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共6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林口县小学科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一、教学建议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科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等,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
2、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
3、点,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注重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由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活动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何种形式,关键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和基本特征。有些探究活动只包含了探究的部分要素和特征。通过活动,学生还能很好地认识科学探究需要理论的支持。完整的探究活动基本上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和基本特征,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高年
4、级阶段需要参与完整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指导与开放程度可以不同。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科学探究中每一个要素的目标和整体的目标都是分层次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目标和层次应该由低向高发展。如提出问题,按照问题的来源,我们可以把它分为由低到高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教师、教材或其他途径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从所提供的问题中得到启发而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目标和层次不同,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同。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应当根据多种因素来把握指导与开放的程度。这些因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资源的情况等
5、。随着学习的深入应使探究教学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二)注重多种形式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只有将科学探究活动与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例如,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但获取证据的方式是多样的。某些问题和证据可以来自于教材或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从其他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进行讨论,这样做的结果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中应当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学生等方面综合起来考虑,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以形成优化的教学模式。(三)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相互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
6、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科学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原有的认知、经历及其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采取相应的做法和措施。例如,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可以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开放性的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营造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使学生对他人的看法和观点进行思考、提出质疑。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利用合作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成员在探究中各有所长、可以互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获
7、得交流、表达、倾听、合作能力,搭建走向社会的桥梁。在学生参加科学学习和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四)注重科学课程教学的灵活性由于各地区的差异、课程资源的差异、教师和学生的差异等,使得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在使用科学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分析和处理教材。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呈现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教材中涉及的生物,可以根据本地区生物生长的特点,调整教材内容的前后顺序。(五)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
8、活动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料,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难以亲身经历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科学探究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教育技术手段提供必要的展示。在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应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环境。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要努力建设、开发与
9、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还应尽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善于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一)校内资源校内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既应注重人才资源也要注重实物资源、信息资源和交流渠道。实物资源包括科学教室、实验仪器、教学设备、标本、模型、光盘、挂图、网络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和其他活动场所、设施等。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探究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并设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景。信息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可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料,它的获取主要来自教科书、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是信息源。建立稳定的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提供交流的机会,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
10、方面。教学研究机构应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培训和经验交流等方式,促进教师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和优化。(二)校外资源校外资源包括社会其他部门的资源、自然环境资源以及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等人才资源。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1 科学是针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探索。在学生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还存在很多容易被教师忽视的教育资源,如家庭、社区、街道、商店、工矿企业、星空、田野、森林、河流、各种动植物等都可以为科学教育所利用。2与青少年活动场所、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建立稳定的联系,便于学生进行学习。3可利用社会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利用电教馆、
11、互连网等进行科学教育。三、评价体系所遵循的原则:(一)发展性原则评价关键要促进“两个发展”。一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更要关注学习的发展性目标,即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体现在教学的效果上,要真正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要坚决摒弃那些形式主义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诊断教师教
12、学上的问题,制定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二)多元性原则评价内容多元,包括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况、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情况以及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情况进行多维评价。(三)过程性原则教学评价不但要关注教学结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关注教师教的过程,也要关注学生学的过程。要通过评价,给予教师恰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四)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不可能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一个标准不可能涵盖众多复杂的教学行为,因此现代课堂教
13、学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开放性。这样不仅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掌握标准留有一定的余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它应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广阔的创造空间。 四、评价内容的多项设置评价内容由单一的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转变为学生学习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相结合,并且以学生学习评价为重点。不仅直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进一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评价理念。课堂教学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组成,并且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中心,教师的教学要完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的加强、完善;不利于学生学习甚至有碍于学生学习行为则必须减少甚至取蒂。
14、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成败,主要以学生是否学习、是否有效性学习,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基本评价指标。1学生的学习状态(1)参与状态。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全过程;看学生的参与能否对他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启发。(2)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3)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看所提问题与发表的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4)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5)生成状态。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看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15、。2教师的教学行为(1)组织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即一般意义上的驾驭课堂活动的能力。(2)注意中心。看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能否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上去。并根据课堂实际修正自己的教学计划。把备课方案变成学生的学习方案。(3)教学机制。看教师是否具备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学发展的进程。(4)教学态度。看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能够充分地尊重与信任学生,是否有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态度,是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表现出应有的热情与宽容,是否能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
16、心,是否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能给予应有的赞赏。总的来说,教无定法,要客观公正的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水平必须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考虑,再结合量化的评估方法,做出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使我们的课堂个性飞扬。附表(下页)林口县小学科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表课题授课教师分值得分指标权重指标细则教学目标1目标符合课程标准总体目标。2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3有效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探究问题。4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分层次教学思想。10教学内容1准确的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确立“用教材教”的观念。2能重组并丰富教材内容,增强探究欲望。3探究内容
17、组织安排合理,抓住探究关键点。10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1注重诱导,体现“先学后导”教学理念。学生有充分自学、讨论、交流的机会。2根据学生、教材选择教学方法。3实验操作熟练、规范;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操作熟练。4板书工整美观、设计科学合理。20教学过程1情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经验,有利于开展探究活动。2组织有效地科学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3能对学生得出的结论给出合理的建议。4问题设计有价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逻辑性。5课堂结构完整,环节设计合理,意图明确,过渡自然。6尊重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点滴成长。辅导学生有耐心。20学习过程1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开展探究活动。2学生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
18、3学生能根据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作出回答。4学生通过比较其它解释来评价自己解释。5. 能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0师生互动1教学氛围平等、民主、宽松。2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探究学习。3学生兴趣、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得到激发。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10教学效果1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合作交往愉快,有丰富的信息联系与反馈。3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表达独特见解,有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4学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行为与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均有良好的发展和提高。10教师素质1教态自然大方、富有感染力;思维活跃,勇于创新。2树立角色意识、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对话意识、发展意识。3知识阅历丰富,课堂语言规范、科学,驾驭课堂能力强。10总分 评课人专心-专注-专业