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海南省海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试题库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有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某位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如下:“这节课,我们认识到音乐是有着深远意义和明确目的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在无伴奏的前提下,能够把握好节奏、音准,而且善于总结,并实际运用。”以上案例体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音乐课程的()特点。A.强调学科综合B.注重学生体验C.加强人文教育D.关注知识更新【答案】B2、下面谱例,声部进入的先后次
2、序是()A.女高男高男低B.女高女中男低C.女高男低男高D.女高女中男高【答案】C3、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乐教主要由乐府组成和管理B.孔子发展完善了东周时期的官学乐教C.西周时期音乐的主要教材是诗,即诗经D.魏晋时期阮籍提出了“声无哀乐论”【答案】C4、在和声小调中,导音上方小六度是()。A.属音B.升高半音的属音C.下属音D.升高半音的下属音【答案】A5、学生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获得表现的机会,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当中,如“聆听不同题材、风格的沂蒙山小调,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形态,进而喜爱祖国的民间音乐艺术。”这种音乐目标的表述方式属于(
3、)。A.结果性目标方式B.诊断性目标方式C.操作性目标方式D.体验性目标方式【答案】D6、()是在相和歌音调的基础上,吸收民间音乐“吴歌”“西曲”发展起来的。A.鼓吹乐B.相和大曲C.清商乐D.清宫调【答案】C7、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管弦乐队为歌剧伴奏的作曲家是()A.巴赫B.亨德尔C.蒙特威尔第D.普契尼【答案】C8、“在歌曲玫瑰三愿教学中,刘老师带领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哼唱主题,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伴奏等特征。”这一句话主要体现了哪个模块的教学内容?A.音乐鉴赏B.演奏C.创作D.音乐与戏剧表演【答案】A9、欧洲中世纪主要的音乐教育机构是()。A.学校B.宫廷C.寺院D.教坊【答案】C10、
4、下列不属于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曲家是()。A.柴科夫斯基B.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C.穆索尔斯基D.格里格【答案】D11、下列哪件乐器是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常用定音乐器?A.中阮B.琵琶C.埙D.笙【答案】D12、佛罗伦萨梅第奇家族的鼎力资助促进了歌剧的兴起。下列哪部作品是巴洛克早期歌剧的代表作?A.唐璜B.费岱里奥C.奥菲欧D.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答案】C13、()教学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A.歌唱B.音乐编创C.音乐鉴赏D.演奏【答案】C14、挪威杰出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是()。A.在妖王宫中B.安妮特拉之舞C.奥丝之死D.晨景【答案】D15、强力
5、集团又叫“五人团”,他们分别是()A.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B.达尔戈梅斯基、鲍罗丁、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居伊C.巴拉基列夫、鲍罗丁、达尔戈梅斯基、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D.柴可夫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穆索尔斯基【答案】A16、16 世纪意大利的音乐创作中,被称为“教堂音乐的救星”的罗马乐派代表是()。A.巾自勒斯特里那B.维拉尔特C.安德拉?加布里埃利D.乔瓦尼?加布里埃利【答案】A17、音乐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及()。A.学生在校期间课堂表现情况B.学生在校期间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情况C.学生在校期间音乐学业水平达成情
6、况D.学生在校期间所修学分情况【答案】C18、智斗选自()。A.传统京剧沙家浜B.传统京剧红灯记C.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D.现代京剧沙家浜【答案】D19、()体现出很高的思想境界与教学境界。作为老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有时甚至还要预想批评的后果。A.课中反思B.课后反思C.合作反思D.持续反思【答案】A20、“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和推动音乐教学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句话体现了音乐教学评价的()原则。A.科学性原则B.可操作性原则C.导向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答案】C21、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的是A.卫气B.营气C.宗气D.元气E.
7、水气【答案】C22、下列对应有误的是()。A.阿根廷一探戈B.古巴一哈巴涅拉C.巴西一桑巴D.秘鲁一弗拉门戈【答案】D23、胡桃夹子中的俄罗斯舞曲特列帕克,这一作品属于()。A.歌剧B.芭蕾舞剧C.音乐剧D.清唱剧【答案】B24、煎汤代水的药宜煎A.1015 分钟B.1525 分钟C.30 分钟D.3040 分钟E.23 小时【答案】B25、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乐之父,他对于爵士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世纪风靡美国的爵士乐起源于()。A.南美洲音乐B.苏格兰音乐C.非洲音乐D.澳洲土著人音乐【答案】C26、20 世纪现代派表现主义音乐的发起人是()A.贝尔格B.韦伯恩C.鲁宾斯坦D.勋伯格【
8、答案】D27、该患者病情迁延日久,进而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其病属 查看材料A.阳损及阴B.阳胜则热C.阴虚则热D.阴胜则寒E.阳虚则寒【答案】A2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谈话、讨论、课堂提问、音乐表演、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尽量广泛地观察学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进步。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标准性评价D.导向性评价【答案】A29、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是歌剧()中的唱段。A.伤逝B.红珊瑚C.江姐D.小二黑结婚【答案】D30、下列关于 A 自然大调和 a 和声小调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式相同B.主和弦相同C.属和
9、弦相同D.调号相同【答案】C31、合唱指挥起拍的三要素是()A.速度、节拍、情绪B.节拍、声部、情绪C.速度、力度、节拍D.速度、力度、情绪【答案】D32、组曲中国狂想曲的作者是()。A.冼星海B.聂耳C.贺绿汀D.赵元任【答案】A33、下列选项中,对音乐学习任务安排较合适的是()A.在学生学习范围内多布置任务,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B.为了不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音乐不应布置课外任务C.音乐学习任务力求简单,具有愉悦性D.音乐学习任务应该难易适度,分量适当【答案】D34、比“Moderato”所要求的速度慢的是()A.AllegroB.AllegrettoC.LentoD.Pre8to【答案】C
10、35、下列传统乐种属于丝竹乐的是()。A.福建南音B.十番锣鼓C.苏南吹打D.冀中管乐【答案】A36、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曲,该曲主题旋律在创作手法上采用了中国民乐传统的()。A.螺蛳结顶B.鱼咬尾C.模进D.同头换尾【答案】B37、著名的e 小调第九交响曲又名自新大陆,是作曲家()的不朽之作。A.斯美塔那B.德沃夏克C.柴可夫斯基D.贝多芬【答案】B38、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教学对象、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A.教师B.学生C.行为标准D.活动环境【答案】C39、文艺复兴时期的帕莱斯特利那属于()。A.勃艮第乐派B.罗马乐派C.威尼斯乐派D.尼德兰乐派【答案】B40、箜篌属于
11、中国传统乐器中的()。A.吹管乐器B.拉弦乐器C.弹拨乐器D.打击乐器【答案】C41、一位老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森林狂想曲这一内容的时候,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制作了精美的 PPT,听的过程中,以大森林为背景,各种小动物依次蹦到画面上,学生们不时哈哈大笑,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学生在对预设问题的回答上并不是很令人满意,整节课下来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效果并没有预期中的好。这位老师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时,忽略了下列哪一点?()A.科学性原则B.辅助性原则C.简约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C42、长鼓舞是下列哪一个民族的舞蹈()A.蒙古族B.满族C.朝鲜族D.鄂伦春族【答案】C43、中国古代君子“
12、四艺”指的是(),其中涉及的乐器是()。A.吹、拉、弹、唱;琵琶B.唱、念、做、打;古筝C.琴、棋、书、画;古筝D.琴、棋、书、画;古琴【答案】D44、通常另煎的药宜煎A.1015 分钟B.1525 分钟C.30 分钟D.3040 分钟E.23 小时【答案】D45、患者,女,25 岁,怀孕 5 周。因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医生根据病情,结合妊娠用药禁忌开具处方。A.三七B.人参C.薄荷D.茯苓E.鳖甲【答案】A46、下列不属于起拍收拍三要素的是()。A.速度B.力度C.情绪D.姿势【答案】D47、唐宋两代盛行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是()。A.俳优B.角抵戏C.参军戏D.南戏【答案】C48、20 世纪
13、上半叶,作曲家巴托克将西方作曲技术与哪一地区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A.东非B.南美C.东欧D.南亚【答案】C49、在欣赏广东中山咸水歌对花的时候,下列哪个活动体现了老师关注模仿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A.学生跟着录音演唱B.学生在视唱完歌谱后昕演唱录音C.边听音乐边用固定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D.边听歌曲边划分乐句【答案】A50、下列作品属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创作的是()。A.B.C.D.【答案】A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点评。【课题名称】丰收时节【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
14、内容】欣赏丰收时节及综合创编【主要目标】1学习维吾尔族基本舞蹈动作,感受“赛乃姆”节奏。2通过欣赏、创编、表演等实践活动,围绕“丰收时节”主题,尝试创作和表演,体会舞台表现的综合性特征。(其他目标略)【学时】1【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略)【答案】该课例是一个相对丰富的案例,但也有部分内容需要更加合理的设计。优点:(1)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模仿维吾尔族舞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课程理念。(2)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步都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刻带领学生参与课堂,进行舞蹈动作表现;同时,在课堂中,教师组织
15、学生分组进行创编活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体现了“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一课程理念。(3)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我国新疆舞蹈动作进行细致的展示与讲解,同时在舞蹈练习过程中,请学生模仿“摘葡萄”的动作,学习舞蹈的同时,传达着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体现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课程理念。缺点:(1)欣赏环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带领学生欣赏乐曲,又要带领学生进行创编活动,但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舞蹈动作教授为主,将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在一起,虽然体现了“学科综合”,但在“突出音乐特点”上有所缺失,没有带领学生更好地聆听与欣赏乐曲,这种做法与音乐课程理念“突出音
16、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相违背。(2)创编环节:该老师在音乐课堂中,虽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参与课堂表现,但是在课堂当中并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时间来练习舞蹈动作,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课程理念。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作品赏析-天山脚下的丰收时节(1)学习与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特色师:示范维吾尔族舞蹈片段。师问: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老师的动作在表现什么?心情如何?(师生交流)生:尝试模仿“摘葡萄”舞蹈动作。二、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鉴赏课上,在欣赏莫扎特第 40 交响曲中的g 小调小步舞曲时,金老师要求学生谈谈感受,有一位学生回答说:“我觉得这是一首明快的乐曲
17、。”金老师说:“这可是小调音乐呀,小调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是明亮的?还是暗淡的?”在他的指导下,学生最终说出了让老师满意的答案。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金老师教学中的问题(7 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 分)。【答案】金老师的做法是相对合理的,但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优点:(1)金老师做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
18、验的基本途径。金老师带领学生聆听作品,并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与感受,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2)金老师做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该老师在课上对外国作品第 40 交响曲中的选段进行聆听之后,提问学生的感受,说明金老师善于引导学生,逐步去欣赏外国作品,感受外国音乐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缺点:金老师没有很好地做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
19、,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金老师在听到学生的答案之后,虽然没有用语言去否定学生,但还是引导学生回答出他所认为的正确答案。改进建议:每个人在欣赏一段音乐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作为老师,不应该将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三、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交融【教学内容】1秘鲁民间器乐合奏曲告别2墨西哥民间歌曲美
20、丽的小天使3乌拉圭探戈舞曲小伙伴【教学目标】通过听、唱、动让学生感受到拉丁美洲音乐独特的风格和其多元的音乐文化。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的特点。能够让学生通过听、唱、动等不同形式,加深对拉美音乐的理解并会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拉关歌舞。【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1)播放拉丁美洲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气氛。【答案】该教学过程虽然完整,但在一些方面没有遵循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1)导入环节,老师播放拉丁美洲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气氛,这点遵循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兴趣是学习音乐的
21、动力,这种导入方式可以吸引学生对这节音乐课的学习兴趣,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但在此之后,老师没有任何引导,没有让学生自己思考,就直接告诉了学生这首歌的音乐特点及音乐风格,这一做法忽视了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2)在新课教学环节,老师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拉丁美洲形成混合性音乐文化的原因,这种做法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一理念,但教学方式不恰当,没有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之后赏析两首歌曲时,老师都是采用先让学生听
22、、再给学生讲授音乐特点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做法仍然忽视了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3)此课例在导入环节播放生命之杯后,老师可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及音乐特点,从而引出拉丁美洲的音乐。在新课教学环节,可让学生互相交流之前搜集到的关于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及在拉丁美洲形成混合性音乐文化的原因。在鉴赏歌曲时,可先播放歌曲,通过歌曲,学生体会其中情感,并通过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的音乐潜能,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四、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对教
23、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 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 分)。【课程名称】海的百态【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海的百态【主要目标】通过聆听和感受,体验不同音乐作品对“海”的表现。(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略)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欣赏(1)观赏油画九级浪和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2)师问:大海里的风景是怎样的?生答:有时安静,有时狂暴.(3)师:各种状态下的大海还可以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出来。聆听肖邦的钢琴练习曲 Op.25-No.12,听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片段。【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鉴赏课的教学过程的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1)
24、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进行分析。五、鉴赏课上,在欣赏莫扎特第 40 交响曲中的g 小调小步舞曲时,金老师要求学生谈谈感受,有一位学生回答说:”我觉得这是一首明快的乐曲。”金老师说:”这可是小调音乐呀,小调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是明亮的?还是暗淡的?”在他的指导下,学生最终说出了让老师满意的答案。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分析金老师教学中的问
25、题(7 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 分)【答案】金老师的做法是相对合理的,但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优点:(1)金老师做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音乐课程中涉及的所有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音乐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金老师带领学生聆听作品,并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与感受,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2)金老师做到了新课程标准当中的第四条“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历史上,无论是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还是近现代优秀的音乐创作,都是人类珍贵的艺术财富,是音乐课教学内容
26、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老师在课上对外国作品第 40 交响曲中的选段进行聆听之后,提问学生的感受,说明金老师善于引导学生,逐步去欣赏外国作品,感受外国音乐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缺点:金老师没有很好地做到新课程标准当中的最后一条“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金老师在听到学生回答的答案之后,虽然没有用语言去否定学生,但是还是引导学生回答出他所认为的正确答案。改进建议:每个人在欣赏一段音乐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作
27、为老师,不应该将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六、案例:放学时,林老师经过音乐教室,听到里面传来了琴声与歌声。但此时并非音乐教室开放的时间,于是他走了进去,发现是几个音乐特长生看到音乐教室门没锁就溜进去了,林老师感到他们是因为对音乐的喜爱才这样做,就决定给他们一把钥匙允许他们放学后在音乐教室练习。但慢慢来玩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一些乐器和教学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接下来该怎么办林老师陷入了沉思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答案
28、】(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对案例中林老师的做法要一分为二地看待。(2)首先,林老师经过音乐教室的时候发现特长生在教室里练习唱歌和弹琴,认为学生是因为热爱音乐才进去练习。这种想法做到了关注学生,为学生着想,是关心学生的真实表现,做到了新课标理念中的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其次,林老师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把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课下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体现了林老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林老师把钥匙教给学生后,并没有考虑周全,没有提醒自己的学生要有秩序有纪律地练习,也没有教育学生要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导致人员出入混乱,练习效果不佳,钢琴等很多教学设备也遭到损坏。(3)林老师应该及时提醒学生音
29、乐教室真正的用途,并制止学生在教室中随意地破坏公共设施。教师可以采取制定规则的办法,让学生有纪律的在音乐教室中高效率地学习。七、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鉴赏教学拉丁美洲音乐(告别小伙伴美丽的小天使)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 分)(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导人环节和发声练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与过程。(25 分)【答案】【知识点】教学设计。【参考设计】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感受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尊重多元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
30、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拉丁美洲的地理、语言、风俗等知识;体验、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用比较的方法记住主题;合作训练学会探戈舞步。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概况,了解拉丁美洲音乐是三种音乐(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和非洲黑人音乐)的融合,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的节奏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和探戈乐曲小伙伴,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掌握拉丁美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学会探戈舞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八、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 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 分)。【课程名称】海的百态【教学对象】七
31、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海的百态【主要目标】通过聆听和感受,体验不同音乐作品对“海”的表现。(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略)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欣赏(1)观赏油画九级浪和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2)师问:大海里的风景是怎样的?生答:有时安静,有时狂暴.(3)师:各种状态下的大海还可以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出来。聆听肖邦的钢琴练习曲 Op.25-No.12,听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片段。【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鉴赏课的教学过程的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
32、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进行分析。九、依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过程,提炼出教学目标并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民族舞韵吐芬芳,圆满和谐映华夏?【授课年级】高中二年级?【教学内容】民族舞剧小刀会之花香鼓舞?【教学目标】略?【教学重点与难点】体验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要态,感悟身韵的核心价值和审美特征;感悟以中国古典舞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内涵。?【教学过程】?1交流与分享?(1)伴随滚动播放的花香鼓舞视频,学生进入课堂。?(2)引出课题民
33、族舞韵吐芬芳,圆满和谐映华夏。?(.3)学生作业展示舞剧小刀会,小组学习与交流。?2欣赏与体验弓舞?(1)创作背景。【答案】(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体验与学习中国古典舞弓舞的基本要态,体会小刀会将士们不屈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古典舞艺术的向往与热爱。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与小刀会小组相互配合,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中国古典舞所表达的圆形的艺术、形神兼备的艺术、刚柔并济的艺术。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弓舞的基本动作,了解舞剧中身韵的变化。(2)课例点评在“教学过程”这一环节里,此课例基本符合讲课过程所要进行的四个基本步骤:首先,采用滚动播放的花香鼓舞视频来进
34、行情境导人,符合学生接受的心理特点;其次,在“课堂欣赏”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对视频进行反复与细节播放,教师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互动,对其中的动作做出适当的展示,效果会更好一些;再次,“拓展与探究”如果能从“身韵”开始,整个课堂结构与时间安排也将会更加合理;最后,列举了能体现出中国民族精神中圆满和谐、形神兼备、刚柔并济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态,拓展了学科知识,符合新课程要求。一十、案例:高中的一节音乐鉴赏课,内容是马太受难曲。上课开始,老师检查了学生是否在课前查阅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及十二平均律的相关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多数时间用来讲授这首曲子的历史背景和影响等。以上构成了这节课讨论的主要议题。
35、最后,学生欣赏一遍马太受难曲后结束课程。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结合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简述自己的观点。【答案】(1)本案例虽然以马太受难曲的内容为教学内容,但忽略了音乐本体,夸大了与乐曲相关的文化比例,淡化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忽略了本学科教学内容,过多地关注了学科以外的文化知识,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曲解了“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课程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该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拓展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为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而不是本末倒置,无限度地外延与拓展,将音乐课上成历史课。(2)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正确地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新课程音乐教学中提倡拓展相关文化但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到音乐本体的教学上,因为它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