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全部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全部ppt.ppt(19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第一 章章 绪绪 论论 环境规划的目的在于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从而保护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 环境。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准绳,是环境保护战略和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和实施环境规划对于协调人与环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1/21/20231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环境规划概述 一、环境规划的涵义一、环境规划的涵义 历史经验证明,人类“野蛮征服”自然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已开始进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文明时期。人类 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必须既遵循经
2、济规律,又遵循生态规律,否则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环境规划就是人类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而采取的主要行动。(一)环境规划的概念一)环境规划的概念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1/21/20232(二)环境规划的内涵(二)环境规划的内涵 1.环境规划研究对象是“社会一经济一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2.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
3、谋求系统最佳发展。3.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4.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出的安排和部署。5.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1/21/20233二、环境规划的作用二、环境规划的作用 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1/2
4、1/20234三三、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 系系 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条件。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因而环境规划也与许多其他规划相容或相关。但是,环境规划又与这些规划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自己独立的内容和体系。1/21/20235(一)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层次、多时段的有关环境方面的专项规划 f的总称。因此 ,环境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并纳人其中。环境规划目标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相互协调,并且是其中的重要 目标之一。环境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如
5、重大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建设工程等,都应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参与资金综合平衡,保证 同步规划和同步实施。1/21/20236(二)环境规划与经济区划 环境规划是进行经济区战略布局和划分的补充和完善,利于经济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利于经济区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合理安排和建设,利于经济区形成工业生产链,利于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的发挥和形成,促进经济区域 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 持续发展。(三)(三)环境规划与国土规划 环境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1/21/20237(四)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既是城市总体规
6、划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规划。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互为参照和基础。城市环境规划目标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之一,并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综合平衡。由于城市是人与环境的矛盾最为突出和尖锐的地方,因而城市总体规划中必须包括城市环境保护这一重要篇章。1/21/20238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一、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一、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 (一)整体性 环境规划具有的整体性反映在环境的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各要素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要素自身的环境问题特征和规律则十分突出,有其相对确定的分布结构和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各自
7、形成独立的、整体性强和关联度高的体系。(二)综合性 环境规划的综合性反映在它涉及的领域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对策措施综合和部门协调复杂。1/21/20239(三)区域性 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环境规划必须注重“因地制宜”。所谓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环境及其污染控制系统的结构不同,主要污染物的特征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不同,控制方案评论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指标权重不同,各地的技术条件和基础数据条件不同,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律、程序和方法必须融人地方特征才是有效的。(四)动态性 环境规划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它的影响因素在不断变化,无论是环境问题(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还是社会经济条件等都
8、在随时间发生着难以预料的变动。1/21/202310(五)信息密集信息的密集、不完备、不准确和难以获得是环境规划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环境规划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需要收集、消化、吸收、参考和处理各类相关的综合信息。规划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搜集的信息是否较为完全,能否识别和提取准确可靠;取决于是否能有效地组织这些信息,并很好地利用(参考和加工)。(六)政策性强 政策性强也是环境规划的一个特征,从环境规划的最初立题、课题总体设计至最后的决策分析,制定实施计划的每一技术环节中,经常会面临从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的问题。完成选择的重要依据和准绳,是我国现行的有关环境政策、法规、制度、条例和标准。1/2
9、1/202311二、环境规划的原则二、环境规划的原则 (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 的原则 (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五)系统原则 (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1/21/202312第三节第三节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一、环境规划的任务一、环境规划的任务 环境规划的任务是解决和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期科学地规划(或调整)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人类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
10、的方向发展。1/21/202313(一)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 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 通过调查研究,搜集有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以及各项基础技术资料。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 中,必须对 本地 区的资源作全 面分析与评价。所谓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通过对本地区的资源分析与评价,以便进一步制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性质、任务和方向,确定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的内容与途径,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1/21/2023142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工业合理布局是区域环境规划中的主要任务之一。首先,要对工业分布的现状进行分
11、析,揭露问题和矛盾,以便从根本上去解决。其次,要根据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历史以及地理条件,将各类工业合理地组合布置在最适宜的地点,使工业布局与资源、环境以及城镇居民点、基础设施等建设布局相协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与土地的开发利用,关系特别密切,发展农业,就要结合农业区划提供情况,因地制宜地安排好农、林、牧、副、渔等各项生产用地;加强城郊副食品基地的建设;妥善解决工、农业之间以及农业与各项建设之间在用地、用水和能源等方面的矛盾,做到资源利用、配置合理,形成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1/21/2023153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污染工业的合理布局是 区
12、域环境规划中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应主要抓好下述几方面的工作:(1)对区域内污染工业的分布现状进行分析,揭露矛盾,以便在今后调整和建设过程中逐步改善布局。(2)对于国家计划确定的大型骨干工程,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联合选厂定点,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该工程投产以后对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采取减少其不利影响的保护措施,以期达到规定的环境目标。(3)在新开发的工业区,要形成“工业生产链”,以便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1/21/2023164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对全国及各地区的资源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在对比中弄清长处和短处以及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以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13、,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这对于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是十分有利的。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区域环境规划应力求减轻或免除对 自然的威胁,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使大自然的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还应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对局部被人类活动改造过的地表进行适当修饰,搞好大地绿化和重点园林绿地规划,丰富文化设施,增加休憩和旅游的活动场所。1/21/2023176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强调要制定统一的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用以指导制定环境规划。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既要和有关方面、有关行业的技术经济政策相协调,又要从环境保护战略全局的需要加以统筹安排,起到横向综合与协调的作用,体现控制环境质
14、量的动态发展过程。1/21/202318(二)当前我国环境规划基本任务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形势对环境规划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环境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1.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2.坚持污染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并重 3.实施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4.建立和完善综合决策、监管和共管、环境投 人和公众参与 4项制度1/21/202319二、环境规划的类型(一)按规划期划分 按规划期可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 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一般称
15、五年计划 。五年环境计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并纳入其中;年度环境保护计划实际上是五年计划 的年度安排,它是五年计划的分年度实施的具体部署 ,也可以对五年计划进行修正和补充。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 1经济制约型 经济制约型环境规划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服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一般表现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环境问题,为解决已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2协调型 协调型环境规划反映了促使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提出经济和环境目标为出发点,以实现这一双重目标为终点。3环境制约型 环境制约型环境规划是从充分、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出发,同时防止在经济发
16、展 中产生环境污染来建立环境保护目标,制定环境保护规划。(三)按环境要素划分 1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主要是在城市或城市中的小区进行。其主要内容是对规划区内的大气污染控制,提出基本任务、规划目标和主要的防治措施。2 水污染控制规划 水污染控制规划包括区域、水系、城市的水污染控制。具体地讲,水域(河流、湖泊、地下水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规划区内水域污染控制,提出基本任务、规划目标和主要防治措施。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是省、市、区、行业和企业等的规划,主要对规划区内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综合利用进行规划。4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噪声污染控制规划一般指城市、
17、小区、道路和企业的噪声污染防治规划。(四)按照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 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环境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以上各类规划构成一个多层次结构。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层次结构见图1一1。国家环境规划部门行业环境规划省,市,自治区环境规划地。市,环境规划省,市,自治区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计划单列式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划城市综合整治规划重点污染源治理规划(图1-1)(五)按性质划分 环境规划从性质上分,有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
18、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1生态规划 在编制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不是单纯考虑经济因素,应把当地的地球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使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符合生态规律,既能促进和保证经济发展,又不使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利用,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对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综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通常称之为生态规划。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也称之为污染控制规划,是当前环境规划的重点。按 内容可分为工业(行业、工业区)污染控制规划、农业污
19、染控制规划和城市污染控制规划。根据范围和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部 门污染综合防治规划。3自然保护规划 自然保护规划虽然广泛,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主要是保护生物资源和其他可更新资源。此外,还有文物古迹、有特殊价值的水源地和地貌景观等。我国幅员辽阔,不但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可更新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有特殊价值的保护对象也比较多,迫切需要分类统筹加以规划,尽快制定全国自然保护的发展规划和重点保护区规划。4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有为实现上述规划类型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环境科学体系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管理现代化的研究和环境保
20、护产业发展研究。第一节 环境承载力 一、环境 系统 与环境规 划 (一)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水、土壤、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物,它们分别构成 了大气环境、水环境、上壤环境 以及城市环境等要素子系统。环境系统的结构指环境系统各要素之 间的联 系和相互作用方式,包括各环境要素的赋存量及其有规律的运动变化。环境系统的功能指环境系统与外部介质相互作用的能力,它由环境系统的固有结构决定。如果人类系统选取与环境最 为相关的社 会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则其 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如图 2一l所示。图中实箭头所示即为环境系统的功能表现。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
21、理论基础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提供资源排放废物反馈反馈图21(二)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关系 环境规划既要研究环境系统本身规律,又要研究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以便有效地减少环境破坏、治理污染。其次,要了解这条河流的污染来 自什么地方、什么单位或个人,是如何排放的。最后,在给出治理方案时,要论证如何最公平和高效地控制各个污染者的排放量,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治理 目标。所有上述工作都是建立在环境系统和人类系统的研究之上,同时要研究 二者的相互 关系。图2一2所示即为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图2-2环境人类社会 环境规划二、环境承载 力与环境规划 1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量就
22、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这里人类系统主要指社会和经济系统,不包括环境系统赋予人类精神上和美学上的享受。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关心这一作用的极限值,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阑值。2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关系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工作应在环境规划学的指导下进行,它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并克服单纯凭经验做规划、缺乏科学 的理论依托的弊端 。环境规划不仅要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作出安排,还要以环境承载力 为约束条件,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提出最优方案。环境规划的目标是协调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社会
23、、经济发展建立在不破坏或少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甚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换句话说,其 目标是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制定经济发展的最优政策。第二节 复合生态系统(一)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 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自然子系统以生物结构及物理结构为主线,以生物环境的协同共生及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支持、缓冲及净化为特征,它是复合生态系统的 自然物质基础;社会子系统以人 口为中心,包括年龄结构、智力结构和职业结构等,通过产业系统把它们组成高效的社会组织;经济子系统和物质的输入输出,产品的供需平衡以及资金积累速率与利润,是促进社会
24、进步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这种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成 了复合生态 系统的结构。它决定着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构和发展规律。(二)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1.生产即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和信息产品。2.生活即为人民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和舒适的栖息环境。3.还原即保证城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4.信息传递人类一方面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信息传递来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人类还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操纵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按照人类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三、复合生态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在编制环境规划的
25、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收集、储存、识别和核,功能区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问题的识别,未来趋势的预测,方案对策的制定,环境影响的技术经济模拟,多目标方案的评选等等,都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密不可分。人类活动对复合生态系统的任何一个子系统,任何一个功能造成影响,都将干扰系统的运行机制及状态,进而破坏复合生态系统。当前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即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着 4个主要矛盾。(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 (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 (3)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
26、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4)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物质的生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口的发展如无计划是无 限的,这也是一个矛盾。第三节 空间结构理论 一、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城市环境功能区划 (一)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又叫城市形态理论,城市的形态纷繁复杂,但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城市内部由于土地利用形态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和地域结构。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地域结构越来越复杂,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也趋向紧密。当旧的结构无法承担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产生交通拥塞、环境污染、住宅拥挤、电力和水供应紧张等问题,便会以一定的方式向外围扩展,形成新的空间结构。因此,城市处于
27、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世界各国已提出了多种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如西方的同心带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理论等,前苏联、东欧和中国提出的分散集团模式、多层向心城镇体系模式等。认识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才能因势利导地进行城市规划。(二)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是从环境与人类活动相和谐的角度来规划城市或区域 的功能区,它与城市和区域的总体规划相匹配。环境功能区是根据 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划分的,各功能区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因而对区域内城市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产生一定限制和影响。二、城 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与集聚规模经济 城市环境规划的目的在于取得最佳的经
28、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也就是说,以最小的土地、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环境投人费用,获得最大的环境经济效益。合理的地域结构,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各方面的费用。(一)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 1企业的集聚效应 2功能区的邻近效应 3城市设施间的协调效应 4土地利用的密度效应 5时间的经济效应 6城市合理配置及对外联系效应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集聚规模经济 所谓集聚规模经济是指产出和平均投人随经济规模 而变的一种经济现象。一般情况下,生产规模扩大的初期,导致平均成本下降;如果投入过多,其平均产出反而减少。因此,企业、工业区和城市存在一个合理规模问题。规模经济包括三种类型:企业 内部规模经济,是
29、对单个企业而言的。布局规模经济,是指同一行业序列 的一些企业的集 聚。城市化规模经济,是指不同行业的各类企业的集聚。第三章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环境规划的内容 环境规划的内容应包括制定恰当的环境目标,环境规划目标是通过环境指标体系表征的,环境指标体系是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环境因素构成的环境系统的整体反映。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拙上,运用数学方法,时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 类过去和现有 已掌握 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环境功能区是指时经济和社会发
30、展起特定作用的地域或环境单元。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是整个规划工作的中心,它是在考虑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环境问题和环境目标、污染状况和污染削减量,以及投资能力和效益的情况下,提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措施和对策。环境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根据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并从各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中,通过分析、评价、比较,选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环境规划方案的过程。环境规划的重要工作是组织规划的实施,环境规划的编制、实施与管理是一个动态追踪的发展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一、环境规 划的 目标 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
31、象(如国家、城市和工业区等)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它既体现了环境规划的战略意图,也为环境管理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管理依据。环境规划目标应体现环境规划的根本宗旨,即要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因此,环境规划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要恰如其分,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和社会上满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环境规划目标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才能使环境规划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成为可能。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环境规划
32、指标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表示规划指标的内涵和所属范围的部分,即规划指标的名称;二是表示规划指标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数值,即经过调查登记、汇总整理而得到的数据。环境规划指标是环境规划工作的基础,并运用于整个环境规划工作之中。三、环境规 划指标的类型 目前,环境规 划指标主要采用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指标。I.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主要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和生活环境(如安静)的质量状况,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环境质量指标是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所有其他指标的确定都是围绕完成环
33、境质量指标进行的。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系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其 中又有容量总量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两种。前者体现环境的容量要求,是 自然约束的反映;后者体现规划的目标要求,是人为约束的反映。我国现在执行的指标体系是将 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采用。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是首先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进而达到环境质量指标的支持性和保证性指标。这类指标有的由环保部门规划与管理,有的则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但这类指标的完成与否同环境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因而将其列人环境规划 中。4相关性指标 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相关
34、指标大都包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都与环境指标有密切的联系,对环境质量有深刻影响,但又是环境规划所包容不了的。第二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 一、环境评 价 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它是制定规划的基础工作。通过评价以了解区域环境的特征、环境的调节能力和承载能力,并找出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及其发生原因、地域分布。(一)环境调查与环境信息采集 信息情报的收集分析不仅在编制规划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也要经常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以调查规划或采取应变措施,保障规划目标的实
35、现。信息和情报的收集与分析是贯穿于规划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是环境规划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1自然环境评价 自然环境评价主要为环境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服务。一般应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现状、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水体环境污染现状、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噪声污染现状和固体废物污染现状。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 (1)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区域相关的经济因素 主要是指与环境规划内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那部分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影响着区域环境质量的状况。所以,在进行区域环境规划时,需要考虑这些相关的经济发展状况。(2)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 主要是社会人口状况的分析和社会意识状况的分析。另外
36、,还包括社会制度和体制、体育等社会概况,并分析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3 污染评价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评价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2)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 主要是社会人口状况的分析和社会意识状况的分析。另外,还包括社会制度和体制、体育等社会概况,并分析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3 污染评价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评价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
37、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三)环境评价工作和内容 1污染源调查 了解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毒性,综合评价污染源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作用,选出地区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2.监测项目的确定 在主要污染物地球化学性质分类 的基础上,确定何类污染物为本区的监测项目 3监测网点的布局 根据工、农业和城市各物质要素分布特点以及自然条件,规划合理的监测网占 4获得环境污染数据 采集代表性样品,设计样品前处理方案测试,获得可靠数据:5,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对监测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合理叠加,用作图方法显示评价区环境质量综合污染状况 6人体健康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确定 计算各种疾病率(死亡率)与环境质量系数之间的相关性,确
38、定人体健康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性。7 建立环境污染计算模式 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室内模拟实验,确定模式中的参数,建立符合评价区情况的计算模式。8环境预测研究 将未来工业设计数据、工业治理设计参数带人模式。研究随工业发展和“三废”治理,环境污染的未来变化趋势。二、环境预 测 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一)环境预测的依据 1环境规划预测的主要目的,就是预先推测出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某个水平年时的环境状况,以便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所以这种环境预
39、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且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发展 目标)作为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2规划区的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预测的基础工作和依据,通过环境评价探索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为建立环境规划的预测或决策模型奠定基础。3规划区内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各水平年的发展目标是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这是因为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利用这种关系才能作出未来环境状况的科学预测。4村镇、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镇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交通运输等有关资料都是环境预测的依据资料,例如城市集中供热、发展型煤、煤气化、绿化和建污水处理厂等,都直接关系未来环境的状况,
40、这些数据资料都是环境预测所不可缺少的。(二)环境预测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经济社会发展是环境预测的基本依据 要注意经济社会与环境各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环境保护的贡献是影响预测的重要因素。3突出重点 即抓住那些对未来环境发展动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不仅可大大减少工作量,而且可增加预测的准确性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环境预测涉及面 十分广泛,一般可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要注意不同层次的特点和要求。(三)预测的类型 进行环境预测时,根据预测 目的的不同,所采用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因而其结果也就不一样。按预测 目的可分为:警告型
41、预测(趋势预测、目标导向型(理想型)预测和规划协调型预测(对策性预测)(四)预测的主要内容 1,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 规划期内区域内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区域内人们的道德、思想、环境意识等各种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居住条件 、消费倾向和对环境污染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区域生产布局的调查、生产 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基础、经济规模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社会 发展预测重点是人 口预测,经济发展预测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预测和工业部门产值预测。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的区划、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标准来预测区
42、域环境容量的变化,预测区域内各类资源的开采量、储备量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3环境污染预测 预测各类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总量、浓度以及分布的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污染物种类和数量。4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 各类污染物的治理技术、装置、措施、方案以及污染治理的投资和效果的预测;预测规划期内的环境保护总投资、投资比例、投资重点、投资期限和投资效益等。5生态环境预测 城市生态环境,包括水资源的贮量、消耗量、地下水位等,城市绿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和城市化趋势等;农业生态环境,包括农业耕地数量和质量,盐碱地的面积和分布,水土流失的面积和分布;此外还包括区域内的森林、草原、沙漠等的面积、分布
43、以及区域内的物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的变化趋势。(五)预测方法的选择 1 基本思路 环境预测是在环境调查和现状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综合分析或一定的数学模拟手段,推求未来的环境状况。其技术关键是:(1)把握影响环境的主要经济社会因素,并获取充足的信息。(2)寻求合适的表征环境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式和(或)了解预测对象的专家系统。(3)对预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点取决于规划人员的素质和综合问题的能力与水平。2常用预测方法选择 目前,有关环境预测的技术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1)定性预测技术 常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某种意义上跟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定量预测
44、有时相当复杂,但由于计算机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只要能够获取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一些有用信息,便可通过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来完成预测工作。由于环境规划是要达到合理投资、使用与支配环境保护资金的目的,所以应尽可能使预测定量化。但这类技术方法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对分析复杂、交叉和宏观问题十分有效。如专家调查法、历史回顾法和列表定性直观预测等。(2)定量(或半定量)预测技术以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系统动态仿真和统计学为基础,对于定量分析环境演变,描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关关系比较有效。(六)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对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目的是找出主要环境间题及其主要原因,并由此规
45、定环境规划的对象、任务和指标。预测的综合分析主要包括下述内容:1.资源态势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分析规划区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资源供求矛盾,并对重大工程的环境影响、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说明。同时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此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确定环境规划区功能的重要依据。2.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分析 明确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污染地域或受污染的环境介质。明确大气、水体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指出其 与功能要求 的差距,确定重点保护对象必要时,可定量给出污染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等,以此加强环境规划的重要性和说服力。3.环境风险分析 环境风险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指一些重大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
46、坏或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等,一旦发生会造成全球或区域性危害甚至灾难。另一类是指偶然的或意外发生的事故对环境或人群安全和健康的危害。第三节 环境功能区划 一、环境功能 区划的含义与目的 (一)环境功能区划的含义 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二)环境功能区划的 目的 环境规划中进行功能区的划分,一是为了合理布局,二是为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三是为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对于未建成区或新开发区、新兴城市等来说,环境功能区划对其未来环境状态有决定性影响。二、环境功能 区划的依据和 内容 (一)环
47、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1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 保证区域或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与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2依据 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 依据地理、气候、生态特点或环境单元的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水源区或河流及其岸带、海域及其岸带等。3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 如新经济开发区、绿色食品基地、名贵花卉基地和绿地等。4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 如工业区、居民区、科技开发区、教育文化区和经济开发区等。5依据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 行政辖区往往不仅反映环境的地理特点,而且也反映某些经济社会特点按一定层次的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有时不仅有经济、社会和环境合理性,而且
48、亦便 于管理。6 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 一般可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污染控制区和重点污染治理区等:(二)环境功能区划的内容 1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根据各环境要素的组成、自净能力等条件,合理确定使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侧控制点位。2在所研究范围的层次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功能区为单元,提出生活和生产布局以及相应的环境 目标与环境标准的建议:3在各功能区内,根据其在生活和生产布局中的分工职能以及所承担的相应的环境负荷,设计出污染物流和环境信息流。4建立环境信息库,以便将生产、生活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反馈作出合理的控制决策
49、。(三)环境功能区划的类型 1按其范围可分为城市环境规划的功能区和区域(省区)环境规划的功能区 2按其内容来分 (1)综合环境 区划 城市综合环境区划主要以城市中人群的活动方式以及对环境的要求为分类准则。一般可以分为重点环境保护区、一般环境保护区、污染控制区和重点污染治理区等。(2)部门环境功能区划 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噪声功能区划。第四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 一、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 (一)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1环境规划方案设计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是整个规划工作的中心,与确定目标一样都是工作重点。它是在考虑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环境问题和环境目标、污染状
50、况和污染削减量、投资能力和效益的情况下,提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措施和对策。2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原则 (1)善用信息,紧指目标 (2)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根本途径(3)遵循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法规3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 (1)分析调查评价结果 (2)分析预测的结果(3)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4)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从整体上提出环境保护方 向、重点、主要任务和步骤。(5)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运用各种方法制定针对性强的措施和对,如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措施、调整生产布局措施、土地规划措施、城乡建设规划措施和环境管理措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