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公司企业管理【参考】.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7085841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连接器公司企业管理【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电连接器公司企业管理【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连接器公司企业管理【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连接器公司企业管理【参考】.docx(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电连接器公司电连接器公司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目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3一、项目概况.3二、结论分析.3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项目背景分析.6一、电连接器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需求.6第三章第三章 企业管理企业管理.15一、辅助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15二、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16三、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18四、产品.23五、员工绩效考评.24六、岗位评价.26七、人力资源供求预测.28八、人力资源规划的任务及内容.30九、员工激励.30十、员工选聘.33十一、企业管理者队伍的职业化.35十二、企业管理者的任务.37十三、人是管理的重心.39十四、组织结构柔性化、扁平化.40第四

2、章第四章 发展规划分析发展规划分析.41一、公司发展规划.41二、保障措施.45第五章第五章 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48一、项目风险分析.48二、项目风险对策.50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项目概况(一)项目投资人(一)项目投资人xx 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二、结论分析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 66.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三)投资估算(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

3、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19724.2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5364.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7.89%;建设期利息 172.1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87%;流动资金 4188.0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1.23%。(四)资金筹措(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19724.25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 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2698.24 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7026.01 万元。(五)经济评价(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5600.00 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

4、27723.45 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5761.02 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2.40%。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46 年(含建设期 12 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3214.54 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序号项目项目单位单位指标指标备注备注1占地面积44000.00约 66.00 亩1.1总建筑面积59802.14容积率 1.361.2基底面积25080.00建筑系数 57.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24.212总投资万元19724.252.1建设投资万元15

5、364.082.1.1工程费用万元13492.55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478.462.1.3预备费万元393.072.2建设期利息万元172.142.3流动资金万元4188.033资金筹措万元19724.253.1自筹资金万元12698.243.2银行贷款万元7026.014营业收入万元35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7723.456利润总额万元7681.367净利润万元5761.028所得税万元1920.349增值税万元1626.5710税金及附加万元195.1911纳税总额万元3742.1012工业增加值万元12617.0313盈亏平衡点万元13214.54产值1

6、4回收期年5.46含建设期 12 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2.4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850.07所得税后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项目背景分析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电连接器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需求电连接器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当前电连接器下游应用已基本覆盖了工业生产各领域,按照market.us 统计口径划分,其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分为电子和 IT、汽车、航空航

7、天和国防、能源和电力、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其他工业行业等大类,其中,2020 年电连接器应用于电子和 IT 以及汽车两大市场分别占比总应用市场份额的 28.9%和 20.6%,为全球电连接器主要的应用市场。1、户外电子终端设备市场发展前景市场中户外电子终端设备众多,户外照明、智能水表、车载通信、LED 显示屏、信息通讯等户外电子终端设备需能抵抗温度、雨水、灰尘、盐雾、酸雨、曝晒和闪电等恶劣环境,因此对相应电连接器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具有较高要求,以确保以上户外电子终端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LED 市场发展前景LED 即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

8、其利用固态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当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发生复合引起光子发射从而产生光。目前 LED 应用主要可分为 LED照明、LED 显示屏以及 LED 背光等。LED 通用照明应用仍是 LED 应用市场的第一驱动力,由于 LED 照明技术发展迅速,以及成本快速下降,已成为全球主流照明光源,根据Digitimes 统计并预测,2014 年至 2022 年全球 LED 照明渗透率将由21.7%上升至 75.8%,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统计,2020 年我国 LED 通用照明市场规模约为 2,734 亿元。近年来通过将智能控制模块嵌入 LED 通用照明终端,形成了

9、具有自动控制、系统化控制等功能的智能照明创新领域,已成为 LED 通用照明市场的新增长点。在 LED 显示屏应用方面,LED 凭借能耗低、体积小、寿命长、无污染、响应快、驱动电压低、抗震性强、色彩纯度高等特性已得到广泛应用,根据 TrendForce 统计,全球 LED 显示市场 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 57.15 亿美元,并预计到 2024 年全球 LED 显示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 亿美元,达 103.48 亿美元。同时,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数据显示,我国 LED 显示屏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324 亿元增长 2019 年的 1,089 亿元,2020 年受新冠疫

10、情影响降至 895 亿元。未来,国家政策对小间距、Mini/MicroLED 等新一代显示技术发展的推动,以及数字新基建浪潮的兴起,都将共同为 LED 显示屏行业提供发展新契机。(2)智能水表市场发展前景智能水表是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现代传感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对用水量进行计量并进行用水数据传递和结算交易的一类新型水表。随着气候变化的压力和水浪费的增加,智能水表对于追踪用水情况、查明浪费和渗漏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正已变得愈加重要。当前全球智能水表消费市场主要集中于北美、西欧等发达地区以及亚太地区,近年来以上地区积极部署智能水表安装、更换或者优化升级计划,并通过在供水计量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互联网

11、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积累,为智能水表产品的市场规模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根据 Statista 统计,2020 年全球智能水表出货量达 1.5 亿台,并预计到 2024 年将增至 2 亿台。我国在“一户一表”工程的推进、“阶梯水价”的实行及智慧城市的建设下,智能水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美通社(PRNewswire)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智能水表市场产值 61.47 亿元,出货量和渗透量分别达到 2,710.5 万台和 32.7%。同时,根据中国计量协会水表工作委员会在制定的我国水表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5 年末,行业智能水表占比应达到 60%以上”的发展目标,以及叠加新农

12、村建设、“三供一业”改造等惠民政策,我国智能水表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整体发展形势向好。(3)车载通信市场发展前景伴随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操作便利性、娱乐等方面的强烈需求,全球车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 IDC 统计,2020 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约为 4,440 万辆,到 2024 年将达到约 7,620 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4.5%。同时,根据新华网和赛迪顾问发布的车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9)统计,2020 年全球联网车数量将增至 3 亿辆,2025 年将突破 10 亿辆,车联网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联网产业的发展需汽车与通信、IT、互联网等产业跨行业协同推进,其中,车

13、载通信实现了车与外界(人/路/车/云端)的连接,为实现车联网的端层核心硬件,可通过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导航、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平台实现对车辆有效监管及调度,从而提升交通安全,增强用户体验,因此在车联网的快速渗透将持续刺激对车载通信相关设备的市场需求。(4)信息通讯市场发展前景在信息通讯中,卫星通信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统计,2020 年全球卫星产业市场规模达 2,710 亿美元,其中地面设备制造业是全球卫星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收入达 1,353 亿美元,占比全球卫星产业市场规模份额的 50%。未来,卫星通信作为物联网

14、(IoT)网络层的重要技术构成之一,凭借着全天候、全球覆盖、灾难容忍性强、灵活度高等独特的优势,将在物联网(IoT)中具备相当广泛的应用前景。2018 年 12 月我国首张国产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入网牌照发放,标志着我国卫星移动通信打破国外垄断,完整产业链正式形成,2019 年交通部发布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 2025 年,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公网和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初步实现行业应用”,在政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双重推动下,根据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发布中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预计 2020 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将超过 800 亿元。2、微出行工具市场发展前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

15、中心,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受限,因此,大多数出行均属微出行的范畴,近年来以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等为代表的微出行(Micromobility)工具逐步兴起,使大众出行拥有更高的出行效率和更低的出行成本,能一定程度解决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同时,以上出行工具理论上可涵盖所有 8 公里以下的乘客旅行,占比中国、欧盟和美国目前总乘客旅行里程的 50%-60%,可有助于大众实现户外活动。同时,新冠疫情的爆发深刻改变了出行方式,世界许多主要城市的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需求显著降低,同时各国政府出台社交疏离措施,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等微出行工具正迅速成为备受欢迎且安全可靠的交通

16、方式。根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在多种因素催化作用下,在欧洲,截至 2020 年8 月 5 日,各国政府已宣布建设近 2,400 公里的自行车基础设施。根据麦肯锡未来移动中心显示,新冠疫情后,消费者已开始将健康置于达到目的地耗时之上,随着健康出行观念的强化,叠加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城市微出行工具市场不断拓展,未来全球微出行方式或将成为大众主流出行方式。(1)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前景从全球开看,电动自行车作为“人力驱动为主,电动作为辅助”的兼具“通勤+运动休闲”属性的一类电动自行车兴起,带动全球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根据 Statista 统计,2020 年全球电

17、动自行车市场规模已达 250.4 亿美元,并预计 2025 年及2028 年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可分别达到 361.2 亿美元及 484.6 亿美元。欧洲是目前全球主要电动自行车车市场之一,根据 CONEBI 数据统计,欧盟地区 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电动自行车销量分别达万277.5 万辆、333.25 万辆和 450 万辆,增速领先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伴随欧盟法律和技术框架内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及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电动自行车长期增长趋势强劲。目前欧洲电动自行车整体渗透率不足 20%,相比比利时和荷兰的50%以上的高渗透率国家,法国、瑞典等国家均出台了相应补贴

18、政策,市场总体规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美国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迅速,Uber、Lyft 等网约车公司通过收购兼并介入共享电动自行车市场,因此,伴随电动自行车在欧美国家的兴起,未来全球电动自行车将迎来新增量。(2)电动滑板车市场发展前景电动滑板车是以传统滑板为基础,装配锂电电力套件的短程微出行工具,其集时尚、环保、便携、实用等多功能于一体,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并由于具有小巧、灵活、易操作、无噪音等特点,可在低速状态下稳定行驶,可被应用于物流仓储、机场地勤、高尔夫球场、旅游景区、会展中心等领域。从全球来看,电动滑板车需求主要集中在共享领域,同时共享电动滑板车业务主要在美国及欧洲地区备受消费者

19、青睐,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根据 MobilityForesights 预测,在美国和欧洲地区,2020 年共享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有望达 9.5 亿美元,并预计到 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1.09 亿美元。未来,亚太、拉丁美洲也将大规模推出共享电动滑板车业务,将进一步扩大全球电动滑板车的市场需求。3、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前景随着世界各国积极制定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全球各大车企也在纷纷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迅速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整体表现势头强劲。根据 EV-VOLUMES 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324 万辆,同比增长 43%,预计 2021 年将达到

20、 640 万辆。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国家大力推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 年-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2019 年受补贴退坡影响同比下降 4%,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36.7 万辆,较 2019 年同比增长 13.35%。2021 年 1-7月销量达 147.8 万辆,并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

21、考虑到公共交通具有运营线路固定的特点,便于实现车辆跟踪和维护,因此在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初级应用阶段,新能源客车便成为新能源示范的主力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 GGII 统计,2019 年我国新能源客车产量达 8.1 万辆,并预计 2020 年产量达 7.5 万辆。未来新能源客车存量更新、三四线城市客车电动化以及海外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激发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活力。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充电基础设施也被纳入城市新型基础设施之中。2015 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统计,2021 年 9 月

22、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己经达到 104.4 万台,叠加政府及地方出台的多项扶持政策,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覆盖范围将持续扩大,充电桩、充电站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第三章第三章 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一、辅助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辅助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辅助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物资供应的质量控制物资供应过程质量控制的任务是保证所供应的物资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供应及时、方便,减少储备和加速周转。为此,必须加强对进入各过程前的物资的质量检验工作和验收工作的管理,加强物资在搬运和储存中的管理。必要时,可以把物资供应的质量控制工作延伸至供应厂商的工作领域。2.设备

23、的质量控制设备从购买、验收、安装运转到使用中维护保养、定期检修以及改装、改造等整个设备管理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为此,企业的质量体系中必须建立设备质量控制的要素,建立设备质量控制计划,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确保稳定的工序能力。3.工量具、工装供应的质量控制工量具、工装包括各种外购的和自制的工具、量具和其他工艺装备。由于工量具、工装大多数使用的时间较长,必须建立专门的机构和工作程序保证其持续满足的质量水准。尤其是量具的质量直接影响各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必须设置专门的计量管理机构和建立科学的定期检定制度,保证量具的验收、保养、发放、鉴定、校正和修理等过程符合规定的要求。

24、二、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制造过程控制是指从投料开始到制成产品的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一)过程控制的基本要求过程控制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技术文件控制制造过程所使用的技术文件必须是现行有效的版本,应做到正确、完整、协调、统一、清晰、文实相符。2.过程更改控制应明确规定过程更改批准程序,必要时还需征得顾客同意。当设计更改时,生产工具、设备、材料或过程的所有变更都应形成文件,并规定实施的程序。每次过程更改后应对产品进行评价以验证所做的更改是否对产品质量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同时,还应将由于过程更,改引起的过程和产品特性之间关系的任何变化形成文件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3.物资控制进

25、入制造过程的材料和零部件均应符合规定的要求,代用物资必须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制造过程中的物资必须合理堆放、隔离、搬运、储存和保管,防止磕碰、划伤、生锈、变质、混料等,保持其适用性;对于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都应保持其相应的标志,以确保原始物资的标志和验证状态的可追溯性。4.设备控制所有设备在使用前均应按规定进行验收、验证,确保其准确度,特别注意制造过程控制中使用的计算机以及软件的维护。应制定预防性维修保养计划,以确保持续的过程能力。5.人员控制各过程的操作人员、检验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过程的技术要求,具备过程所要求的技能、能力和知识,必要时经考核持证上岗。6.环境控制提供适宜的加

26、工环境,满足工艺技术文件的要求,遵守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二)特殊过程 的控制在制造过程的控制中特别强调对特殊过程的控制。所谓特殊过程,是指该过程的某些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而得到充分验证。对于特殊过程的控制,一般以加强工艺过程控制、工艺方法的试验验证、过程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为主要手段,并对进入过程的物资进行严格控制,必要时进行复验。(三)产品验证产品验证的质量职能是“鉴别、把关和报告”。制造过程的产品验证包括:对外购材料和外购件的验证、过程验证、成品验证。外购材料和外购件的验证方法取决于这些物资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承包方的控制状态以及对成本的影响。过程验证通常是通过重

27、点工序的检验或试验,验证产品质量的符合性。成品验证可以用接收检验和产品质量审核来及时提供快速的反馈,以便对产品、过程或质量体系采取纠正措施。对不合格品应进行标记、隔离、评审、处置和采取防止误用、防范再发生等措施,对返修和返工的产品进行重新检验或试验。三、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活动,这是成功企业的共识,也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长期探索的结论。质量管理不再是企业的“专利”,政府及一些公共组织也开始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为便于理解,本章从企业的角度介绍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同样适用于公共组织。1.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企业为了使其产品质量能满足

28、不断更新的市场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等管理活动的总和,是企业中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其具体实施涉及,企业内的所有职工,但必须由企业最高管理者领导。由于市场的多变性和对企业发展的导向性,企业的全部质量管理活动都必须围绕着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满足顾客要求相吻合的质量目标来进行,全面有效地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并讲求质量管理活动的经济效果,使企业、顾客、社会三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ISO9000 族标准将质量管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这些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

29、和质量改进。为此,企业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来支持质量管理活动。2.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 族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下的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所谓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而体系(或系统)则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企业的质量管理是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来付诸实施的。所以,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有效开展质量管理的核心。由于企业间的差异,每个企业都有其自己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因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应以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为准,为满足实施质量管理的需要而设计。为了使质量管理活动规范化、程序化,并充分考虑企业内外影

30、响质量的每一个过程,企业应结合自己的生产和经营特点、产品类型、技术和设备能力、顾客需要等具体情况按ISO9001 建议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可以为取得顾客的信任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一个企业建立后就存在质量管理活动,这已经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质量管理体系。当然,其完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企业的重要任务是根据其质量目标不断地健全、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3.质量策划ISO9000 族标准将质量策划定义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质量

31、策划是企业质量管理中的筹划活动,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职责之一。质量策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以及编制质量计划。4.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活动。企业实施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产品质量能满足企业自身、顾客及社会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的范围涉及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作业技术和活动对全过程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环,诸因素来进行控制,并排除会使产品质量受到损害而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各项原因,以减少经济损失,取得经济效益。质量保证是指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的活动。质量

32、保证与质量控制是相互关联的。质量保证以质量控制为基础进一步引申到提供“信任”的目的。由目的出发,企业的质量保证分为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两类。在企业内部,质量保证的主要目的是向企业最高管理者提供信任,即使企业最高管理者确信本企业的产品能满足质量要求。为此,企业中有一部分管理人员专门从事监督、验证和质量审核活动,以便及时发现质量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促使质量控制能更有效地实施,从而使企业最高管理者“放心”。在合同或其他外部条件下,质量保证是向顾客或第三方提供信任,即使顾客或第三方确信本企业已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合同产品有一整套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案、办法,有信心相信本企业提供的产

33、品能达到合同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因此,企业质量保证的主要工作是要促使完善质量控制活动,以便准备好客观证据,并根据顾客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提供证据的活动。5.质量改进ISO9000 族标准对质量改进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产品质量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手段,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必要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为此,企业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推动和促进持续的质量改进,使其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能使顾客满意,并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效益。所谓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效率是指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有效性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质量管

34、理活动而言,是密不可分的。离开效率,将付出高昂的代价换得有效性的结果;离开有效性,高效率的后果将是很可怕的。另外,质量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有效性和效率外,还有可追溯性等。所谓可追溯性是指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当考虑的对象为产品时,可追溯性可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加工过程的历史(如经过的工序和场所、使用过的设备、操作者等)、产品交付后的分布和场所,等等。为此,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必须追求持续的质量改进。企业开展质量改进应关注以下几点:质量改进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质量改进致力于经常寻求改进机会,而不是等待问题暴露后再去捕捉机会;对质量损失的考虑依据三个方面的分析结果:顾

35、客满意度、过程效率(企业的直接质量损失)和社会损失。四、产品产品对于产品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产品也不一样。有些人把产品归集到生产的实物结果上,而有些人则把产品上升到了哲学的境界,太广泛或太深奥的理论不是本书讨论的任务,因而在本书中不对这类问题展开讨论。在质量管理领域中,随着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认识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说法。ISO9000 族标准将产品的概念定义为“过程的结果,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和流程性材料”。这样的定义对于企业管理实践而言,有些过于抽象。为了便于理解,在企业管理中可以将产品理解为“生产运作过程的结果”,以免由于太过抽象而产生认识上

36、的模糊。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类的产品通常是指有形产品,也被称为货物。硬件与流程性材料的差别在于量的特性,前者有计数的特性,后者有连续的特性。软件和服务类的产品通常是指无形产品,前者由信息组成,如计算机程序、工作手册等,后者通常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的一项或多项活动的结果,如产品维修、提供咨询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接受的许多产品往往以上述多种类别的产品组合构成的形式存在,如购买汽车、计算机或住宾馆,人们所得到的是硬件、软件、服务以及流程性材料综合而成的产品。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产性服务外包,以服务为特性,但包括了软硬件的产品等。所以,对产品概念的认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一个逐步认识、不断完善的

37、过程。五、员工绩效考评员工绩效考评绩效考评,就是考察员工对岗位所规定职责的执行程度,从而评价其工作成绩和效果。因此,绩效考评不仅在分配和人力选拔上有指导意义,而且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考评的过程既是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评价过程,也是了解员工发展意愿、制定企业教育培训计划和为人力资源开发做准备的过程。(一)绩效考评的原则1.科学客观原则应尽可能科学地进行评价,使之具有可靠性、客观性、公平性。考评应根据明确的考评标准、针对客观考评资料进行评价,尽量减少主观性和感情色彩。2.程序公开原则应使考评标准和考评程序科学化、明确化和公开化,这样才能使员工对考评工作产生信任和采取合作态度,能理解和接受考评结果。3.

38、结果差别原则如果考评不能产生较鲜明的差别界限,并据此对员工实行相应的奖惩和升降,考评就不会有激励作用。4.本人知晓原则考评结果一定要反馈给被考评者本人,这是保证考评民主的重要手段。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防止考评中可能出现的偏见以及种种误差,以保证考评的公平与合理;另一方面可以使被考评者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使绩优者再接再厉,绩差者心悦诚服、奋起上进。(二)绩效考评的内容与人员素质评价的内容侧重点不同,员工绩效考评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工作实绩和行为表现两个方面。工作实绩是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对企业的实际贡献,即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它包括员工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和规定的任务,在工作中有无创造性

39、成果等。行为表现是员工在执行岗位职责和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它包括职业道德、积极性、纪律性、责任性、事业性、协作性、出勤率等诸多方面。(三)绩效考评的方式按考评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日常考评就是对被考评者的出勤情况、产量和质量实绩、平时的工作行为所作的经常性考评;而定期考评则是按照一定的固定周期所进行的考评,如年度考评、季度考评等。按考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主管考评、自我考评、同事考评和下属考评。按考评结果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定性考评的结果表现为对某人工作评价的文字描述,或对人员之间评价高低的相对次序以优、良、中、合格、差等形式表示;定量考评的结果则以分

40、值或系数等数量形式表示。(四)绩效考评的方法国内外绩效考评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因素评分法、相互比较法和查核表法等。六、岗位评价岗位评价岗位评价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岗位分析、岗位规范的制定、岗位任职资格的评价和岗位相对价值的评价。1.岗位分析岗位分析是整个岗位评价程序的第一个阶段,它是根据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系统地收集与工作岗位有关的情况,如岗位的任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方法、程序是什么?任务中使用什么设备和工具?任务在什么条件下完成?岗位对工作人员有什么基本要求等。对岗位本身特征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分析整理和确定的过程被称为岗位分析。2.岗位规范的制定

41、岗位规范,也称岗位说明书,或称岗位描述。它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的,包括有关岗位全部重要的要素,如工作任务与责权范围、工作责任、对人员的基本要求、工作条件等。岗位说明书必须充分准确和完整,才能用于随后的岗位评价。岗位说明书的表达方式和风格也必须统一,以利于评价人员对岗位进行系统的比较。岗位规范是岗位分析结果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岗位分析和岗位规范的制定往往结合起来统一进行。3.岗位任职资格的评价在岗位规范(岗位说明书)中,对岗位任职资格已经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但是对企业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岗位,如领导岗位和关键管理岗位,仅仅根据这些基本要求还不能达到优选人员的目的,这就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全面的任职

42、资格评价。岗位任职资格的评价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岗位任职标准参照系的建立和评价方式的确定。4.岗位相对价值的评价由于不同的岗位劳动技能、强度、条件和责任存在着客观差别,因此各个岗位上劳动者的付出、对企业的贡献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各岗位在企业中的存在价值是有差异的。岗位相对价值的评价就是要反映这种差异程度,其结果可作为支付报酬的主要依据之一。七、人力资源供求预测人力资源供求预测人力资源供求预测是为有效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服务的,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具体讲,人力资源供求预测是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出发,在调查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作出的一种估计,这一估计确定了企业未

43、来所需的人力数量、质量、规格以及如何优化配置。因此,这是人力资源规划中技术性较强的关键性工作。(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应从多方位进行考虑,特别是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预测:1.人力需求量预测这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和发展战略,预测计划期内所需要的人力数量。2.人力资源环境预测这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及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预测、科技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发展趋势)预测、社会发展(人口、教育、生态、社会基础结构的变化)预测、企业发展预测等。3.人力合理结构预测该预测由专业结构预测、学历结构预测、年龄结构预测、职称结构预测等部分组成。基本要求是确定

44、企业人力合理的比例结构,实现人力群体的最佳功能。4.人力减员量预测和补充量预测这主要是推断在计划期内企业的自然减员、调出和内部晋升的数量,以及可能得到的人力补充量。(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主要是对企业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各类人力余缺状况的一种估计,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八、人力资源规划的任务及内容人力资源规划的任务及内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经营计划,确定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各种专业和层次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动情形,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使之与企业的发展能够互

45、相衔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两个层次,即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是有关计划期内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总目标、总政策、总体实施步骤及总预算的安排;而人力资源规划所属的业务计划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人才接替及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评价及激励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解聘计划等。每一项具体业务计划也都由目标、政策、步骤及预算等部分构成。业务计划是总体规划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目标实现的保证。九、员工激励员工激励激励,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就是由于需要、愿望、兴趣、感情等内外刺激的作用,使人处于一种持续的兴奋状态。从管理学角度来说,就是激励热情,调动人的积极性。人

46、的潜在能力是否能得到发挥,工作是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使用配置的客观情况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要受到人的主观积极性的影响。影响个人(或集体)的工作成效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个人(或集体)的能力、个人(或集体)的积极性、所处的环境条件。企业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的激励方法提高人的主观积极性,能把人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大大提高生产力。1.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因素,认为人的劳动行为是有动机的,而动机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人的需要包括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两个方面。人的自然需要靠外在的物质生活资料去满足,人的

47、社会需要则要通过社会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工作成就去满足。因此通过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劳动动机,促使人通过劳动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由于该理论的内容是围绕着如何满足需要进行研究,所以又称为需要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论”等。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具体采取行为的心理过程,试图弄清人对付出劳动、功效要求和奖酬价值的认识,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其观点是,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其积极性才能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绝对奖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类理论主要有弗鲁姆

48、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以操作性条件反射论为基础,着眼于行为的结果。该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行为会重复出现;反之,行为则会削弱或消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和修正行为。这类理论主要包括斯金纳的“强化论”、安德鲁斯的“归因论”等。学习和借鉴这些理论,对领会激励的深刻内涵,形成人员激励的机制,正确运用科学的激励方法,做好人员激励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激励的途径和手段在管理实践中,激励的手段主要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物质激励常用的形式主要是工资、奖金和福利等。科学、公正、合理的工资和奖金分配制度、福利制度等是达到有效激励的基础,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

49、理部门制定公平合理的客观的劳动成果评价标准,在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精神激励的主要形式包括表彰与批评、构架共同目标、给予继续发展(培训)机会、改善工作环境、吸引员工参与管理和满足员工的成就感等。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有两点必须特别注意:一是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采取恰当的“激励组合”;二是由于二者都以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为目的,所以必须通过人事考核、绩效考评等科学的方法,客观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和工作成果,这样才能收到实效。十、员工选聘员工选聘员工选聘包括招聘和选拔两个方面,是企业寻找、吸收那些有

50、能力、有兴趣到本企业任职的应聘人员,并从中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1.选聘的原则在选聘工作中应坚持计划性原则。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法令、法规和政策,根据企业不同阶段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在此计划引领下,根据人力资源需求的轻重缓急制定分阶段的人员招聘计划。在人力资源招聘计划的统筹下,以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的态度,为应聘人员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选聘优秀人才的通道。同时,企业必须制定科学而又切合实际需要的岗位用人标准和规范,为严格考核选拔合格人员提供录用的客观依据;必须形成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体系,保证招聘工作的公正性;必须制定出一套科学而实用的操作程序,使招聘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方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