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精品).ppt(7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国际分工的成因、发展、形式及作用,掌握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以及从这些理论转化而来的国际贸易政策。2.2.1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p国际分工及其发展过程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分工,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发展过程发展过程 1)国际分工萌芽阶段 直到15世纪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国际分工才进入到萌芽时期。2)国际分工初步形成阶段 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正是国际分工初步形成的标
2、志。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3)国际分工形成阶段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国际分工最终形成的阶段。4)国际分工深化阶段 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国际分工进入到深化的阶段。其突出特点为:(1)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更加细化 (2)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深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也有了一定的发展p国际分工的成因 1.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3.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 4.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有推进
3、或阻碍两方面的作用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国际分工的形式 垂直型垂直型是指出口原料、进口制成品和出口制成品、进口原料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形式。发达国家与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多为这种形式。它实际上是传统的工业国与农矿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的延续。水平型水平型是指经济技术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形式,既有部门之间的分工,也有部门内部的分工。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多为此种类型。混合型混合型指和一部分国家之间的分工是垂直型,和另一部分国家之间的分工是水平型。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属于这种类型,发达国家之间是水平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是垂直型。第2章
4、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国际分工的作用 1.国际分工对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1)有利于调剂余缺,节约生产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2)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增强生产能力 3)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和按比例发展 2.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使国际贸易总量迅速增加 2)提高了各国的外贸依存度 3)引起国际贸易地理的变化 4)引起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2相关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十四世纪末到十八世纪 A、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B、国内市场上的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 给另一部分人,从而使一
5、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国际贸易系统研究的开始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c、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一国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而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除了在国内对农民的剥夺之外,国际贸易和海外掠夺是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当时积累财富的主要手段是获取黄金,而当时西欧本身黄金的开采和储备已很有限,迫切需要通过国际贸易和对外掠夺来满足当时在西欧国家中出现的“黄金渴望”。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
6、理论与政策 恩格斯恩格斯 论封建制度的解体及资论封建制度的解体及资产阶级的兴起产阶级的兴起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重商主义的发展的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中叶 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出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在贸易上,他们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恩格斯恩格斯:“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货币平衡论
7、货币平衡论。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晚期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十六世纪下半期到十八世纪 重视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贸易平衡论贸易平衡论。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晚期重商主义的杰出代表者之一是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他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重商主义的思想。重商主义者的基本错误重商主义者的
8、基本错误在于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这种思想的根源是他们只把货币当作财富。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重商主义的贡献重商主义的贡献: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为后人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打下了基础。例如:“贸易平衡”、“收支平衡”概念。其关于进出口对国家财富的影响,对后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亦有启发。更重要的是,重商主义已经开始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系统,而把对外贸易看成为这一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对重商主义的评价是,“开始为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形 成的国
9、际贸易一般理论奠定基础”。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3 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斯密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于1776年写出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在这部著作中,斯密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一切经济知识归结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而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
10、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来向他们购买。”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观点1:斯密首次从消费者(裁缝)的角度强调进口(从鞋匠那里购买鞋子)的利益(比自己在家生产便宜),他从分工交换的好处来分析贸易所得;p观点2: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p观点3: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
11、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绝对劣势。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绝对优势也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产品的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各国应该集,反之则具有劣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绝对优势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的产品
12、,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的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分工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斯密的解释是“自然”形成的。那个国家最擅长生产什么东西、最具有哪个产业的优势不仅是由历史条件造成的,而且是由各国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的。例如由于气候条件,加拿大种小麦效率高而种香蕉效率低(因为必须用温室)*另一方面,尼加拉瓜种香蕉效率高而种小麦效 率低。这样,加拿大在
13、小麦耕种方面比尼加拉瓜具有绝对优势而 在香蕉生产方面处绝对劣势。尼加拉瓜则相反。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根据亚当斯密的论述,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建立在绝对利益 基础之上的。当一个国家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一个国家更有 效率(或具有绝对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效 率低(或具有绝对劣势)。那么,每一个国家都能通过专业化生产它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和通过与其他国家交换其具有绝对优势的部 分产品而获得利益。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得到了最有效方式的使 用,两国的产品产量都会提高。这种两国产品产量的增加显示了生产专业化的利益。通过贸易能使这种利益在两国之间分割。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
14、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绝对优势贸易模型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可参考教材可参考教材p25)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同时生产呢绒和酒,由于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的不同,两国生产同量呢绒和酒的生产成本不同:生产一个单位呢绒和一个单位的酒,英国各需100人劳动一年,和120人劳动一年,而葡萄牙各需110人劳动一年,80人劳动一年。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呢绒酒英国100人/年120人/年葡萄牙110人/年80人/年生产同量酒,葡萄牙的生产成本比英国低绝对优势 生产同量呢绒:英国的生产成本比葡萄牙低绝对优势 ht: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
15、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结论1:英国应该分工生产并出口呢绒而葡萄牙应该分工生产并出口酒。呢绒 酒 英 100 120葡 110 80葡萄牙原有190人/年用于生产各一个单位的呢绒和酒,现在都用于生产酒,可以得到2.375,190/80=2.375英国原有220人/年用于生产各一个单位的呢绒和酒,现在都用于生产呢绒,则可以生产2.2个呢绒220/100=2.2ht: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16、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结论2:两个国家一共生产 呢绒 2.2单位 酒 2.375单位 分工前两国一共生产 呢绒 2单位 酒 2单位 两种产品的总产量都增加了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假定,英国用1.1单位的呢绒与葡萄牙的酒交换,并且,交换比例是1:1,那么两个国家各自消费多少呢绒和酒。英国英国:生产2.2单位呢绒,并用1.1单位的呢绒交换酒,所以消费1.1单位呢绒和1.1单位酒;葡萄牙葡萄牙:生产2.375单位的 酒,用1.1单位酒换回1.1单位的呢绒,所以可以消费1.1单位呢绒和1.275单位呢绒。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结论3:通过国际贸易能够提高
17、消费水平 结论4:如果用一个单位的呢绒交换1单位的酒,那么英国用100人/年生产的呢绒交换到了需要用120人/年生产的1单位酒,节约了20人/年。葡萄牙只要用80人/年生产的一个单位的酒交换到了自己需要用110人/年生产的1单位呢绒,节约了30人年。葡萄牙消费:1.1单位呢绒,1.275单位酒,比分工前多0.1单位呢绒,0.275单位酒英国消费:1.1酒,1.1呢绒比分工前各多0.1单位的呢绒和酒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结论5:两个国家都能从专业化生产和贸易中获得利益。然而,绝对优势学说只能解释世界贸易中极小部分,比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绝大部分世界贸易不能用绝
18、对优势学说来解释。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绝对优势学说的局限性呢绒酒英国100人/年120人/年葡萄牙90人/年80人/年在这种情况下,葡萄牙在呢绒和酒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根据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葡萄牙应该出口呢绒,也出口酒,而英国没有任何出口能力,不但应该进口呢绒,还应该进口酒。可是,如果英国不能出口的话就没有能力来支付进口产品,也就无法进口,国际贸易也就没有可能。因此,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的实际现象时有很多局限性。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David Ri
19、cardo)。李嘉 图的贸易学说是他整个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人物,李嘉图与斯密一样,主张自由贸易,认为每个个人在自由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有利于整个社会。在斯密的理论中,鞋匠有制鞋的绝对优势,裁缝有做衣服的绝对优势,两者的分工比较明确。但假如两个人都能制鞋和做衣服,而其中一个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那么应该怎样分工呢?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根据李嘉图的理论,这要看两人在两种职业上的劳动生产率相差多少。如果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在制鞋上强三分之一,而在做衣服上只强五分之一,那么这个较强的人应该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应该去作衣服。这样的分工
20、对双方都有利,也是资源的最佳配置。p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 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比较劣势”的产品。的产品。比较成本论的内容pDav
21、id Ricardo提出:两个国家生产力水平不同,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商品,但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一种商品,就可以同另一国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获得好处。换句话说,国际贸易的基础不一定是绝对成本的差别,一国只要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拥有相对低的比较成本就能够参加国际贸易,并获得贸易利益。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李嘉图:“英国的情形可能是生产棉布需要100个人劳动一年,而如果酿制葡萄酒则需要120人劳动同样长的时间。因此,英国发现通过出口棉布来进口葡萄酒对自己比较有利。葡萄牙生产葡萄酒可能只需要80人劳动一年,而生产棉布却需要90个人劳动一年。因此,对葡萄牙来说,
22、出口葡萄酒以交换棉布是有利的。即使葡萄牙进口的商品在本国制造时所需要的劳动少于英国,这种交换仍然会发生。虽然葡萄牙能够以90个人的劳动生产棉布,但他宁可从一个需要100个人的劳动生产的国家进口棉布。对葡萄牙来说,与其挪用种植葡萄的一部分资本去织造棉布,还不如用资本来生产葡萄酒,因为由此可以从英国换得更多的棉布。英国将以100个人的劳动产品交换80个人的劳动产品”。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呢绒酒英国100人/年120人/年葡萄牙90人/年80人/年 ht:根据比较优势法则,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 一个国家的效率都低(与他国相比都处绝对劣势)仍然存在互利 贸易的基础
23、。这第一个国家应当专业化生产和出口绝对劣势比较 小的商品(这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绝对劣势比较大的商 品(这是处相对劣势的产品)。英国和葡萄牙的劳动成本相比较:呢绒:100/90约为1.1,酒为120/801.5英国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效率都比葡萄牙低,但是,相比较,呢绒的生产成本更低,所以,英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呢绒酒英国100人/年120人/年葡萄牙90人/年80人/年葡萄牙和英国的劳动成本相比较:呢绒:90/100约为0.9,酒为80/1201.5葡萄牙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效率都比英国高,但是,相比较酒的生产成本更低,所以,葡萄牙在酒的
24、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ht:根据比较优势法则,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 一个国家的效率都低(与他国相比都处绝对劣势)仍然存在互利 贸易的基础。这第一个国家应当专业化生产和出口绝对劣势比较 小酌商品(这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绝对劣势比较大的商 品(这是处相对劣势的产品)。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结论1、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葡萄牙应该“两优择其重”,分工生产两种产品中优势更加明显的酒,并向英国出口,换取呢绒,英国应该“两劣取其轻”,分工生产两种产品中劣势较小(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呢绒,并向葡萄牙出口呢绒,换取酒。结论2: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分工生产,可以提高
25、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产量。分工前:英、葡两国共生产2单位呢绒和2单位呢绒,分工后:英国分工生产呢绒:220人/年,共可以生产出220/100=2.2单位的呢绒,葡萄牙分工生产酒,共有170人年,共可以生产170/802.125单位的酒,显然两种产品的总产量增加了。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结论3: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各自的消费水平都提高了。假设:交换比例是1:1,英国用1.1个单位的呢绒和葡萄牙交换1.1单位的酒,那么 英国消费量增加:英国消费:1.1单位呢绒 1.1单位酒葡萄牙消费:1.1单位呢绒 1.025单位酒0.1单位呢绒 0.1单位酒 0.1单位呢绒 0.025单位
26、酒 消费水平增加了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结论4:从节约的劳动成本来看:假设:在国际贸易分工的情况下,英国用1个单位的呢绒交换葡萄牙一个单位的酒,那么,对于英国来说:英国只需用100人生产的1单位呢绒与 葡萄牙换回自己需要的1单位酒,比自己生产节约了20人一年的 劳动。葡萄牙只要用80人生产的1单位洒与英国换回自己所需要 的l单位呢绒,比自己生产节约了l0人一年的劳动。可见,按比较可见,按比较 成成本原理进行贸易分工,能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本原理进行贸易分工,能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总之,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成本上的相对差
27、别,就会出现产品价格 上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比 较成本差异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例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简单例子来说明必较优势原理。假定一个 律师打字的速度是他的秘书的两倍,那这位律师在法律辩护相打字两方面都比他的秘书具有绝对优势。由于秘书没有法学学位而不能从事法律服务,因而律师在法律上具有更大的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秘书则在打字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按照比较利益法则这位律师应从事法律服务而让他的秘书打字。例如,如果律师每小时 法律服务能挣100美元,并且必须付结他的秘书每小时打字服务 费10美元,那这位律师如从
28、事打字服务每小时实际损失为80美 元。这样说的理由是,他虽会节省20美元(因为他打字的速度是秘 书的两倍)但却放弃了从事律师工作而能挣得的100美元。隐含命题p两种产品绝对成本均高的英国获得收益大于绝对成本均低的葡萄牙所获得的收益。说明越是落后的国家,参加国际贸易的收益越大。p事实上是李嘉图未能看到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不等价交换的倾向,因此实际中的国际贸易并不是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对大卫李嘉图理论的评价:该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一项最重要、并且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原理。但是他也存在缺陷在于李嘉图的学说建立于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而经
29、济学家发现假设条件中有关劳动价值论的假设并没有用,好在哈伯勒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勒比较优势原理,用机会成本解释的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只取决于投入商品生产中的劳动量。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的比较p相同点:两种理论均认为应该根据各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获得的优势来选择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活动,获得贸易利益。p不同点:绝对成本论的比较是两个国家在同一种产品上的比较;而比较成本论的比较是一个国家在两种不同产品上的比较。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4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新要素理论 无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学派在解释
30、国际贸易基础,揭示决定生产和贸易模式的因素,以及衡量国际贸易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和贸易所得等方面都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当今的许多重要理论与政策仍然得益于古典贸易理论的启示。作为整个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贸易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即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和造成生产成本差异的唯一要素。因此,在他们的分析中,只有一个要素(劳动)投入。只要生产技术不变,而在有两种以上要素投入的情况下,这一结论不再存在。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资本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生产不再由单一要素决定,研究投入产出
31、关系的有关经济学理论也随之发展。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瓦尔拉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出版了地区 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在相互依 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理论,代替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 素理论。由于俄林在其著作中采用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主要论 点,因此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也被称为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
32、素密集要素密集型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品。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即各 国生产函数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比较优势差异的原因有两 个:一是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另一个是生产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亦即使用的生产要素的 比例不同。生产要素涵义: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它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要素报酬:生产商品所要支付的要素费用。例如劳动的报酬是工资、资本的报酬的利息、土地的报酬是地租。生产要素禀赋p涵义:指的是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指的是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例如有
33、的地区劳动力充裕,有的地区资本量雄厚,有的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同样是自然资源丰富或自然条件良好,矿藏、水源、气温、湿度、日照、降雨等方面又会有众多差别。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A、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各国生产要素(即经济资 源)的拥有状况,如有的国家劳动力丰富,有的资本丰富,有的技术 丰富,有的土地丰富等等。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丰裕,其价格就便宜,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劳动力价格)就低一 些,资本丰裕的国家,利息率(资本的价格)就低一些,等等。反之,比较稀缺的生广要素,其价格当然就高些。每一个国家各种生产要 素的丰裕程度不可能一样,有的相对丰裕,有的相对短
34、缺;其要素价格就会有的高些,有的低些。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B、在一个两种商品(x和Y)和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的世界 上,如果使用在Y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L)比使用在x生 产中的K/L更大,我们说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的商品。注意,衡量两种商品资本和劳动密集度并不是指用于x和Y 商品中资本和劳动的绝对数量,而是资本劳动比率(即 K/L),这一点很重要。例如假如生产1x需要3K和12L(而不是 1K和4L)而生产1Y需要2K和2L(像前面指出的),虽然,生产 1x需要3K而生产IY仅需2K,商品Y仍将是资本密集型的,因 为Y的K/L高于X。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
35、贸易理论与政策例如,如果生产一个单位Y商品需要两个单位的资本(2x)和 两个单位的劳动(2L),即在Y生产中K/L221。如果同时生 产一个单位的x需要1x和4L,即对于x商品K/L14。因此,我们说Y是资本密集型而x是劳动密集型。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如有的商品在其生产过程中使用劳动的比重大,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商品所含有的密集程度大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把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技 术密集型等不同类型。即使生产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组合也不完全相同,只要各国生产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不同,就会产生比
36、较成本差异,从而产生贸易分工的基础。很明显,一国如果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中多用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就能在该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俄林论证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基础。俄林的要素禀赋说p俄林的观点:1、他明确指出,商品价格在国家之间的绝对差异是产生国商品价格在国家之间的绝对差异是
37、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当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里用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不同时,商品从价低的国家输往价高的国家,只要价格差额大于运输成本等费用,这种贸易对双方都有利益,即能够得到的商品都比自己生产的更多。2、他又进一步指出,商品相对价格不同是由生产商品相对价格不同是由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同所决定的。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同所决定的。很清楚,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来自各国生产成本的差异。即各国商品价格不同是由要素价格不同决定的。生产同种商品,有的花费较多的成本,有的则用较少的成本,前者的价格就会高于后者。p3、最终他指出,一国生产要素价格的高低是由它一国生产要素价格的高低是由它的生产要素禀赋的
38、不同所引起的。的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所引起的。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丰裕,该要素在该国的价格相对便宜,一国某种要素稀缺,该要素在该国的价格相对昂贵。因此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一个国家出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各国比较优势的地位是由各国所拥有的生产 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来决定的。用俄林的话来说,就是:“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产要比在别的地区便宜。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拥有的比其他地区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
39、能较便宜的生产的商品”。结论p俄林进而得出结论,在每一个地区,应该进口那些昂贵生产要素占较大比重的商品,而出口那些便宜生产要素占较大比重的商品。可见,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既决定了各国的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又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他们继承了传统的古典比较成本理论,但又有新的发展。第一,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阐述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理,而俄林等则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差异,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第二,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是单单比较两国两种产品的单
40、位劳动耗费的差异,而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差异,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这些最基本的因素来解释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一国应当生产和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该国相对昂贵和稀缺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因为这个理论模型所揭示的道理同人们的常识是一致的。只要知道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情况,就可推断出它的贸易模式。比如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则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战后西方经济学家利用经验数字对这个模型进行验证。试图从实证角度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
41、易理论与政策美国当代经济学家里昂惕夫里昂惕夫运用他所创造的投入一产出分析法,以美国的情况为案例,计算了在1947年和1951年生产每百万美元美国出口商品和每百万美元进口竞争商品所需资本和劳动数量,发现美国出口的竟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进口竞争商品的资本/劳动和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1.30(1947),1951年,1.06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也就是说,1947年,美国的进口竞争商品生产部门每个工人所用资本要比出口部门每个工人所用资本多出3094。即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出口的则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42、由此,里昂惕夫指出:“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生产专业化基础之上的。换言之,这个国家是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而不是相反。”这个验证结果,与一般的感觉是不符合的。一般认为,美国资本充足,科技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劳动力成本较高),因此美国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有相对优势。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按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推断,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实际验证结果却与此相反。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推论与实际验证结果之间的矛盾,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有关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1、生产要素密集度
43、变换论,又称生产要素密集度反向论 按照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无论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实际如何,某种商品总是以某种要素密集型的方法生产的,例如小麦总是用劳动密集型方法生产的。而这种论断不一定正确。某种商品在某个国家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另一个国家的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却可能是资本密集型的。比如,小麦在不少发展中国家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美国却可能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例一种商品的产出可以存在要素密集度的变换。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根据这种解释,美国进口的产品在国内可能用资本密集型生产,但在国外却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从美国的角度看,就会造成进口以资本密集型
44、产品为主的错觉;同时,美国的出口商品在国内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别国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用美国标准衡量也会造成出口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假象。只要贸易双方有一方存在要素密集型变换这种情况,其中一国就必然存在里昂惕夫之谜。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要素非同质论这种观点认为,生产要素察赋理论假定各国的每一种生产要素本身都是同一的,没有任何差异。然而每种生产要素实际上都不是同一的,它包含着许多小类或亚种,它们的组合也是干差万别的,因此,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仅有数量上的差异,还有质量上的差异。忽略生产要素禀赋赋质的差异,就难以对贸易格局作出合理的解释。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
45、贸易理论与政策里昂惕夫自己在分析“谜”产生的原因时,就实际上提出了生产要素(劳动力)非同质的问题。他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出现 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原因,在于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里昂惕夫指出,美国工人劳动的效率和技能大约要比其他国家高3倍。运用同样数量的资本,美国工人可以多产出3倍。如果劳动以效率单位来衡量,位来衡量(即按美国的劳动量乘以3计算),那么美国将是劳动相对丰裕、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它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换其他国家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样,里昂惕夫之谜就不存在了。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3、贸易壁垒说不少经济学
46、家认为里昂惕夫之谜其实是美国及外国的贸易壁垒所造成的。因为美国出于某些政治和集团利益的需要,对雇佣人量不熟练工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这就势必造成外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难以进口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却相对容易输入。外国如果采取相反措施,为了维护本国工业的发展对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进行贸易保护,那么美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就会难以进入外国市场,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容易出口。事实上,美同确实很注重保护需雇佣大量工人的产业。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4、需求偏向论各国由于国内需求不同,可能出口在成本上并不完全占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在成本上处于劣势的产品。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如果国内需求
47、强烈偏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其贸易结构就有可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比如美国,它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远远大于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这就造成了美国递背其在生产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状况。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里昂惕夫的计算局限于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没有考虑自然资源这一生产要素的作用。各国的天赋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有很大不同。很明显,各国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资本一劳动力比率,美国进口竞争工业之所以是资本密集型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是大量矿产和木材的进口国。这些产品不仅使用大量自然资源,而且还使用大量资本。在出口方面
48、,美国出口的农产而碰巧相对说来是使用大量劳动力和土地的。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里昂惕夫之谜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推动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上述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种种解释就补充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增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现实性和对战后国际贸易实践的解释能力,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打下了基础。相互需求理论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相互需求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18061873)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回答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认为商品的国内交换比例是国际交换比例的
49、基础,而国际交换比例最终由两国相互对商品的需求关系来决定。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超保护贸易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 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凯恩斯(18831946),他生活的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正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该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各国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和资本主义世界三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超保护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自由放任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不适合现代社会,必须由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扩大出口,限制进口,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促进就业,从而解决国内经济危机。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偏好相似理论偏
50、好相似理论 偏好相似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1年的贸易的转变一书提出,该理论主要解释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如何产生的问题。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学者弗农和维尔斯提出,该理论把市场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了起来,是动态的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规模。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思考与练习:1.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三者的关系是什么?2.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的区别是什么?3.资源禀赋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