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的发展需要与临床进行有效沟通_刘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医学的发展需要与临床进行有效沟通_刘丽.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检验医学的发展需要与临床进行有效沟通 刘丽 (吉林省镇赉县中医院,吉林镇赉 137300) DOI:10.15912/ki.gocm.2015.27.233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发 展为检验医学。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结合,是 多个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医学检验设备不断 更新,以自动化检测取代手工操作、微量化检测也可获得较多参 数、检测方法不断更新并与国际接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 发光仪、酶联免疫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仪、血液仪、尿沉渣分 析仪等仪器已成为检验科的常规设备。医院的诊疗活动中实验室 提供的检验信息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等信
2、息的 60%以上 1。不能 将检验科视为一个简单的辅助科室,其检验结果有利于疾病的诊 断、治疗和预防,检验科在全院医疗工作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检 验医学的长足发展,提高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效率,这需要与临 床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表 1两组干预前后各项水平比较 标准 对照组 观察组 P 例数 知晓率 ( ) 例数 知晓率 ( ) X 职业暴露 20 56.00% 20 95.00% 41.1137 0.0000 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20 43.00% 20 93.00% 57.4449 0.0000 发生职业暴露处理措施 20 25.00% 20 94.00% 98.7862 0.0000 标准防护
3、措施 20 37.00% 20 90.00% 60.5976 0.0000 1对象与方法 1.1干预设计:研究分析我院职业暴露发生的可能性及原因,有针对 性的建立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干预计划,提高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 露意识,强化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紧急处理能力,规范职业暴 露处理流程,包括发生时间、报告时间、处理时间、处理措施及处理 用药等。 1.2干预对象:选取本院 40名医务人员,男性 21名,女性 19名,年龄 2047岁,平均年龄 ( 33.513.5)岁, 40名医务人员均对本研究知情 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 40名 医务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4、每个各 20名。观察组中,男性 11名, 女性 9名,年龄 2045岁,平均年龄 ( 32.512.5)岁,对照组中,男 性 8例,女性 12例,年龄 2247岁 ,平均年龄 ( 34.5 12.5)岁。两组 医务人员在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无可比性 W . 5)。 13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日常护理及职业培训。观察组在对照 组基础上给予职业暴露防护培训,首先,提高观察组全体医务人员职 业暴露认识,制定完善的职业暴露知识培训计划,定期医务人员进行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传,使医务人员了解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从而减 少医务人员工作不良习惯。其次,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及教育,提前预 防职业暴露疾病的发生。不
5、断加强医务人员教育,使医务人员充分认 识到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共药性 ,对于义务人员工作中不规范操作严 惩不贷,从而避免感染疾病的发生。另外,医院管理者须定期对各科 室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医务人员不规范操作,并予以指正。最后,建 立完善的预防措施,将职业暴露防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对医务人员制 定完善的防护标准,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考核,改善医院工作环境,增 加脚踏式水龙头的安装,提供免费的消毒液、洗手液及干手器。医务 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带口罩和手套,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必须进行消 毒,包括患者体液、血液等一切污染物 3。 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 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 料比较采用
6、 /比较,以率( )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釆用 (检验,并以 U士 s)表示,若 90%,管理的核心就是沟 通。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的 “ 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 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 效沟通上。 ” 实验室质量管理分为分析前、中、后三个阶段,由于实验室的向 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使得分析中的质量出差错的概率逐渐 减少,相比之下分析前、后差错率较高。 国外研究表明 2,在医学实 验室出现误差的原因中,分析前占 46%68.2%,分析中低于 15%,分 析后占 18.5%47%。因此,为了提高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 果的准确性,加强检验与
7、临床的沟通交流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检验 医学通过与临床医学的有效沟通,可促进正确釆集临床检验标本,正 确解释和应用检验结果,进行全面实验室质量控制,同时将从临床上 获得的许多有用反馈信息,进一步综合评判实验室的方法学以及其临 床价值,以便不断完善操作规程,推进开展和普及新项目和新方法。 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的发 生,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 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 “ 举证倒置 ” 对医院检验工作既是压力 又是促进规范化建设的机遇和动力,这要求必须加强检验与临床沟 通,认真听取临床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及要求。 循证医学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循证医学指对患者诊治都应 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决策需要
8、建立在最佳的科学证据之上,这要求 临床、检验等各部门有良好的沟通,确保用专业方式和合作精神来处 理问题和彼此间的意见,寻求彼此尊重、理解,达成共识。 2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具体措施 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报告是检验科的责任和义务。一张报告单 要经过标本釆集、收集、实验操作等诸多环节,所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涉及标本釆集方法是否准确,釆集标本是否符合检验要求,标本送检是 否及时,临床使用药物影响等,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针对检 验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关检验与临床沟通的相关因素,并釆取 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误差的产生,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1送检标本是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首要环节:检验标
9、本是否合格,直 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临床医师选择检测项目,提出检测申 请单,直至检验标本送至实验室,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主 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不能得到保证,就会使标本在未送到 实验室之前就发生了变异,即使有最好的仪器、最好的方法,检测出 的结果也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患者当前的病情,甚至可能起到误导 临床治疗的作用。 2.2培养检验人员的 “ 临床意识 ” : “ 临床意识 ” 是强调检验工作应 与临床工作相结合的检验医学发展理念。检验人员不仅要具备基础医 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 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要走出实验室,与医护人员合作,参
10、加临床会 诊与查房,共同探讨疾病的病因特点发展规律,病情变化与实验指 标 的关系。根据质量控制情况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排除影响结果的各种 因素后,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根据。要总结和改进临床提出的各种疑 问,当对检验质量有异议时,应立即审核,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 制定纠正措施。对于一些指标怀疑异常的和接近危急值的,要求必须 重复做,并和临床联系,要有预警报告。报告单上也可备注标本溶 血、标本已复查、建议复查等情形,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标本,要及时 通知临床重新留样检测。 2.3在认真听取临床意见的基础上引进新设备新项目:在开展新的检 测项目和购进新设备前,首先应征求临床医师的意见,充分 论证项目 的可行
11、性。通过各种形式向临床可是医师进行宣传指导,使其明了相 关项目或设备的工作原理、影响因素、药物影响和临床意义等信息, 使临床医师做到胸中有数,尽可能地发挥相关检验项目或设备的应有 作用。 要使临床医师熟悉新设备使用原理,使其了解检验的现状和发 展,提高对检验报告的信任度,逐渐消除对检验科的偏见,促进检验 和临床科室日益融洽,提高检验业务发展水平。 2.4医护人员要了解检验相关程序:一个患者需要做什么检验项目, 往往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但有时临床医师还不太熟悉 某些检测项目的评价指 标,影响正确选择相关的检验项目,过度浪费 相关资源。临床医师应综合分析患者的个体化病情,多向实验室提供
12、 患者的情况,遇到有疑问的数据更要及时联系化验室,必要时重复实 验,尤其对一些似乎与病情不相符的数据更要核实,防止贻误诊治。 即使不是检验科的问题,也不可将其有关问题暴露在患者面前,防止 矛盾的激化。 2.5检验结果的正确理解和处置:检验医师人员应注意,不能仪器出 什么结果就机械地报什么结果,应根据质量控制情况分析结果的准 确性,排除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后,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临床医 师也不能过分依赖实验室 。因为试验都会有误差,而且病情是千变万 化,不能单靠某个化验值,要综合分析病情,多向实验室提供患者的 情况,遇到有疑问的数据更要及时联系化验室,必要时重复试验,尤 其对一些似乎与病情不相符
13、的数据更要核实,防止贻误诊治。检验科 的服务对象是临床,要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各种病理、生理参数。项目 开展得多,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要保证质量,做好质量控制 工作。 综上所述,检验人员应本着一切为患者服务的宗旨,研究加强检 验与临床沟通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检验医学的发展,更好服务于临床 和患者,不断提高整体医学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金哲洙,李晓阳 ,解殿清 .加强检验与临床交流提高检验结果真 实性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 ,4(15):246-247. 2 Plebani M.Errors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or errors in laboratory medicinelJ.Clin ChemLab Md,2006,44(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