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德育的对象与德育的理论.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079760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德育的对象与德育的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第二章:德育的对象与德育的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德育的对象与德育的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德育的对象与德育的理论.ppt(1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德育的对象第一节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一、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儿童期6、7岁11、12岁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1、幼稚性与可塑性2、模仿性与易变性3、自我中心性与缺乏自律性一、幼稚性与可塑性道德发展处于萌芽状态,思想表现单纯、幼稚,道德认识具有明显的表面性、具体性、从众性和肤浅性,尤其是低年级带学生的道德认识具有有一定程度的幻想性,道德行为缺乏坚持性,即还不善于从道德观点、道德动机和原则上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品德,往往以具体的行为表现为依据去认识别人的品行如何;在道德评价上,往往以教师、家长和成人的评价为转移,很少有自己的主

2、见,即处于他律阶段)。儿童成长的过程是思想道德社会化的过程。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指出儿童品德的发展是一个从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转变的过程。他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的支配。认为规则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是行为的后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自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的支配,已经认识到规则不是神圣不变的,而是为了保障活动顺利进行而约定的,主要大家同意,就可以修改,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已经从单纯的考虑行为的后果转移到考虑行为的动机上。如,帮妈妈干活碰破5个被子和偷吃东西打坏一个杯子。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3、,形成适应该社会的思想,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规范和方式的过程。即儿童本能的行为与冲动被成人强化或改造,个体社会化不仅为个体成长所必须,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一方面体验着与成人和谐一致的愉快,另一方面体验着不一致的冲击和不快。对于思想比较单纯幼稚的小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会很容易,即老师的思想观念,社会的道德要求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小学低年级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说明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运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使学生接受道德事实、道德价值思想,通过养成性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与儿童道德发展特点相匹配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由于小学生思想单纯,辨别是

4、非、美丑、荣辱的能力还很低,比较容易轻信他人。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学生家长和老师要在思想道德方面对学生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影响。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12年级小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2)34年级小学生出现初步的道德信念,表现在小学生有了明显的完成作业和保持良好的纪律的道德愿望,但是,这些道德愿望的自觉性还是很差。(3)5年级小学生开始表现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坚定性的道德信念。为了取得优良成绩和保持良好纪律,他们完成作业和遵守纪律,但他们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和有系统的。以此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儿童在道德知识上没有问题,可在

5、行为上表现出幼稚,缺少坚持到底的精神。在小学管理中也会发现,有些儿童常常是老师在与不在不一样,并不是本质上的两面性,是因为小学生行为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发展水平低,没有形成道德信念的缘故。二、模仿性与易变性1、榜样的模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社会心理学家沃尔特斯等人曾通过实验证明:榜样在儿童行为中起重要作用;榜样甚至还可以抑制儿童的某些行为,使儿童抗拒外界的诱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观察到小学生对榜样的模仿,如行为模仿、言语模仿、衣着模仿、甚至有思想观念及价值追求的模仿2、自我经验的模仿小学生思想品德具有模仿性的特点决定了他的思想和言行容易受暗示,易受他人左右。如

6、小学生有时生活毫无规则,言行变化无常,日常行为规范不能始终如一;平时要求进步,但“三分钟热血”;或受情绪一喜一怒的支配,或为一时好奇心所左右,往往泪随笑来,爱随恨到。易受暗示性决定着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易变性或者称之为情景性。易变性的另一原因是小学生自主性不强,自控能力和自我选择能力低,比如,对自我能力和自我形象的感受,小学生更多地依赖于成人老师的评价。这一点对我们教师有什么启发?三、自我中心性与缺乏自律性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道德发展可以从其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去划分。第一阶段,6岁以前的儿童处于纯粹的“自我中心主义”阶段,儿童还不能将自己与外界区别开来,将自己与外界混为一谈。这时即使能够

7、接受社会规则,也不会按规则行事。第二阶段,610岁的儿童,道德判断具有强烈的尊重规则的倾向,但是这些规则又被理解为权威人物的制定,因而只能服从,不能违背的。儿童倾向于客观责任,服从公正、抵制性的惩罚,只看结果不看动机。第三阶段,1012岁儿童属于自律阶段,开始认识到社会规则是共同约定的,而不是绝对的东西。在道德判断上开始注意主观责任、公道公正和报应性的惩罚。自我中心在家喝水时会不由自主地喊一声:“妈妈,给我倒杯水”。过后,自己明知不该这样,但下次还会照做不误。缺乏自律大连晚报2000年12月2日头版刊登一则题目为取走小卡片扔了方便面的新闻,并附有记者头一天中午在某广场附近拍摄的镜头,遍地的方便

8、袋,有的仅撕开口,里面的方便面却完好无缺。记者数了数,竟有56袋。原来绝大多数小学生只是为了里面的卡片,因为卡片可以拼成各种小恐龙。小小的卡片,竟让学生造成如此大的浪费。个别小学生开始讲究穿名牌和注重发型。这种行为上缺少自律,生活上不知节制的现象,在中学生中也屡见不鲜第二节品德心理发展概述内容提要道德品德的概念以及与道德的关系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心理的基本特征一、道德1、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要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都必须建立一定的维持社会秩序的调控系统。其中不仅包括政治法律制度,也包括道德、习俗、纪律等一系列的规范体系。2、道德的含义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他人、

9、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综合。道德是善恶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是社会调控的一种方式,也是个体自我完善的一种精神力量。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基本内容涉及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3、道德的作用(1)道德的调节功能。通过运用道德规范指导人们的行为,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既规范个人的行为,也规范集体的行为,以此来协调个人与他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安定、有序之目标。(2)道德的导向功能。道德以“应当怎样”为尺度,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引导人们抑恶扬善,激励人们不断追求先进的道德理想,从而推动全社会道德沿着正

10、确的方向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3)道德的教育功能。道德通过舆论评价、规范引导、榜样激励等方式,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指导道德实践,提高道德认识,形成内心的道德信念,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道德选择的正确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个体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4、道德评价的形式道德评价,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通过某种形式,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赞成或反对的态度。道德评价主要有三种形式: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1)社会舆论通常指众人的观点,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公众的看法,也包括所在集体的评价和

11、周围人的议论。社会舆论关乎人的社会声誉、社会形象,甚至关系到个人的政治与经济利益,因此,社会舆论无论正确与否,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均具有非常重要的规范、监督和导向作用。(2)内心信念内心信念是个体进行道德判断的善恶标准和进行道德选择的精神力量,并且通过“良心”对自己的行为发挥评价、约束和指导作用,促使人们纠正自己的不道德动机和行为。(3)传统习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习以为常的认识和行为倾向,包括传统观念、社会风俗、生活习俗等。传统习惯在道德评价中具有特殊作用,它是按照社会成员的行为是否合乎习俗作为善恶评价的标准,对人们的行为有着强大的束缚作用。二、品德1、品德的含义品德,即道德品质,

12、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品德有优劣、好坏之分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在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现实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凝结。2、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区别:(1)两者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人现象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对象,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对象。(2)两者所反应的内容不同道德比品德反应的内容要广且概括,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品德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联系: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社会道德影响着个人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教化的结果三、品

13、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的形式和特征的整体联系。三分法: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四分法: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品德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在心理层面,它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方面的要素构成。1道德认知即行为者对于各种道德概念、道德关系、道德原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也指在道德实践中,依据社会道德标准和内心道德信念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等思维过程。道德认知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就根本不可能形成某种类型的道德品质。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知,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

14、系和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倾慕或鄙弃、热爱或憎恶、欣赏或不屑等态度倾向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可以通过情绪反应、表情或动作传递道德信息。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面对具体的道德情景时,克服困难,作出道德决断,使自己的行为动机、目的付诸实践的自觉努力和矢志不渝的坚持精神。它主要表现在履行道德义务的果断性、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等方面没有道德意志的作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就不会转化为道德行为,更不可能产生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个人受一定道德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道德行为是品德重要的外部表现形式,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志。当个人按照某种活动方式长期稳定行事而

15、达到自动化水平时,这种道德行为就称为道德习惯。品德心理形式的四个方面也构成品德心理的发展机制。即通过对社会道德的认同形成道德认知,进而产生关于善恶、荣辱、正义、公平、责任等稳定的道德情感,并升华为果断、坚韧、自控的道德意志,在这个基础之上,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从而指导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四、品德心里的基本特征1、品德心理结构的复杂性多维度、多层次、多水平、多形态,相互影响。2、品德心理结构的整体性各种心理要素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要克服只强调一点而忽视其他的错误认识。3、品德心理结构的历时性和共时性每个阶段,品德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时,心理结构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特点。

16、4、品德心理结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品德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后就具有了一定得稳定性;业已形成的品德必然会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五、儿童年龄特征与道德教育的关系1、儿童年龄特征是德育的出发点和依据,是确定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的依据;2、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和引导他们的道德发展。第三节品德发展的主要理论内容提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科尔伯格)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品德发展理论的新进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品的发展理论,对于道德教育有着较大的意义,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学:主要代表任务主要观点他们的理论有何特点他们的理论

17、有何局限性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发展性道德教育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皮亚杰完成了理论的构建,科尔伯格更加注重应用的探索,开创了一个更有操作性的德育模式。他们都认为每个阶段皆从前一个阶段进化而来并取代前一个阶段,而且代表着一种对道德议题更进步或成熟的观点(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理论1、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观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用认知发展的观点解释道德发展,提出了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他认为,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认知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道德发展也会表露出阶段性。他研究指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与智慧发展阶段是平行的,并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

18、展进程,将其区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时期。2、对偶故事法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故事甲:一位名叫约翰的小男孩在自己的房间里,家人喊他吃晚餐了,于是他就走到餐厅去。但是门后有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一个茶盘及十五个茶杯。约翰并不知道门后有这些东西,他开门进去,门碰到了茶盘,十五个茶杯全掉在地上打破了。故事乙:从前有一位名叫亨利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在母亲出去后试着想自己去拿放在橱柜里的果酱。

19、他爬到椅子上面并伸长手臂,但是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了,他拿不到在他尽力要去拿时,他碰到了一个杯子,于是杯子就掉下来并且摔破了。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1.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2.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通过被试的反应,皮亚杰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早期的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重行为的动机发展,其道德认知水平从“他律”向“自律”发展。他律和自律他律期是受外界支配的时期,大约58岁的儿童(皮亚杰认为5岁以前是“无律期”),其行为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自律期或自主期,大约是小学中年级,8、9岁以后的儿童,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但道德判断

20、还是不成熟的。11、12岁以后,才能独立判断。3、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没有语言和思维,靠感觉和动作感知周围世界,感觉动作期的末期,婴儿的图式将发展到物体恒存性(或客体永恒性)的地步。物体的形象之所以能够永存在婴儿的图式之中,这表示婴儿末期已开始从具体实物中学到抽象的概念。(2)前运算阶段(2-7)指两岁到七岁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因此一时期正值入学之前与入学之初,故这段时期在教育上特别重要。此一时期的儿童遇到问题时固然会运用思维,但他在运用思维时常常是不合逻辑

21、的。“前运思期”的意思即指儿童思维方式尚未完全达到合理地步之前的一段时期。知觉集中倾向(perceptual centration)所谓知觉集中倾向,系指前运思期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只凭知觉所及,集中注意于事物的单一向度或层面,忽略事物的其他向度或层面。顾此失彼的结果,难免导致对问题的错误解释。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前运思期儿童之所以思想不够周延、之所以不能具有守恒概念,在思维时他的图式功能所表现的不可逆性,乃是阻碍其合理思维的原因之一。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皮亚杰用自我中心主义一词所表达的前运思期儿童的思维特征,其涵义并不带有“自私主义的意思。只用以说

22、明此一时期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予以解释时,只会从自己的观点着眼,不会考虑别人的不同看法。换言之,前运思期儿童只能主观看世界,不能客观地予以分析。(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operationalstage)是七岁至十一岁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此一时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他能够面对问题时,循逻辑法则推理思维,但此推理思维能力只限于眼见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序列化序列化例如:小学四年级的儿童,多半能解答以下类似的问题(见EggenKauchak,1992):先画长短不等的两条直线1与2 1 2 然后将2擦掉换成1与3 1 3 最后向儿童问:“原来的2比现在的3长

23、还是短?“多半四年级儿童都能正确回答原来的2比现在的3长。原因是他已经会根据具体事实做推理思维:2比1长,1比3长,因此2一定比3长。像此种按物体某种属性为标准排成序列,从而进行比较的心理运作,皮亚杰称之为(seriation)去集中化(decentration),是指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思维时,不再只凭知觉所见的片面事实去做判断。去集中化的思维特征,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1986)的实验。将一个红色的玩具汽车,置于深绿色的透明胶片之下,使之看来变为黑色。让三岁与八岁代表前运算阶段与具体运算阶段两阶段的儿童,先看过红色汽车

24、之后,随即将之置于胶片之下,并要他们回答胶片底下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结果发现,三岁儿童回答黑色,而八岁儿童则回答红色。分类分类的心理运作是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放置在一起。分类是一项重要认知能力,此项能力也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已开始发展出分类能力,惟此一时期的儿童,其分类所根据的标准只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根据皮亚杰研究发现,具体运算阶段与前运思潮儿童,在分类思维上的差异,主要在于前运算阶段儿童只能按明确的、具体的标准分类(如颜色、形状、体积、功用等),而不能按复杂的、抽象的标准分类。皮亚杰曾以学前(前运算阶段)儿童为对象,在面对很多不同颜色花朵之情境下,先后问他们两个

25、问题,先问:“你说红花多还是白花多?”等他回答之后再问:“你说红花多还是花多?”结果发现,学前儿童一般都能正确回答第一个问题,但却不能回答第二个问题。按皮亚杰的解释,这是由于学前儿童在认知发展上尚未具备类包含的能力(Piaget Inhelder,1969)。(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formaloperationalstage)是指十一岁以上青少年认知发展的阶段。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的水平,就代表个体的思维能力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以后再增加者只是他从生活经验中增多知识,而不会再提升他的思维方式。4、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1)前道德阶段(5岁前)前运算

26、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2)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6岁8、9岁之间,主要是前运算阶段后期和具体运算阶段前期。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故而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3)自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始自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后期。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而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5、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结论(1)从单

27、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上的准则皮亚杰认为,义务的意识在品德发展中特别重要。儿童对规则的意识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并遵循从单纯规则到真正意义准则的发展规律。早期儿童虽然已经能够意识到游戏规则的存在,但并没有意识到是他们在游戏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只有当儿童意识到有一种义务去遵循这些规则时,规则对于儿童来说才能成为行为的准则,否则,它只是一种单纯的规则而已。(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儿童在对过失行为和说谎行为的道德判断中,都存在两种明显的判断形式:小孩子往往根据行为的客观后果判断;大孩子则往往根据行为者的主观意向判断。这两种判

28、断形式不是同时出现和同时发展的,而是客观责任判断在先,主观责任判断在后,它们有相互重叠的时相,皮亚杰认为这正是道德法则的内化阶段。(3)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和公道的公正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道德判断是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和公道的公正发展的,幼儿是以成人的观点为标准的,服从就是好的,不服从就是不好的,尚不能理解公正的概念。随着儿童社会交往的继续发展,儿童逐渐可以用公平不公平、公道不公道作为标准进行是非判断,从关心人和同情心出发去作判断,认识到在依据准则进行判断是非时,还应该考虑到他人的具体情况。皮亚杰认为公道感是公正观念的高级形式。(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皮亚杰发现,早期儿童倾向于用强制性手段使

29、犯错误者遵从成人的命令,并认为最严厉的惩罚是最公正有效的。皮亚杰称此为抵罪性惩罚,即谁犯过错,谁就应该接受惩罚以抵罪。以后,儿童已经认识到行为准则与同伴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过错行为为社会所不容,会受到嫌弃,因此,无需从外部施加强制性惩罚,皮亚杰称此为报应性惩罚,即谁犯过错,谁就会遭到同辈的报应。皮亚杰认为,抵罪性惩罚是他律道德的表现,报应性惩罚是自律道德的表现。前者不利于儿童发展公正观念,后者会促进儿童是非观念的发展,较易形成同辈之间相互尊重的情感。(5)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种由他律的品德逐渐向自律的品德过渡的过程。大约58岁的儿童在道德判断上具有强烈的尊重准则的倾

30、向,根据外部规则(成人的看法、道德准则)作出他们的道德判断,这种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是一种他律水平的品德。1112岁儿童已能从主观意向性方面去作出他们的道德判断,他们已经认识到社会准则是共同约定的,在道德上它不是绝对的,为了保障人的需要,它是可以改变的。这种为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内在性,是一种具有自律水平的品德。(二)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是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建立者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模型,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了道德认知理论。1、科尔伯格的主要观点道德发展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知发展的过程。道德认

31、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在道德判断上。认为道德判断的形式或结构反映个体道德判断的水平,体现他们道德判断水平的是他们的理由以及这种辩护中所隐含的推理方式。2、道德两难所谓道德两难(moraldilemma),指的是同时涉及但难以兼顾两种或多种道德规范情境或问题。例如,“不许偷盗”和“救人性命”均为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但在“海因兹与治癌药海因兹与治癌药”故事中这两条规范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海因兹不得不在两者之间作出抉择,遵守“不许偷盗”的规则就意味着违背生命的原则,重视生命原则就意味着偷药。任何行为决断都会违背其中的一条道德规范,所以叫做“道德两难”。海因兹与治癌

32、药海因兹与治癌药欧洲有个妇女身患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有一种药也许就得了她。这种要是本城一名药剂师最近发现的一种镭剂。该药造价昂贵,药剂师还以 10 倍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他花 200 美元买镭,而一小剂药却索价 2000 美元。这位身患绝症的妇女的丈夫叫海因兹,他向每个相识的人借钱,但它只能筹到大约 1000 美元,只是药价的一半。海因兹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并且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把要卖给他,或者允许他以后再付钱。可是,这位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我要靠它来赚钱。”海因兹绝望了,想闯进那人的药店,为妻子偷药。问题1.海因兹该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者不该?2.如果海因兹

33、不爱他的妻子,他应该为她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者不应该?3.假定将要死的不是海因兹的妻子,而是一个陌生人,海因兹应该为陌生人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者不应该?4.(如果你赞同为陌生人偷药)假定快要死的是海因兹宠爱的一只动物,他应该为救这只宠物去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者不应该?5.为什么人们应该尽其所能搭救别人的生命?不论用什么方式都行吗?6.海因兹偷药是犯法的,那样做在道德上错了吗?为什么错了或者没错?7.为什么人们一般都应该尽其所能避免犯法,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如此?8.怎样把这一点同海因兹事件联系起来?9.药剂师的行为道德吗?为什么?3、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第第1水平:水平: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

34、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此水平分两个阶段。低中年级阶段。此水平分两个阶段。第第2水平:水平: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此水平分两个阶段。始,此水平分两个阶段。第第3水平:水平: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大约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此水平分两个阶段。近人格成熟时开始。此水平分两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儿童的道德观念纯是外在的,已能辨识有关是非好坏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是从行动的物质后果或是能否引起自身快乐(如奖励、惩罚、博取欢心等)的角度,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即儿童的道德判断着

35、眼于行为的具体后果和自身的具体利害经验。两个阶段阶段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儿童凭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就是坏的。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具有互利交换的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色彩。儿童判断行为的好坏,以能否适合自己的利益,能否取得成功,获得奖赏,导致满足相互间需要为依据。正当的行动就是满足自己需要的行动,偶尔也包括满足别人需要的行动,但往往表现为类似交易互利的关系。人际关系被看作犹如交易场中的关系,也可以说,儿童的道德判断,往往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主要特

36、点是儿童为了得到奖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道德判断着眼于遵从社会的标准,认为对集体好的事情对自己也是好事。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已经能理解维护自己的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的重要性,而不理会那些直接的和表面的后果。两个阶段阶段3: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悦于人,有助于人或获得别人的赞赏。认为行为的正确与否要看是否为别人喜爱或赞扬,舆论认可的和社会赞许的都是好行为,好的行为就是帮助别人、使别人愉快、受他人赞许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遵从大多数人的或“惯常如此”的行动。阶段4:“权威与秩序”的定向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这时候儿童所作判

37、断的依据是相信规则和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总是公正的,倾向于用权威、法则来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认为正当的行为就是恪尽职守、尊重权威以及维护社会自身的安宁。但他们并不认识特定社会的法律的可变性。(3)后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上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有了更普遍的认识,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责任感,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按自己的信念与原则作出道德判断,而不管当局或权威人士如何支持这些原则,也不管他自己与这些集体的关系,即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约束的完全自律的境界。阶段5: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看中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即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也看中法律的效力,

38、认为法律能帮助人们维持公正。但也认识到法律、社会习俗是一种契约,是可以改变的,不是固定不变的。阶段6: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特点是以普遍的伦理原则、普遍的人权和良心为准则。道德推理最高阶段的人基于他自己的良心所选择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对错。4、对于科尔伯格理论的总结个体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逐阶段向上发展的,各个阶段道德判断的结果存在质的差别,使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在“海因兹偷药”这类问题上的回答可能立场一致,但推理的方式却完全不同;也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人虽然立场不一,但推理的方式却一样个体的道德判断按照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从低到高专拣向上发展,不可能跳跃也不可能倒退,较高水平的道德判断能整合较低水

39、平的。认为冲突的情境最适合促进个体道德判断的发展,道德是个体内部发展与外界环交互左右的结果。5、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贡献(1)建立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2)促进了道德教育的科学化:发对输灌和强制的道德教育,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提供道德冲突和引导学生进行认知的重组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把教学的归宿放在了促进、刺激学生的发展上。(2)发展了道德认知发展研究的科学方法局限性(1)只是揭示了道德认知方面的发展规律:仅仅强调道德判断,而忽视了道德行为等,是片面的。(2)极端反对输灌而忽视了个体道德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3)否认儿童可能出现的道德阶段“倒退”现象,与现实不符合。(三

40、)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主要观点班杜拉认为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表现而学会新的行为反应的。观察学习是其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心内容。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他特别强调示范作用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即社会引导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法去活动。2、班杜拉的实验实验一:让儿童看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他们自由活动。结果发现,儿童也学着成人榜样的动作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实验二:把儿童分为3 组,甲组观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

41、子在打玩具娃娃,一个成人给他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乙组观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打了玩具娃娃后,成人过来打了他一顿,以示惩罚,第三组儿童看到录像片上大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后来,这些儿童一个个被领进游戏室,里面有大孩子攻击过的玩具娃娃。结果发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些行为的决定因素。3、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思考班杜拉的理论给我们什么启发?4、对班杜拉学习理论的评价贡献充分强调了观察学习在儿童道德行为形成中的主要意义;设计了较为严密的实验;丰富了品德心理学理论。局限忽视了儿童自身的认

42、知结构在观察学习中的作用。实验室实验不能完全解释儿童道德行为与道德习惯的形成。三、品德发展理论的新进展(一)带有信息时代烙印的信息加工理论(二)吉利根的女性品的发展理论(一)带有信息时代烙印的信息加工理论他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和信息的加工过程具有一致性,研究者试图描绘个人在面对道德认知问题时的认知过程和具体步骤,并希望据此对从事儿童道德教育的人提出建议。(二)吉利根的女性品德发展理论-关怀道德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两种道德价值公正的道德价值和关怀的道德价值。把两种道德价值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描述人类的道德发展。前者是指依据共同的生活原则、规则、权力、义务,人们应该如何相互作用、彼此相处;后者

43、指为了使每个人得到关心、照顾,至少不使个人在身体心理上受到伤害,人们应该怎样相互作用能够彼此相处。前者讲究客观性、逻辑性和理性;后者更多的凭直觉,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和感情。男性和女性在对客观世界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表现在道德观上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男性是典型的公正取向。不能把女性注重关怀归因于她们缺乏教育训练,相反女性道德推理中的关怀使我们看到公正道德理论的不足。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要点之一是“公正”是个体道德思维的唯一取向。吉利根提出的关怀道德取向以及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是对传统的道德认知习理论的重大修正,同时也丰富了传统的道德学习理论。第四节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品德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品德发展的外部

44、影响因素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一、品的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二、品德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一、品德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一)社会文化背景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对个体道德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2、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背景会对个体道德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如,社会的文化、大众的传媒、公共的宣传、水的习俗、法律规范等。案例1案犯黄勇,最不能让人理解的是自己设计了一个专用于杀人的木马床,连续杀害了17名青少年。后来有记者问黄勇:你为什么想杀人?他说,因为我小时候看过一个电影,觉得做杀手很酷,一直想成为一个杀手。果然是一个幼年的想象在作祟。案例2:克雷奇默的抑郁一名同窗

45、说,“他学习成绩不好,常常感到挫败,并且越来越不合群。”19岁的邻居迈克说,克雷奇默拥有数千张暴力光盘。调查人员也发现,克雷奇默热衷玩“反恐精英”和“孤岛惊魂”等暴力程度不适合18岁以下青少年的游戏。在作案的前一天,他仍沉迷于“孤岛惊魂2”。零售巨头下架所有暴力游戏。“几乎每起校园犯罪犯罪的青少年都和暴力游戏或多或少有接触,他们的作案手法通常和游戏中如出一辙。(二)家庭环境:基础性的作用1、家庭的物质条件和居住环境2、家长的职业和文化程度3、孩子的出生次第和家庭中孩子的数量4、家庭的氛围5、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6、家庭的结构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1、家长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放任型、民主性、专制

46、型2、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是否一致3、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案例3:父母的教养态度 父亲母亲公务员,家里的环境条件不错,可孩子从小就挨爹妈的打,打得非常狠,不按时完成作业打,学习不好打,就是怕他学坏,所以父母也是好心,就拼命地打他。他爸爸买一手铐,给他铐在凳子上,然后用皮鞭沾着水抽,他自己认为是教子有方,可是这样的孩子,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打一次跑一次,打一次跑一次,跑出去之后,家里这个温暖没有,那外面有亲情,有一些坏孩子组织在一起,给他点饭吃,给他点温暖,他自己形成了一个小集团,这些孩子们给他讲讲故事,给他温暖,家里没好吃,这孩子偷着弄点好吃的给他,他觉得非常地温暖,这样,久而久

47、之,孩子个性扭曲。看到谁不顺眼,就学着父亲的样子打别人,最后有一天,骑自行车出去看电影和另外一个人撞,结果这孩子拿出刀来,一刀把那孩子给杀了,可是已经到了18岁了,按照刑法就给他判了重刑。案例4:打抑郁偷东西有一个小女孩天天遭父母毒打,六、七岁,非常温顺,她本身并没有惹爹妈,可是爹妈离异,爹妈天天吵架,打离婚,就把这个气撒在孩子的身上。小琪因肺炎住进儿童医院。父亲与与医务人员发生口角,竟把小琪从病床上抓起来拳打脚踢。同病房病人家属赶紧阻拦,父亲却更加愤怒,将小琪拎到楼梯口,继续毒打可怜的小琪当时高烧40多度!一次,她竟将孩子反绑在屋内暗楼上,打得小琪满口是血,连牙齿都打碎了。母亲竟称:“看着孩

48、子被他爸爸打得不还手,我气得也把他往死里打!反正他爸不心疼,我也就不心疼!”孩子打成什么了?抑郁症,这个孩子一到班上去以后,偷东西,她自己觉得,她没有任何一个人爱她,没有一个地方去发泄,六、七岁的小女孩,她也不是说偷了有什么用?她就是偷了作为收藏,人说你为什么偷,她说我手痒痒,孩子的心理、性格都扭曲变态,这就是我们说的家庭暴力最后导致孩子走上犯罪犯罪的道路,最后导致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的扭曲。家庭的结构1、正常家庭结构的解体2、正常家庭结构解体而导致的家庭放任3、正常家庭结构解体而导致的家庭内部冲突4、正常家庭结构解体而导致的家庭成员犯罪案例5:孤独的孩子有一个在孤独中成长的孩子,觉得没有人看得起

49、自己,他就会拿家里的布娃娃去砍,以此来表示他的勇敢。当他长大以后,看到和布娃娃一样的金发女郎,就会激起他幼年的冲动,用杀人的过程来体现自己的英雄气质。实际上,这是自己的挫折感扭曲的表现。案例6:国外的做法在某些国家,如果发现家庭出了问题,如父亲吸毒,母亲改嫁,孩子无人管,这时候社会就会启动家庭干预机制,干预家庭不只是为了帮助一个孩子,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安全。”“如果在小学、中学时,你看出一个孩子家庭很正常,但是非常任性,谁也管不了他,就要引起注意了,可以做一个人格评估,对症教育就可能矫治他的人格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建立关于危险人格的评估体系。“危险人格评估”

50、的指标有很多,包括智力发展的均衡问题、个性倾向等,更重要的是心理内容,心理内容通过心理测量是测不出来的,需要对一贯的行为方式进行观察,这就是一个评估体系。父母对儿童过失行为形成的早期影响父母管束监控不良儿童品行问题同年中期同伴拒斥学业不良加入不良同伴群体过失(三)学校教育1、各学科的教学(教学的教育性)2、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3、教师的影响4、班集体的影响5、学校的风气、班风、校园文化的影响二、品德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个性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一)个性倾向性与道德发展1、动机动机可以调节、激起、维持、制止相应的行为。道德动机是一种道德需要所推动的,激起、选择、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