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训练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089701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训练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训练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训练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训练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单元训练卷一、单选题1铅蓄电池构造如图所示,放电时正极和负极均会生成。当导线中有电子通过时,则理论上两极共生成ABCD2根据图示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图1为电解池,图2为原电池B图2中C1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图2溶液中的H+向C2电极移动D该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图1、图2溶液的pH均增大3已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高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放出akJ能量D破坏反应物中化学键所需的能量低于形成反应产物中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4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A问天实验舱搭载了2张25m长的柔性太阳翼,太阳翼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原电池装置B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CO2制冰技术,比氟利昂更加环保C二氧化氯泡腾片和75的酒精均可杀灭COVID-19,二者消毒时均表现出强氧化性D葛洪所著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二者为可逆反应5如图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监测与控制的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由呼气所在的铂电极流出BH+通过质子交换膜流向氧气所在的铂电极C电路中流过2mol电子时,消耗11.2LO2D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3H2O-12e-=2CO2+12H+6下列解释事实

3、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B溶液显碱性:C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为:D用除去废水中的:7依据氧化还原反应:Cu2+(aq)+Zn(s)=Zn2+(aq)+Cu(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是Zn,Y溶液中含有Cu2+B外电路中的电子由X电极流向Cu电极CCu电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溶液中Zn2+由甲池移向乙池8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处理废水,可实现碳氮联合转化。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子移动方向是从A电极流向B电极,溶液中的移动方向从左到右BB电极反应式为:C相同条件下,A极区生成的与B极区生成的的体积之比为54D该电池在

4、高温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9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等于断开和所需总能量减去形成释放的总能量B若生成放出的热量小于C液态水与水蒸气所具有的内能不同D和的总能量比的能量高10氯碱工业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极a接电源的正极B电极b上电极反应为:C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D总反应为:11由下列键能数据大小,不能得出的事实是化学键OHHHOO键能kJmol-1463436498.3A1molH2和molO2总能量大于1molH2O总能量B断开1molH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是436kJCH2(g)+O2(g)=H2O(g)H=240.85kJmol-1D生成1molH

5、2O的化学键所放出热量是463kJ12镍离子和钴离子性质相似,工业上可通过电化学装置将废水中的和分离,装置如下图。已知和乙酰丙酮不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B通电过程中IV室内硫酸浓度逐渐增大CIII室中参与的反应为D通电一段时间后M极与N极产生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热值(calorific vlue)又称卡值或发热量,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料的热值。已知几种可燃物的燃烧热如下表所示:可燃物燃烧热热值最高的是ABCD14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发射火箭的燃料常用联氨、液氢,氧化剂有液氧、液态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液氢和

6、液氧燃烧放出大量热量,产物对环境友好B发射场因液态产生大量而呈红棕色C液氢和液氧在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吸热反应D和反应中产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二、填空题15填空题:(1)实验测得16g甲醇CH3OH(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363.2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酸碱中和反应浓H2SO4稀释醋酸电离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3)则Hl_H2(填“”、“b,D错误;故答案为:B。4B【详解】A太阳翼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太阳翼不属于原电池装置,A项错误;B氟利昂会

7、破坏臭氧层,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CO2制冰技术,所以更加环保,B项正确;C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用于杀灭COVID-19,酒精没有强氧化性,酒精能使COVID-19病毒发生变性,从而杀灭COVID-19,原理不相同,C项错误;D“丹砂烧之成水银”的反应为HgSHg+S,“积变又还成丹砂”的反应为Hg+S=HgS,两个过程中的反应条件不相同,不属于可逆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5B【分析】燃料电池中通氧气的一极是正极,则呼气的一极是负极。再利用原电池原理解析。【详解】A呼气所在的电极发生乙醇转化为醋酸的氧化反应,故为负极,而电流由正极流出,A项错误;BH通过质子交换膜流向正极(氧气所在的铂

8、电极),B项正确;C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电路中流过2 mol电子时,消耗0.5 mol 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但题中未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C项错误; D呼气所在的电极发生乙醇转化为醋酸的氧化反应,故为负极。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H2O-4e-=CH3COOH4H,D项错误。故答案选B。6D【详解】A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水的稳定状态为液体,A错误;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为碳酸根水解,且水解为多步水解,、,B错误;C中和热为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错误;D用FeS除去废水中的H

9、g2+,D正确;故答案为:D。7C【详解】A由反应可知,在反应中,Zn被氧化,失电子,应为原电池负极,即X为负极Zn,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Y溶液中含有,A项正确;B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即外电路中的电子由X电极流向Cu电极,B项正确;CCu电极是电池的正极,发生电极反应为,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D甲池中发生反应,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溶液中由甲池移向乙池,D项正确;答案选C。8C【分析】分析装置图,电极A由转化为,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A为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方程式是,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电极B是正极,电子移动方向是从A电极(负极)流向B电极(正极),溶液中的移动方向从左到右,A正确;B据

10、反映可知,正极反应式为,B正确;C生成1mol转移4mol电子,生成1mol转移10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A极区生成的与B极区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52,C错误;D该电池是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不能在高温条件下生存,故该电池在高温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D正确;答案选C。9A【详解】A生成气态水反应的焓变H等于断开和所需总能量减去形成释放的总能量,则该反应的H不等于断开和所需总能量减去形成释放的总能量,故A错误;B气态水的能量高于液态水,所以若生成放出的热量小于,故B正确;C气态水的能量高于液态水,所以液态水与水蒸气所具有的内能不同,故C正确;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1、,和的总能量比的能量高,故D正确;故选A。10C【分析】电解饱和食盐水,连接正极的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产生氯气,故电极a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连接负极的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故电极b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电极a接电源的正极,选项A正确;B电极b为阴极,电极上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电极反应为:,选项B正确;C电解池中阳离子定向移动到阴极,故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选项C不正确;D氯碱工业为电解饱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总反应为:,选项D正确;答案选C。11D【分析】反应焓变等于反应物键能和减去生成物键能和,则H2(g)+O2(g)=H2O

12、(g)H=(436 kJmol-1)+(498.3 kJmol-1)-2(463 kJmol-1)=240.85kJmol-1;【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放热,则反应物能量和大于生成物能量和,A正确;B1分子氢气中含有1个H-H键,断开1molH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是436kJ,B正确;C由分析可知,H2(g)+O2(g)=H2O(g)H=240.85kJmol-1,C正确;D1分子水中含有2个O-H键,生成1molH2O的化学键所放出热量是2463kJ,D错误;故选D。12C【分析】根据图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石墨N是阴极,电极反应式为:,石墨M是阳极,电极反应式为:。【详

13、解】A.根据离子移动可知镍离子从II室移向III室,所以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A项错误;B.通电过程中室内消耗的与转移过来的相等,所以硫酸浓度不变,B项错误;C.室中参与的反应为:,C项正确;D.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通电过程中M极每产生O2,N极产生H2,所以通电一段时间后M极与N极产生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1:2,D项错误;答案选C。13A【详解】根据燃料的热值以及燃烧热的定级,计算1g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甲烷的热值为,同理,液态甲醇的热值,液态乙醇的热值,丙烷的热值;热值最大的是甲烷;选项A符合题意;答案为A。14C【详解】A液氢和液氧燃烧是放热反应,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A项正确;B液体

14、气化过程中,部分转化成释放,产生红棕色雾,B项正确;C液氢、液氧气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吸热反应,C项错误;D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产物总能量,D项正确;故选C。15(1)(2)(3)(4) 变小 不变 -93(5)【详解】(1)16g甲醇CH3OH(l)的物质的量为,CH3OH(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填;(2)属于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浓H2SO4稀释属于物理变化;醋酸电离,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吸热;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属于吸热反应,综上属于放热反应有,故填;(3)CaCO3(s)=

15、CaO(s)+CO2(g)属于吸热反应,;CaO(s)+H2O(1)=Ca(OH)2(s)属于放热反应,所以,故填;(4)如图,E为该反应的活化能,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反应热没有影响,故填变小;不变;从键能角度,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根据表中数据,即,所以,故填-93;(5)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化学方程式为,可以由反应2-反应得到,即,故填。16(1) 化学能 化学能 热能 光能(2)水转化为冰,放出能量【详解】(1)化学能是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柴木燃烧过程中,发光发热,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和光能;(2)

1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水的能量高,冰的能量低,水转化为冰会放出能量。17(1) 锌片溶解,且锌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热(2) (3) 正极 C 【详解】(1)若a和b不相连,c是铜片,d是锌片,m是稀硫酸,则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则锌片上的现象是:锌片溶解,且锌片表面有气泡生成;此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若a和b用导线相连:构成原电池装置c是石墨电极,d是铜片,m是硝酸银溶液,则铜为负极,石墨为正极,则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d均是Pt电极,m是NaOH稀溶液,分别向两极通入和,通入的一级为负极,通入氧气的一级为正极。通入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是:;(3)若a和b分别连接直流

17、电源的两极:构成电解池装置。c,d是石墨电极,m是NaCl溶液,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实验开始后c极周围溶液首先出现红色,则c极为阴极,a连直流电源的负极,b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d为阳极;通电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d电极为阳极,产生氯气,氯气能够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故检验氯气可以选用的试纸是C;c,d分别是石墨电极和铜电极,m是NaOH浓溶液,通过反应:可制得纳米级。阳极为铜失电子生成Cu2O,电极反应式是:。18(1)或(2)(3)还原(4)0.05mol(5)电能转化为化学能(6)N(7)0.2mol【分析】,由反应可知,铜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铁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处于正极,则

18、石墨电极为正极、金属铜电极为负极;电池的总反应是,放电时Sn发生氧化反应,则M为负极、右侧电极N为正极;【详解】(1)根据反应可知,电解质溶液可以是Fe2(SO4)3或溶液。(2)Cu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铜失去电子变为铜离子,;(3)石墨电极为正极,发生反应的类型为还原反应。(4)有1.6g铜(0.025mol)溶解时,通过外电路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5)充电时,其能量转化方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6)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阳离子交换膜中向N极移动。(7)放电时,可发生反应,故0.2mol 转化为时,流经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19(1) 放热 (a-b)kJ

19、/mol(2) 926 496.4 1mol氢气充分燃烧生成气态氧化物水放出热量241.8kJ的热量 【详解】(1)根据图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H=(a-b)kJ/mol;(2)若图示中表示反应H2(g)O2(g)=H2O(g) H=-241.8kJmol-1,b表示形成2molH-O键放出的能量,则b=463kJmol-12=926 kJmol-1;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即-241.8kJmol-1=436 kJmol-1+0.5x kJmol-1-926 kJmol-1,x=496.4;此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1mol氢气充分燃

20、烧生成气态氧化物水放出热量241.8kJ的热量;。20(1) 负 O2+2H2O+4e-= 4OH-(2)C(3) 阴 2Cl-+2H2OH2+Cl2+2OH(4)B(5)0.002【详解】(1)将开关K与a连接,未接电源,所以此时为原电池,活泼金属的一极为负极,则乙是负极;电解质溶液是饱和氯化钠溶液,可看成铁的吸氧腐蚀,则甲电极的反应式为O2+2H2O+4e-= 4OH-;(2)可镀上比铁活泼性强的金属,所以答案C符合题意;(3)开关K与b连接,有电源,此时是电解池。由正阳负阴,则乙是阴极;此时是电解氯化钠溶液,总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Cl-+2H2OH2+Cl2+2OH(4)电解池中,离子移动

21、是阴阳相吸,所以溶液中Na向阴极移动,即乙极,A项错误;甲极产生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B项正确;反应无交换膜,所以产生的OH-能和氯气反应,所以加入盐酸不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C项错误;氯气可溶于水,并与碱性物质反应,所以反应在结束后,甲电极和乙电极上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一定相等,D项错误;故答案选B;(5)乙极电极反应式是,测得标准状况下乙电极产生22.4 mL气体,即0.001氢气,转移电子数是0.002mol。21(1)负(2) 负 (3) 正 (4) 负 氧化 (5)a到b(6)或(7)B(8)减小【解析】(1)Cu不能和盐酸反应,CuAl盐酸构成的原电池时,Al失去

22、电子,作负极。(2)Al能够和NaOH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根,AlCu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时,Al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3)Al和Cu都能和稀硝酸反应,Al比Cu活泼,当AlCu稀HNO3构成的原电池时,Al片作负极,Cu片作正极,该电极上NO在酸性条件下得电子生成NO和H2O,该电极反应式为。(4)锌铜原电池中,锌比铜活泼,铜为正极,故锌为负极, 锌失去电子转化为锌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5)锌铜原电池中,锌比铜活泼,故锌为负极,铜为正极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电子的流向为ab。(6)0.64g铜物质的量为0.01mol,由电极反应式Cu2+2e-=Cu可知,生成

23、1mol铜,转移2mol电子,故生成0.01mol铜,导线中转移0.02mol电子,电子数目为或。(7)除去Cu2+,可促进其水解生成沉淀,注意不引入新的杂质,AC会引入杂质,D抑制水解,只有B符合,故答案选B。(8)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Zn为负极,Cu为正极,铜电极发生Cu2+2e-=Cu,反应一段时间后右侧烧杯浓度减小。22(1)AC(2) 正 Pb2e+SO=PbSO4 负极(3)AB(4) 负 NaCl+H2ONaClO+H2 2(5) 第五周期A族 分子间作用力【详解】(1)由图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锌为原电池的负极,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铜为正极,铜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

24、生还原反应生成铜,溶液中锌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正极区;A由分析可知,该装置为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故正确;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中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锌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正极区,则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基本不变,故错误;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甲池中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铜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锌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正极区,则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故正确;D由题意可知,该装置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则阴离子不能通过交换膜,故错误;故选AC;(2)由总反应方程式可知,二氧化铅电极为正极,铅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硫酸根离子作用下铅失

25、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铅,电极反应式为Pb2e+SO=PbSO4,当铅蓄电池充电时,铅电极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做电解池的阴极,故答案为:正;Pb2e+SO=PbSO4;负极;(3)由图可知,通入氢气的a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氧气的b电极为正极;A由分析可知,通入氢气的a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故错误;B由分析可知,通入氧气的b电极为正极,水分子作用下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故错误;C由图可知,该装置为氢氧燃料电池,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故正确;D氢氧燃料电池的生成物为无污染的水,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故正确;故选AB;(4)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

26、与直流电源负极a相连的A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水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与正极b相连的B电极为阳极,氯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根离子,总反应方程式为NaCl+H2O2NaClO+H2;由分析可知,a为电池的负极,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NaCl+H2ONaClO+H2,故答案为:负;NaCl+H2ONaClO+H2;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燃料电池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可制得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答案为:2;(5)由题意可知,碘酸能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氢钠、硫酸钠、碘和水,表示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单线

27、桥为 ,故答案为: ;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5,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A族;碘单质为分子晶体,则单质碘升华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故答案为:第五周期A族;分子间作用力。23(1) 增大 阳 46(2) (3) 氧化反应 (4) 金属Li/负 光催化电极/正 【详解】(1)“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则充电时a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则放电时a为负极、b为正极;放电时氯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氯离子,反应式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钠离子,则溶液中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由分析可知,充电时b为阳极,充电时电极反应为,a极反应为,则根据电子守恒可知,每生成1mol ,电极a上有2mol钠离子参与反应,质量理论上增加2mol23g/mol=46g;(2)阴极的水放电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阳极区生成的可以和阴极生成氢氧根离子生成NaClO,离子方程式为:;(3)锂较活泼,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则M电极发生氧化反应;N电极为负极,可能溶解氧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反应为;(4)由图可知,放电时,锂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光催化电极为正极;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运动,故从金属锂电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光催化电极迁移,总反应为锂和氧气生成:。答案第25页,共1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