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时代性发展回顾,舞蹈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101974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时代性发展回顾,舞蹈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时代性发展回顾,舞蹈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时代性发展回顾,舞蹈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时代性发展回顾,舞蹈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时代性发展回顾,舞蹈论文四川天府之国西南部,有一块别具特色的区域 凉山,汉语或许意喻 凉快清爽的山 。在彝族语言诺苏方言中称凉山为 诺苏木地 ,或是 宁木 ,意思为诺苏的家乡。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就生活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俭朴而又宁静的生活。彝族历来热爱歌舞,正如一首民歌所唱: 开天辟地建人村,老祖公打歌像鸟飞,岩羊路上弹弦子,茅草尖山吹芦笙,铁脚板板生得硬,翻过九十九座山,还要跳歌到天明。 由此可见彝族人民对歌舞的喜欢。 彝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经过,在本民族发展中彝族人民创造了光芒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主要包含两方面

2、 :一是物质文化,另一方面则是精神文化。 彝族民族民间舞蹈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伴随着凉山彝族悠悠漫长发展之路。通过彝族民族民间舞蹈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内涵与外延我们能够窥见凉山彝族的发展变化。同样不同历史阶段的彝族也会对本民族的民间舞蹈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或多或少的具体表现出出时代的影子,从文化中能够探寻到历史的足迹,民间舞蹈文化也不例外,纵观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每一个作品的背后都有历史的积淀与支撑,都深入的折射出时代的印记。今天的凉山彝族民间舞蹈,以浓郁的风格性和舞蹈语汇的多样性,在诸多民间舞蹈文化中散发着奇异的光彩。 一、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

3、多样性原生态时期 1949年前 唐代以前,在今四川凉山就寓居很多彝族先民部落,位于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民主改革以前,凉山还是奴隶社会。由于大多数的人们还处于生存与温饱的基线上,没有太多的精神从事艺术工作,因而没有专门从事民间舞蹈创作的人,这期间的舞蹈主要以传统舞蹈为主。彝族传统舞蹈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一是用于祭祀仙灵以及亡灵的祭祀性舞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苏尼且,该舞蹈表现的是巫师撵鬼、捉鬼、招魂以及断口角等一系列巫术活动,是在驱鬼招魂时候所跳的祭祀性舞蹈,这种舞蹈类型占据着传统舞蹈的大半壁江山。第二种主要是节日舞蹈。该种类的舞蹈一般是在本民族传统节日才会跳,比方 都火 节,又名 火把节

4、,是彝族传统的重大节日。勤劳善良的彝族人通过在火把节跳起舞蹈来释放自个的激情,表示出个人情绪,获得欢愉。第三种传统舞蹈为婚事期间所跳的舞蹈,名叫婚事舞蹈。该舞蹈主要以叙述为主,主要表现男女之间从相知相爱到最后举行婚礼仪式的经过。在传统风俗中有这样一种讲法,由于男尊女卑的观念,青年男女不能够同时在一起跳舞,今天凉山很多地区,这样的风俗仍然存在,但是从传统的婚事舞蹈来看这种讲法并不是绝对的。第四种为游戏舞蹈。在游戏中能够模拟人们劳动的场景,在游戏的同时包含有舞蹈的元素,使游戏既具有娱乐性又具体表现出出观赏性。第五种为丧事舞蹈。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就是(碟维兹,该舞蹈主要是在丧事经过中为前来吊唁的宾客所

5、跳的舞蹈。而歌舞(瓦孜嘿则是为逝者所跳,具有引领逝者返回故土,保佑全家吉祥安康之意。 二、 原创性彝族风格舞蹈的萌芽期 1949至1978年 1950年4月凉山全境解放,从此凉山的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凉山彝族民间舞蹈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彝族获得史无前例的动力并展示着较强的民族生命力,人们从过去劳苦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当家作主人,人权获得极大自由。这期间的民间舞蹈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传统的舞蹈进行收集与整理,使其愈加富有生命力。通过文艺工作者的收集与整理不难发现传统的舞蹈的局限性,比起其它民族民间舞蹈的种类繁多,凉山彝族的舞蹈种类就显得薄弱很多。不仅如此,从舞蹈动作的挖掘与形态的构成方面也显

6、得比拟单一。固然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包含着彝族丰富的民族底蕴,但很难从舞蹈种类与观赏性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为了改变传统舞蹈单一、简单等程式化形式,增加舞蹈种类以及观赏性,大量的文艺工作者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进行 守 与 破 ,在守住传统舞蹈根基不变的基础上,对舞蹈进行了大胆的 破 创,一大批优秀的原创性舞蹈作品凸显出来,这些作品既有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由此呈现出了 存续 和 变异 并置的舞蹈文化景观,极大的丰富了彝族民间舞蹈文化。 一(快乐的啰嗦 自由之舞 四川编导冷茂弘的舞蹈 快乐的啰嗦 ,首演于1959年,表现经历了苦难的凉山人民在民主改革后翻身获得解放的喜悦心情,共同奔向幸

7、福的社会康庄大道。由于凉山彝族的历史特殊性,人们长期经受着各种奴役与压迫,对如今痛苦生活给予隐忍,对将来不抱任何希望,因而,过去的艺术形式中大多以悲情情绪为主,而凉山解放后,人们翻身做了主人,内心充满了冲动之情。该作品创作者主要以彝族传统祭祀舞蹈 瓦子嘿 为元素,同时吸收了彝族其他舞蹈中的 大字步 拐腿 荡裙 前摆脚 等动作,通过快速甩手与脚下快节拍的运用来表示出彝族人民翻身作主人的冲动心情。 快乐的啰嗦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民族风俗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感,舞蹈动作活泼、轻快、热情弥漫,富有青春活力,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凉山巨变 时代之舞 随着凉山第一个舞蹈春天的来临,我们就不得不提到

8、舞剧(凉山巨变,这是一部反映我们国家四川凉山地区彝族奴隶打破奴隶制度枷锁,走上社会康庄大道的伟大变革舞剧。凉山巨变的主体线索通过描写彝族木基一家人的种种遭遇,通过艺术的手法,高度提炼加工,表示出出在中国的领导下木基一家所发生的一系列宏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凉山巨变给我们呈现了与以往不一样的艺术形式,通过运用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语汇对作品进行演绎。(凉山巨变在运用本民族的舞蹈语汇来反映本民族的革命内容上做出了较大的表率,不仅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而且也是少数民族艺术发展史上的创举。该舞剧舞蹈语汇以大凉山地区彝族舞蹈为基础,同时借用了其它彝族地区的舞蹈语汇加以贯穿,用 跳脚 披毡 打跳 烟盒 乐作 等

9、民间舞蹈素材,表现出不同的生活环境与人物之间的性格,让整部舞剧中的人物在舞蹈语汇的使用上具有典型性,符合剧中人物个性。 三(披毡献给 崇敬之舞 该作品为十人女子群舞,给观众印象深入的为舞台上披毡道具的运用。十位彝族姑娘在一面大大的披毡前缝来缝去,把心中对的深切厚爱与崇敬之情,通过一针一线缝进披毡中,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彝家姑娘内心的欢畅。该作品主题立意明确,编导运用了夸大的手法把生活中的披毡放大1视觉冲击力,获得很好的舞台效果。 三、 人文性彝族风格舞蹈的爆发期 1978至2000年 1978-2000年短短的22年光阴,中国的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经济获得飞速发展。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加强,人

10、们在审美观念方面同样发生着宏大的变化,在艺术审美上具有了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在民间舞创作形式上,由于以往都是风格性展示,在作品内涵植入中鲜见有 人文关心 的影子,而这一趋势已经不能适应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因而,需要编导在创作形式上的创新,更多关注作品本身所包含的 人文关心 。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愈加具有生命力,愈加能够感动观众。因而在1978-2000年凉山诸多彝族舞蹈创作中, 人文关心 成为了重要命题。编导不在是单纯的去展示彝族舞蹈风格,而是用本民族的舞蹈语汇在作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角色,进而把编导的思想内涵表示出出来。 一(喜背新娘 爱情之舞 这部舞蹈作品主要以彝族民俗舞蹈为原型,经

11、过编导艺术化的加工处理,表现青年男女在成婚头天晚上,新郎带着一大队帅哥到新娘家抢亲,遭到新娘的姐妹们泼水,用棍子驱逐,往新郎这边脸上摸黑,最后经过男方的多重努力终于抱得美人归的经过。该舞蹈作品写实但又不完全是生活的照搬,既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又有生活的乐趣,把新中国彝族青年男女之间爱情的美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阿惹妞 悲情之舞 假如讲在彝族民间舞蹈文化中(喜背新娘是喜元素,那么(阿惹妞则是悲情舞蹈的经典之作。1990年代由彝族着名编导马琳创作的(阿惹妞,把彝族文化中的悲情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该作品素材取材于彝族婚嫁中的一种仪式。在彝族传统风俗中,新娘出嫁必须由自个的亲表哥把自个背到丈夫家成

12、亲。然而新娘和表哥在从小一起成长经过中,双方产生了爱慕之情,相互心中都充满割舍不下的情愫。由于这种矛盾冲突,让观众与作品产生共鸣,为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命运感慨。 编导在创作经过中把舞蹈构造的重心集中到男女主人公复杂、尖锐而又矛盾的思想情感情方面,通过巧妙的构造设计与舞蹈语汇的运用挑选,进而使整个双人舞作品独树一帜,凸显出灿烂的彝族民间舞蹈文化。 三彝族舞蹈(阿嫫惹妞 母爱如山 该作品采用彝族民间舞蹈语汇,以女性的视角表现了儿子和母亲之间的深切厚重友情。在舞蹈的开端部分,随着心脏搏动的节律,一个新的生命在母体的孕育下即将诞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编导打破常规的编导手法,以群体母亲与单个儿子之间的

13、舞蹈语汇沟通与述讲。人们都讲儿子出生之时就是母亲受难之日,该作品就是表现儿子在母亲的细心呵护下一天天成长,而母亲则一天天老去,把母亲对儿子博大的母爱通过编导简练化的舞蹈语汇诠释出来,让人为之动容。对第一次在四川省歌舞剧院剧场里观看此节目的我来讲,该作品给予我极大的震撼。无论是从该作品的主题立意,整个作品的构建,还是音乐节拍的处理方面以及服装色彩搭配上都极大地具体表现出了编导在驾驭该作品时的独到目光。 四、 多元化彝族风格舞蹈的展示期 2001至2018年 光阴荏苒,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强盛给各民族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文化方面的创新与

14、改革迫在眉睫。凉山彝族舞蹈也同样随着中国的发展表现出红红火火,十分是电视媒体的大力推广运用,为彝族舞蹈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每两年举办一届的电视台CCTV舞蹈大赛中,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比赛中,我们看到了如今的彝族舞蹈无论从作品表现的形式上还是作品的内容上,以及编创手法上都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观众对如今的彝族舞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一(石磨的歌 劳动之舞 该作品表现了一群彝族女人劳动的场景,石磨是彝族女人天天要接触的劳动工具,编导主要通过该作品来表现朴实善良的彝族女人的劳动之美。以腰为轴心,用写意的手法,通过手势的不同变化来表现劳动中的女人是最美的。在舞蹈编排中好几处都采用了圈状这种舞

15、蹈构图。一方面具体表现出了劳动经过中大家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的精神,另一方面单从舞蹈审美来看,视觉的忽然集中给观众接受产生冲击力,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二(大山 女儿 依恋之舞 (大山 女儿以男性的视角来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一位彝族小姑娘在大山中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懵懂的少女时代,快乐的青春光阴也与大山为伴。光阴的流逝中,小女孩长大成人即将嫁为人妻时,对大山深深的依恋与不舍之情,同样,大山给予了小女孩以厚爱和仁慈,具体表现出了两者之间的深切厚重友情。编导用16位男生来象征山的博大,用男人的刚性来衬托小女孩的柔性之美,获得极好的艺术效果。这部作品在舞蹈动作上凸显出男子群舞

16、的特色 阳刚有力,舞蹈语汇简练,富有生活情趣,查尔瓦的运用丰富了舞蹈画面,表示出了人与山、山与人的种种依恋之情。 三(呼唤绿荫 绿色之舞 纵观彝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能够讲(呼唤绿荫为彝族现代第一部以倡导绿色环保、构建美丽家园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该作品以女子群舞的形式呈现,编导在舞蹈构图上采用线性构造较多,以流动的线条构图把人们对绿色的渴望之心展现出来。姑娘们在台上时而歌,时而舞,以优美的舞姿、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呼唤出自个内心那一抹绿色净土。作品一经推出就遭到各大院校的欢迎,成为诸多舞蹈院校教学剧目的必选剧目。同时该作品的编导马琳也给我们新生代编导做出了好的表率,讲明民间舞蹈不仅仅只是停

17、留在风格性展示阶段,只要我们擅长观察,积累,通过提炼加工,可以以创作出与时代接轨的好作品。 结束语 对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时代性的梳理,不难看出,这些民间舞蹈作品不仅仅仅是民间舞单纯的元素展示,而是融入了更多的人文精神在里面,让作品既有本民族的根,又有时代艺术的魂。凉山彝族民间舞蹈进程和时代发展脉搏严密相连,作品本身蕴含着深邃而炽烈的民族之情。2001年至2018年之间的作品让整个凉山彝族的舞蹈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新一代编导在凉山的黑土地中汲取养分,努力探寻求索、创新,大胆吸收和借鉴其它舞蹈艺术。纵观凉山舞蹈艺术发展历程,在短短55年的时间里, 既有传统舞蹈的根基作为支撑,也有新生代编导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回望过去,凉山彝族民间舞蹈在光阴的打磨下绽放出耀眼的光辉,瞻望将来,对凉山彝族民间舞蹈在纵向继承保卫与横向发展方面,需要更多文艺工作者以及做出更大的努力。 以下为参考文献 : 1韦安多.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研究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P477-479. 2法魏明德着,蔡玫芳译.从 羊圈 小村到地球村(凉山彝族的生活与传讲)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 3吴恒等.彝族简史M.P89. 4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民族大学博士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