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护理学 姓名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及 防护性对策研究 2014 年9月06日综合评语:成绩:评审教师签名:年 月 日学校自考办意见:年 月 日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性对策研究摘要2关键词2一、 危害因素2(1) 压力源因素2 (2) 生物性危害因素2(3) 化学性危害因素2(4) 物理环境性危害因素3(5) 生理性危害因素3(6) 心里社会性危害因素4二、 防护对策4(1) 压力源因素的防护对策4(2) 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对策4(3) 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5(4) 物理环境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5(5) 生理
2、性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5(6) 心理社会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6三、 结束语6参考文献7 【摘要】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各种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各种尖端复杂手术都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还要有健康的体质。但是,手术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长期工作在“密闭”环境里,因职业压力源因素所致的紧张、繁重、疲劳和生物节律的改变,同时受到环境内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侵袭,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各种对人体有害健康的因素。因此加强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保证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手术室工作环境、服务对象及治疗方法的特殊性,使
3、得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如不注意个人防护,很容易发生职业损伤。不仅严重损害护理人员个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给患者造成疾病的传播。相对于其他临床科室而言,且由于长时间、连续的工作,使手术室护士成高危群体 。另外,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先进仪器设备、高科技产品、各种抗肿瘤药物及消毒剂等被手术室广泛使用。针对危害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的因素不断增加的现象,如何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减轻有害因素对自身的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因素 一、危害因素(一) 压力源因素 1.来自职业的压力 手术室每天工作量大,急诊手术也特别多,随时准备抢救危重患者,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
4、态。巨大的专业压力以及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是手术室护士精神紧张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容易造成身心疲劳,产生慢性疲劳综合征。手术室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要求自始至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时间工作紧张也会产生心理疲劳。从而表现其动作协调性差,动作急促或过分迟缓,思维和判断失误增多,差错事故就会发生。 2.因工作性质易患某些躯体疾病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站立,频繁走动,以及低头操作,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胃下垂、慢性腰腿背痛、颈椎病,且长时间空腹工作可导致低血糖、胃肠功能紊乱等。这些手术室常见职业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护士的身体健康。(二)生物性危害因素 手术室护士工作每天都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可
5、能含有各种病原菌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受感染的机会很高,主要是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病毒,如各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而锐利器械如剪刀、刀片、缝针、钩等在手术室使用最频繁,术中传递、术后清洗,循环往复在各个环节中,容易误伤他人或自己,也会将传染性疾病的标志物刺入体内引起感染。如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或分泌物溅落到眼睛或有破损的皮肤黏膜等,由职业性物质引起感染机会中刺伤占80%左右。(三)化学性危害因素手术室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空气流动性较差,工作期间接触化学消毒剂的时间长、种类多、使用频率高。1.甲醛 是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易挥发气体,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致敏、致突变及致癌作用。据报道,甲醛
6、浓度超过0.6mg/m 3 ,即可引起流泪,咽部不适及疼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气喘,如果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月经紊乱,染色体异常及肝脏损害。2.2%戍二醛 一般用于器械的消毒、灭菌,溅到皮肤上有强烈的刺激性,特别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引起胸闷、头痛、皮肤过敏等症状。3.环氧乙烷 本品因用于不耐高温的医疗用品灭菌效果好而广泛使用,但残留在医疗物品上的环氧乙烷对人体有害。如不彻底排放,可以刺激眼和呼吸道,可致癌,引起流产;吸入过量的环氧乙烷气体可引起呕吐,意识障碍等急性中毒症状,皮肤若直接接触其液体可致烧伤和冻伤。4.臭氧 用于手术间空气消毒,是眼和肺最危险的刺激之一。易引起
7、头晕、恶心等症状,长期接触可致肺气肿和肺组织纤维化。5.抗肿瘤药 随着肿瘤外科的发展,越来越多抗癌药用于手术中,往往在局部或全身用药。苯类药物在使用时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损害人体正常白细胞,易出现白细胞下降、月经不正常、脱发等症状。还可通过胎盘运转,孕期职业接触抗癌药可造成胚胎或胎儿宫内接触,此外,对生殖功能亦有不良影响 。6.麻醉气体进入孕妇体内,容易引起流产或畸形7.电刀产生的异味和烟雾,长期吸入可致癌(四)物理环境性危害因素1.电离辐射损伤:由于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在手术室内使用电子仪器越来越多,有触电、灼伤等危险因素的存在。骨科手术内固定器械的使用广泛,为病人安全常在术中定位
8、照片,手术室护士受到X线照射机会增多,长期接触X线可致癌或胎儿畸形等放射性损害。2.2.麻醉机排出的废气,主要是安氟醚,异氟醚等的代谢产物。另外还有术中使用电刀、双极电凝时产生的烟雾,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泄漏,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释放的气体等。长时间呼吸诸多有毒气体,可引起人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心情烦躁等。3.噪声污染 手术室内噪音来自于使用各种监护仪、麻醉机、电刀、电锯、吸引器和器械车轮的摩擦发生的噪音。手术室平均噪音应是6065分贝,但常达90分贝 4 ,是8h内允许的最高水平。噪音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包括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二者同时发生,且互为因果。常可导致反应迟钝、心率加快、
9、血压升高和焦虑、恐惧、愤怒或抑郁等情绪变化。4.针刺伤及锐器伤:手术中常用的锐利器械较多,如注射针头、刀、剪、针、钩等,刺伤、割伤、划伤等自伤或被他人误伤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而且极易发生伤口感染、败血症、多种血源性疾病的感染等。5.职业性劳损:手术室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弯腰动作多、站立时间长、低头工作多,因而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腰背痛等是普遍存在的职业性劳损。(五)生理性危害因素 1.因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长期超时站立,可致下肢静脉血流回流不畅,易生下肢淤血,甚至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长期不规律就餐,易引起胃部病变。 2.协助医生给病人摆放和/或维护各种体位是手术室护士一项
10、经常性体力劳动,加上长期奔走造成肌肉关节损伤;另外,搬动较重器械易引起肌肉拉伤和腰肌劳损。 3.在整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术中全神贯注于手术的配合,上身倾,颈部偏转,相对固定在2080,术野离器械护士越远,颈部偏角越大,长时间的固定姿势极易使肌肉、肌腱疲劳,受累的有斜方肌、颈类肌等,这些肌群长时间张弛失调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形成组织水肿,渗出或增生,严重的可压迫椎动脉和脊神经根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六)心理社会性危害因素1.护理工作与法律的关系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难免存在或潜在差错或纠纷问题和隐患的袭扰。如:接错病人,手术部位搞错,器械或敷料遗留于病人体腔等。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不但影响正常的医疗
11、秩序,而且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2.手术室护士每天所面临的工作性质具有高危、高风险、高强度、无规律性,加之家庭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以及经济、子女问题等,造成工作和生活不协调,长期处于此环境中易造成严重心理压力。二、防护对策(一)压力源因素的防护对策1.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手术室护士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新知识、新技术学习,对手术步骤、患者状况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手术配合的准确性,提高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增强工作责任心,明确职责范围,提高法律意识。工作得心应手,自身从工作中发现并找到乐趣,才能做到心情愉快。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工作之余尽量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
12、劳逸结合以消除身心疲劳,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工作中。2.养成良好的早餐习惯,安排合理的膳食营养,促进体力恢复 设法改善站立和走动的强制体位和姿势。在不影响手术配合的情况下,术中可轻轻转动颈部或做头后仰运动,术后进行颈后自我按摩。固定站立操作时间较长时,可在允许的范围内调整站姿、坐高凳或左右腿交替站立支撑身体及活动下肢,平时穿平底鞋和弹力袜。休息时可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并注重腰背部肌肉锻炼,以防下肢静脉曲张和腰背损伤(二)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对策1.术前认真查阅病人病历,对有特异性感染者应作特别记录。 2. 保护皮肤黏膜:由于各种血液性传染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应把来自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
13、物都视为传染源,接触时必须戴一次性手套,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当估计术中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或骨碎片溅出时,术前应戴好面罩、护目镜、穿一次性塑料围裙上台。防止自身感染,脱去手套后再彻底洗手,以阻断传播途径。3.术中手术台上正确放置刀、剪、针、钩等锐器,需把锐器放在盘中传递,不能直接传递并尽量减少传递,严防刺伤皮肤。4.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手术所用特殊器械,同时并加强心理素质培养,配合手术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5.静脉穿刺用带有弹簧保护夹防止针刺伤的静脉留置针,静脉给药最好用三通并带有延长管。6.操作中如果不慎一旦被刺伤,需保持情绪镇静,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下手套,健
14、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挤出部分血液,相对减少受污染程度。对伤口清创用碘伏消毒并严格处理。如怀疑为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时应于当日及1个月后注射丙种球蛋白,并确定有无肝炎病毒及艾滋病病毒等存在,定时追踪进行医学观察。三、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对策(一)用甲醛消毒、灭菌时熏箱门一定要关好,以防泄漏。取放物品时先看准放置位置再操作,动作迅速、准确。为减少开启熏箱次,可由夜班护士根据当日上午手术次数集中开启夹取,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来降低空气中甲醛浓度。(二) 接触2%戍二醛应戴口罩、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和腐蚀双手及减少吸入。消毒灭菌时,容器要加盖,尽量减少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
15、缩小化学消毒剂的使用范围。加强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及储藏的管理,以安全、有效为原则。(三)环氧乙烷灭菌效果好,尤其还用于一次性用品灭菌,应设有专用的房间和排放有毒物质装置系统,为了安全性,灭菌后须将物品按规定放置一段时间再用。(四)臭氧发生器换为定时自动开关的新一代空气消毒机三氧消毒杀菌机,可以弥补紫外线、化学药物及熏蒸法的缺陷,特别是灭活速度快,消毒率高。开机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避免进入被消毒区域,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置层流手术室。(五) 配置抗肿瘤药,应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开启安瓿时应防止划伤手;配制溶液时应防止药物溢出。操作完毕后及时洗手,治疗台用湿布擦拭。(六)麻醉人员定时检查使用麻醉机及管道
16、的密闭程度 进行吸入麻醉时,观察有无漏气现象,麻醉机废气排气管应连接到缓冲间或室外,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程度。(七)手术中使用电刀要同时使用吸引器 以便把使用电刀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异味气体和烟雾吸走,以减少污染降低手术人员的危害程度。四、物理环境危害因素的防护对策(一)C型臂由专人操作,使用时注意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无法回避的医护人员应穿好铅衣,其他人员尽量避开射线范围,在病人病情许可情况下可暂避室外。参加人员进行登记,次数均摊,避免身体短期大剂量集中接受X线照射。(二) 重视麻醉废气的排放管理,建立良好的排放系统,使用密闭性良好的麻醉机减少泄漏。根据麻醉种类及手术 的分类安排手术间。合理
17、安排孕期护士工作。吸引管道应跟着电刀走,避免烟雾在局部过高。关节置换手术更换为非骨水泥材料;腹腔镜手术,严格检查气腹机与二氧化碳容器及衔接处,防止二氧化碳泄漏。(三)为防止或减轻噪声污染,尽量做到操作准确、轻柔。对于陈旧性、噪音大的仪器设备尽量淘汰,使用噪音小、功能好的新仪器、新设备。定期检查器械车,使用润滑剂加强保养。吸引器应做到即用即开,各种监护仪器音量大小适宜。保持室内安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对话,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四)针刺伤及锐器伤的自我防护 操作过程中,要有序放置物品,注重安全防护。不慎被疑为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伤,应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 min,轻轻挤出血液,再用肥皂液
18、和流动水冲洗,0.5%碘伏消毒后包扎伤口并及时进行相关病毒血清检测,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若确定被感染,应立即采取相关治疗措施。(五)职业性劳损的自我防护:工作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势和习惯如:上手术时,要穿软底鞋和特殊的弹力袜套,能加大静脉血回流的力度。术中设法改善站立和走动的强制体位,自我调节站立姿势如:两腿交替承重,可缓解下肢浅静脉压力的持久升高等。五、生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对策 (一)工作中应重视姿式自我调节,尽量避免被动操作,可两腿交替支撑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适度放松减轻静脉淤血。平时加强锻炼,减少静脉曲张发生。传递器械用物时,颈部与身体同时转动。平时加强腰背肌及颈部运动,预防颈椎
19、病及腰背积累性损伤。合理、安排巡回手术和上台次数;手术时间过长时,可由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调换位置,以缓解疲劳与紧张心理,亦便于有规律进餐,但应做好台上物品交班。 (二)熟悉手术类别及程序,充分准备用物,减少奔跑次数。协助病人摆放体位时应请医生配合,减少体力消耗。六、心理社会性危害因素的防护对策(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保证抢救器械的完好率,这样既保护病人的利益又保护自身的利益。依法施护,避免或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要掌握人际交流和沟通技巧,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二)加强心理训练,完善工作制度,改善客观工作环境及工作待遇,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正确对待工作压
20、力。同事间真情相处,缓解心理压力。手术结束后,尽快地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合理安排休息,娱乐身心,使工作和生活节奏有张有弛结束语: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危害与自身防护,是一个引以为关注的课题。引起职业损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预防和控制职业损伤的发生,需要医院各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只要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化职业安全管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就一定能有效防范职业损伤的发生。参考文献:【1】赵淑华.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0,第7期:1675【2】刘东,田世军.呼吸科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62【3】芦桂芝,崔丹.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9):57【4】胡建华,余秉东.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分析与对策【J】.护理探索,2010,8月第四卷第八期:62【5】黄月娥,何丽萍.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9):854【6】王淼.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生医学专业,2010,22期:260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