成幕墙。整个施工作业不仅周期长,而且施工操作特别烦琐。而装配式幕墙运用,只需要在施工前做好部件预定和组装工作,就能遵照制定好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安装,耗时较短,施工效率高。二是施工环保、易于维护。装配式幕墙运用会减少土木施工工序,产生的噪声和粉尘污染会随之降低,具有绿色、环保优势,加之装配式幕墙运用之前要深切进入现场,对其进行科学计算和优化设计,能使能耗降至最低,并提升幕墙热工效果。三是施工质量高、经济效益好。与传统幕墙施工相比,装配式幕墙牵涉的工序更少,只需要根据图纸进行作业,甚至能够在专业厂家进
4、行部件生产和制作,在实现幕墙构造、防水保温和外部装饰一体化处理的基础上,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性和施工质量得到了有力保障2。 2 装配式幕墙施工特点以及要求 2.1 装配式幕墙施工特点 预制混凝土幕墙是由混凝土作为主材料进行建造的,因而幕墙具有混凝土强度较大、防水性能好、抗风化性强等优势,并且能通过装饰美化墙体外观,使其具有观赏性。同时,建筑外墙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物外形形态,还会对建筑物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假如建筑物幕墙出现凹凸不平的状况,就意味着实际施工存在质量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2 装配式幕墙施工要求 在混凝土幕墙预制时,不仅要考虑幕墙的美观性,还要对幕墙设计引起重视,使其能够
5、有效抵御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要保证设计方案与实际相符合,保证方案的可执行性,尤其是幕墙与建筑主体构造连接方面,要严格遵照相关要求,做好幕墙与主体构造之间的连接工作,保障幕墙的施工质量。还要对幕墙施工经过进行严格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3。 3 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重点 3.1 预制混凝土幕墙 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全面考虑幕墙的最大承受重力与外部荷载作用力,并根据实际状况采取措施进行消除或削弱。幕墙构造具有一定重量,实际运用时除了要承当本身重量,还要承受部分风力荷载,施工前就要排除其他外部因素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保证施工经过的安全性,提高实际施工质量。 一般幕墙施工作业
6、会使用轻型材料,幕墙受力系统有3个等级:一是幕墙构造最外层,不会承当任何荷载;二是龙骨体系,作为一种支撑构造,施工中需要将其与幕墙连接起来,以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三是建筑主体构造,作为幕墙主要承重构造,作业中不需要对建筑构造进行支撑处理,而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围墙构造上,通过加强处理保障构造的可靠性4。 3.2 板材系统支撑与连接处理 板材系统主要包含围护板和装饰板两类,华而不实围护板系统由横条板、竖条板和整间板所构成,进行板材支撑和连接处理时,能够采用单梁固定、双梁固定等方式,使其作为墙体本身重量的承托,并且要做好幕墙与梁之间的固定处理工作,以获得建筑立面全面覆盖的效果。针对装饰板系统,考虑该
7、项系统质量轻、支撑固定节点、整合设置等特征,能够将其直接固定到龙骨系统上,实际操作中若碰到板材尺寸较大的情况,就需要在楼层次梁位置进行构件连接,科学设置,以保证实际施工质量。 3.3 支撑和连接重点 为确保装配式幕墙施工质量,需要对幕墙支撑构造加以重视,尤其是支撑构造部分连接,需要保证其连接稳定、牢固。作业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计算幕墙的连接位置,同时考虑外部因素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地面荷载、外墙荷载等。另外,对幕墙与主体构造进行连接处理时,不能忽视柔性处理。详细操作中要严格遵照施工设计图纸,并加强构造部分连接管理和监控,在确保连接部位具有调节能力的基础上,科学计算连接构件的极限温度值。施行
8、中要考虑外观板抗变形能力、外挂板与主体构造间荷载作用力带来的影响,确保外挂板能将荷载传至主体构造,防止出现变形情况5。 3.4 接缝衔接处理 幕墙建筑构造之间的有效衔接是整个建筑施工的重点内容,衔接效果会对整体建筑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产生极大影响,所以需要对该项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实践中考虑幕墙与建筑构造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对两者进行连接处理时,会无法避免地出现施工缝隙,若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就投入使用,后期就极易遭到阳光暴晒和雨水侵蚀的影响,导致裂缝宽度不断增加,影响幕墙美观,随着裂缝情况日益严重,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也会变高。为了防止这一问题发生,需要在完成幕墙与建筑构造连接工作后,对出现的裂缝进行
9、有效处理,能够使用粘合剂对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若无法进行密封,能够在构造层中设置隔板,保证幕墙与建筑构造连接严密性,使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性得到有力保障。 3.5 施工工艺优化设计 尽管使用装配式幕墙有缩短工期、绿色环保、经济效益高等优势,但由于装配式幕墙质量大、板块大,十分是幕墙施工质量较重和施工面积大,实际施工仍然存在较大难度,尤其是模板固定作业,难度系数较高。一般会根据幕墙板块特征、柱子间距宽度等,制定施工运输标准,并尽可能在施工松缓阶段对材料进行运输,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也要保证其荷载力符合作业要求5。除此之外,重视架空荷载作用力大小的计算,做好幕墙与构造主体连接处理,
10、并注意保持施工面平整干净,防止作业中出现噪声、移位等情况,十分是在开展金属焊接工作时,要科学控制焊接面长度,防止由于存在杂质和孔洞,对幕墙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4 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质量控制 为保证和提高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质量,能够采取下面措施。 一是做好前期规划。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特征,某一项操作出现失误,就会引发施工问题,进而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而做好前期规划工作,能对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做到心中有数,实际操作也能严格根据设计施工图纸进行准确执行,针对较易出现施工问题的环节,也能提早注意和做好防备,推动施工愈加顺利进行。 二是严格重视材料质量和设备使用性能。
11、在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中,需要运用较多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假如使用材料和机械设备出现质量不过关和性能发挥缺乏问题,就会降低施工效率和质量。为防止这些状况出现,需要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管控,在加强施工使用材料质量检验的同时,严厉禁止不过关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针对机械设备,则要结合施工实际进行科学合理选择,同时做好设备使用性能试验和检修保养工作。 三是严格工序控制,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牵涉的环节诸多,并且一些环节衔接较严密,假如一个环节操作出现错误,其他环节也会遭到影响,最终建筑使用性能也会明显降低,这时需要对各工序施工经过进行严格监控,作业之前能够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在明确工作内容及要求以后
1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实际操作也要委派专业人员进行监督,确保施工严格根据规范标准操作。完成作业以后,也要对该环节施工质量进行检验,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下一环节施工。通过层层把控能够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并指导施工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5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工业化进程也日益加快,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的蓬勃发展,为装配式幕墙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实践应用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然而,幕墙施工是一个连续的作业经过,实际操作中若没有提早制定施工设计方案,出现错误过失的概率也会升高,直接威胁建筑施工质量。只要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技术的了解,对预制混凝土幕墙、板材系统支撑与连接、接缝衔
13、接处理等重点内容进行细致把握,才能推动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有序进行,整个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能得到极大保障。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罗金.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6):109-110. 2 王丽筠,杨波,周凯谊,等.装配式幕墙综合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22(12):1428-1429. 3 秦文刚,秦海琴.浅析高层建筑钢构造的安装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5):1-4. 4 高通林.建筑装饰工程的装配式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22(10):165-167. 5 吴明瀚.浅谈建筑幕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全文版,2021(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