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的影响探究,精神病学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102082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的影响探究,精神病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的影响探究,精神病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的影响探究,精神病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的影响探究,精神病学论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的影响探究,精神病学论文摘 要: 母亲抑郁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给母亲本人造成疾病负担,而且会对儿童精神健康产生潜在影响。回首近年来母亲抑郁与儿童精神障碍相关的研究,发现母亲抑郁与儿童抑郁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显着相关。母亲抑郁与儿童精神障碍的理论基础是胎儿规划假讲、素质-应激模型和整合模型。精神障碍代际传递的生理机制是母亲抑郁影响儿童的基因、催产素、皮质醇及皮肤电反响,心理机制是儿童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情绪失调。 本文关键词语: 母亲抑郁; 精神障碍; 儿童; Abstract: Maternal depression is an important publi

2、c health issue of concern, not only for the burden of illness on the mother herself, but also for the potential impact on children s mental health. 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on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child psychiatric disorders shows that maternal depression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hildh

3、ood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s. 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child mental disorders are fetal programming hypothesis, diathesis-stress model, and integrative model.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mental

4、 disorders is the change of genes, oxytocin, cortisol, and galvanic skin response by the mother s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are the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Keyword: maternal depression; mental disorders; children; 抑郁症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对人们身心

5、伤害较大的精神障碍,此类精神障碍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据报道,在世界范围内,抑郁症在女性中的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多,约有10%的美国母亲会经历严重的抑郁期,导致大约每10名儿童中就有1名儿童的母亲是抑郁症患者1。母亲抑郁不仅给本身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同时,也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潜在影响。有研究结果2表示清楚,在儿童发育阶段,母亲抑郁导致的相关压力源会增加儿童后期发展阶段患精神障碍的风险。母亲抑郁和儿童精神障碍存在多重关系,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产生的影响是通过不同机制实现的3。综合已有研究能够发现,这些研究还处于散点状,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本文主要总结母亲抑郁与儿童抑郁障碍和儿童注意缺陷

6、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关系,探寻求索母亲抑郁和儿童精神障碍的理论根据,讨论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的影响机制,并对将来研究予以瞻望,以期对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 1、 母亲抑郁与儿童精神障碍关系的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4表示清楚,母亲抑郁与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相关,母亲抑郁可导致儿童产生内化问题(如抑郁、焦虑)和外化问题(如行为障碍、多动症),华而不实以儿童抑郁障碍和ADHD最为常见。 1.1 、母亲抑郁与儿童抑郁障碍的关系 当前,有不少关于母亲抑郁和儿童抑郁障碍关系的研究。Chan等5运用美国(精神障碍

7、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rth Edition),DSM-)的构造化临床访谈(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 SCID)和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 s depression inventory, CDI)在基线时间和基线时间后1年对171名母亲及其812岁的儿童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儿童抑郁障碍与母亲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显着相关。Roubinov等6进行了一项穿插滞后研究,比照了先前的母亲异常感觉和状态水平和儿童18个月时母子异常感

8、觉和状态,发现儿童18个月时的母亲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与4岁儿童的内化异常感觉和状态(如抑郁、焦虑)呈正相关;在这一模型中,儿童18个月时的内化异常感觉和状态也与4岁时的母亲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呈正相关。通常以为,儿童抑郁障碍是内化异常感觉和状态的一个主要表现。然而,这些研究由于时间跨度较小,在母亲抑郁对儿童抑郁的长期影响方面的讲服力有限。Weissman等7进行了一项时间较长的纵向研究,探究父母抑郁对儿童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性,通过对抑郁和非抑郁父母的儿童进行20年的随访,发现抑郁父母的儿童患焦虑症、重度抑郁症和物质依靠的风险大约是非抑郁父母儿童的3倍,社交障碍也更严重。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儿童对奖

9、赏的反响性能够调节这种关系。 Kujawa等8的研究探究了儿童对奖赏的反响与母亲抑郁和儿童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的关系,该研究对369名母亲抑郁的儿童进行金钱奖励与剥夺实验,在神经生理学和自我报告2个水平上对奖赏反响性进行测量,并用SCID与CDI分别对母亲和儿童的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奖赏反响性水平和母亲抑郁与儿童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显着相关,且奖赏反响性水平与母亲抑郁的交互作用显着,母亲的抑郁史和奖赏反响性水平可预测儿童期至青春早期产生的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综上所述,母亲抑郁与儿童抑郁障碍呈显着正相关,母亲抑郁对儿童心理健康不仅存在短期影响,而且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预测儿童的心理

10、健康水平,能够讲母亲抑郁是导致儿童抑郁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1.2 、母亲抑郁与儿童ADHD的关系 ADHD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三大主要异常感觉和状态,并伴随社交和情绪控制障碍。母亲对这些儿童的异常感觉和状态评估和积极抚养均会遭到来自母亲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的影响。Chi等9对96名610岁诊断为ADHD的儿童及其母亲进行调查发现,母亲的抑郁程度越高,她们对孩子的多动症异常感觉和状态、一般行为问题的认识愈加负面,自我报告对孩子有更多的消极抚养行为。Lee等10将39对母子分为3组(ADHD儿童且母亲抑郁组、ADHD儿童且母亲非抑郁组、非ADHD儿童且母亲非抑郁组

11、)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ADHD儿童且母亲抑郁组的儿童相比于其他2组儿童在亲子互动中表现更为被动。这讲明ADHD儿童与抑郁母亲之间缺乏积极互动,没有能构成较为融洽的母子关系。理论与实践均已表示清楚,融洽的母子关系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良好人格的构成影响较大,而良好人格既是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又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Chronis等11对108名根据DSM-初次诊断为ADHD的47岁儿童进行追踪研究发现,母亲患有抑郁症能够预测ADHD儿童初次评估后的28年内在家庭和学校中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同时研究发现,母亲对儿童的积极抚养能够预测孩子在将来会更少出现问题行为。这些研究结果表

12、示清楚,对于ADHD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经过来讲,母亲的抑郁是一个风险因素,阻碍了与儿童的双向积极互动,影响了母亲的教养方式,增加了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的风险,而早期积极的抚养方式是一个保卫因素,有利于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 2、 母亲抑郁与儿童精神障碍关系的理论探寻求索 母亲抑郁与儿童精神障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上述一些实证性研究给予了较好的讲明。当然,为了更深层次地揭示二者的关系,有必要从理论、学讲的层面予以阐释。 2.1 、胎儿规划假讲 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Barker提出了 成人疾病的胎儿起源 假讲,亦称之谓 胎儿规划 假讲。该假讲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兴趣,当前已成为医学

13、、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学者12以为,Barker的胎儿规划假讲把研究精神疾病的视角引向了胎儿期,以为胎儿期的不良环境因素会造成后期的慢性疾病、精神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详细来讲,影响胎儿生长的宫内信号会对胎儿组织分化进行 编程 ,进而导致出生后的疾病发生,胎儿的生长也预示着出生后患精神疾病的风险。O Donnell等13的研究结果也表示清楚,产前母亲的情绪健康状况预示着产后孩子患精神疾病的风险程度。彭镜等14研究以为,在儿童精神障碍中,智力障碍、孤单症谱系障碍、癫癎和ADHD均是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与胎儿期的神经发育有密切联络。基于胎儿规划假讲的理论机制,母亲情绪、胎儿成长环

14、境影响下的胎儿神经发育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胎儿的生长环境、母亲情绪等构成了胎儿神经发育综合模型的基础。母亲的焦虑、抑郁和压力都会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胎儿发育不全似乎建立了一种 元塑性 状态,增加了对产后影响的敏感性。 2.2 、素质-应激模型 胎儿规划假讲从出生前对儿童患精神障碍的原因进行了生理学的解释,然而,导致精神障碍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内在本身素质的影响,也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导致个体在精神障碍方面存在质和量的差异。对此,素质-应激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素质-应激模型是以素质与应激互相作用来解释行为的一种模型,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

15、被用于解释精神病病理15。该模型以为,精神疾病是由个体素质和应激情境共同作用产生的。在当前有关素质-应激模型的研究中,应激大多是指生活事件,素质包含了各种生理和心理因素16。基于此认知,Steinberg等17对素质-应激模型进行了改良,提出了2个假设: 环境因素通过激发个体自主唤醒应激功能,在精神障碍诱发中起非特异性应激作用,其详细的特异性表示出受内源性因素的个体差异的支配; 情境通过影响病理学的行为、情感或认知成分的程度来影响精神病理的经过。华而不实生理反响的个体差异与环境条件互相作用。由此而言,对精神障碍儿童来讲,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的影响主要表如今2个方面:一方面可能通过胎儿发育直接

16、影响儿童本身的素质,增加其患精神障碍的易感性;另一方面母亲抑郁造成消极的环境因素,如婚姻冲突、冷漠的抚养方式、不恰当的亲子沟通等,增加儿童成长的环境压力。这2个方面共同解释了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的影响。 2.3 、整合模型 母亲抑郁儿童的精神障碍风险整合模型是一个较为综合、以发展视角阐释母亲抑郁儿童精神障碍原因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由4个动态且互相联络的部分构成,分别是风险、机制、易感性和结果。风险包括抑郁母亲和儿童性别、气质等调节因素。机制包括4个部分: 抑郁的遗传性; 先天功能失调的神经调节机制; 母亲的消极认知、行为和影响; 儿童生活的压力环境。易感性包括心理失调、认知、情感、人际关系等。

17、结果包括儿童抑郁及其他障碍18。相比前述2个理论,其模型架构愈加详细,将一些零散的因素整合在同一模型,对母亲抑郁儿童存在患精神障碍风险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释。整合模型强调了儿童对抑郁的易感性,影响因素与缓冲因素之间互相作用,母亲抑郁和儿童不良心理结果的关系3。因而,这些因素提示了母亲抑郁影响儿童精神障碍的多种潜在机制,为研究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思路。 3 、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的影响机制 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产生影响,就其影响机制而言,能够从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2个方面进行讨论。 3.1、 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影响的生理机制 3.1.1、 基因 基因学研究结果19证实

18、,基因表示出特征能够将有精神病史的母亲所生的孩子与没有精神病史的母亲所生的孩子区分开来,暗示了母亲精神疾病与儿童发育受损的因果关系。对于基因层面怎样解释母亲抑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者们多倾向于用基因 环境(G E)的互相作用进行阐释。曹丛等20研究发现,MAOA 基因rs6323多态性与母亲支持性教养的交互作用能够解释女性青少年抑郁。随着研究的深切进入,研究者们认识到单基因研究的局限性进而关注多基因遗传机制。曹衍淼等21研究发现,多巴胺系统基因(COMT、DAT1、DRD2)和母亲消极教养正向预测青少年抑郁风险,提示了母亲抑郁与儿童精神障碍之间的多基因遗传机制。 3.1.2 、催产素 精

19、神障碍伴发内分泌功能的改变,通常有内分泌异常的患者也表现出精神活动的异常。催产素(oxytocin, OT)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重要的降低人体压力激素水平的作用。研究发现,通常内化或外化问题较高儿童的OT水平较低22,低OT水平与ADHD的儿童冲动性和攻击性加强、同情心降低相关23。Apter-Levy等24研究发现,抑郁症母亲与儿童的OT水平更低,儿童的移情和社会介入水平较低,母亲慢性抑郁对儿童社会功能的负面影响与催产素系统的遗传有关。而且,母亲抑郁容易导致对儿童更多的消极抚养。研究发现,母亲抚养对儿童健康心理状态的影响与OT相关。Lebowitz等25对715岁的分离焦虑儿童唾

20、液的检测发现,OT水平在积极母子互动后升高。相对而言,Ulmer-Yaniv等26研究发现,母亲消极抚养使暴露于慢性创伤的911岁儿童的OT水平降低。综上所述,抑郁母亲OT水平与儿童OT水平均有偏低倾向,这种偏向与遗传有关,预示着儿童适应不良及精神障碍的可能。而且假如儿童在碰到压力情况下,抑郁母亲无法提供积极抚养以提高儿童OT水平,及时减轻压力造成的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增加了儿童患精神障碍的风险。能够以为,母亲抑郁通过催产素水平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3.1.3 、皮质醇 皮质醇是机体内分泌系统中调节应激反响的激素之一,与多种精神疾病有关。皮质醇反响升高是预测抑郁易感性的标志。Swales等27

21、研究发现,母亲高水平的皮质醇和抑郁症与各种不良的生理和情绪表现(如皮质醇分泌失调以及更多负面情绪)有关。此研究还发现,怀孕前后母亲抑郁及皮质醇水平与学龄前儿童的情绪反响密切相关。Leppert等28研究也发现,母亲有抑郁史与学龄前儿童消极情绪较多、晚间皮质醇水平升高相关。Smith29研究发现,母亲抑郁的儿童的基本皮质醇活动形式发生了改变。基于以上研究,母亲抑郁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改变了儿童皮质醇活动形式,此经过还可导致情绪负面化,这可能是儿童精神障碍易感性增加的关键机制之一。 3.1.4 、皮肤电反响 测查个体的皮肤电反响情况能够了解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响性。交感神经系统等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与稳

22、定性代表个体的心理素质特点,而这种心理素质现已被临床发现存在遗传可能性。Cummings等30研究以为,儿童的皮肤电反响水平与母亲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水平及儿童本身适应问题相关。母亲抑郁对于儿童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具有预测作用,而皮肤电反响被发如今二者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也就是讲,皮肤电反响水平可能代表了母亲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与儿童适应不良之间关系加强或减弱的情况。Buthmann等31研究母亲产前经历飓风 桑迪 、母亲抑郁和后代儿童期皮肤电反响之间的关系,发现产前母亲处于抑郁状态的儿童,相比于产前母亲经历应激事件的儿童有更低的皮肤电反响。这也讲明,母亲抑郁会对儿童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响

23、能力产生影响。另一项研究32通过对皮肤电反响的测量发现,交感神经系统对压力的反响性较高的儿童可能比反响性较低的儿童更容易遭到父母焦虑水平的干扰。 综上所述,母亲抑郁程度会影响儿童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响能力,这一影响能够通过测查儿童皮肤电反响情况来反映。儿童皮肤电反响水平较高者,神经系统对压力的反响性高,更容易产生焦虑,增加儿童患精神障碍的风险。由此提示,儿童皮肤电反响可能是母亲抑郁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生理机制。 3.2 、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影响的心理机制 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母亲抑郁对儿童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有着较为类似的心理机制,主要表如今影响儿童的认知和情绪2个方面。 3.2.1

24、、 认知层面 儿童认知发展状况是精神障碍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普遍以为,母亲抑郁直接影响儿童在以后生活中的认知和社会功能33。Conners-Burrow等34的研究结果表示清楚,母亲有轻度的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她们的孩子入学前的认知发展水平较低。抑郁母亲35和抑郁母亲的孩子36在记忆能力方面表现出过度概括化。Weissman等7以为,这些过度概括的记忆可能是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出现前的一个标志,并导致抑郁的代际传递。因而,母亲抑郁可能加重了儿童在记忆方面的缺陷,记忆缺陷可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加重儿童精神障碍。除此之外,逻辑推理也是衡量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

25、重要标志,Botdorf等37研究发现,儿童逻辑推理能力遭到母亲抑郁的不利影响,有抑郁史的母亲的孩子比没有抑郁史的母亲的孩子表现出更差的逻辑推理能力。van der Waerden等38研究发现,母亲严重抑郁的儿童与母亲未患过抑郁症的儿童相比,他们的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和全量表智商(full scale intelligence quotient, FSIQ)得分均更低。这些研究结果表示清楚,母亲抑郁对儿童的一般认知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在社会认知方面,

26、Shamblaw等39研究发现,母亲抑郁预示着儿童对别人的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水平较低,这进一步讲明母亲抑郁的儿童的社会认知功能也遭到损害,提示社会认知功能受损也是抑郁症代际传递的表现之一。不仅如此,抑郁母亲儿童的自我认知方面更倾向于消极。Murray等40研究发现,经历过母亲抑郁的儿童比未经历过母亲抑郁的儿童更有可能表现出抑郁认知倾向,如绝望、悲观和贬低自我价值。Taylor等41研究同样发现,抑郁母亲的812岁儿童相比于健康母亲的儿童,对自我的认知和信息加工经过中表现得愈加消极。因而,母亲抑郁的儿童无论在一般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还是自我认知方面都表现出低水平或缺陷,这部分儿童可能会出现更多

27、的心理健康问题。 3.2.2 、情绪层面 各种精神障碍(包括情绪障碍、焦虑、多动症和问题行为)的儿童均伴有情绪功能受损,且随异常感觉和状态的加重,负面情绪愈加明显42。母亲抑郁对儿童情绪的发展会产生负性影响,诸多的研究给予了证实。比方,Hoffman等43的研究结果表示清楚,母亲抑郁对儿童情感发展及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Goodman等4研究发现,母亲抑郁与儿童消极情绪(如易怒、悲戚、恐惧)呈正相关和积极情绪(如微笑、咿咿呀呀)呈负相关。Cimino等44研究发现,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在与孩子沟通时,通常反响迟钝、不够敏感,儿童在情绪沟通中也表现得不配合或者反响与正常儿童不一致。除此之外,K

28、udinova等45研究发现,抑郁母亲与儿童之间积极情感面部表情的同步性较低,儿童自我报告有较多的悲戚情感。能够以为,母亲抑郁对儿童的情绪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母亲抑郁会导致儿童在成长中伴随较多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导致儿童更容易诱发或加重某种精神障碍。 进一步分析母亲抑郁对儿童情绪的影响,有研究者46以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情绪互动,如情绪表示出、对情绪及其后果的认知、理解别人的情绪反响以及情绪调节策略是重要影响因素。Kudinova等45研究发现,在母亲有抑郁症病史的家庭中,母亲和儿童的积极情绪的互动经过受母亲抑郁的干扰,导致抑郁母亲与儿童的积极情绪交换无法正常顺利进行。除此之外,Ma

29、rtin等47研究发现,母亲抑郁异常感觉和状态越严重,儿童在情绪感悟方面偏差越大,越容易感悟理解悲戚的情绪。这证实了母亲抑郁对儿童情绪感悟理解有消极影响。 健康心理学以为,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离不开个体对情绪的有效调节。Chronis-Tuscano等48研究发现,母亲抑郁与ADHD儿童情绪调节有关。Frankel等49研究以为,母亲患有抑郁症的儿童可能缺乏情绪调节能力。Harden等50研究发现,母亲抑郁对儿童的愤怒情绪调节有显着的影响,而非快乐情绪调节。母亲抑郁程度越严重,儿童越表现出更多的愤怒情绪失调。由此能够以为,母亲抑郁对儿童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有显着影响。综合分析来看,母亲抑郁对儿童的情

30、绪互动、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均存在消极影响,事实上,精神障碍儿童的这些情绪功能发展通常不够健全。因而,情绪调节可能是母亲抑郁与儿童精神障碍之间的一个重要机制。这启示我们,在心理咨询和治疗实践中,改善母亲和儿童的情绪失调可能是有价值的治疗目的,可通过提高情绪调节能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进而减少与抑郁相关的代际传递风险。 4 、小结 综上所述,母亲抑郁与常见儿童精神障碍存在显着相关,能在一段时间内预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母亲抑郁会改变儿童的基因及生理功能,尤其是与情绪相关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如催产素、皮质醇和皮肤电反响等。从心理方面来看,母亲抑郁对儿童认知及情绪方面的心理功能造成了

31、不利影响。 深切进入了解母亲抑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揭示儿童精神障碍的生成机制,对儿童精神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通过深切进入分析已有文献,能够发现,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将母亲抑郁同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等共病进行区分。而Prenoveau等51的一项研究则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思路,通过对抑郁、焦虑、共病(抑郁并焦虑)和健康母亲进行相关比拟发现,抑郁母亲组和共病母亲组对儿童情绪和行为功能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除此之外,研究母亲抑郁对儿童精神障碍的影响,考虑因素相对较少,没有能将儿童成长的其他家庭因素考虑在内,这也是后续研究需要加以关注的。Priel等52曾就不同家庭背景对儿童的

32、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贫困、社会阶层、单亲、少女母亲或早产等对儿童发展有独立的负面影响。在已有研究中,父亲在母亲抑郁与儿童精神障碍之间的缓冲作用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空间。 当前,关于母亲抑郁与儿童精神障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国外研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将来国内的研究应对母亲患有抑郁症的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进行更广泛的认知水平、情绪功能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进行可靠的精神病理评估,因而研究时应更多考虑儿童认知水平和情绪调节在精神障碍评估诊疗中的作用。同时,采用更严密的研究设计及纵向研究方式方法,进一步揭示母亲抑郁与儿童精神障碍之间更

33、准确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应看到母亲抑郁固然会导致儿童患病风险的增加,但有些儿童并不一定会患病。因而,儿童精神障碍的保卫因素不容忽视,对此进行研究能够为将来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指导。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Ertel KA,Rich-Edwards JW,Koenen KC.Maternal depre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rates and risksJ.J Womens Health,2018,20(11):1609-1617. 2 Baram TZ,Davis EP,Obenaus A,et al.Fragm

34、entation and unpredictability of early-life experience in mental disordersJ.Am J Psychiat,2020,169(9):907-915. 3 张丽锦,郑日昌,冀斌.母亲抑郁对孩子心理功能和发展影响的整合模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03-305. 4 Goodman SH,Rouse MH,Connell AM,et al.Maternal depression and child psychopathology:a meta-analytic reviewJ.Clin Child Fam

35、Psychol Rev,2018,14(1):1-27. 5 Chan PT,Doan SN,Tompson MC.Stress generation in a developmental context:the role of youth depressive symptoms,maternal depression,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and family stressJ.J Fam Psychol,2020,28(1):32-41. 6 Roubinov DS,Epel ES,Adler NE,et al.Transactions between

36、maternal and child depressive symptoms emerge early in lifeJ.J Clin Child Adolesc Psychol,2022,48(1):1-11. 7 Weissman MM,Wickramaratne P,Nomura Y,et al.Offspring of depressed parents:20 years laterJ.Am J Psychiatry,2006,163(6):1001-1008. 8 Kujawa A,Hajcak G,Klein DN.Reduced reward responsiveness mod

37、erates the effect of maternal depression o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offspring:evidence across levels of analysisJ.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22,60(1):82-90. 9 Chi TC,Hinshaw SP.Mother-child relationships of children with ADHD:the role of maternal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depression-related distortio

38、nsJ.J Abnorm Child Psychol,2002,30(4):387-400. 10 Lee PC,Lin KC,Robson D,et al.Parent-child interaction of mothers with depression and their children with ADHDJ.Res Dev Disabil,2020,34(1):656-668. 11 Chronis AM,Lahey BB,Pelham WE Jr,et al.Maternal depression and early positive parenting predict futu

39、re conduct problems in young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J.Dev Psychol,2007,43(1):70-82. 12 Sallout B,Walker M.The fetal origin of adult diseasesJ.J Obstet Gynaecol,2003,23(5):555-560. 13 O Donnell KJ,Meaney MJ.Fetal origins of mental health:the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

40、lth and disease hypothesisJ.Am J Psychiatry,2021,174(4):319-328. 14 彭镜,尹飞.重视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及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21,20(9):1281-1283. 15 李敬强,赵宁,徐开勇.基于素质-应激模型的飞行员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3(1):50-55. 16 陈君,杨娟,朱熊兆,等.高中生自杀意念的素质-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18,34(3):733-737. 17 Steinberg L,Avenevoli S.The role of context i

41、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pathology: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some speculative propositionsJ.Child Dev,2000,71(1):66-74. 18 Goodman SH,Gotlib IH.Risk for psychopathology in the children of depressed mothers: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mechanisms of transmissionJ.Psychol Rev,1999,106(3)

42、:458-490. 19 Breen MS,Wingo AP,Koen N,et al.Gene expression in cord blood links genetic risk for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with matern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adverse childhood outcomesJ.Brain Behav Immun,2021(73):320-330. 20 曹丛,王美萍,纪林芹,等.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母亲支持性教养对青少年抑郁的交互作用:素质-压力假讲与不同易感性假讲的检验

43、J.心理学报,2021,48(1):22-35. 21 曹衍淼,张文新.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一项多基因研究J.心理学报,2022,51(10):1102-1115. 22 Seltzer LJ,Ziegler TE,Pollak SD.Social vocalizations can release oxytocin in humansJ.Proc Biol Sci,2018,277(1694):2661-2666. 23 Demirci E,Ozmen S,Kilic E,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gression,empa

44、thy skills and serum oxytocin levels in mal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J.Behav Pharmacol,2021,27(8):681-688. 24 Apter-Levy Y,Feldman M,Vakart A,et al.Impact of maternal depression across the first 6 years of life on the child s mental health,social eng

45、agement,and empathy:the moderating role of oxytocinJ.Am J Psychiatry,2020,170(10):1161-1168. 25 Lebowitz ER,Silverman WK,Martino AM,et al.Oxytocin response to youth-mother interactions in clinically anxious youth is associated with separation anxiety and dyadic behaviorJ.Depress Anxiety,2021,34(2):1

46、27-136. 26 Ulmer-Yaniv A,Djalovski A,Yirmiya K,et al.Maternal immune and affiliative biomarkers and sensitive parenting mediate the effects of chronic early trauma on child anxietyJ.Psychol Med,2021,48(6):1020-1033. 27 Swales DA,Winiarski DA,Smith AK,et al.Maternal depression and cortisol in pregnan

47、cy predict offspring emotional reactivity in the preschool periodJ.Dev Psychobiol,2021,60(5):557-566. 28 Leppert KA,Smith VC,Merwin SM,et al.Cortisol rhythm in preschoolers:relations with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child temperamentJ.J Psychopathol Behav Assess,2021,40(3):386-401. 29 Smith V.Cortisol awakening response in preschoolers and depression risk:relations with maternal history of depression and child temperamentD.College Park:University of Maryland,2021. 30 Cummings EM,El-Sheikh M,Kouros CD,et al.Children s skin conductance reactivity as a mechanism of risk in the co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