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 第7讲 东亚-日本 中亚.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9752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 第7讲 东亚-日本 中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 第7讲 东亚-日本 中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 第7讲 东亚-日本 中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 第7讲 东亚-日本 中亚.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课时提升作业课时提升作业 七七 东亚东亚日本日本 中亚中亚(45(45 分钟分钟 10010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分, ,共共 4848 分分) )(2016湛江高二检测)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 7 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 1、2 题。1.该国 ( )A.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B.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C.最大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2.地的 7 月均温可能为 ( )A.18B.16C.14D.10【解析】1 选 B,2 选 D。第 1 题,依据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国为蒙古国,深居内陆,西风影响不到,D 错;依据该国水

2、系分布和 7 月份均温分布可知,北部气温较低,海拔较高,加上水系多,可反映出年降水量自北向南降低,A 错;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B 对;从图中看出最大水系流域面积没有占到国土面积一半,C 错。第 2 题,地外围等温线可推知为 12,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可推知地 7 月份均温应低于 12,只有 D 符合。(2016江西联考)读朝鲜半岛及附近海域图,回答 3、4 题。23.中国与朝鲜关系可用“一衣带水”形容,其中“水”是指 ( )A.鸭绿江B.黑龙江C.黄海D.东海4.影响半岛中部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B.地形C.季风D.太阳辐射【解析】3 选 A,4 选 B。第 3 题,

3、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第 4 题,中部等温线向南凸,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势高,气温低。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读图,回答 5、6 题。5.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气温年较差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C.夏季风的风向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6.日本 1 月 0等温线与北纬 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 1 月 0等温线与北纬3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B.日本 1 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 1 月南北温差大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D.日本 1 月晴朗天气多,中国 1 月日照时间

4、短【解析】5 选 A,6 选 C。第 5 题,甲、乙、丙纬度大致相同,甲地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乙地大陆性较弱,气温年较差较小,丙地是具有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最小,三地的气温年较差差异明显,A 对。三地都是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差异不大,B 错。都位于东亚地区,夏季风的风向相同,C 错。高温期与多雨期时间相同,D 错。第 6 题,冬季等温线与纬线走向一致,与地形无关,A 错。两国冬季的南北温差大小,与 0等温线的分布纬度无关,B 错。日本距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小,0等温线分布纬度高;中国东部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0等温线分布纬度较低,C 对。日本冬季降水比

5、中国多,晴朗天气少,日照时间短,D 错。(2016河南联考)读某国多种运输方式客运和货运周转量结构图,回答 7、8 题。7.该国最可能是 ( )A.俄罗斯B.日本C.蒙古D.哈萨克斯坦8.在该国客运和货运结构中,公路均占优势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运量大,速度最快B.汽车运输成本最低,较为安全C.该国山地面积大,公路运输更具灵活性D.经济落后,铁路运输需求量小【解析】7 选 B,8 选 C。第 7 题,俄罗斯客运、货运以铁路为主。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铁路不发达,货运沿海水运占比重较大。蒙古、哈萨克斯坦运输方式以4铁路为主,没有沿海水运。第 8 题,该国国土面积小,山地

6、面积占比重大,公路运输更具灵活性,在客运和货运结构中,公路均占优势,C 对。汽车运量小,速度最快的是空运,A 错。汽车运输成本高,B 错。日本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D 错。【知识拓展】日本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人文环境的影响(1)自然特征:岛国地狭、多山,森林、水力资源丰富,但矿产缺乏。(2)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对工业:布局在沿海地区,便于利用港口进口矿产资源,出口产品;对农业:单产高,注重小型农机具,渔业发达。(2014浙江文综)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 9、10 题。9.

7、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修建总成本低运输快捷,灵活方便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A.B.C.D.10.某贸易代表团 7 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5【解析】9 选 C,10 选 B。第 9 题,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运费低、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小等优势,但修建成本较高,灵活性不强,故正确,选项 C 符合

8、。第 10 题,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受地形的影响,降水增多,植被景观呈现由荒漠向草原的变化,故 A 项错误;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侧,天山垂直分异明显,从山麓到山顶呈现荒漠、草原、森林、雪山等景观,故 B 项正确;锡尔河是内流河,河水补给类型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流经干旱地区,河水蒸发、下渗严重,加上人类引水灌溉,因此自上而下河水水量下降,故 C 项错误;从阿拉木图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导致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下降,故 D 项错误。下图示意某湖 7 000 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 95 mm,蒸发量 1 315 mm。读图完成 11、12 题。1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古湖

9、泊地势北缓南陡,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B.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距今 7 0005 700 年C.湖泊含盐量增大,对周围环境调节作用减弱D.距今 7 000 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约为 150 千米12.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A.B.C.D.6【解析】11 选 C,12 选 B。第 11 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亚洲内陆地区,植被为温带荒漠,据湖面变化情况可判断古湖泊地势北陡南缓,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 20 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湖泊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大,对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10、。距今 7 000 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不到 111 千米(纬度相差不到 1)。第 12 题,该地森林较少,降水较少,水土流失较弱。湖泊多为咸水湖,不能围垦发展种植业。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共 5252 分分) )13.(2016浙江联考)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26 分)(1)指出 A、B 两国首都气候特征的不同点。(2)说明 C 半岛的地势特点及判断依据。(3)冬季 A 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 B 地,而 B 地的酸雨危害却比 A 地严重,试分析原因。(4)简述 B 所在国家冬季和夏季降水地域的差别并分析原因。【解析】第

11、(1)题,据海陆轮廓可以判断 A 为我国,首都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B 为日本,首都东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所以气候海洋性显著。第(2)题,C 为朝鲜半岛,据水系特征可以判断地形地势特征。从图中可见,该半岛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入海,所以地势特征大致为东高西低。第(3)题,应从形成酸雨的原因角度考虑。酸雨的形成条件为要有大量酸性气体的排放,同时降水要多。日本位于我国东面,冬季风使我国产生的酸性气体随风飘到日本,同时日本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多,所以酸雨严重。第(4)题,日本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多,为夏季东南季风迎风坡;而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多,因为冬季西北季风吹过日本海,带来

12、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在西岸多形成降水。答案:(1)A 国首都为温带季风气候,B 国首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 国首都为大陆性季风气候,B国首都为海洋性季风气候。(2)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或东高西低);河流多自东向西注入海洋。7(3)冬季 A 地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西北风把 A 地大量酸性气体吹往 B 地;B 地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4)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量较大。冬季,日本海沿岸盛行西北季风,日本海沿岸山地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多地形雨。14.(高考预测题)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6 分)(1)简

13、述 A 国地理位置的特点。(2)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3)分析甲地沙漠广布的原因。(4)有人主张该区域建设重化工业基地,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A 国地理位置的特点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回答。第(2)题,需要从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起伏状况回答。第(3)题,甲地沙漠广布的原因可以从海陆位置等方面回答。第(4)题,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既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保证理由和观点一致即可。答案:(1)大致位于 40N50N、50E80E,地处北温带;地处亚欧大陆交通要道,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家,也是中亚地区国土最辽阔的国家;西濒里海,南邻咸海;与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国接壤;处于众多宗教和民族聚居区的结合部。(2)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和南部为山地、丘陵且沙漠广布,中部、北部和西部为平原。(3)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地形阻挡作用强烈,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8(4)赞成。该地油气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河流;交通便利。不赞成。该地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建设重化工业基地污染严重;科技较为落后;市场需求 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