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国学教育推行现状与路径探究,普通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国学教育推行现状与路径探究,普通教育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村小学国学教育推行现在状况与路径探究,普通教育论文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责任在于促进中华传统学术文化在乡村社会传承和复兴, 实现振兴乡村文化传统。乡村小学推行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在于:匡扶式微文化传统, 重振乡村文化自觉;重建乡村伦理道德, 完善乡村社会治理;应对基础教育挑战, 提升村小教学质量。同时,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存在一定困难性:有限推行范畴狭窄;师资匮乏影响实效;教学制度亟待建立;文化重建任重道远。应积极探寻求索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可行性:国家战略谋划, 行政强力推动;变革乡村小学, 改造乡村社会;培养乡村老师, 扎实国学素养;创生校本课程, 传承乡土传统。 本
2、文关键词语: 振兴乡村; 乡村小学; 国学教育; 把乡村基础教育放置于整个乡村社会发展的视野下审视, 其凸显的问题与乡村社会发展中的矛盾相互交织、互相关涉。乡村社会的文化传统是影响乡村基础教育水平的不可忽略之因素, 同时, 乡村基础教育也对整个乡村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文化职责: 乡村教育需要承当起在乡村文化虚化的现实中构建一种积极文化想象空间的职责, 进而尽可能多地给予精神趋于贫乏的乡村少年以文化精神的抚恤安慰。 1因而, 分布在中国广袤农村的千万所乡村小学, 除了对乡村学子给予基本教育启蒙外, 还承当着传承文化、振兴传统的责任。当乡村振兴成为现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时, 我们以为,
3、振兴乡村绕不开振兴乡村的文化传统, 绕不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基础教育浸润于乡村社会的少年儿童, 使现代的乡村小学能肩负起 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2的责任。因而, 在振兴乡村文化传统的视阈下讨论推行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困难性和可行性理应是题中之意。 一、推行必要: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需求土壤 乡村社会作为厚植栽培传统文化的沃土, 应推进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传承, 使之具体表现出文化、道德与教育的必然需求。 1. 匡扶式微文化传统, 重振乡村文化自觉 中华传统学术文化本来在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坚实的基础, 表现为乡村生产与生活中特有的价值观念和风土风俗, 起到维持秩序稳定的作用。
4、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 不管哪一个社会, 绝不会没有传统的。 3中国乡村文化传统, 可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通常包括乡村的地理风貌、历史建筑、手工技艺、饮食服饰;精神层面通常表现为乡村的生活风俗、道德伦理、乡规民约、文教风气。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传统都对以儒家学讲为主体的中华传统学术文化高度认同, 因而, 都有赖于儒家思想主导下的教育气力进行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 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流动, 几乎掏空了乡村社会人口精英, 鳏寡孤单和留守儿童成为乡土的最后留守者, 广袤乡村为城市的经济腾飞奉献了大量的知识精英与青壮劳力, 本身却陷入发展危机。以往常把中国乡村发展瓶颈归结于经济与社会原因,
5、但绝不该忽略文化教育因素对中国乡村发展的影响。解决乡村文化传统、教育风气的失调, 在观念上需有两个转变。首先, 要转变近代以来把乡村传统文化看成落后保守、接近淘汰的观念, 认清传统文化对再造当代乡村的积极意义。再有, 不仅关注乡村小学传承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功能, 更要突显乡村小学能够起到匡扶、挖掘、保存文化传统的文化功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达成绕不开中华传统学术文化的重振, 这也不难理解费孝通先生所言的 文化自觉 会成为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共鸣。在构架乡村振兴的当下, 更要呼唤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归。 2. 重建乡村伦理道德, 完善乡村社会治理 乡村社会中传统的乡规民约和宗族自治逐步瓦
6、解, 乡村道德与法制教育实效乏力, 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自幼生长在文化价值真空中的乡村少年, 遭到传统文化洗礼非常有限, 目击城市化大潮冲击下传统乡村的衰败, 在现实生存压力下, 田园牧歌的生活已不是大多数乡村少年的人生追求, 厌学逃学的乡村少年逐步沾染上不良的社会风气和行为习惯:酗酒、赌博、打架、沉迷网络屡见不鲜, 更有甚者走上犯罪之途:盗窃抢劫、吸毒贩毒、买卖婚姻、买卖孩子。可见, 乡村传统文化的断裂不仅造成乡村文化教育的衰颓, 社会价值底线的失守更是乡村社会之殇。 乡村振兴包括振兴乡村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精神价值, 具体表现出为中华传统文化 德 与 礼 在乡村社会的复归。乡村振兴战略
7、的文化目的与乡村传统文化的重振举措是必然的契合, 都力图使乡村社会在人际关系、道德伦理、社会秩序方面臻于和谐: 建立道德鼓励约束机制, 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2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传统道德是互为根基的, 国学教育因此能超越教育本身意义, 成为乡土社会治理的文化手段。 学问知识 道德伦理 价值观念 作为国学的不同维度, 是一个相互浸透的有机整体, 需要能有机浸入乡村社会, 积极正向的道德伦理需要上升为社会共有的价值观念, 规范社会个体的行为活动。可见, 国学教育不应只局限在知识层面的教授, 也不仅作为道德律例内化于个人内心, 需要上
8、升为包括乡村在内的整个社会普遍遵循、自觉维护的价值观念, 指引人的行为习惯, 规范社会良性运行。 3. 应对基础教育挑战, 提升村小教学质量 乡村传统的衰落造成了文化教育的衰落, 因而乡村振兴必然包括文化教育的振兴。乡村教育难以提振的一大根本源头, 在于曾兴盛于传统乡村社会重教善教、尊贤慕师的文教风气渐被功利主义的实用价值观取代, 个人经济收益成为评判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尺。传统乡村社会里凭知识文化可改变命运的观念发生嬗变, 读书无用, 不如打工 口号不乏大批认同者, 社会阶层固化带来对文化教育的普遍失望感严重动摇了乡村基础教育的成效。很多乡村老师发出 难教 之感慨的重要原因, 有时并不在于乡村学
9、校物质投入捉襟见肘, 不在于乡村少年儿童本身知识基础的薄弱, 而是在于乡村社会背后那股漠视文化、轻视知识的思潮对乡村学子的浸染, 乡村教育工作者难以对抗乡村社会此类占据上风的价值观。当城市地区的基础教育改革多年来积累了一定成效时, 偏僻乡村的基础教育还在原地踏步, 这又加剧了乡村学子在城乡教育竞争中的劣势。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下农村学子失学、学业失败状况仍然存在, 城乡教育水平进一步拉大, 缩减了乡村学子通过读书升学改变命运的时机, 新一代乡村少年儿童越来越难以通过读书考学攀升社会阶层, 寒门难出贵子的尴尬现实稀释了文化教育能带给贫困家庭改变境况的可能, 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 进一步瓦解了传统文教
10、风气。乡村基础教育的弊端丛生不是受单一因素的影响, 而是一个复杂的因果循环问题, 乡村社会的文化教育生态就在这里循环中一步步恶化:文化教育传统衰落 读书无用论 乡村教育凋敝 城乡教育竞争中落后 文化教育传统进一步衰落。 在乡村小学中推行国学教育, 虽未必能直接遏止乡村留守儿童辍学率高、学业失败的问题, 但不失为采取文化手段重建乡村社会的一种思路。乡土社会需要传统文化逐步遗失、但基因根底尚存的教育资源重新注入, 值得尝试之途是在乡村基础教育的整个体系中融入中华传统学术文化的内容。众所周知, 人文底蕴 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必不可缺的文化基础, 培养富有人文底蕴的中国学生, 必由之路在于以国学为代表
11、的中华传统文化给学生以陶冶浸润。林崇德教授指出, 要从 传统文化中挖掘核心素养 4, 因而, 现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目的、内容, 绕不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进学校教育当中, 这不仅仅是对城市学校教育的要求, 也是对乡村学校教育的要求。当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趋势已然浸透入了现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 例如,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考察比重大大增加, 新一轮高考改革后地位更是空前提高, 一些老师甚至喊出了 得语文为王 的口号。但容易被人忽略的是, 以古典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国学经典学习, 是一个需长期积累的经过, 相对于教育资源丰厚的城市少年儿童, 自小缺少资源、远离传统文化
12、语境的农村少年儿童国学素养的培养时机、积累条件较为滞后薄弱。农村基础教育中传统文化学习的平台狭小、资源短缺、水平有限, 本来旨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改革, 反而有可能带来新一轮教育质量发展不平衡。因而,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农村小学推行国学教育, 本质是对中国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积极应对。 二、面临窘境: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现实阻滞 欲在乡村社会中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换和创新, 迫切需要基础教育为此打下良好基础。详细而言, 需要在乡村小学的教育场域中为以国学经典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充足的保障与支持, 但应指出, 当下乡村小学国学教育仍面临着一定的现实窘境与阻滞。 1. 有限
13、推行范畴狭窄 国学教育实践仅有限推行于文化教育资源相对发达的城市, 窄化了国学教育的范畴。扩大国学教育实践的推行地域, 有必要把目光投注中国最广袤最偏僻、仍贫瘠欠发达的乡村社会, 关注国学教育能给乡村社会文化发展带来的作用。当下国学教育在乡村小学中虽有推行, 但范畴比拟狭窄, 形式过于单一。例如, 在乡村小学寒暑假举办的夏令营、兴趣班等, 由外来的支教大学生担任起传播国学文化的 小先生 。当国学课堂作为外来的、非系统的、非正式的教学形式存在, 国学便难以在乡村本土小学扎根开花, 缺乏内发的能力和动力。另一种是乡村儒学、乡村书院, 多集中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尚古遗风犹存的地区, 亟待向中国边疆少
14、数民族地区、偏僻老区等地纵深辐射。乡村社会的国学教育实践, 尚留有宏大的推行空间, 国学教育在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开展得红火红火的同时, 相关部门应关注在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偏僻地区推行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即 老、少、边、穷、困 地区, 仍需积极开展国学教育 5。国学教育实践若不能扎根于广袤的乡村, 进入千乡万村之中, 使千万农家子弟得到文化滋养, 只知足于专属城市之地, 成为部分人把玩的教育游戏, 必然与其初衷背道而驰。 2. 师资匮乏影响实效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面临最大的实践难题是专业师资气力的欠缺。把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从简单的朗读背诵, 打造成常规的教学资源, 或推向准确的学术解读
15、, 老师没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是难以达成的。乡村老师碍于本身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兴趣, 专门开展国学教育实践往往有心无力, 在课堂上往往有所牵涉也只是一笔带过, 效果不彰。国学教育往往窄化为语文教学, 或是流于外表的综合活动。当下乡村小学既缺少足够的物质支持与经费投入, 又缺乏专业合格的国学老师的引领,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只能零散狭窄、不成体系、难以为继, 有时甚至成为流于外表的形式主义。 3. 教学制度亟待建立 缺乏教学制度保证的乡村小学国学教育, 松懈随意性较大, 只是一种非正式课程。国学教育在课程设置、活动开展、教学资料编撰上, 有待乡村小学探索开拓出合适乡村特色的教学组织制度。国学教育欲提高实效
16、、全面推行, 一种可行性方式在于使国学教育在各个学段制度化, 以制度的规训构建起正式的教学制度是应然之举。要改变国学教学零散与非正式的状态, 使其纳入义务教育的内容之中, 走进乡村学子的日常生活, 使国学知识超出传统的语文课堂, 贯穿在书法、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等多个环节。 4. 文化重建任重道远 文化凋敝与经济滞后下乡村教育的现实是, 饱经贫穷洗礼的历史记忆, 使得经济财富成为人们孜孜追求的最终目的, 传统私塾的琅琅书声偃旗息鼓。乡村精神文化陷入危机, 奢靡享乐遂成一时风气, 新的 读书无用论 在乡村抬头, 对知识文化的看法已不是单纯的敬仰和渴望, 读书上学更多出于功利的算计, 传
17、统教育观的潜移废弃, 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凋敝。重振乡村教育, 需优先激活乡土社会文教生态循环中的文化因子, 重塑乡村社会尊教、重教、乐教、善教的文化传统, 重振书香四溢、弦歌不绝的教育风气。有学者以为, 走出乡村文化秩序危机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 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再认同 6。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 百年来乡村传统的坍塌影响的是几代人, 文化重建必然也是一个长远弯曲复杂的路途。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虽已成趋势, 但不可能仅凭一纸政令, 便一蹴而就地带来乡村文化传统的振兴, 但是在乡土社会中, 传统的重要性比当代社会更甚。那是由于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3。
18、处于村落规范中的学校, 它既是一种外来的社会组织, 又遭到村落规范、传统风俗的强烈辐射。 7怎样在保有乡村固有逻辑和规则的前提下, 为乡村注入新的文化营养, 并确保新的文化资源能够融入并内化于乡村社会, 使 文化沙漠 变为 文化绿洲 , 还是需要发挥教育的潜移默化之成效。 三、施行路行: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可行性途径 中华传统学术文化衰落的原因在于乡村社会对其教育传承的断绝, 因此, 复兴传统学术文化的途径必然要仰赖来自乡村社会的教育照应。乡村基础教育能为文化传统的复兴奠基生根, 这就需要探寻求索乡村小学国学教育施行的可行性途径。 1. 国家战略谋划, 行政强力推动 2021年一号文件(关于施行
19、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 要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平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2。振兴乡村要优先发展乡村义务教育, 尤其要注重对农村小学的支持与考量, 从什么方向, 以什么内容, 借助什么途径深化农村小学的基础教育改革, 应有新的视角、新的要求, 以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乡村振兴的目的便呼之欲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乡村社会包括文化教育内的全面振兴, 因而乡村教育需 立足乡村文明, 汲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 在保卫传承的基础上,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断赋予时代内涵, 丰富表现形式。 2国家宏观教育政策与文
20、化战略为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施行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第一, 国家教育政策的惠顾。建设社会新农村, 构建 美丽乡村 , 成为政策对当下乡村社会发展提出的新思路。美丽新乡村的建设, 除了经济物质层面的帮扶, 更需重视构建乡村文化传统的保卫和复兴。近年来, 国家针对贫困乡村的精准扶贫计划, 获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下一阶段应着重从文化教育角度帮扶乡村, 丰富乡村文化, 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在保持经济帮扶的基础上, 加大对乡村社会的文化和教育帮扶, 应成为新时期乡村建设的着力点。 第二, 物质援建基础上的文化引领。国家文化教育政策支援乡村发展, 首先要支援乡村的基础教育, 要落实到对详细
21、乡村小学的支援, 在这个层面上实现教育公平与平衡发展。不仅在硬件设施、老师待遇、办学经费等物质上给予乡村小学额外倾斜, 更要以国学作为文化引领的一面旗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偏僻边疆地区乡村小学, 地处边境, 立于国门, 民族成分复杂, 更需要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给养, 扩大国际文化影响, 昭示国家文化主权, 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庄严宣显。作为独具中华特点的课程内容, 国学教育让更多的乡村青少年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青少年遭到中华传统学术文化的熏陶, 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统一、强化国家认同大有助益。从这个层面上讲, 对很多偏僻边疆的乡村学子而言, 国学教育是文化教育, 更是国民教
22、育, 培养对国家文化的归属感、自豪感、认同感。 第三, 官方与民间合作的加强。气力与民间自发的乡村建设运动的协调推进, 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从松懈无序到聚合互补, 在官方与民间、正式与非正式气力的合作中逐步推进。不能忽视民间气力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支持, 需要统合起的行政权利和民间的志愿行为。 2. 变革乡村小学, 改造乡村社会 乡村小学能够成为教育变革的 阿基米德点 , 以国学教育撬动乡村文化传统的振兴, 有其必然可能。 第一, 这是学校角色的社会特性决定的。吴康宁教授指出, 学校应当是 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与社会构造和谐发展的教育、学习及甄别机构 8。学校承当着传承文明、选择文化的日常演进, 这一
23、社会角色在完善社会构造、促进社会和谐中无可替代。 由于教育系统更有效的组织手段, 由于教育从业者更纯粹的信念与更严谨的行为, 由于学校与村落生活的相对隔离性 9, 使得学校带有鲜明的国家色彩, 是国家意志与形象的展现。 第二, 这是乡村小学的国家机构特性决定的。 从组织与职能来看, 小学就是深切进入村落的国家机构。 9从这一视角分析乡村小学国学教育, 能够看到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乡村的隐性渗入, 向乡村年幼学子昭示国家意志和权威。但必须指出, 仅把乡村小学视为国家机器, 强调其代表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在场是不够的, 作为文教机构, 其把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日常的农家生活连接起来, 起着 反
24、哺 乡村的社会作用, 这也为乡村小学改造乡村社会提供了可能。 第三, 这是国学内涵的国家民族特性决定的。民国时期国粹派提出的国学概念, 是在国家危机、救亡意识高涨的背景下强调的, 一个国家与其国学是共生共存、互相依靠的, 国家依靠其国学而生存, 国学依靠其国家而兴盛 10。乡村小学的国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国家行动, 在这里教育场域中, 国家、国学、乡村、乡村小学四者有机联络, 共同诉求得以显现。 因而,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能够成为具体表现出国家意志改造乡村社会的文教行动,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乡村小学国学教育超出了一般的教育实践的范畴, 被赋予了更复杂的社会职责和更多的文化等待。例如, 挖掘以国学
25、经典为代表的中华传统学术文化与中国当代乡村社会的契合与共通, 尝试以传统文化献力于当代乡村治理、促进社会和谐。以基础教育复兴文化传统, 需依靠乡村民间的 内生 气力, 仅仅依靠单向的由城市向农村输血式的经济扶贫、支教送教、送书下乡等 外塑 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内生的基因在于乡村小学在完成基本教学的同时不放弃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 乡村学校既要在智力发展上继续深化传统乡村学校的教育功能, 又要充当乡村文化虚化后全面涵含乡村少年成长的精神保姆 1。改造乡村社会要优先改造乡村少年儿童的精神旨趣, 塑造其文化底蕴, 通过国学教育矫正乡村少年儿童的知识、道德与行为, 使 国学育人 之效从乡村小学扩散至整个乡
26、土社会。 3. 培养乡村老师, 扎实国学素养 乡村老师承当着推进国学在乡村社会文化扎根, 用教育的形式播撒文化的火种, 保存传统的根脉的历史责任, 乡村教育的提质离不开乡村老师的介入, 同理, 乡村基础教育的变革切入点离不开乡村老师的培养。培养具有国学素养的农村小学老师, 这在长久以来乡村老师培养中是有所忽略的一环, 文化自觉 这一文化理念在师范教育中缺失了。乡村老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 理应在日常教学中成为乡土文化的扞卫者和乡土知识的传承者, 以保证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传承有序、薪火不绝。近年来, 很多省份的师范教育启动了农村全科老师培养计划, 作为将来乡村老师的中坚气力, 全科老师之 全 ,
27、除特指任教小学阶段所有学科外, 更积淀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 成为具备文化自觉的乡村老师, 使其站上将来乡村小学的讲台, 不仅自个懂国学, 也懂怎样教国学, 更懂怎样传播国学, 这是促使国学能够浸入乡村基础教育的切实之路。 4. 创生校本课程, 传承乡土传统 在乡村经济文化失衡、社会尚处于前工业社会的境况下, 承载着农村基础教育的乡村小学有时反而无意放大了城乡文化的对立: 现行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对工业、城市与当代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这种内容在面对乡村小学及其学生时愈发显得突出。 9失却了精神之根的乡村少年儿童, 对乡村文化传统不再是敬畏和认同, 而是疏远与漠视。因此有必要在学校教学
28、与传统文化之间设立起互相融通的途径, 使乡村学子有时机、有条件接触到、认识到乡土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当务之急, 需变革乡村小学的课程体系, 鼓励乡村小学打造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十分对地处少数民族聚集地和偏僻边疆的乡村小学, 要着重挖掘当地乡村的民族性、历史性、地理性特色资源, 融入日常教学内容中, 打造开发充满地方文化传统、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 2018:38. 2 .关于施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S.2021-02-04. 3费孝通.乡土中国 (修订本) 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20:48.
29、4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113. 5冯浩, 张正江.由传统性走向当代化:论国学教育的定位J.老师教育论坛, 2021 (8) :186. 6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 2018 (3) :80. 7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186. 8 吴康宁.教育改革的 中国问题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244. 9李书磊.村落中的 国家 :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7, 5, 106. 10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M.北京:三联书店, 20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