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六课认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六课认识论.ppt(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7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考点概览考点概览备考策略备考策略(一)实践(一)实践1.1.实践的概念实践的概念2.2.实践的特点实践的特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3.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4.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三)真理(三)真理1.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2.2.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3.3.真理的条件性真理的条件性4.4.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四)认识过程(四)认识过程1.1.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反复性2.2.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无
2、限性 1 1、高考、高考非选择题非选择题考查主要集中在考查主要集中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和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无限性等考点上,其他则主要以选择等考点上,其他则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题形式考查 2.2.结合结合人类认识自然界、探索太人类认识自然界、探索太空空的具体案例,考查实践的特点、真的具体案例,考查实践的特点、真理的特性等。理的特性等。高频考点高频考点高频考点高频考点高频考点高频考点高频考点高频考点注意:意识与认识的关系注意:意识与认识的关系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属于唯物论的范畴
3、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相对应。,与物质相对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属于,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相对应。,与实践相对应。二者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二者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考点考点1 1: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1 1、含义:、含义:人人们们改造改造客观客观世界的一切世界的一切物质性物质性活活动。动。人人类类活活动动认识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实践实践认识世界认识世界主观主观世界世界 1注意: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
4、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特别提示: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学习、学生实验等)不是实践。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 1、蜜蜂筑巢、蜜蜂筑巢2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3 3、老师讲课、老师讲课4 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5 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6 6、航天专家研制、航天专家
5、研制“天宫一号天宫一号”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生产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实践基实践基本形式本形式(最基本的)(最基本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2 2、基本形式:(1 1)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 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 2)社会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社会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 表现为革命、改革、路方政、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表现
6、为革命、改革、路方政、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3 3)科学实验)科学实验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提提示示】这这里里讲讲实实践践的的基基本本形形式式,而而不不是是具具体体形形式式。实实践践的的具具体体形形式式是丰富多彩的。是丰富多彩的。2 2、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的基本特点(1)客观物质性)客观物质性(本质特征)(本质特征)实践的构成要素具有客观性实践的构成要素具有客观性 主体主体人人 对象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自然界、人类社会 手段手段工具、设备工具、设备 实践的过程
7、和结果具有客观性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这是这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与与人的认人的认识活动识活动的区别所在的区别所在。(2)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创造新的物质生活资料(电视、空调、网络)(电视、空调、网络)改造社会:改造社会: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更替)会关系(社会制度更替)这是实践活动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的、盲目的活动的区别所在与动物的本能的、盲目的活动的区别所在。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8、没有意识参与的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因为盲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因为盲目的实践是指这种实践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导致实践活动失败。实践是指这种实践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导致实践活动失败。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揭示了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贯彻了,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3 3)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典典例例(2013天天津津高高考考)在在集
9、集安安高高句句丽丽壁壁画画一一书书中中,作作者者称称图图一一为为“剁剁肉肉图图”,把把古古人人右右手手所所持持工工具具看看作作菜菜刀刀;后后有有研研究究者者结结合合该该书书图图二二“烤烤肉肉串串”和和图图三三“厨厨师师煽煽风风”,认认为为古古人人右右手手拿拿的的都都是是史史称称“便便面面”的的中中国国古古扇扇,因因此此图图一一应应叫叫“烤肉图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
10、个 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过程而言的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过程而言的解解析析分分析析材材料料可可以以看看出出,“剁剁肉肉图图”的的命命名名是是错错误误的的,“烤烤肉肉图图”的的命命名名是是正正确确的的,这这体体现现了了对对同同一一对对象象的的认认识识,真真理理只只有有一一个个,B项项符符合合题题意意。A项项说说法法错错误误,真真理理是是标标志志主主观观同同客客观观相相符符合合的的哲哲学学范范畴畴,是是对对客客观观事事物物的的正正确确反反映映。C、D两两项项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典例典例典例典例5 5 5 5(2
11、015(2015(2015(2015全国全国全国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立体的立体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
12、的乡村历史画卷,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活化石活化石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
13、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因。因。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的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主体的不同、主体的差异性的不同、认识不同。答答案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构成、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三观等主观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客观方面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归纳考点考点1:实践的概念、特点:
14、实践的概念、特点1 1、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含义:2 2、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3 3、实践的特点、实践的特点:是人们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的物质性物质性活动。活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最基本的)变革社会的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科学实验活动。客观物质性(客观物质性(本质特征本质特征)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定)(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唯一标准。(4)(4)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来
15、源于实践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来源来源=途径途径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检验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检验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考点考点2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 A、实践需要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实践需要推动认识向前发展。B B、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了工具。、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了工具。(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
16、作用中才能完成。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直接经验,还是通过,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1)(1)(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都是实践的产物,都是实践的产物,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17、。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2)(2)(2)(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直接经验直接经验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和和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误区警示误区警示误区警示误区警示】认识的来源与
18、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一样的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一样的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这些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2)(2)动力动力 特别提示: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为唯一特别提示: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为唯一动力或各种动力中的一个普
19、通动力都是错误的。动力或各种动力中的一个普通动力都是错误的。反对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反对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3)(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由实践两个特点决定由实践两个特点决定实实践践受主观认识受主观认识 指导指导联系主观认识联系主观认识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联系客观事物联系客观事物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认识认识正确认识正确认识错误认识错误认识主观与客观相符主观与客观相符主观与客观相悖主观与客观相悖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作为作为作为判断认识标准,
20、只有实践能把主客观判断认识标准,只有实践能把主客观判断认识标准,只有实践能把主客观判断认识标准,只有实践能把主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照,从而检验主观认联系起来加以比照,从而检验主观认联系起来加以比照,从而检验主观认联系起来加以比照,从而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因此,实践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因此,实践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因此,实践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因此,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是检验的唯一标准。是检验的唯一标准。是检验的唯一标准。误区:误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公认观点、权威观公认观点、权威观公认观点、权威观公认观点、权威观点、马列主义也是点、马列主义也是点、马列主
21、义也是点、马列主义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的标准的标准的标准(4)(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反对脱离实践、纸上谈兵反对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认识不为实践服务。提示: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强调的是强调的是强调的是认识的产生认识的产生认识的产生认识的产生;“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
22、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强调的是强调的是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由实践推动的;由实践推动的;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强调的是强调的是强调的是实践实践实践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
23、要回到实践中去、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正确认识正确认识正确认识对实践具指导作用;对实践具指导作用;对实践具指导作用;对实践具指导作用;错误认识错误认识错误认识错误认识会阻碍人的实践活动。会阻碍人的实践活动。会阻碍人的实践活动。会阻碍人的实践活动。方法论:树立正确意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方法论:树立正确意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知山中事,
24、须问打樵人。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吃一堑,长一智吃一堑,长一智 学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以致用学以致用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下列句子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下列句子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
25、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标准(2)方法论: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实践;另一方面又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树立正确的认识。(3)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总结: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总结: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 1)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
26、作用、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例例】1 1:(20102010高考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卷2121)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2011年年8 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
27、动力现代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实践发展提出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 A B.cB.c D D(20132013广东高考)广东高考)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
28、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A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C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B【例例3 3】(20162016全国全国卷)卷)20.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
29、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30、A A B.C.D.B.C.D.【例例4 4】1859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2424只兔子只兔子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又无鹰、狐狸等天敌,兔子大量繁殖扩散,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又无鹰、狐狸等天敌,兔子大量繁殖扩散,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导致生态环境严重 破坏,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破坏,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澳大利亚年代,澳大利亚政府采纳生物学家建议,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灾,取得了显著效果。政府采纳生物学家建议,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灾,取得了显
31、著效果。(20162016海南卷)海南卷)澳大利亚人控制兔灾实践的哲学启示是澳大利亚人控制兔灾实践的哲学启示是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依赖于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依赖于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源于人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源于人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认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水平认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水平 A.A.B.B.C.C.D.D.【例例5 5】(20162016上海卷)上海卷)从确立从确立“两个一百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中
32、国梦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A.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B.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例例6 6】下列与下列与“
33、知暵潦知暵潦(旱涝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者莫如虫”哲理相同的是哲理相同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口呷一口明白的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口呷一口明白的百闻不如一见百闻不如一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A A B B C C D D解析:C“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的哲学寓意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与之一致;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错误;哲学寓意为矛盾的转化,材料未体现。【例7】2016海南卷)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34、分)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时代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习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某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输技术,开发智慧学习平台。智慧学习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上拥有记录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订制个性化学习计划,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源,
35、进行探索性学习。(1)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说明为什么要推进终身学习。(10分)【答案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4分)分)推进终身学习,是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提出的要求。(推进终身学习,是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提出的要求。(3分)只有分)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界。(3分)分)1 1、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含义 标志主观同客观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的哲学范畴,是人
36、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律的正确正确反映反映。与客观对象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符合的认识的认识与客观对象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不相符合的认识的认识真真 理理谬谬 误误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考点考点3 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的基本属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客观性2 2、真理的特征、真理的特征(1 1)真理的)真理的客观性客观性(最基本的属性)(最基本的属性)一是指真理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内容的客观性客观性二是指二是指检验真理标准检验真理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真理真理形式是主观形式是主观的,的,内容是客观内容
37、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根本属性。的,客观性是真理根本属性。思考:思考:思考: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于立场、三观、方法、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由于立场、三观、方法、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对象会有不同,对同一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一种正确的认识的认识,也就是说,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只有一
38、个。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混淆真理真理只有一个只有一个,真理面前,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平等。启示启示制约认识真理性的因素制约认识真理性的因素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具体的历史的历史的统一。统一。指主观认指主观认识符合识符合当当地地的实际的实际.指主观认指主观认识符合识符合当当时时的实际的实际.超出这个条件超出这个条件超出这个条件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和范围,真理和范围,真理和范围,真理就可能转化为
39、就可能转化为就可能转化为就可能转化为谬误。谬误。谬误。谬误。(2 2)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有条件的(3 3)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具体的 特别提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而真理是相对的。特别提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而真理是相对的。关于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关于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的,都是,都是主观与客观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任何真
40、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围。在这个条件和范围内,真理是绝对的;如果超出了这个在这个条件和范围内,真理是绝对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真理具体性与条件性表明,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真理具体性与条件性表明,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误区:误区:对同一对象可以有多个真理;对同一对象可以有多个真理;真理在任何情真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况下都是真理;真理是一成不变的真理是一成不变的总结: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总结: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对立:真理主观符合客观、正确反映 谬误主观背离客观、歪曲反映统一:相比较而存在、相对
41、立而发展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真理超出范围。真理超出范围。真理超越还是落后于事物的发展。真理超越还是落后于事物的发展。把全面的真理内容彼此割裂(断章取义)。把全面的真理内容彼此割裂(断章取义)。谬误向真理转化:谬误向真理转化:超出一定范围后回归。超出一定范围后回归。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20162016江苏卷)江苏卷)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
42、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60周年国庆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A.B.C.D.B.C.D.命题点命题点1 1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典例典例1120132013广东高考广东高考 下图漫画下图漫画(作者:周锐
43、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 AB B C C D D解析:漫画题解答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的意思。一般难度较大。但这题可以用排除法快速解答。因为错误,规律不能改变;错误,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相互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相互的否定。所以正确答案是B。考点考点4 4: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1 1、认识
44、的反复性:、认识的反复性:实践实践认识认识实践实践(1 1)从)从认识的主体认识的主体看:人受到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看:人受到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等限制;平、思维能力、生理等限制;(2 2)从)从认识的客体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3 3)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的反复过程反复过程。(2)(2)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无限性(3)3)认识的上升性:认识的上
45、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或螺旋式的上升螺旋式的上升。(4)(4)方法论: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求和永恒的使命。表现:表现: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止境的过程。原因:原因: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46、,作为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认识基础的社会实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波浪式前进或或螺旋式上升。螺旋式上升。认识运动具有认识运动具有反反复性复性和和无限性无限性认识具有认识具有上升性上升性原理世界观方法论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上升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认识是一种人类认识是一种波浪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
47、。真理是不断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向前发展的。与时俱进,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拓创新,在实在实践中认识和发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展真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追求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到实践的的多次反复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才能完成。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区别:1.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意
48、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2.2.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认识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认识论。3.3.真理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4.4.真理的系统化、理论化,就是科学理论。真理的系统化、理论化,就是科学理论。联系:联系: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知识梳理知识梳理提炼关键词,抓住提炼关键词,抓住“标志性标志性”词语词语 针对、按照、立足、基于、根据(问题、现状、特点、影响、形势),提出、出台、制定、颁布(理论、思想、政策、规划、方针、措施、经验)等 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物质决
49、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才出发,实事求是 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认识论角度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从唯物史观角度,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反映。1、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物质性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3、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4、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认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1 1、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2 2、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
50、识。3 3、真理是客观的。因此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实在性。、真理是客观的。因此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实在性。4 4、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5 5、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6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味着真理有很多个。意味着真理有很多个。7 7、真理具有相对性,是说真理包含有错误的内容。、真理具有相对性,是说真理包含有错误的内容。考向实践的特点考向实践的特点典典例例1(2015重庆高考)古人削桐为琴,纳天地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